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背景说明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著名无产阶级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1岁便开始在社会上谋生,做过装卸工、烤面包工人。后来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在斗争中自学成才,写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1913~1923年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作品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三部曲描写了作家从生活的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的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
三部曲的诞生跟列宁的鼓励紧密相关。早在“十月革命”爆发前夕,高尔基流亡国外,寄居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一次,列宁到这里看望高尔基。闲谈时高尔基对列宁讲起了自己的童年和流浪生活。当时列宁非常用心地听着,并对高尔基说:“您应该把这些全写下来,这一切都是非常有益的。”高尔基则表示:“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的。”
高尔基是一位性格分明的作家,在他身上,粗暴与温柔、顽固与直率、愤怒与善良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他的朋友罗曼·罗兰曾这样回忆他:“虽然他的外表像只老熊,会突然暴跳如雷。但他善良、多情、轻信。”在他生前、死后,来自不同阵营的评价褒贬不一,他被诺贝尔文学奖屡次提名却从未授予他,这都与特殊的时代以及他的政治地位分不开。
然而,作为一位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的贡献是不能磨灭的。早在十月革命前他就提出,应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作为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方向。革命后,他对苏联文学的创作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特别是,他的作品和文学理论对我国革命文艺的成长也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是苏联文学的典范,更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学人物之一。今天,当所有的褒贬都被时间冲刷而被人们淡忘时,留在人们心头的,似乎只有刻在莫斯科白俄罗斯广场作家纪念碑底座上的那行字可以代表他的全部——“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
推荐版本:聂刚正,等,译,译林出版社,1998.
名著概要
《童年》是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脾气暴躁的、日渐破落的小染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光。
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初到外公家,阿廖沙就看到大舅和小舅之间的争斗。脾气暴躁的外公常常责罚顽皮的小阿廖沙,但听外公讲起年轻时的故事,他就快乐地想象着童话中大力士一般的外公。外婆很是爱护着年幼的他。他还认识了最好的朋友茨冈,每次挨打的时候,茨冈都伸胳膊为他挡着,还带着阿廖沙做游戏。但这个好朋友被舅舅强迫着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不慎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开春后,舅舅们分了家,外公买了一所新房子,依旧带着阿廖沙。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和外婆。外婆向他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外公也讲起小时候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宁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两个舅舅为了分外公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在争斗中,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断,阿廖沙开始无比仇恨舅舅。之后外公卖掉原有房子在别处买了房子。在这里阿廖沙结识了许多人,阿廖沙与他们都建立了友谊。母亲回来了,阿廖沙被送进了学校,但又因出水痘休学在家。后来母亲改嫁,外公破产,阿廖沙开始与外婆相依为命,通过三年级考试后他不再上学,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他结识了许多伙伴,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捡破烂,扯木材。八月,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社会,外出谋生去了。
《在人间》是第二部,描写阿廖沙进入社会的最初生活。
11岁的阿廖沙走向社会,外出谋生。1871~1884年,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他与外婆摘野果卖以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他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了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为此吃了种种苦头,但生活阅历的丰富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
《我的大学》是第三部,描写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
阿廖沙16岁了,他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学生、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知识链接
高尔基与诺贝尔文学奖
被多次提名的高尔基从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自1918年第一次被提名后,高尔基能否获奖的疑问就一直让评委会感到头疼。他和托尔斯泰一样在全欧洲有广泛的支持者,但他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他所有的作品不可能符合评奖标准,所以,瑞典文学院以怕他们的授奖引起人们的误解为由,宁可授奖与蒲宁这样的流亡作家。另外,在排除了《我的童年》作为回忆性作品不适合评奖之后,他们进一步指出了高尔基作品中言过其实的自然主义:作品中的新鲜之处主要是由对那些生活现象所作的广泛和令人厌烦的描写组成的,而前辈的伟大作家认为对它们进行细致的描写毫无价值。
名家评述
我边读边感到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尔斯泰那充满芬芳气息的童年。相反的,这里却是打架,斗殴,鞭笞……简直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
——梭罗古勃(俄国作家)《作家日记》只有那读过高尔基的回忆的人,才能够衡量和评价他从这种社会下层到现代文化、天才艺术和科学世界观的顶峰的飞跃。
——(德)罗莎·卢森堡
他的出现,实不亚于一个革命……他在当时文坛吹进了新鲜的活气,——他们的苦闷,他们的希求,和他们的理想,都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活泼泼地跳着。
——茅盾《关于高尔基》
精彩推荐
以下节选的是《童年》中小主人公阿廖沙听外公讲故事的一个片段,外公讲述的年轻时的故事是小主人公童年时代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
“外祖父!”
“嗯?”
“讲个故事吧。”
“你念吧,懒鬼!”他咕咕哝哝地说,仿佛刚醒过来,用手指揉揉眼睛。“喜欢听笑话,不喜欢念诗篇……”
但是我怀疑他自己对笑话就比对诗篇欢喜;诗篇他几乎全都记得,他立誓每晚睡觉前高声念它几章,就像教堂里的助祭念祷词一样。
我热心地央求他,老头子慢慢变得柔和了,对我让步了。
“那好吧!诗篇能永远带在你身边,我呢,快到上帝那儿受审判去了……”
他往古老的安乐椅的毛线绣花的靠背一仰,缩着身子靠得更紧点,抬头望着天花板,他静静地若有所思地讲起那些陈年往事,讲起自己的父亲。
“有一次,一群强盗来巴拉赫纳抢劫商人查耶夫,我祖父的父亲跑到钟楼敲钟告警,强盗追上了他,抽出马刀把他砍死,扔到钟的下面。
“当时我还小得很,没有看见这件事,所以不记得;我最早懂事的时候,是从法国人开始的。那是1812年,当时我刚过12岁。那时有30来个法国俘虏押解到我们的巴拉赫纳;他们都是精瘦的小个子;衣服穿的一个人一个样,比要饭的穿得还坏,浑身发抖,有几个甚至冻坏了,站都站不住了。老百姓想打死他们,可是护送兵不让,驻防军来了,把老百姓赶回各家院子里。后来倒没啥,大家都混熟了;这些法国人都精明能干;甚至蛮快乐——时常唱歌。大老爷们坐着三套马车从尼日尼来看俘虏;他们来到后,有些人谩骂,伸出拳头吓唬法国人,甚至揍他们;有些人和蔼地和他们讲法国话,给他们钱,给他们破破烂烂的暖和的衣服。其中有一个老头子用手蒙起脸来哭了,他说:‘拿破仑这个坏蛋终于把法国人害苦了!’你瞧:俄国人心眼多好,甚至贵族老爷都怜悯别的民族……”
他沉默了一会儿,闭上眼睛,用手掌抹抹头发,细心地回忆过去,然后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