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墙”是明朝对“长城”的称谓。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为“边地”。明代时将长城筑于这些地域,所以长城也就因所处的位置被叫成了“边墙”,而且沿长城设立了九镇,称为“九边”。由于“土木之变”后,瓦剌、鞑靼的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朝在百余年间完成了长城九镇的防御体系。
海原境内的“边墙”,就是《乾隆盐茶厅志》古迹中所载“长城在西安所北七十里”的“长城”。
让我们翻开史书,去追溯历史:自明朝定鼎后,从景泰元年(1450年)开始,逃回塞北的蒙古统治者开始不断扰边,海原境内的海喇都、西安州多次遭到劫掠,元朝的统治者不忍丢掉这个魏晋时已是“畜牧为天下饶”的地方。面对不时燃起的边烽,明朝统治者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边墙”以保护边疆军事要地。据《海原县志》记载,海原境内从成化八年(1472年),在铲削修筑边墙、墩台、屯堡的同时,新筑甘盐池城,并将墙外“林木焚毁”,“以通视野”。弘治十七年(1504年),筑红古城。嘉靖八年(1529年),三边总制王琼命固原守将刘文发兵8000余人,修筑自环县响石沟至下马关、平虏所、红古城、海喇都、西安州一线坍塌的边墙壕堑200余里。
海原位于黄土高原区,这里的边墙多建在山脊高峻处,遇有陡立的崖面,就以陡崖为墙,直接将垛口(雉堞)砌在崖顶上,成为“山险墙”;有的在险峻的山岭上人工劈凿成陡立的崖面以作边墙,成为“劈山墙”。
明朝长城的修筑先后达50次之多,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横跨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7300公里,建造规模之大,功能之完善,是继秦皇汉武之后,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可以说,达到了长城修筑史的顶峰。
5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沿着史书的记载,在境内寻找这地球上最宏伟的工程,山河变易,一切都无法寻觅,已难以使我们完成心中美好的愿望,这些宏伟的黄土工程在多次大自然的变迁和雨水的冲刷下,慢慢地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