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6月)
协调,在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实际情况表明,人们对统一协调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囿于功利主义的意义,着眼在它的功能上,而对于这种功能的内在根据或客观必然性,却缺乏足够的注意。为了使统一战线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还须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一、协调的原理
统一战线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参加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力量,代表和反映着一定的利益“定势”。这样,作为整体的统一战线,与每个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成员之间,都有着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互为动力的关系。简言之就是“同”和“异”的对立统一关系。同,就是参加统一战线的各方成员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任务;异,就是参加的每个成员各自有着具体的利益、要求和愿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异于一体,这是统一战线的矛盾实质。但对立面的统一,同与异的有机结合,都是有客观条件和分寸的,这就是“度”。在正常态势下,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斗争是保持在度的范围内进行、在度的范围内转化的,如果“异”越出了度,统一战线就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乃至解体。统一战线的协调原理,就是统一战线这种既统一又对立,即既同又异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因为有异(对立),所以需要协调;因为有同(统一),所以可以协调。统战工作遵循并运用既统一又对立的规律,化解或排除不利的矛盾因素,促进或利用有利的因素,在度的范围内,因势利导,将有利的可能性转化为有利的现实性,这样的运作方式就是协调。从协调中产生的属性、功效和作用,就是协调的功能。因此,统战工作中只有懂得协调原理,恰到好处地运用协调机制,才能取得预期的协调功能。
二、协调的内容
协调原理,揭示了统一战线中协调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构成了协调的内容、统一战线工作方式的基本格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维护统一战线的整体性。维护整体性的根本在于调节整体与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整体性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任务,体现了整体性,构成了整体性。统一战线的共同利益,是统一战线整体的基础,形成共同目标、确定和完成共同任务的提前,巩固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使参加各方受惠的保证。但是,统一战线参加各方还存在和发展着各自的具体利益和利益要求。这种具体利益是必然的,没有各自的具体利益也就不存在整体的利益。但两种利益之间存在共同性的同时,也始终存在斗争性,存在反差现象。如果不调节好具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两者就会一损俱损;如果调节得当,就会相得益彰。此外,统一战线的共同目标、共同任务与各成员的具体目标、具体任务,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状态和趋势。在统一战线中,随时调节以利益为基础的共同性和具体性的矛盾关系,使之在“度”的范围内各得其所,获得满足和发展,是协调的重要内容,也是统一战线整体性的客观要求。
2.保证统一战线的稳定性。这里主要的问题是调节好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之始终处于有序的状态。统一战线内部各成员的历史方位和相互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的产物,但它们是独立的社会实体,各自在不同的基础上发展着、追求着,因而各成员之间、成员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可靠成员和动摇成员之间、稳定成员和暂时成员之间,无不存在着矛盾。尽管矛盾状况和性质不同,但矛盾不可避免。如果矛盾顺其发展,就会产生冲突,出现混乱。为了保持统一战线的稳定性,必须节制矛盾,理顺关系。顺应客观的有序性进行协调,同时发挥各成员自身的协调机制,这是稳定的依据,统一战线的领导者是稳定的核心力量,各方成员的代表是稳定的关键人物。统战工作要充分运用这些客观条件,发挥各种有利因素的作用,从全局的高度对各方面成员、各种相互关系进行协调,从政治地位、方针政策上,从经济利益、心理意识上,从任务和力量配置上,进行能动的协调平衡工作,以维持秩序常态,减少内耗性,加强凝聚力和综合力量。
3.加强统一战线对环境的能动性。环境是统一战线的客观基础和活动舞台。环境制约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在环境中发展和发挥着作用。为了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先分析一下统一战线的环境。统一战线的环境,按范围分,有国内的(分大陆内和大陆外的)、国际的环境;按层次分,有宏观、微观的环境,有上、中、下环境;按性质分,有社会阶级、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等环境;按态势分,有顺境、逆境、顺逆参半环境,等等。统一战线的活动是与环境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总体上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动的,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环境,能动地利用与服务于环境。这种有机结合的能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协调的过程,是协调功能发挥的过程。统战工作要依据环境的特点和规律,主动而又科学地协调统一战线与种种环境的相互关系,依据变化了的环境协调统一战线的内部关系,协调统一战线内部各方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各种有效的协调,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4.促进统一战线在发展中的平衡性。统一战线由于内部各方矛盾运动,环境的种种影响,以及内部矛盾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其原有比较平衡的统一体不断出现不平衡性,在特殊情况下甚至会发生统一体的破裂。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统一战线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的变动,就反映了这种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过程,还说明了统一战线破裂又重建的矛盾斗争。为了使统一战线在动态中不断促进平衡,在矛盾冲突中巩固和发展,除开其他条件和手段,一个重要的机制和方式就是通过协调,包括利益的协调,权力的协调,政治政策的协调,乃至文化教育的协调等等,统一战线在协调中平衡,在协调中发展。协调是促进统一战线健全发展的润滑剂和调节器。
三、协调的特点
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且尽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实现统一战线的目标和任务而奋斗。所以统一战线协调的根本目的在于团结,团结大多数,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这样的方针、目的,确定了统一战线协调的特点,主要的特点有四个。第一,统筹兼顾。全面分析矛盾状况,综合考虑协调的原则和方法,把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整体和个别、内部与外部、这方与那方,都放在一定的利益和任务面前,进行协调平衡,做到统筹兼顾,既视情势保证重点,又不致失控,顾东失西。第二,求同存异。同与异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协调同、异矛盾不是要消灭一方、否定一方,而是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这种协调的要领在于:恰当地把握求同存异的性质、成分和因素,恰当地把握求同存异的比重、程度和分寸。恰当地把握求同存异的时机、条件和对象,等等。总之,要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上,把握好度点。第三,互相趋动。统一战线整体的荣辱与各个成员都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成员的得失,都会影响其他的成员。所以统一战线的协调,是双向趋动,是互相协调,主动协调,自觉地配合的协调。第四,平和稳定。统一战线的各方成员都是统一战线的主人,同是主人之间的矛盾,不能取外部冲突或诉诸社会革命的办法来解决。有矛盾通过和平的协调、对话,或化解矛盾,或排除冲突,或减少分歧。必要时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即又联合又斗争的公式来对待。诚然,有时会有严肃的批评,甚至政治思想上、利益上的斗争,但这是从团结、联合的愿望出发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团结和联合,求得统一战线的稳定。协调是统一战线的一条普遍规律,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必须不断认识它、遵循它、运用它,而不是否定它、违反它,或取机遇性、随意性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当今,为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协调规律更是须臾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