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以内的宝宝高烧38℃以上,面红耳赤,情绪烦躁,需要马上去医院诊治。
329.需去医院急诊的情况
(1)发烧
3个月以内的宝宝高烧38℃以上,面红耳赤,情绪烦躁,需要马上去医院诊治。
(2)痢疾或呕吐
宝宝吃奶后不久,就频繁地喷射状呕吐;每隔10~30分钟就剧烈哭泣,有血便;大便有白色黏液;小便减少或无尿,需要马上去医院诊治。
(3)咳嗽
宝宝持续剧烈咳嗽,夜里无法安睡;无法进食,一吃就吐;伴有发烧或呕吐,精神很差;每天都咳嗽,持续1周以上,需要马上去医院诊治。
(4)腹泻
宝宝大便稀或呈蛋花汤样,每日十余次,出现脱水现象;浑身无力,没有精神;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需要马上去医院诊治。
(5)哭闹
宝宝出现剧烈性、持续性、阵发性哭闹,伴面色苍白、发热,或腹部拒按、双腿向腹部屈曲,需要马上去医院诊治。
330.耳内进异物
多数耳内异物是宝宝玩耍时自行放入,或由别的孩子放入,有时是小昆虫爬入。
(1)对较小的异物,可先用稍粗的线绳在其头端蘸点胶水,慢慢伸入耳道,把异物粘出来,也可用小镊子取出。
(2)如果是昆虫爬入耳道,可在黑暗的地方把灯放在耳外,昆虫具有趋光性,自然会朝着光亮爬出来,不要用油或酒精滴入耳内。
(3)如果是豆类掉入耳内,不应滴水,因为豆类遇水涨大,难以顺利取出,应到医院处置。
331.眼内进异物
眼内的异物多数是灰尘、细沙等物,会产生异物刺激感、局部疼痛、流泪等,眼睁不开。应告诉宝宝不要用手或手帕去揉,可叫其用力眨眼,利用泪水冲刷出异物。如仍无效,可滴入较多的抗生素眼药水,将异物冲出,或翻开眼的上下睑,找到异物后,用浸有温凉开水的棉球轻轻粘掉,如仍无效,应立即送医院。
332.鼻腔内进异物
宝宝鼻腔内进入异物,大多是宝宝将花生米、豆类、小玩具、纽扣等塞进自己的鼻孔。
鼻腔异物会刺激宝宝的鼻腔黏膜,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塞等不适症状,此时父母或宝宝往往急于用手掏,但会越掏越深,加之一些豆类异物经鼻腔分泌物浸泡,体积涨大,会堵塞鼻道。
有些异物存留很久,直到病侧鼻臭,流脓血性分泌物,去医院就诊时才被发现。
凡遇一侧鼻塞、鼻炎、流脓血性分泌物时,就应该想到发生鼻腔异物的可能。
当宝宝将花生米、豆类、纽扣等异物塞入鼻孔后,千万不要用手去掏,可将宝宝另一侧鼻孔压紧,让宝宝抿住嘴,用力让一侧鼻孔出气,异物多能擤出。
难以取出的异物,应立即去医院经黏膜麻醉后取出。
333.气管进异物
当宝宝把纽扣、笔帽、玩具等放在嘴中玩时,或咀嚼花生、豆类食物时大笑、哭闹或深吸气时,会将异物吸入气管。
一旦异物被宝宝吸入气管,必然引起呛咳、气急或呼吸困难。异物停留在气管中,可随呼吸移动引起剧烈阵发性咳嗽。
如果异物较小,可通过气管落入支气管,这时咳嗽、呼吸困难反而减轻。
气管异物会导致一侧支气管堵塞而产生肺不张,另一侧吸入气体增加而出现代偿性肺气肿,时间久后,可并发气管炎、肺炎等。
气管异物的急救处理:
(1)气管异物非常危险,应尽快送医院救治,千万不要用手去掏,以免异物越陷越深,更不易取出。
(2)平时要加强预防,防止年长儿往小婴儿嘴里塞东西;不要给婴幼儿吃花生米、瓜子、豆类及有核的食物;教育宝宝不要把玩具放在口里,吃饭时不要逗乐、大笑或看电视。
334.食道进异物
宝宝年幼无知,常常把小玩具放到嘴里玩,如有不慎就会吞下。有些是饮食不慎,误吞枣核、骨片、鱼刺等。
异物多嵌在食管入口下方狭窄处,表现为哽咽、疼痛,接着发生流涎、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较大的异物可压迫气管发生刺激性咳嗽,甚至窒息。尖锐的异物可穿破食管,刺入邻近器官,甚至形成痿管。
食道异物的急救处理:
(1)异物如能通过食管,进入消化道,2~7天后可随粪便排出,无任何症状。
(2)小儿吃鱼时不慎被鱼刺卡住,凡能看到的可用镊子夹出,看不到的要送医院处理。尤其吞下某些锐利的异物,如针头、玻璃等,应立即送医院。
335.食物中毒
小儿食物中毒大多是因为食物被有毒的物质污染或进食了含有毒性的物质所致。
误服某些药物也可导致小儿药物中毒。
急救处理:
(1)对中毒物质不明者,如果宝宝意识清醒,应立即饮用大量的淡盐水,每次30~60毫升(5~6匙),不可饮牛奶。然后用食指刺激其咽部,促使呕吐。
(2)收集呕吐物,送医院进行毒性鉴定,诊断后尽快应用特效药物。
(3)如果家长对刚食入的有毒物质已明确,应先用手指按压宝宝舌头的根部,帮助宝宝将食物吐出,然后立刻送医院。
(4)经过催吐和中和处理后,可给牛奶或蛋清、稠米汤等保护胃黏膜,对金属中毒能起沉淀作用。
336.被动物咬伤
宝宝最常见的动物咬伤来自狗、猫和其他家庭宠物,蛇咬伤较少见。如在户外活动,也会被蜂、蝎、蚊虫等咬伤。被动物或昆虫咬伤后,动物的唾液以及附着在皮肤上的细菌,会进入伤口,引起感染。
急救处理:
(1)被狗、猫咬伤后,伤口流血,不要立即止血,流出的血可以冲掉伤口内一些细菌和毒素。
用自来水将被咬伤口反复冲洗,然后涂以2.5%碘酒,用纱布包扎,如出血不多也可不包扎。
被狗咬伤后,应在2~3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如2~4天后再注射疫苗多数起不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
(2)如是蜂蜇伤,切忌挤压蜂蜇处,也不要马上冲洗或涂碘酒,应先用无菌针头把蜇针挑出,涂擦食醋(黄蜂蜇伤)或肥皂水(蜜蜂蜇伤),出现浮肿时,可冷敷患处。
(3)如系毒蛇咬伤,应先挤出毒液,系紧伤口距心脏最近的地方,不使毒液随血液流到心脏。接着用干净的剪刀或刀片在伤口部位切成2厘米的十字形,然后挤出毒液或吸出毒液(蛇的毒液在血中具有强烈毒性,而在唾液中无毒)。保持安静,保暖,然后送医院,接受抗血清注射。
(4)在平房或农村居住的婴儿有可能被老鼠咬伤。若被老鼠咬伤,必须用肥皂和自来水将伤口冲洗干净,即使小伤口也应到医院就诊,防止发生鼠咬症,医生常给婴儿注射抗生素治疗。
(5)蚊虫咬伤后症状较轻,可涂抹抗组织胺类软膏,并防搔抓。
337.中暑或晕厥
由于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在高温环境或直接日晒时,很容易发生中暑,出现高热、呕吐、头疼、口渴、昏昏欲睡、全身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
急救处理:
(1)冷敷头部
让小儿静躺在通风凉爽处,或有冷气的地方,解开衣服,并用湿冷毛巾冷敷头、身体、脚等部位。
(2)供给凉水或糖水
可用纸条刺激鼻孔帮助意识恢复,恢复后,让其饮用少量淡盐水或糖水。若意识一直不能恢复,则应立即送医院。
(3)保持体温
降温要循序渐进,不得降温太快,因为一旦太凉,皮肤血管受刺激会痉挛收缩,使体内热量不能散发或因刺激而发生虚脱。
(4)预防中暑
夏季气温太高时尽量不让婴儿到户外烈日下活动,如果活动的话,应在阴凉处,或戴上遮阳帽或草帽,防止阳光直射头部。避免将宝宝长时间放在酷热封闭的屋内或车内。
(5)预防晕厥
平常应注意营养,三餐有规律,生活节奏正常,适度运动,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长时间站立、过度惊吓等。
338.呼吸心跳停止
宝宝发生溺水、触电等意外时,可出现呼吸停止和心跳停止,应立刻抢救。同时,要请旁人打电话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抢救。
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口对口呼吸的方法
小儿仰卧,颈下垫以软枕或衣服,使头尽量后仰。
救护人员跪在小儿一侧,用手帕或纱布盖住孩子的口鼻。救护者首先吸一口气,随后将嘴对着小儿的鼻或嘴吹气。特别注意的是,对鼻吹气时要捏紧孩子的嘴,对嘴吹气时要捏紧其鼻,以免漏气。每吹一次,腹部要进行按摩,以便气体由口或鼻排出。吹气次数以每分钟15~20次为宜。用力不宜过猛,直至恢复自然呼吸为止,并速送往医院。
(2)仰卧位人工呼吸的方法
小儿仰卧,腰垫软枕,头肩略低于腹部,头偏向一侧,将舌头拉出,以免堵塞气管。
救护人员跪在小儿的头顶前,两手握住小儿的前臂中部,将两臂上举至头顶,使胸廓扩张。
两秒钟后将两臂屈曲紧贴胸前,并用小儿的肘部压迫胸部两秒钟,使气体排出,如此一举一屈,每分钟15~16次。
(3)俯卧位人工呼吸的方法
小儿俯卧位,头偏向一侧,一臂弯曲垫于头下。
救护者骑跨小儿臀部,跪于地上,两臂伸直,从背后推向胸前,压迫胸廓持续两秒钟。
松开两手,使胸廓自然扩张而吸入气体,两秒钟后重复进行,每分钟做15~16次。
注意:在施行过程中用力不宜过大,以免引起骨折。
胸外心脏按摩的方法:
如果小儿心跳、呼吸均已停止,意识不清、脉搏跳动消失,在人工呼吸的同时应进行胸外按摩。将左手掌的根部放在胸骨下1/3处,右手交叉重叠在左手背上,肘部伸直,用力有节奏地向脊柱垂直按压,每分钟80~100次,直到心跳恢复。
339.溺水
宝宝溺水不仅会发生在海边和河边,还可发生在自家的浴缸或洗衣机内。小儿溺水发生后,口、鼻腔内吸入大量的水,可引起呼吸窒息和肺水肿。而肺内水分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稀释,并引起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同时水刺激可导致喉头痉挛或心脏突然停跳。
急救处理:
(1)急救控水
对溺水者要争分夺秒就地抢救,如溺水时间短,喝水量不多,没有其他症状,可不必送医院。
如溺水时间长,口鼻内的淤泥、杂草等较多,应立即清除。如口腔紧闭,可捏起两侧面颊部用力启开牙关,松开衣带进行催吐控水。方法是小儿伏卧在救护人员肩上或腿上,头向下垂,用双手往下圈住宝宝的胃部,反复将其身体提起、放下,以便吐出腹部的水。
(2)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对意识不佳的溺水患儿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则需施以心脏按摩,并请旁人呼叫救护车。
(3)溺水的预防措施
注意居家安全,避免宝宝跌落至浴缸或洗衣机中。带宝宝外出到水边玩耍时,父母要看好孩子。
340.关节扭伤
发生关节扭伤时,关节部位会出现肿胀,由于出血使患部皮肤发青、发烫。若关节肿胀不严重,可先用冰敷的方式处理。
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扭伤的关节,将冰湿毛巾或冷敷袋敷在患处。将患部抬高,以减轻肿胀的程度。
若关节肿胀严重,应立即到医院外科进行处理。
受伤第二天,局部采取热敷方式,可减轻疼痛,加速关节的康复。
341.触电
好奇心强的宝宝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如宝宝拿起发卡往插座里插,或打开电器,甚至咬电线等。电击可引起局部皮肤的严重烧伤和全身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慌、惊恐、面色苍白,严重者发生昏迷及抽风,呼吸、心跳停止。
家长要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电插销应安装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教育孩子遇有雷雨时,不要在大树下或电线杆旁避雨,以防电击。遇有刮落或断裂的电线,不可走近电线,更不可以用手去拿,要通知有关人员进行修理。急救处理:
(1)一旦触电,触电儿还贴在电源上,应尽快让小儿脱离电源。如小儿触及插销,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如触及了垂下或刮断的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如小儿倒在电线上,附近又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绳子或将衣服拧成带子套在小儿身上,将其拉开。救护者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2)若宝宝已无意识,被灼伤或休克,必须送往医院,或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心跳、呼吸停止的一定要及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3)若宝宝没有任何灼伤及不适,只是稍微受到惊吓时,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触电是严重的意外事故,应加强防范。孩子从走路开始就应该反复教育其不许玩灯头、电插销、电线和各种交流电器,孩子从小养成不玩带电物品的习惯,可预防发生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