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
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体制。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这一体制,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和把握它的特点、它的客观基础。这对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团结全国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治制度决定政党体制
政党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的政治范畴。在一个国家中,政治制度决定政党制度,有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党体制。政党体制和政党制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各自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政党制度也称政党政治,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说明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是指政党领导(行使)国家政权或参与(干预)国家政权(政治)所采取的基本方式。政党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说明政党之间的内部关系,规定了各个政党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以及活动规范和运转方式。政党体制是被政治制度决定的,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不同性质的政党体制。
我国政党体制格局的特点
我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于解放战争后期,已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时期,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在现今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政党体制的格局,更具有社会主义中国自己的特点。
其一,各政党法律地位平等,依法互相监督。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共同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政党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枟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枠(下称枟意见枠)中明确说明,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有权维护本组织成员及其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和要求。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各民主党派和中共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这种法律上的平等地位,赋予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的条件。这种监督:一是依法监督,即监督有依据、有保障,也有责任,而不是可有可无或任意干预;二是平等监督,即监督双方既是诤友,又是战友,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可以监督共产党,民主党派之间也应当互相监督;三是为了合作监督,即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实行更好地合作,把共同的事业推向前进。
其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是我国政党体制最根本的一个特点。在政党关系上,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既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战友,亲密的合作伙伴,又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处于领导地位,对各民主党派负有政治领导的责任,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同时,也有责任对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提出建议,但不加干预,不包办代替,而是热情协助它们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支持它们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包括中共各级党委对同级民主党派组织的领导,这与民主党派上下级组织之间的组织领导是统一的、相得益彰的。共产党的这种政治领导地位,得到各民主党派的承认和拥护,这也是我国多党合作得以长期存在且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优良传统。在国家政权建设中,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这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自然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宪法明文确认的。各民主党派是同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友党,是参政党。它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执行,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共同负有历史的责任。
其三,共同的政治基础,共同的前进目标。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我国的多党合作,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这“两个坚持”是多党团结合作的基石。民主党派作为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维护我国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同心同德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率先垂范,作出榜样;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与合作,热情支持民主党派为国家效力、为人民服务。
其四,大政方针,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共事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现领导的重要途径。在政治协商中,中共就大政方针问题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坦陈政见,肝胆相照,共商国事。经过协商,共产党充分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共产党提出的或经共同修正后确定的方针政策为各民主党派所同意、接受,并见之行动。协商过程也是各政党沟通思想的过程,使大家在思想上、政治上达到共识,行动上保持一致。所以,这种政治协商活动既是有领导的,也是平等而又共同负责的,是原则性和民主性、协商性和决策性、监督性和调节性的和谐结合。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的形式,正如枟意见枠中叙述的,是多种多样的。此外,人民政协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又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并与中共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场所。在枟意见枠中,对于这种政治协商的范围、内容、层次和形式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以上四条,是我国政党体制最基本的内容和特点。第一是法律依据,第二条是政党关系,第三条是目标任务,第四条是运转方式。政党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以上四条是这个系统工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最基本的特点。固然,政党、体制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但在动态中必须保持和充实这些特点,而不是也不能削弱或改变这些特点,否则,社会主义的政党体制将会变形或变质,这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所不能容许的。
决定政党体制性质的原因
我国政党体制的特点说明,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决定这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原因在于:第一,政党体制形成的历史动因不同。为人民民主、为民族独立,是我国政党体制形成的最初动因。我国各民主党派主要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它们当时的政治纲领主要是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这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任务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由于旧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内外反动势力的强大和残暴,再加上各民主党派自身的弱点,决定了它们不可能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重任,必须向工农寻求支持与合作。就因为这样,在共产党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感召和联合下,它们与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结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政治联盟,形成了合作共事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之时和成立之后,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正确和一如既往地与友党合作,由于各民主党派的不断进取和共同努力,这种合作共事关系更加亲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多党合作的方针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发展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合作的方式更臻完善,合作的意义越来越显得重要。由此可见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是我国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体制是在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驱动下和各资本集团的利益冲突中产生与形成的。这种政党体制在反封建制度的斗争中,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它一进入政治圈子开始,就表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即对内为了加强资本的统治、欺骗和剥削劳动人民,对外为了侵略他国人民的利益。所以,这种政党体制与人民群众的根本矛盾是不可克服的,最后必将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一样,在历史的浪涛中湮灭。第二,政党体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我国社会主义的政党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为基础的。所以,立党为公,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政党体制的宗旨。西方国家的政党体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唯利是图,维护资本的权威是它们的目的。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关系是政敌关系。在他们那里,不论在朝党或在野党,执政党或反对党,为了维护或攫取国家政权,无不尔虞我诈,你争我夺,于是党争不休,民无宁日。第三,政党体制代表的社会阶级不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了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各民主党派是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它们的成员同样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政党体制反映了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各部分劳动者具体利益的差异性的统一。所以,我国各政党能够在共产党领导下为着实现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做到荣辱与共,通力合作。西方国家的政党体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工具,根本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它和资产阶级自身一样,同劳动人民的严重对立是不可调和的。由此可见,如果让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阴谋在中国得逞,也实行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建立他们那种政党体制,那么,给中国带来的决不是人民的民主,带来的只能是政治动乱,社会倒退,好端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将会变成资产阶级的王国和资本主义的附庸国。因此,为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一种崭新的政党体制,它的特色和优势是任何的政党体制所难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