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3400000029

第29章 忧患意识

儒学的人生智慧是一种平易纯正的智慧,是简易平实的中正之道和生活之理。

忧患意识起源于远古时代。《周易》提出“三不忘”的主张,认为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儒学二圣孔子和孟子都曾对忧患意识有过深刻的论述。儒学的忧患,不是外感的忧(物质的忧),而是内发的忧(内圣外王之忧)。

忠恕之道概括起来讲,就是人们常说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责己宽人就是对自己应要求严格,对别人则宽容大度。孔子认为,责己的前提是不断地反省和自察,能责己宽人就能远离怨恨。

隐忍谦让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孔子有言:“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告诉人们: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逞匹夫之勇,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谨言慎行不仅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全身远祸的人生忠告。

持经达变是指遇事要从实际出发,全面地看问题,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权衡利害,分轻重、缓急,采取灵活变通的方法,恰如其分地处理问题,使事情办好、办成功。

“和”与“同”是中国文化所关注的一对含义不同的重要范畴。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过所谓“和同”之辨。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著名观点。“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根源所在。

“中庸”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但其中道的思想渊源则是古已有之。儒学中庸的主要含义:一是“执中”;二是“用中”;三是“时中”;四是“中和”。

“人生三戒”是孔子针对人在少年、壮年和老年的不同时期提出的。儒学认为,要能够做到“人生三戒”,关键在于克服贪欲。

儒学智慧有以下特点:第一,智力与道德相统一;第二,崇尚以和为贵;第三,有大智和小知之分。

儒学的人生智慧是一种平易纯正、精到圆熟的智慧。它否定诡异怪诞的所谓“怪力乱神”的人类生存的反常、异常状态,十分关注人类生存的恒常和自然状态,贴近人们的伦常日用本身,是“伦常日用之正理”。儒学所要寻求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生之正道、正理,是简易平实的中正之道和生活之理。

忧患,指忧虑患难。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忧患。人类总是在迎接来自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挑战,经受千难万险的考验,才赢得发展和进步,没有忧患,没有危机感,就没有追求,没有前进的动力。

忧患意识起源于远古时代,它首先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忧患。所谓“忧患”,乃是指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苦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索。它作为人们直面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和现实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儒学的忧患意识,既是对历史的沉思,更是对现实的感受,它主要表现为对国家、民族、人类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与忧虑。

在先秦时代,儒学就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思想。“居安思危”一语,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指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周易》就是忧患之作,富有浓重的生命忧患意识,它懂得“物极则反”,提出了“三不忘”的主张。“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传·系辞下》)就是说,安于其位,则招来倾危;保持现状,则招来灭亡;自恃国家已经得到治理,结果却招来祸乱。因此,要三不忘,即:处于安、存、治的局面,不能忘记危、亡、乱的可能,永远持有一种忧患意识,这才是身安、家齐、国治的保证。

相传,商代末年,大臣箕子发现商纣王的生活越来越腐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箕子说:“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此可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有危机意识,用现代人的话说,也就是要防止所谓“青蛙”的误区。温水中的青蛙会感到舒适惬意、怡然自得,对于慢慢上升的温度浑然不觉、若无其事、麻木不仁而待着不动,及至水温达到一定程度,青蛙意识到危险时,它已无力从温水中跳出,因为它的体能已不知不觉地在温水中消耗殆尽了。

《周易》和上古时期的人们所具有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对于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学二圣——孔子和孟子都曾对忧患意识有过深刻的论述。孔子对忧患意识的论述主要是讲人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着儒学的仁义原则,把忧患的对象、内容放在关注他人、社会和国家上,追求安邦定国,匡济天下的社会理想,把个人的愁苦患难放在次要地位,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如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意即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意即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意即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孔子的忧患还表现在对现实政治的忧患,即对所谓“天下无道”的忧患,对礼崩乐坏文明危机的忧患,主张继承和发扬周代以来的古代文明,并提出“礼治”的治理方案,这是孔子的忧患意识。

孟子对忧患意识的论述也极为深刻。孟子认为,“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所以“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尽心上》意即有的人之所以有很高的德行、智慧、本领、知识等,乃是因为他经常有灾患的伴随。由此,孟子深刻地认识到了忧患对一个人乃至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从而认为,要忧患以生、自强不息。他举例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白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意即古代的舜、传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溪等贤达人士最初都是生活在艰辛困苦之中,正是这种艰辛困苦,磨难了人生,砥砺了人生,锻炼了人生,丰富了人生,从而使他们能在以后大有作为。接着,孟子讲了一段千古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说,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件事都受干扰、被打乱,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一个人常有过失,才能改正;心志遭困苦,思虑被阻塞,才能发愤有为;表露在脸色上,抒发在言语中,才能使人了解。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士人,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威胁,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就能明白忧患中能获得生存、安乐中会遭致灭亡的道理了。这段话是孟子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深刻认识,无论是讲逆境对人的成才作用,还是国家的兴亡,都是一样的道理。即艰苦的生活环境能够锻炼人们坚强意志,激励人们不断进取;而安乐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则容易腐蚀人,沉湎其中就会走向颓废乃至灭亡。

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意即以前周文王被纣王囚在羑里时,曾推演出《周易》的卦爻;孔子在陈、蔡二国遭到了厄困,就作《春秋》;屈原被放逐到江南,著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编纂了《国语》;孙膑的脚受了重刑,自作《兵法》;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而作《吕氏春秋》;韩非子被秦国囚禁,才有《说难》《孤愤》等名篇的问世;《诗经》三百篇,大多都是先圣先贤抒发自己的悲愤而创作出来的。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

综上可见,儒学的忧患论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外忧,或因困难挫折而遭致的忧,或因物欲难以满足之忧;一类为内忧,即为了欲实现理想而产生的忧,亦即善性力图扩充之忧。前者如孔子在陈绝粮,如颜回箪食瓢饮,这类外忧是平常人心目中的忧,也是君子做平淡之想时的忧。而一旦君子自觉其为君子时,或能达性命之情时,这一类的忧便不足为忧或不复为忧;所以有“仁者不忧”“君子不忧不惧”“乐以忘忧”等否拒和排除忧的说法和办法。因为这类外忧都是“命”的安排,是“莫之致而至者”,自己无可奈其何,也无所负其责,因而也就无需动其情、用其忧。既来之,则安之,视同天理自然。不仅此也,既然这类外忧乃命的安排,“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一》),何不据性之善秉,视外忧为“天将降大任”的征兆,化外忧为成贤希圣的动力?一念及此,乐之唯恐不及,更何忧之有!

君子所真正当忧的是内忧。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意即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道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再如,“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孟子·离娄下》)意即舜是人,我也是人;舜给天下的人树立了榜样,影响可以流传到后世,我却仍然不免是个平庸的人,这是值得忧虑的。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思“出民于水火而登之衽席”之忧(《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总之,是种种内圣外王之忧。这类内忧,觉之则有,迷之则无,是良心善性之见于感情者,也是为学修身之结果,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情感所在。

综上所述,儒学认为,外忧是物质的忧,起于欲,内忧是精神的忧,生于性;前者是外感的忧,非我所致,后者是内发的忧,乃我所求。物质上的不足谓之“贫”,精神上的追求谓之“道”。外感的忧叫做“患”,应该不动乎心,内发的忧才是“忧”,必须念兹在兹,所谓“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孟子·离娄下》)这就是儒学的忧患论。

儒学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生成长乃至民族、国家发展的一种特定规律;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关怀的博大情怀和面临危难、困境而不屈服、不畏难的积极参与、敢负责任的精神。应该说,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忧患精神和自强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深深地渗透在中国的文化精英、政治精英的血脉中,并扩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显著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同类推荐
  • 哈耶克社会理论

    哈耶克社会理论

    【编辑寄语:在现代学术空间中,论及自由,都绕不过哈耶克;在中国的学术中,论及哈耶克,都绕不过邓正来。】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无疑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然而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不只在于他曾经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也不只在于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而毋宁在于他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向或发展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所做的知识上的贡献,一如S.Gordon在评论哈耶克政治经济学时所指出的。“哈耶克要比罗尔斯、福里德曼、熊彼特或J·克拉克更重要。甚至比任何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政治哲学给出综合论述的学者更重要”。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央视少儿频道是全国少儿频道的“领军人物”,是专业化的“绿色频道”,她的品牌化建设与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电视研究微观入手,以小见大,以真实个案展示整体全局。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从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示了央视少儿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的进程。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每天和孩子一起做个小游戏

    每天和孩子一起做个小游戏

    本书精心挑选了300多个妙趣横生的知识性小游戏,内容涉及语文、数学、自然、身边游戏、光的世界、声音、简单力学、电和磁、动植物等多个领域。全书旨在通过游戏让孩子享受其中的乐趣、掌握科学知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同时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记忆力。
  • 我在豪门天气晴

    我在豪门天气晴

    为了联姻第一豪门,吴悠答应和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章启霆相亲。第一次约会,她竟然被他带去警局小黑屋,签下了《公民义务协助办案保密协议》,受命后,还被要求每日写协助办案日记。尔后,她每天写到“我在豪门,天气晴”就文思枯竭。还好,他是学霸,你懂的。原来,这个章启霆不仅是麓城第一豪门大少爷,更是中国最年轻的特刑处(特别刑侦处)警长。为了破获“敬陵失窃”这宗跨境盗墓大案,他必须继承家业,伪装成高级古董商;而要继承家业,他必须相亲结婚……他是学霸、枪霸、厨霸,而她的目标是把他变成“孩子他爸”;他是王君、暴君、傲娇君,她的当务之急,是先把他变“夫君”。剧情有点甜,有点咸(通“险”——悬疑,案情)
  • 神帝世界

    神帝世界

    神帝世界讲述着从睡梦中穿越至新的大陆世界,在新的世界中从一位凡人修炼成神的热血少年,人生如梦,虽然醒来只是眨眼间,但是梦中的经历就像过了千年,万年。。。。。
  • 只想默默守护你

    只想默默守护你

    一面是公主般高贵的气质,一面是嫉恶如仇,是非不断的祸头子,宛若天使与魔女般的双子座女孩就是她---欧芷萱。绝美的脸蛋,超高的智商,正直的性格吸引了很多男生的爱慕甚至疯狂的追求。可是她那过份放不下的自尊心却使她一次又一次错过自己的真爱,到底最后是否能和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韩希澈在一起还是永远的错过下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从领主开始

    从领主开始

    穿越魔幻世界,成为被逼婚、发配的骑士领领主。这里是法师与战士的世界——法师呼风唤雨,掌天控地;战士挥刀开山,劈掌断流。从岛屿到大陆,从大陆到星空……无尽征途PS:新书求支持,求推荐票、求收藏
  • 史蒂夫与亚历克斯历险记

    史蒂夫与亚历克斯历险记

    史蒂夫与亚历克斯是一对好兄弟,他们要离开家去历险,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走进书中看一看吧!(本书暂停更新)
  • 超时空列传

    超时空列传

    随着黑暗势力的联合,逐渐形成了黑暗三魔头。奥特曼们为拯救小怪兽比格萌与三魔头同归于尽,谁知比格萌以被其迫害至死,太子泰罗奥特曼则被变为火花人偶,打落在地球上,而其他奥特兄弟和雷欧被变为三魔头的傀儡战将剩余奥特曼中的12位则转世为陈天降,比格萌转世为尹雪萌,然而三魔头逐渐复活,天降一方面为了保护女友雪萌及其他同学,与好友小雷发明了钢铁武士和钢铁杀手以及胜利飞燕号和盘龙加速号,一方面为了对付三魔头发明了时空穿梭机,带领好友分别获取了孙悟空,牛魔王,铠甲勇士,朱子真,雷的力量,共同对抗黑暗势力。
  • 傻儿皇帝:阿斗回忆录

    傻儿皇帝:阿斗回忆录

    《水煮三国》告诉你经营之道,《傻儿皇帝》告诉你人生之道比《武林外传》还好看的[三国故事],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不妨做一个清醒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