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隐而未发的不轨图谋,用行动化解胜过用嘴巴说破。
陈平年少时虽然家境清贫,可是却非常喜欢读书。他们家有田三十亩,陈平的哥哥独力耕种,让弟弟放心地出外游学。陈平的嫂嫂埋怨陈平不事生产,便讥刺他说:
“有这样的小叔真是倒霉,不如没有的好。”
这句话被陈平的哥哥听见了,便把妻子赶出家门。
有一次乡里间祭祀神明,事后由陈平担任“宰”的工作,负责均分祭肉。陈平把祭肉分配得非常公正恰当,乡中长老们一致称赞说:
“做得很好啊!这位陈家的小辈任宰真是称职。”
陈平马上接着说:
“若是让我宰配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简单容易!”
后来秦末大乱,诸侯并起,陈平遂辞别兄长,与里中少年一同投靠魏王,想要一展才学,建立一番事业。但陈平屡次献策于魏王都未获采纳,又有人趁机毁谤他,于是毅然出走,投奔项羽。
可是项羽终究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陈平早早就看出这一点。失望无奈之余,陈平遂将官印及项羽所赏赐的金钱封好,派属下送还给项羽,自己只带了一柄长剑,只身前往投奔刘邦。
前去汉营的途中必须渡过一条河。在船上的船夫看陈平气宇不凡,又见他带了一把剑,怀疑他是逃亡的将军,身上一定有金钱或宝物,便起了歹意,想要谋害他。陈平看出船夫起了谋财害命之心,知道辩解无济于事,遂急忙脱掉上衣,拿起船篙说:
“你独自撑船太辛苦了,让我来帮点忙吧!”说着就走到船尾,协助撑船。
船夫见陈平身上空空如也,便打消杀他的念头。
投效刘邦的陈平终于遇到了明主,在刘邦的完全信任下尽情发挥所长;汉朝建立后,陈平更继萧何、曹参之后成为丞相。虽然陈平未被列人汉初三杰,但其才智颇堪与留侯张良媲美。尤其他甚富急智,屡出奇计助刘邦脱困于危难之中,确实是一位很有智能的谋略家。
陈平身在渡船上,发现船夫有谋财害命之心,他必须立刻有以下的计算:
一、虽然身带长剑,若要与船夫一决,陈平是绝对有胜算的。但问题是,陈平若不能确定船夫真的要杀他,自己决不能先出手,否则就变成他不对了。
二、若不主动解决这个杀机而被动地等船夫出手,则电光石火之间,自己也不一定能占上风!何况这是一艘陈平不了解的船,上面是否有机关不得而知,这就形成了“人在暗处,我在明处”的危局。
三、若陈平一直不采取行动,则船夫会误判情势,认为陈平浑然不觉,因而受到鼓励,强化了杀陈平的意图。
陈平本是要投奔汉营,准备做大事的,若在这船上丧了身或受了伤,不是很不值得吗?当然陈平也可向船夫辩说自己身上没什么财物,但船夫是不会相信这样的说辞的,反而双方必然因此而起了打斗,就算陈平打赢了又如何呢?他本来身上就没什么!万一打输了呢?恐怕陈平的伟大志向就灰飞烟灭了!
因此陈平在船夫的意图还没明白显露之前,就向船夫展示自己身上一无所有,让船夫死了这条心。另外也向船夫示威——你的意图我早已看穿,我虽然在你船上,可是局面是我在控制呢!
陈平还巧妙地掌握了一个微妙的人性机制,没有用言语把船夫的意图说破。如果说破,船夫就有可能有以下的反应:
一、辩说没有这个意图,并说陈平在羞辱他;
二、恼羞成怒,真的动手杀陈平;
三、既然被你看穿说破,干脆就动手吧!
陈平的才学、反应,在这条小船上展现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