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3400000029

第29章 忧患意识

儒学的人生智慧是一种平易纯正的智慧,是简易平实的中正之道和生活之理。

忧患意识起源于远古时代。《周易》提出“三不忘”的主张,认为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儒学二圣孔子和孟子都曾对忧患意识有过深刻的论述。儒学的忧患,不是外感的忧(物质的忧),而是内发的忧(内圣外王之忧)。

忠恕之道概括起来讲,就是人们常说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责己宽人就是对自己应要求严格,对别人则宽容大度。孔子认为,责己的前提是不断地反省和自察,能责己宽人就能远离怨恨。

隐忍谦让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孔子有言:“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告诉人们: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逞匹夫之勇,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谨言慎行不仅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全身远祸的人生忠告。

持经达变是指遇事要从实际出发,全面地看问题,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权衡利害,分轻重、缓急,采取灵活变通的方法,恰如其分地处理问题,使事情办好、办成功。

“和”与“同”是中国文化所关注的一对含义不同的重要范畴。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过所谓“和同”之辨。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著名观点。“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根源所在。

“中庸”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但其中道的思想渊源则是古已有之。儒学中庸的主要含义:一是“执中”;二是“用中”;三是“时中”;四是“中和”。

“人生三戒”是孔子针对人在少年、壮年和老年的不同时期提出的。儒学认为,要能够做到“人生三戒”,关键在于克服贪欲。

儒学智慧有以下特点:第一,智力与道德相统一;第二,崇尚以和为贵;第三,有大智和小知之分。

儒学的人生智慧是一种平易纯正、精到圆熟的智慧。它否定诡异怪诞的所谓“怪力乱神”的人类生存的反常、异常状态,十分关注人类生存的恒常和自然状态,贴近人们的伦常日用本身,是“伦常日用之正理”。儒学所要寻求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生之正道、正理,是简易平实的中正之道和生活之理。

忧患,指忧虑患难。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忧患。人类总是在迎接来自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挑战,经受千难万险的考验,才赢得发展和进步,没有忧患,没有危机感,就没有追求,没有前进的动力。

忧患意识起源于远古时代,它首先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忧患。所谓“忧患”,乃是指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苦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索。它作为人们直面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和现实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儒学的忧患意识,既是对历史的沉思,更是对现实的感受,它主要表现为对国家、民族、人类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与忧虑。

在先秦时代,儒学就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思想。“居安思危”一语,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指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周易》就是忧患之作,富有浓重的生命忧患意识,它懂得“物极则反”,提出了“三不忘”的主张。“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传·系辞下》)就是说,安于其位,则招来倾危;保持现状,则招来灭亡;自恃国家已经得到治理,结果却招来祸乱。因此,要三不忘,即:处于安、存、治的局面,不能忘记危、亡、乱的可能,永远持有一种忧患意识,这才是身安、家齐、国治的保证。

相传,商代末年,大臣箕子发现商纣王的生活越来越腐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箕子说:“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此可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有危机意识,用现代人的话说,也就是要防止所谓“青蛙”的误区。温水中的青蛙会感到舒适惬意、怡然自得,对于慢慢上升的温度浑然不觉、若无其事、麻木不仁而待着不动,及至水温达到一定程度,青蛙意识到危险时,它已无力从温水中跳出,因为它的体能已不知不觉地在温水中消耗殆尽了。

《周易》和上古时期的人们所具有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对于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学二圣——孔子和孟子都曾对忧患意识有过深刻的论述。孔子对忧患意识的论述主要是讲人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着儒学的仁义原则,把忧患的对象、内容放在关注他人、社会和国家上,追求安邦定国,匡济天下的社会理想,把个人的愁苦患难放在次要地位,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如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意即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意即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意即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孔子的忧患还表现在对现实政治的忧患,即对所谓“天下无道”的忧患,对礼崩乐坏文明危机的忧患,主张继承和发扬周代以来的古代文明,并提出“礼治”的治理方案,这是孔子的忧患意识。

孟子对忧患意识的论述也极为深刻。孟子认为,“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所以“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尽心上》意即有的人之所以有很高的德行、智慧、本领、知识等,乃是因为他经常有灾患的伴随。由此,孟子深刻地认识到了忧患对一个人乃至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从而认为,要忧患以生、自强不息。他举例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白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意即古代的舜、传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溪等贤达人士最初都是生活在艰辛困苦之中,正是这种艰辛困苦,磨难了人生,砥砺了人生,锻炼了人生,丰富了人生,从而使他们能在以后大有作为。接着,孟子讲了一段千古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说,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件事都受干扰、被打乱,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一个人常有过失,才能改正;心志遭困苦,思虑被阻塞,才能发愤有为;表露在脸色上,抒发在言语中,才能使人了解。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士人,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威胁,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就能明白忧患中能获得生存、安乐中会遭致灭亡的道理了。这段话是孟子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深刻认识,无论是讲逆境对人的成才作用,还是国家的兴亡,都是一样的道理。即艰苦的生活环境能够锻炼人们坚强意志,激励人们不断进取;而安乐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则容易腐蚀人,沉湎其中就会走向颓废乃至灭亡。

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意即以前周文王被纣王囚在羑里时,曾推演出《周易》的卦爻;孔子在陈、蔡二国遭到了厄困,就作《春秋》;屈原被放逐到江南,著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编纂了《国语》;孙膑的脚受了重刑,自作《兵法》;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而作《吕氏春秋》;韩非子被秦国囚禁,才有《说难》《孤愤》等名篇的问世;《诗经》三百篇,大多都是先圣先贤抒发自己的悲愤而创作出来的。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

综上可见,儒学的忧患论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外忧,或因困难挫折而遭致的忧,或因物欲难以满足之忧;一类为内忧,即为了欲实现理想而产生的忧,亦即善性力图扩充之忧。前者如孔子在陈绝粮,如颜回箪食瓢饮,这类外忧是平常人心目中的忧,也是君子做平淡之想时的忧。而一旦君子自觉其为君子时,或能达性命之情时,这一类的忧便不足为忧或不复为忧;所以有“仁者不忧”“君子不忧不惧”“乐以忘忧”等否拒和排除忧的说法和办法。因为这类外忧都是“命”的安排,是“莫之致而至者”,自己无可奈其何,也无所负其责,因而也就无需动其情、用其忧。既来之,则安之,视同天理自然。不仅此也,既然这类外忧乃命的安排,“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一》),何不据性之善秉,视外忧为“天将降大任”的征兆,化外忧为成贤希圣的动力?一念及此,乐之唯恐不及,更何忧之有!

君子所真正当忧的是内忧。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意即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道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再如,“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孟子·离娄下》)意即舜是人,我也是人;舜给天下的人树立了榜样,影响可以流传到后世,我却仍然不免是个平庸的人,这是值得忧虑的。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思“出民于水火而登之衽席”之忧(《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总之,是种种内圣外王之忧。这类内忧,觉之则有,迷之则无,是良心善性之见于感情者,也是为学修身之结果,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情感所在。

综上所述,儒学认为,外忧是物质的忧,起于欲,内忧是精神的忧,生于性;前者是外感的忧,非我所致,后者是内发的忧,乃我所求。物质上的不足谓之“贫”,精神上的追求谓之“道”。外感的忧叫做“患”,应该不动乎心,内发的忧才是“忧”,必须念兹在兹,所谓“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孟子·离娄下》)这就是儒学的忧患论。

儒学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成长乃至民族、国家发展的一种特定规律;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关怀的博大情怀和面临危难、困境而不屈服、不畏难的积极参与、敢负责任的精神。应该说,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忧患精神和自强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深深地渗透在中国的文化精英、政治精英的血脉中,并扩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显著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同类推荐
  • 怎么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

    怎么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

    《怎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引领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原则、形式、内容、机制、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向扛起民主教育的大旗,教书必须育人,培养学生做心灵的、王人,促进学生自育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管理班集体,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1100多场报告,讲了900多节公开课。马来西亚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孔子,他就是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
  •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以其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和西方语言学界备受关注,但我国语言学界关于他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却几近空白,只有零星的介绍性文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无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作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论述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他的主要论文52篇。《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在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可补我国介绍和研究国外语言学流派与理论的教科书和著作之阙。
热门推荐
  • 恶魔冷少的小甜心

    恶魔冷少的小甜心

    世上的情、爱千千万万,如果没有缘份、努力,你能成功获得吗?面对淘气可爱,萝莉一面的她,面对高冷、腹黑一面的她,他唯一会做的只有疼她、爱她、宠她!毕业后,他展现他恶魔的一面“灵儿,别跑了。”夏潇灵微微一笑“不跑?等你捉我吗?抱歉,我并不傻!”说完一溜烟不见了!晚上,夏潇灵被逼到墙角“本女生大人有大量,不跑不就行了吗?呜呜呜……”“乖……”
  • 凤袭九天:毒医凤女

    凤袭九天:毒医凤女

    一首歌,歌颂一个人。一个人,歌唱一段传奇。痛苦.不甘.后悔.憎恨,化为无限的动力。一朝穿越,断绝七情六欲。翻身逆袭,她,将会是传奇!
  • 十六号先生与十五号少女

    十六号先生与十五号少女

    我没有名字,只有我的代号:16号,我脱离了那个繁华的贵族,成为了一介为了生活努力的基因进化者。即便如此,我也在寻找自己的美丽生活。直到15号的到来,我更加相信,那种幸福,不会远的!
  • 郡主才是真绝色

    郡主才是真绝色

    现代佣兵霓三被搭档暗害,命陨。同时迎来新生,成为张扬跋扈的霓凰郡主,治理封地,训练私兵,发展产业,当她最灿烂夺目的样子彰显在众人面前,得到众位枭雄的爱,张扬明媚的她又当何去何从?女主张扬明媚一袭红衣,倾城倾国之容艳得四方豪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子下。简介无能,请看正文。新人新文,请多包涵。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葬剑情缘

    葬剑情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西渡,通往那个未知的自己在爱与恨之间在黑与白之间在善与恶之间。《葬剑情缘》以多个人物的视角来面对“宿命”这个冷酷而又残忍的字眼。宿命,是否真的无法去改变?相信当你看过葬剑情缘之后,就能知道其中的内涵。
  • 逆武凡途

    逆武凡途

    寻天路,逆天道,一代苍茫,谁主沉浮。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乱世缠绕,绕不乱他执着的心。雾气掩遮,遮不住他坚毅的脸庞。他在寻求真相的路上发现人性的本质,从一个热血执拗的少年变成一个冷酷不羁的“老者”,真相路漫漫,唯有道唯一。
  • 李春花

    李春花

    李春花系列合集,每卷故事独立无联系,不定期更新。
  • 祸起穿越:我的VIP男友

    祸起穿越:我的VIP男友

    终于穿越回21世纪了!发现自己回到家里,她忙着高兴之余,发现家里有个无赖,无赖口口声声这是他的家。拜托,这里真的是她家啦,她可以发毒誓的!可是为什么他却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令她不得不相信周围熟悉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了呢…呜呜,老妈老爸为什么不要她了,打算连同自己也卖给这个陌生的男孩?是,她承认自己做出了不可原谅的事情,可这也不至于让她变得一无所有,身无分文吧!神啊,赶快派个人来解救她吧……什么!原来古代的他也穿越到现代了啊,天呐!说明一下,这书是《七夜宠妃:都是穿越惹的祸》的续集。
  • 穿越之创世

    穿越之创世

    “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你真的这么狠我吗?”宇文懿红着眼眶,望着白衣飘飘的唐天澜,把自己的尊严踩在脚下,低声下气的求她。“恨?宇文懿,我不恨你,我对你是心如止水,现在我的心里就只有哲和瑞祺,对我来说,他们就是我现在的一切!”唐天澜看着眼前的宇文懿,眼里清澈明朗,没有对宇文懿的一丝留恋,“你保重吧,再见也许我们是敌人!”“澜儿!”宇文懿想拉住她的手,唐天澜没有给他机会,现在轻功绝世的她犹如一阵轻烟般飞走。宇文懿,是我们有缘无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