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谷口,是历史上有名的石门关,向西便是石门大峡谷,即今海原县境内的“李俊河谷”,它横跨海原县境南部。在这条大峡谷内分布着10余座大小石窟,其中有著名的须弥山石窟、金佛沟石窟、元龙山石窟、凤岭龙山石窟、天都山石窟和玉泉山石窟等,堪称“石窟走廊”。
进入大漠,出入西域,都要经三关,过海原,石门关就是第一道关。关口有石窟一处,是中国十大名窟之一。出海原城向南,越过南华山,至红羊乡,然后沿河道东行,过杨明、李俊,出寺口子水库,就是须弥山。
仰望须弥山,即可见一尊雄伟的大佛雕像。这座大佛几乎就是一座山雕成的,高达20.6米,极为引人注目。它高坐于唐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留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这座大佛比云冈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观察,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层楼高,耳朵有两人高,眼窝直径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用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武则天曾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学者推测,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则天掀起的崇佛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脚下,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旁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凇组成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
在大佛下方右侧一处洞窟中有一尊立佛,洞口镶着一块石碑:
石门关
石门水自古就是勾连南北通往西域之要道,又是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王朝拱卫京畿、统一西北、通好西域,解除柔然、高车、吐谷浑、突厥贵族侵袭骚扰的用武之地,历史上都设有重兵牧马屯守。唐王朝为了彻底解除东突厥的威胁,在原州曾增设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硖六关,以扼守陇右道,石门关是六关中最重要的一关。据史书记载,关设在石门口(即今须弥山口),水和关都因石门(峡口)而得名。关址已不存,特立碑以抒怀古之幽情。
站在石碑前,向下看就是峡谷,谷底依稀断续的一条小河想必即是石门水。这就是丝绸之路,也曾是森严的边关。很久以前,僧侣们由此把佛教带进中国,到了公元5世纪,北魏王朝开始在这座山上开凿石窟,这是一个延续了几十代人的巨大工程,直到明代,直到人们渐渐散去,直到被忘记。在它的极盛期,须弥山是个杀气腾腾而又祥云缥缈的地方,石窟工程的一个隐秘动机可能就是使那些蛮勇强悍的游牧武士们变得柔顺。
须弥山石窟最早开凿的年代已无从查考。从石窟的形制和造像风格判断,大约开凿于北朝中晚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专家介绍,北朝至唐、宋,历代都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绵延近2公里,场面甚是壮观。
在须弥山现存的石窟中,题刻和墨迹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却是唐“大中三年吕中万”、宋“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复陇干姚雄记”、“崇宁癸未”、西夏“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个时期的题记和碑刻。这些碑刻、题记,不仅能使我们对石窟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还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传播,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国内绝大多数石窟都开在一面崖面上,而须弥山石窟却开凿在为洪沟间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