听说八特是个古镇,我也有些吃惊,可这是八特的老支书张宪云亲口对我讲的。
到达八特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在南八特村口,张宪云早已等候在那里。张宪云今年70岁,20世纪70年代曾在村上任过干部,退下来后专门研究八特村的历史,现在已经是村上有名的“村史专家”了。老张直接领着我们来到南八特村委大院里的一块石碑前。石碑的文字有些漫漶。老张指着碑上最后一排文字说,这是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的碑记,碑上记载着八特的历史。碑的上面还有一首诗:“左鼓右行日悠悠,临磁背洺几度秋。前朝拜相人何在,后世封神殿自留……”左鼓即指的是鼓山,右行指的是太行山。临磁背洺是说八特村北依洺河,与著名的有七千五百年历史的磁山文化隔河相望。老张一边解释这首诗,一边讲起了八特的历史。
八特村旧属武安,后划归峰峰矿区管辖。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和廉颇来到八特,二公看到这里“山水锦乡,河渠潺潺,林木参天,果实累累”,而且牛羊遍坡,骡马成群,农田庄稼喜人。这里的人勤劳而知理,有世外桃源之象,非一般农田庄户而为。蔺相如和廉颇在村边的地头上还遇到了来自八个村庄的八位老人,八老“言语出众,儒行礼教,素习彬彬,有高贤逐士之风”。八老请廉颇和蔺相如给这八个村庄起个名字,廉颇和蔺相如在得知这八位老人是曾子的学生后,感慨地说:“尔等学遇明师故特然于异人也。如是,命此村为八特而以为如何?”八特村由此而得名,且一直沿用至今。说起八老与蔺相如的这段对话,张宪云有些兴奋和自豪,就像介绍昨天发生的事儿一样。看得出来,张宪云对碑上的文字记载早已熟记在心。
其实碑上说的只是八特村名来历之一。张宪云小的时候听老辈人说,过去八特有八个村、八大姓、八座山、八道河,有八种色彩斑斓的奇石,有八种奇异少见的树木,还有八位圣贤儒雅的老人,所以叫八特。20世纪70年代,北八特村村民王秀文曾经对八特早已消失的八个古村名和古树木进行过考证,这八个小村庄是西南庄(在石井沟东口,南崖上边,新桥地西边,现五队耕地,苏家坟地周围)、庙台村(大庙,老学校沟西南侧,高台上三面环沟涯、中台村(村西沟正西,老药材园地,现一队耕地)、西台村(弘济桥正西头沟亲岸地)、耿家谷栋村(北八特果园东侧)、椿树谷栋村(亦叫牛家谷栋,大水坑西边)、常家谷栋村(北八特加油站往东,东沟西岸地)、东寨村(李家圪台东沟,东岸地往东至东堰边)。八种生长茂盛的奇树是菜树、柏树、杨树、槐树、柳树、椿树、练子树、楸树。现在八特人很少知道这些古村落和古树的名称了。
“八特从明代开始到清代一直到民国,都是洺河南岸的一个商贸重镇。”张宪云如数家珍地介绍。“从八特村南山庙顶旧存的一块《重刻八特镇始初之由碑记》中可以知道,八特至晚在明代嘉靖三十年(1552年)就已经是镇,到民国时期八特作为镇的地位开始衰落。民国二十六年编纂的《武安县志》记载,当时武安有十六个镇(八大镇和八小镇),八特镇已经沦落成武安的八小镇之一。民国晚期,武安县撤销了八特的行政镇设置,改设八特村。自此结束了八特四百年古镇历史。”在我开始关注八特村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八特其实就是儿时记忆当中的那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北方小村,根本不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背后会隐藏着如此大的历史变迁,更不知道八特延续了近四百年的古镇传奇。
八特镇在民国晚期走向了衰败,衰败除了跟战乱有关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水源。水是维系一个聚落生存的最主要条件。民国时期,镇北的洺河干涸,大河没水小河干,穿流在小镇中间的渠河也随着干涸,这对八特古镇的发展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此时位于八特咫尺之遥的和村镇因为濒临近水……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明显优于八特而逐渐得以发展,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使和村镇在商业方面也迅速发达,一跃成为武安的八大镇之领先者。“武安八大镇,数了阳邑数和村”,当地流传甚广的顺口溜可以说明和村镇在那个时候的地位。和村镇的崛起无疑对八特作为镇的地位是很大的冲击。一个地区的行政建制不可能在一步之遥的弹丸之地设置两个镇,八特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逐渐沦落为一个被和村镇管辖的普通村庄。“八特古镇”这一名词,也逐渐被尘封在历史的灰烬中,只有张宪云这样的老人,偶尔会掸掸覆盖在古镇上的尘土,晒一下古镇真容。
八特的地位从明代古镇跌到了武安八小镇之一,又从武安八小镇一下子跌落到村,沧桑巨变使八特显得有些尴尬和不安。尽管如此,八特作为村却庞大起来,毕竟八特的气质和气势都不是普通的农庄。人口众多,土地广阔,这样庞大的村庄百里之内也很难找到。
由此也导致了管理的很多不便。尴尬的八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再次尴尬,1961年八特村又被分割成了南北两个小的行政村。自此八特彻头彻尾地变成了我童年记忆中那个普通的北方小村。
南北八特的界线是村中的泓济桥,这是一座造型奇特的明代古石桥。桥下层为单孔拱券式,拱券上面又为双孔拱券。桥面两侧望柱上雕刻狮子、绣球等造型。“两个和尚俩平头,九个狮子仨绣球,廿四条石栏杆,廿四条石枕头,”老张边数着桥上的构件边说,“和尚、平头、狮子、绣球都是指桥上的望柱头,石枕头是桥上的栏板。”道光十年彭城大地震,石桥丝毫未损,而桥两侧的石堰却坍塌了。“桥断路不通,路不通则商不流。”古桥是维系南北通衢的主要命脉,镇上商户很快便集资九十四千文将大堰和路面修葺一新。补修的石碑还镶嵌在古桥东头。泓济桥是八特现存最早的建筑,古桥陪伴着古镇经历了两次尴尬,也见证了八特的历史变迁;现在的古桥有些残破不堪,像一位饱经风霜风烛残年的老人。桥上的栏杆有些毁坏,桥下的河道里堆满了垃圾。老张说,他正在和南北八特两个村的村干部商量古桥整修清理的事情,现在还没有眉目。看来古桥又将遭遇一场尴尬了,不过,这次尴尬古桥不孤独,因为有张宪云这样爱好八特历史的老人坚定地陪伴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