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之所以获得高水平的生活,依靠的是由其强烈的进取心引发的勤劳意识。
长期处于寄居地位的犹太人追求人格独立,崇尚自力更生。犹太民族有一句格言:“一只空袋子是立不起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负债累累的人是不可能独立的。他们认为,只有经济独立了,人格才可能独立。而只有自助的人,才能获得经济独立。
为此,犹太传统认为低贱地乞讨不如做低贱的工作。
视慈善为义务的犹太民族的传统也要求人们经济独立。犹太人认为,一个人格独立、经济独立的人才有机会去帮助别人。试想,口袋空空的人拿什么去帮助别人呢?
基于这样的思想,犹太民族把劳动视为人类最重要的神圣义务,把助人自立视为慈善的最高目标。
开不了鞋铺的人成不了学者
否定对他人的依赖和顺从,独立地生存,是人口稀少、浪迹天涯的犹太人得以延续存活的根源,也是他们在各个领域创造了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
犹太人认为,自立即“我是在没有他人照顾的情形下独立生活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独立。
要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就必须要有一颗独立的心。
犹太人在饭后唱的祈祷文中有这样的话:“上帝啊,制止我们从别人那里借钱和领受礼物吧!让我们借助你那宽大神圣的双手吧!无论在哪里我们的行为都不会使您受辱。”
为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犹太传统提倡自食其力。
犹太教从很早以前就开始教导人们自食其力的重要性。《塔木德》上说:“靠自己手艺生活的人要比靠别人援助和施舍度日的宗教家更伟大。”
即使是并未熟读《塔木德》的犹太人,他只要在浓厚的犹太教氛围中,都认为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取决于这个人能否自食其力。学者及宗教家要是长期靠别人的援助和施舍过活,那就不值得尊敬。犹太人认为,有了钱和空闲时间,任何人只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学习,都能够成为学者,或者宗教家。
在神殿仍然存在的时代,耶路撒冷有一些为了运营神殿而奉养的世袭祭祀及被称为雷比的职业宗教家。世袭祭祀从国民所得征收10%作为税金,并以此为生。可是,雷比却得不到任何生活上的贴补,他们大抵都有其他主业,并以此为生从事犹太教的研究。
例如,阿克巴拉比是牧羊人,梅鲁拉比是写经师,拉雷鲁比希靠卖柴为生。由于基督教最早也是作为犹太教的一个派别开始的。所以也必须靠自食其力为生。教祖耶稣基督的本业是木匠,他的弟子们有很多人曾是渔民。积极从事传教活动的使徒保罗曾是制作幕布的匠人。
“低贱地乞讨不如做低贱的工作”、“一个人的双脚就是他的命运”、“父母可以给你嫁妆,可幸福却得自己争取”这些犹太人耳熟能详的忠告也都体现了犹太民族对自食其力的倡导。
犹太人把寻求他人的帮助视为耻辱。不论多么贫困,不论怎样在低谷里挣扎,都仍然保持这一意识,并以鲜明的独立精神继续生活,这就是犹太人的面貌。
犹太人明白,要想取得独立和自由,就必须学会忍受贫穷。所以,有很多犹太人拒绝政府提供的生活保障,并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即使这样,他们也决不向贫穷妥协,而是不断地尝试着怎样重新站起来。这也是犹太人和其他小种族,例如美国的黑人和欧洲的吉普赛人的区别。
劳动是实现全面自由的唯一途径
犹太民族倡导自食其力,自然崇尚劳动。犹太教的劳动观念与基督教的劳动观念也有很大的差别。
基督教在很长的时间里认为,在修道院终日祈祷和冥想的修道僧要比世俗的庶民值得尊敬。在世俗中为工作而忙碌的民众是卑微的。
而犹太人对劳动的认识截然不同。犹太人认为,在旧约全书开头上帝创造天地的故事说明,上帝有创造天地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上帝花了六天的时间致力于劳动。可见,劳动是包括上帝在内的每个人都应该完成的创造性的任务。
公元2世纪,著名的拉比塔尔冯说:“上帝的灵光寓于劳动者之中。”这种思想从很早以前就已经渗入犹太人的血液之中了。
拉比朱达去学校的时候,总要肩扛水罐说:“劳动最伟大,因为它给人带来荣誉。”
在20世纪前半期,犹太人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历经了压迫、抢劫、歧视之痛,他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经济独立是人格自由的潜台词,而劳动是经济独立,实现全面自由的唯一途径。
犹太人对劳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担任希伯来大学教务长的S。福戈·贝鲁格曼指出:“希伯来语的‘阿鲍达’不仅意味着劳动,同时还意味着对上帝的礼拜。”也就是说,通过劳动能够体现精神的价值,并能提高他们的勤劳意识。
在这种认识的引导下,移民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开拓者们以猛烈的态势奋勇劳动。
对当时的情景,以色列建国之父大卫·本格利昂这样回忆道:“在巴勒斯坦真的发生了奇迹。犹太人很快就掌握了管理庭园、开拓农地、栽培葡萄、加工石料、修建港湾、管理水利、制造电力设备、制造生活用品、建设道路等技术。这些工作很多是他们离散到世界各地时从未从事过的。”
大卫·本格利昂接着还说道:“我们并不像基督教徒那样认为,体力劳动是上帝对人们的诅咒,也不认为体力劳动是维持生活的必要手段。对我们来说,体力劳动是人类的崇高本能,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生活中最崇高的事情。而且它与自由和创造性紧密相连。人们最值得自豪的正是体力劳动。”
这是他在1946年以色列即将建国前的演说词。
正确的劳动观引导着更多的犹太人通过劳动实现了自立,也引导整个犹太民族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视慈善为义务
犹太民族是一个很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犹太传统不仅提倡自食其力,也提倡行善助人。
在犹太传说中,有一个经常出现的人物,就是充满自信的乞丐。
有一个乞丐苦苦哀求一位家庭主妇施舍他一点食物。她可怜他,就把他带到餐桌旁,在他面前放了一个盘子,盘子里堆了很多的黑面包和查利面包。查利面包的价钱几乎是黑面包的两倍。但乞丐并没有碰比较便宜的黑面包,却大吃特检查利面包。
看到这种情况,这位主妇很生气,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没有想过查利面包的价格是黑面包的两倍吗?”
“我想了很久,”乞丐愉快地回答说:“夫人,请相信我,你所花的每一分钱都值得的。”
乞丐的自信并非无缘无故,它揭示了犹太民族的慷慨、慈善。因为只有一个慷慨、慈善的民族才会有如此自信的乞丐。
犹太民族是一个慈善的民族,但是,在希伯来语中,却没有“慈善”这个词,与其表达相近意思的只有一个词——“tzedaka”,翻译过来就是“公义”。
犹太人认为,一个人在施舍的时候,绝不是在“行善积德”,而纯粹是在履行“公共义务”。从根本上说,犹太人的慈善不取决于对受施者的态度。即使厌恶不幸者,为了履行义务,也得为其捐献。这就是“慈善乃公义”的实质。
古时的犹太人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7年一个安息年,50年一个禧年。
在安息年里,犹太人不管理果园,也不耕作土地,听任地里的作物自生自长,听任果园里花开花落,所有的收获都归穷人和奴仆享用。在禧年里,除了休耕和共同享用土地自行生长的果实以外,所有的债务一律勾销,奴隶也在此时获得自由。
《圣经》中上帝还特别关照,富人不可在禧年临近之时“恶看穷人”。禧年成了犹太人除旧布新,人人有个新开端之年。
所有这些做法体现了一种思想,即富人视施舍财物给穷人为一种公共义务。
助人自立为慈善最终目标
一个犹太人,身无分文来到异国他乡。他找到当地的犹太人组织,该组织立刻为他解决了吃饭住宿问题。
不过,该组织很快又为他找到一个愿意帮助落难者的犹太商人。这个商人是一个鞋商,他并未直接给落难同胞以钱财,而是对落难的同胞说:
“我的鞋店目前只在西边发展,这座城市的东面还没有分店,你就到东面开分店吧,我借钱给你去租店铺,货我也先提供给你,等你卖掉了鞋,赚到了钱再连本带利还给我。你站住脚了(这应该没问题,我会帮你站住脚),我就是你的长期供货商。”
不直接提供钱财,而是提供一个能够自立的机会,这就是犹太人最常见的慈善方式。
犹太人认为,慈善是有层次的。犹太拉比迈蒙尼德就给慈善分出了七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帮助穷人找份工作,使他无须别人帮助就能够维持生活。
第二个层次:给穷人送去救济品,前提是给予者不知道给了谁,接受者不知道是谁给的。
第三个层次:往施舍箱里放钱,前提是保管施舍箱的人可以信任,有能力处理好捐助。
第四个层次:知道财物给了谁,但给予的对象不知是谁给的。
第五个层次:亲手把礼物给乞求者。
第六个层次:虽然给予的财物并不恰当,但给予的人态度亲切。
第七个层次:愁眉苦脸地给予。
其中,“让被救助的人自立”是犹太慈善活动的最终目标。
著名的犹太思想家、犹太律法的权威迈蒙尼德曾明确宣布,最高级的慈善之举,就是收容一个一贫如洗的以色列人,送他一样东西,或者借给他一笔钱,或者招他入伙,或者为他找一份工作。目的在于使他的双手变得有力,完全实现自助自立。
几千年来,犹太人将这种“让被救济的人自立”的助人模式作为一个传统长期坚持不懈。
从实质上来讲,不论是提倡自食其力,还是把行善视为义务,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个人自立和民族独立。为此,犹太民族把助人自立视为慈善的最终目标。
视助人自立为慈善的最终目标保证了作为集体互助的慈善活动,既对捐助者有利,也对受助者有利。从大的方面来看,是对个人、集体乃至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