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3400000030

第30章 忠恕待人

忠恕待人是儒学待人和处理人际关系重要原则。“忠恕”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即孔子对曾参说:“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思想可以用‘忠恕’两个字概括。”可见“忠恕”乃是孔门的至德要道。《论语》对“忠恕”作了如下的解说。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意即子贡说:“假若一个人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自己想有所建树,也能让其他人有所建树。自己想做到的,也能帮助其他人做到。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意即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根据上述的解说,后儒认为,“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推其(己)所欲以及于人”(朱熹:《论语集注》),自己希望有所成立、发达,亦使别人有所成立、发达,这是忠。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推己及人、待人忠心的意思。“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说“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论语·里仁》)也就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家语》一书中有关于什么是“恕”的讲法:“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意即孔子说,君子有三恕。一是自己不能做到很好侍奉君王,而要求自己的臣下能尽心侍奉自己,这不是恕;二是自己不能做到很好孝敬双亲,却要求自己的子女报效养育之恩,这不是恕;三是自己不能很好恭敬兄长,却要求自己的弟弟对自己温顺,这不是恕。作为一士人,明白了这三恕的根本,就是身体力行,可做楷模了。以上论述很清晰地把什么是“恕”讲出来了,它的基本要求是:自己没有做的事情,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先做楷模,而后引领别人去做。

总起来说,儒学的忠恕之道概括起来讲就是人们常说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即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儒学认为,“忠恕”之道也是圣王治天下之道。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这里的“所欲”,不仅是民之所欲,而且是君与民之共欲,如人情莫不欲寿、莫不欲富、莫不欲安、莫不欲逸等。因此,“所欲,与之聚之”,即是“推其所欲以及于人”,乃“忠”也;“所恶,勿施尔也”,即是“推其所不欲而勿施于人”,乃“恕”也。也就是说,君主对民众能实行“忠恕”之道,则能得民心;得民心,则能得天下。因此之故,孟子又说:“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意即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去罢了。

忠恕之道在儒学经典《大学》里被称做“絜矩之道”。“絜”是衡量,“矩”是衡量东西的方形尺子,所谓“絜矩之道”是说以自身为尺度去衡量别人,用这种道理去理解别人。《大学》有言:“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显然,“絜矩之道”也就是“忠恕”之道。其所谓“所恶于”上、下、前、后等,就是“己所不欲”;所谓“毋以”使下、事上、先后、从前、交于左、交于右等,就是“勿施于人”。可见,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不难看出,儒学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维有一个理论的预设:即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至善的道德本性,所以才可以推、能够推而且必须推。程朱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万物之间都具有共同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天理。推己及人就是把自己的人性中固有之天理推之于人,按照天理的要求处理人际关系,根据天理的要求和原则对待自己和他人。明儒王守仁则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主张把人的良心(良知)作为推己及人的标准和根据,即“推致吾心之良知天理于事事无物”(《传习录》)。

怎样才能实施“忠恕”之道?在儒学看来,要实施“忠恕”之道,就要做到推己及人。即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君子有成人之美”,就是要成全别人好事,主动扶持别人成功,这才是推己及人的表现。在孔子看来,能够做到“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的人,就可以“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了,即带着这样的态度与别人相处,无论在内,还是在外,都不会招致什么怨言和仇恨。

怎样才能做到推己及人呢?就是应该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如果你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着想,你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你就会成为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而得到别人的理解。即使未能获得别人的理解,自己也是问心无愧,因为自己看待问题和对待他人都是平心而论,是堂堂正正地做人。

我国古代产生过众多推己及人的先贤,例如,曾经以治理洪水而留名千古的大禹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大禹在被任命为治水的负责人之前,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看到了许多的百姓被洪水淹死时,大禹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数十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的奋战,大禹和他的治水队伍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曾跟孟子谈起大禹治水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会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人们最为钦佩和赞赏的就是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

同类推荐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本集所收拙作,寥寥数篇,所涉及者只是文化人类学领域中有限问题。自知质量不高,却多据亲自调查搜集之新资料,提出自己一得之见,或可忝列于“采山之铜”。人类婚姻家庭史是否仍能按国内流行的看法,划分成几个相继的发展阶段?母系社会必然先于父系社会吗?游牧社会必然与父系嗣继制度相联系吗?族群关系及相互转化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热点问题。族群认同的改变取决于哪些因素?是否[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少数民族原来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少数民族普遍喜欢饮酒?《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一一告诉你!
  •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开放改变了观念,思想解放了社会,繁荣造就了住房,住房大庇了天下。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房地产业风云际会应运而生,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毫无疑问的支柱产业和中国主体经济腾飞的历史推手。回首30年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变迁,就会发现,房地产业记载的既是一部中国30年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浓缩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史。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热门推荐
  • 鬼魅使者

    鬼魅使者

    世上有人,便会有鬼。人探寻人鬼探捉鬼,各位看官请稍坐。且看鬼事为何。
  • 杜迁之传奇

    杜迁之传奇

    茫茫宇宙的深处,永远是人类所不了解的神秘,星空下,人们偶尔抬头,也总只能看到绚烂的一角,却往往忽视绚烂后的神秘。杜迁之静静的躺在风荷公园的草坪上,独自仰望着星空,眼神中有迷惘,也有伤感。他的传奇始于第一次转生,而武侠世界的启迪,让他开始引领起精神文明的潮流。。。。。。
  • 镜心瞳.

    镜心瞳.

    纤纤素手,挥泪剪一断锦绸。包起相思,埋在月下。盈盈青面,弯腰掬一抔黄土。藏起牵挂,埋于土中。
  • 倾世王妃在世

    倾世王妃在世

    穿越醒来,异国他乡。既成为被魔渊抛弃在外界的魔漓公主,又担任起令人闻风丧胆的奇门门主。废柴被救,浴火重生。你很漂亮?抵不上她的万分之一。你追求者多厉害?一个神域皇子再加大陆帝尊,分分钟秒杀。你很厉害?抱歉了,她灵圣在身,又是药尊,一百个你都不够打。
  • 次元系统在线

    次元系统在线

    世界:灰与幻想、在地下城寻求邂逅、魔法战争、奇幻异世界、斩赤红之瞳、漆黑的子弹、刀剑神域:秩序之争、杀戮都市o。
  • 御神道

    御神道

    法魂学者:知识掌控力量,力量修行法术,法术撬动世界!血魄战士:凝血为精,炼体为魄,以魂掌魄,武斗!武斗!武斗!御魂灵师:天地万类,与我同行;生死魂约,永不终弃!御魂兵师:吾刃即吾命!圣堂武士:神圣的光明照亮吾心!赶尸人:我的棺椁,装殓着众生的尸骸!傀儡师:天地森罗衍万象,皆为吾手提线偶!牧羊人:代天持节,牧狩苍生!你的选择,是什么?
  • 异界建筑师

    异界建筑师

    当异界魔法与房地产结合,看看主角能修建出怎样的奇迹!魔法高楼大厦、皇家园林、异界磁悬浮、空中堡垒应有尽有。
  • 陌陌流年淡情缘

    陌陌流年淡情缘

    你爱我吗,流年呆呆的望着眼前这个她整整爱了三年的男子,却不敢问出口,泪无力地落下,夏吟默,你是流念不论怎样都逃不过的劫。
  • 浮生夜游记

    浮生夜游记

    常世如梦,举世皆空。人生于世如暗夜行游,前路已是茫然莫辨,更有环伺于周的危机不刻而至,一朝行差踏错便万劫无尽。所能倚仗者,唯有心头一丝明焰,持之而行,神鬼辟易。一手红莲业火,斩邪;一手净世清焰,诛恶。身驻于方寸之地,魂游常世幻梦之间,及至目中再无一人,不由迫问苍穹。这方天地,到底是谁在做梦?
  • 真戏言,假情意

    真戏言,假情意

    “郎骑竹马来,弄床绕青梅”十年前你是美少年,拉着我的手凝视着对我说:“等我长大,娶你,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悔!”我信,我以为你这一生只爱我一人。在我嫁你十年有余,你登帝称王,三千佳丽拥入怀中,独留我心碎。。。我问“你爱我吗?”你却说“以前都是假象,我根本不曾爱过你。说来,我还是要感谢你,若不是你,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不可能会是我。“后来,我不小心把酒水洒到了皇后身上,你就把我打入冷宫,再加皇后的挑唆,你就挑我手筋,断我双足,毁我容貌,用尽极刑......最后,赐我毒酒一杯。我恨你的真戏言,假情意,若有来生,我定要你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