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2200000004

第4章 生活哲理篇(2)

出处:宋·苏轼《次荆公韵四绝》其二

释义:仔细观察大自然,一开始好像是没有物的;等得春天到了江南,花儿就会自然开放。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

释义: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风就成了声音,眼睛看见月亮就成了景色。

“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出处: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释义:世间没有人不从下向高处攀就能达到高处的,也没有不从近向远处跑就能达到很远的地方的。

“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

出处:宋·苏轼《东轩记》

释义:遵循一般事理去探求种植果树的自然规律,就能在花落之后获得丰收。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更是倾城姝。”

出处:宋·苏轼《四月一日初食荔枝》

释义:荔枝不必要等待杨贵妃一笑赏食,它的品格风采早能倾动全城了。

“我不为沼,何忧乎十日之霖?我不为卮,何忧乎千酿之醴。”

出处:宋·吕祖谦《东莱左氏博议》

释义:我不是水池,何必忧心连绵数日的大雨?我不是酒杯,何必担心酿制很久的美酒。

“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

出处:宋·吕祖谦《葵邱之会》

释义:自己安于软弱,最终也只能是软弱;自己安于愚蠢,最终也只能是愚蠢。

“天下之事,成于俱,而败于忽。”

出处:宋·吕祖谦《东莱集》卷七

释义:天下的事情,成功是由于谨慎,失败则是由于粗心大意。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出处: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释义:优良的树木终将成为栋梁之材,上好的钢材不会制成小钩。

“水瘦河声壮,萁枯马力生。”

出处:宋·陆游《初冬感怀》

释义:水流到了狭窄的河床里,流动的河水声更大;萁草干枯时,马已长膘格外有力气。

“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释义:再能干的妇女没有米面,也做不出汤饼。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释义:没有米,再巧的妇人也难以做出饭来。

“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出处:《宋史·晏敦复传》

释义:生姜和肉桂的性质,是到老了更辣。

“凭高待把疏星摘。天近风清,不怕暮云隔。”

出处:宋·韩元吉《醉落魄》

释义:凭恃高处要把稀疏的星星采摘。高与天近,凉风清爽,不怕被暮云遮隔。

“雪后始知松柏操,事难方见丈夫心。”

出处:宋·释道原《五灯会元》

释义:大雪过后才显出松柏坚贞不屈的节操,遇到艰难困苦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不可以风霜后叶,何伤于月雨余云?”

出处:宋·曾丰《自省诗》

释义:霜后的枯叶摇摇欲坠,经不起风儿吹刮;月亮一片清辉,雨后的云哪里能损害它的亮色呢?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出处:宋·守璋《晚春》

释义:不下雨,落花尚且纷纷;没有风,柳絮自会飘飞。

“不善使船嫌港曲,不善写字嫌笔秃。”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器用》

释义:不擅长使用船的人怪港湾曲折,不善于写字的人嫌笔尖太秃。

“不善操舟而恶河之曲。”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释义:不会行船却认为是河道弯曲之过。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出处:宋·朱熹《读书有感》其二

释义:昨夜春汛来了,江水高涨,巨大的船舰行驶其上就像羽毛一样轻。艨艟:古时战船。

“春归不用怨风雨,无雨无风春亦归。”

出处:宋·萧泰来《桃花》

释义:春天回去了,你不用埋怨风和雨;无雨无风时,春天照样还是要回去。

“断木喙虽长,不啄柏与松。松柏木坚直,中心无蠹虫。”

出处:宋·梅尧臣《彼鹫吟》

释义:啄木鸟的嘴虽然长,不啄柏树和松树。因为松树柏树坚硬挺直,中心没有蠹虫。

“地高多与风云会,天近常为日月邻。”

出处:宋·周孟阳《游径山》

释义:地势高的地方,多与风云相遇;靠近天边,则常与日月为邻。

“湖水欲平风作恶。”

出处:宋·章甫《湖上吟》

释义:由于有风,湖水想要平静下来也不能如愿。

“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

出处:宋·赵师秀《灵隐寺》

释义:天气晴朗,楼上的钟声听起来分外响亮;黑夜之中,池中的水显得更加泓深。

“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

出处:《宋玉集序》

释义:生姜和肉桂都是依靠土地生长,但是不是因为生于土地才辛辣的;姑娘通过媒人介绍才会出嫁,却不是因为有了媒人才亲近的。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遇险即欲避,安得皆通达。”

出处:金·元好问《临汾李氏任运堂二首》

释义:人生在世,漫长的道路有时险峻有时平坦;一碰到困难就想躲避,怎么可能都达到目的。

“冰不搦不寒,木不钻不着。”

出处:元·佚名《渔樵记·楔子》

释义:不握冰块感觉不到寒冷,不钻木头不能着火。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出处:元·佚名杂剧《争报恩》

释义:走的路途遥远就能知道马的力气有多大;相处时间长了就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能照顾眼前坑,不堤防脑后井。”

出处: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三折

释义:能够看到眼前的坑,(却)提防不了身后的井。堤防:即提防。

“长江后浪催前浪。”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园》杂剧第二折

释义:长江里后浪涌过来,推动着前浪向前翻滚。

“柔软莫过溪涧水,到了不平地上也高声。”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

释义:没有比涧中的溪水更柔软的了,但它到了不平坦的地面也会发出高亢激烈的声音。

“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

释义:树高了招风,容易被风摇撼;人因出名而高贵,但名气也能毁掉一个人。

“勿谓蛲蛲,人将缺焉;勿谓皑皑,人将污焉。”

出处:明·李梦阳《平阳府经历司知事康长公墓碑》

释义:不要高傲自大,不然将会遭人损害;不要自鸣清白,不然将会遭人玷污。

“人于居安时,未知其安,及滨危难始知。”

出处:明·钱琦《钱公良测语·规世》

释义:人处在安定的环境里,并不知道什么叫安定,到了面临危难时,才知道这种日子是多么可贵。

“室何以倾?梁柱弱。家何以衰?礼义薄。国何以亡?无德泽。”

出处:明·方孝孺《柱铭》

释义:房屋为什么会倒塌?是因为梁柱脆弱。家道为什么会衰落?是因为缺少礼义。国家为什么会灭亡?是因为没有施给百姓恩泽。

“多歧自古能亡羊。”

出处:明·吴承恩《赠张乐一》

释义:自古以来,岔路多的地方,容易让羊遗失。

“一物降一物。”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

释义:某一事物是另一事物的克星。

“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

出处:明·袁宗道《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释义:宝剑莫邪藏在匣中,不等取出使用,也会光芒自现。

“执火不燔,向者多焦;导水不溺,涉者多没。”

出处:明·何景明《郑子擢郎中序》

释义:拿着火把的人不会不烧到,而向着火飞去的,往往就烧焦了;引水的人不会被水淹,而从水里走过去的人,往往会淹死在水里。

“花开蝶满枝,树倒猢狲散。”

出处:明·徐渭《四声猿·雌木兰替父从军》

释义:花开后,蝴蝶飞满枝头,树倒时,猢狲全都跑开。

“风无常顺,兵无常胜。”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释义:风不会总是顺着一个方向吹刮,军队不可能百战百胜。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出处:明·刘基《司马季主论卜》

释义:在急流的下面,一定有深潭;在高山的下面,必然有深谷。

“其渊深者其鱼美。”

出处:明·杨慎《古今谚》

释义:水潭越深,潭中的鱼儿长得越肥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释义: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

“木朽而蛀虫生之矣。”

出处:明·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释义:树木腐朽了,蛀虫就会在其中生长。

“芝兰之在谷,不闻而自香;腥膻之在市,不闻而自臭。”

出处:明·彭汝让《木几冗谈》

释义:芝兰生长在深谷中,不用闻而自然芳香;腥膻之物在集市上,不用闻而自然恶臭。

“风不摇,树不动。”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十五回

释义:没有风吹,树不会动。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释义:遇到喜事,人的精神就会清爽;到了中秋,月亮的清辉更加明亮。

“盲者处平而不陷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危险。”

出处:清·冯班《钝吟杂录·家戒》

释义:失明的人在平坦的地方居住,就不会掉进深水中;愚钝的人保持镇静,就不会落入险境。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出处: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释义:应该在没下雨前就把门窗捆绑牢固,不要等到渴了再去挖井。

“清者恃慧而外驰,故常习于浮;浊者安陋而守约,故常习于朴。”

出处:清·陈确《瞽言》

释义:聪明的人依仗自己天赋而向往外物,常常习于浮躁;拙笨的人安于鄙陋而守之以约,常常习于朴实。外驰:向往外物,指兴趣很广。守约:这里指专门研究一个问题,与“博”相对。

“无事时埋藏着许多小人,多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释义:太平无事之时,人们难以发现隐藏的小人;国家多事之秋,便能识破许多伪君子的丑恶嘴脸。

“黑固不可以为白也,夜固不可以为昼也,是在学者,善观之而已矣。”

出处:清·恽敬《姚江学案书后》

释义:黑的东西本来就不可以变成白色的,黑夜本来就不能认作是白天,这是做学问的人善于观察而已。

“以毒攻毒,以火攻火。”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释义:用毒药来治疗恶疾,用火来制服火。

“黍头低,麦头昂;昂者露,低者藏。”

出处:清·全埴《不下带编》卷一

释义:黍穗成熟低垂着头,麦穗成熟高昂着头;直挺的外露,低垂的含蓄。

“水能生人,亦能杀人。故禹之治水也,究其源而疏之,因其势而利导之,自然无泛滥之患。禹非能治水也,因水而治水也。”

出处:清·汪淇《济阴纲目·序》

释义:水能使人们生存,也能毁物伤人。所以,大禹治水的时候,通过探寻它的来源加以疏浚,顺应它的流势引往有利的方向,江河自然杜绝了泛滥的灾祸。大禹并不是能治水,他只是巧妙地利用水的流动规律加以治理罢了。

“物无坚而腐朽必速。”

出处:清·洪仁玕《克敌诱惑论》

释义:物体本身不坚固,必然会很快地就腐朽了。

“制大物必用大器。”

出处:清·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

释义:制造大的物件必须用大的工具。

“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释义:事物发展的趋势,难道不是由它内在的规律在起作用吗?

“庶物之理,非学不知,非博不辨。”

出处:清·王夫之《俟解》

释义:对于众多事物的道理,不学就不懂,知识不渊博就不能分辨。

“天有所不敢,故冬不雷而夏不雪;地有所不敢,故山不流而水不止。”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

释义:上天有不能做的事情,所以冬天不打雷、夏天不下雪;大地也有不能做的事情,所以山不移动而水会流动。

“天道有盈虚,智者乘时作;取果半青黄,不如待自落。”

出处:清·顾炎武《子房》

释义:自然规律有盈有虚,聪明人随着时机而行动;与其摘取半青半黄的果实,不如等待它自己瓜熟蒂落。

“移规以为方,易矩以为圆,虽良工弗能措手矣。”

出处:清·彭端淑《读史四》

释义:把圆规改变成为方的,把矩尺改变成为圆的,即使是优秀的工匠也难以动手。

“不从糟粕,安得精英。”

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

释义:不在糟粕里汲取有用的东西,怎么能够得到精华呢?

“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于化。”

出处:清·石涛《画语录》

释义:大凡事情有规则就一定有变通,有法度就必有变化。一旦明白了它的规则,也就能够懂得如何变通;一旦明白了它的法度,也就能够懂得如何变化。

“惯骑马的惯跌跤,河里淹死的是会水的。”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十九回

释义:总是骑马的人就会常常跌跤,河里淹死的人大多数都是会游水的。

“蛟龙失水似枯鱼”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

释义:蛟龙离水就如同陷于绝境的枯鱼。

“虎虬变化天晦冥,不通风云终不成。”

出处:清·魏源《观往吟》

释义:龙虎变化逞威时,能使天昏地暗;如果没有风和云,最终也是难以形成的。

“人言松柏黛参天,谁知铁根霜干蟠九泉。”

出处:清·魏源《读书吟示儿耆》

释义:人们都说黛色的松柏高耸云天,有谁知道它有经霜的树干,铁一般的树根,深深地盘绕在地下深处。

“矫矫泥滓中,何用嗟沦落。”

出处:清·吴嘉纪《寄邓孝威》

释义:即使身陷泥滓,仍然矫健挺立,哪里用得着哀叹沦落。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出处:清·黄增《集杭州俊语诗》

释义:酒是不会醉人的,只是人不能自禁,所以才醉了;花是不会迷人的,只是人不能自持,所以痴迷了。

“磨铁可以成针,磨砖不可成针。”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

释义:铁棒磨久以后可以磨成针,但是砖头怎样磨也磨不成针。

“无万里风,莫乘海船。”

出处:清·袁枚《续诗品三十二首·理气》

释义:不是长风万里,就不要乘船出海。

“手内无针难引线,河内无水怎行船”

出处:清·华广生《白雪遗音·手内无针》

释义:手中没有针就很难引线缝补,河里没有水就很难载船而行?

“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

出处:清·张廷玉《杂兴》

释义:过早繁荣的也会过早枯萎,容易获得的也容易失去。

“植稂莠于腴土,不能使为嘉禾;种梧梓于硗土,不能使为荆棘。”

出处:清·陈确《葬书·葬论》

释义:在肥沃的土地上种稂莠,不能使它长出丰硕的庄稼;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梧桐、梓树,不能使它变成荆棘。

“时势造英雄”

出处:清·吴趼人《东欧女豪杰》

释义:客观形势造就了英雄人物。

“壤无其种者,虽溉不生”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九山王》

释义:土壤里没有种子,即使灌溉也长不出庄稼来。

“无医枯骨,无浇朽木”

出处:清·陈弘谋《养正遗规》

释义:不要医治枯骨,不要浇灌朽木(这些做法都是徒劳无益的)。

“木不自腐何由虫。”

出处:清·魏源《观往吟》

释义:木头自己不腐烂,蛀虫对它也无可奈何。

“事有万端,遇之者一;万无适形,一有定理。”

出处:清·谭嗣同《报贝元徵书》

释义:事情千头万绪,遇到的只是一件事;没有适应各种事情的办法,但处理事情的道理却是有的。

“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出处:清·梁启超《新民说》

释义:如果遇到挫折而不后退,那么,小的逆境以后,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以后,定有大的顺境。闯过了盘根错节的难关,随着就有迎刃而解的一天。

“勿以贵而贱人。”

出处:先秦·佚名《召将诏》

释义: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份尊贵就看不起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处:《论语·颜渊》

释义: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巧言令色,鲜矣仁!”

出处:《论语·学而》

释义: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人,很少有德行!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出处:《论语·子罕》

释义:(没有四种毛病)不凭空揣测、不全盘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不迁怒,不贰过。”

出处:《论语·雍也》

释义: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迁怒:转移怒气。贰:再,重。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

释义: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处:《论语·颜渊》

释义: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出处:《论语·述而》

释义: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处:《论语·为政》

释义: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论语·子路》

释义: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

“三思而后行。”

出处:《论语·公冶长》

释义: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三:多次。

“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处:《论语·卫灵公》

释义:小事如果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出处:《论语·为政》

释义: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出处:《礼记·檀弓上》

释义:人生在世应当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死了也不当害人的“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释义: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处:《孟子·离娄下》

释义: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说大人,则藐之。”

出处:《孟子》

释义:要说服比你地位高的人,就要不把他放在眼里。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出处:《老子》

释义:轻易对别人许诺的人,必定很少守信用;把事情想得过于容易,做起来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

释义: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

“夜行者自信不为盗,不能使狗无吠。”

出处:《战国策》

释义:走夜路的人虽然自信不是去偷盗,但却不能阻止狗叫。

“上交不谄,下交不读。”

出处:《易经·系辞下》

释义:与地位高的人交往不谄媚,与地位低的人交往不怠慢。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出处:汉·刘向《新序·节土》

释义:山太尖了就不会太高,水道太狭窄就不会太深。比喻为人不可过于尖刻或逞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

释义:水太清就没有鱼,人过于苛刻就不会有朋友。

“量能处位,计功受爵。”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九锡表》

释义:估量能力担任相称的官职,计算功劳接受相应的封赏。

“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出处:三国·魏·孔融《荐称衡表》

释义:为人忠诚果断、正直无私,他的志向像霜雪那样纯洁。

“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兵要》

释义:鱼离开水就会死亡,人失掉忠诚就会变得凶恶。

“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赏罚》第十

释义:威严但不严厉,忿恨但不发怒,忧虑但不恐惧,高兴但不喜形于色。

“惧危者常安者也,忧亡者恒存者也。”

出处:晋·段灼《上表陈五事》

释义:惧怕危险的人常常是平安的人,忧虑灭亡的人是永久能生存的人。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出处:《新唐书·陈子昂传》

释义:廉洁的人憎恨贪得无厌,诚信者憎恨弄虚作假。

“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附他物不能自起。”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正直的人好像松柏一样,独立于世不依靠他人;邪佞的人好像藤萝一样,不攀附他物就不能自立。

“苟自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劝告批评,又怎能批评别人呢?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出处:元·高则诚《琵琶记》

释义:接受了别人的委托,就要把事情办得圆满。

“神守居泽,鱼也睦;鱼贼居沼,鱼也乱。”

出处:明·徐祯稷《耻言》

释义:鳖居在沼泽里,鱼也能友好相处;鱼贼居在沼泽里,鱼就会动乱不安。

神守:鳖的别名。

“能柔能刚,能弱能强,君子之道也。”

出处:明·朱舜水《毅》

释义:能柔也能刚,能弱也能强,这是君子为人处世的原则。

“枕虎以寝,能无啮乎!”

出处: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杂问》

释义:把头靠在老虎身上睡觉,能不被老虎吃掉吗?

“君子避丰如避患,得歉如得福。”

出处:清·魏源《默觚·学篇》

释义:君子回避奢侈如同回避祸患,生活俭朴就像得到幸福。

“小人之心,智者弗能测也,刚者弗能制也。”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释义:小人的心思,智慧的人窥测不出,刚强的人制服不了。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释义:聪明的人力戒过于明察,刚强的人力戒过于暴躁,温文尔雅的人力戒优柔寡断。

“缓事宜急办,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处事》

释义:不大着急的事,应该快一些办,办得快则有功;特别着急的事情,应该沉着地去办,否则容易忙中出错。

“治家量入为出,干好事则仗义轻财。”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惠言》

释义:理家应当根据家庭的收入来决定支出,做好事则应当重义而轻财。

“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忧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出处: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巧对补录》

释义:浮躁多一分,就会到处招来忧虑悔恨;“因循”二字,从来耽误尽了英雄的豪情壮志。

“任大事,不觉难;作小事,不敢忽。”

出处: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释义:去做一项艰巨的任务,不要有畏难情绪;做一件小工作,也不要掉以轻心。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出处:《红楼梦》第五回

释义:用尽心机,太过于聪明,反而会自己害了自己。

“螳螂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出处:《庄子·人事间》

释义:螳螂发怒,伸出臂膀阻挡车子,不知道自己力不胜任啊!

“王顾左右而言他。”

出处:《孟子·梁惠王》

释义:梁惠王眼睛看着左右大臣,故意不回答孟子的提问,而说着别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出处:汉·班昭《女诫·和叔妹》

释义:人不是圣贤,谁能没有过错!

“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释义:不以自己的短处去攻击对方的长处,而是以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对方的短处。

“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耶?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至此哉!”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

释义:当伍子胥被困在江上时,沿途乞讨为生,他的心何曾片刻忘记祖国?因此,他忍受耻辱成就了功名,不是刚烈的大丈夫,谁能做到这一步呢!

“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

出处:《汉书·娄敬传》

释义:与人打架,不扼住他的咽喉,而是拍打他的背部,就难以获得胜利。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出处:《后汉书·臧宫传》

释义:舍弃近的谋划遥远的事情,会徒劳无功;放弃长远的事情而专心去做近期的事,既安逸又有成效。

“入其国者从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讳。”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

释义:进入一个国家就应遵循该国的风俗,到了别人家里就要回避主人的忌讳。

“无道之人短,无说己之长。”

出处:汉·崔瑗《座右铭》

释义:不背后说别人的短处,不在人前讲自己的长处。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三国志·吴书·张严程阚薛传》

释义:学好,像攀登高山一样困难;学坏,像山倒塌一样容易。

“书功竹帛,遗名后世。”

出处:三国·吴·胡综《为吴质作降文三条》

释义:记载功名在竹简和白绢上,遗留名声在后世。

“凡夫爱命,达者徇名。”

出处:三国·魏·曹植《任城王诛》

释义:凡夫俗子爱惜自己的生命,通达事理的人不顾生命以求名。

“欲富者必先由贫,欲贵者必先安贱。”

出处:晋·刘颂《除淮南相在郡上疏》

释义:想富裕的人一定先从贫穷开始,想要尊贵的人一定先安于卑贱。

“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而就熟路。”

出处:唐·韩愈《送石处士序》

释义:像河水冲开堤岸向东奔流,像四匹骏马驾着轻载的车子走熟路。

“凡居其位,思直其道;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

出处:唐·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

释义:凡处在一定的地位上,就要想到推行真理;真理如果能推行,即使自己死了也不后悔。

“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

释义:第一不要去做,第二如果已经做了就不要罢休。

“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

出处:唐·白居易《续座右铭》

释义:不要羡慕别人的富贵,也不要忧虑自己的贫贱。

“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

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释义:名誉是公众的东西,个人不应占太多。

“五寸之关,能制其开合,居其要也。”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三

释义:极小的机关也能够控制开合,这是因为位置险要。

“与其浊富,宁此清贫。”

出处:唐·姚崇《冰壶诫》

释义:与其用不正当的手段发财致富,倒不如宁可清贫廉洁。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出处:《新唐书·魏徵传》

释义:用铜镜去照可使衣帽端正;把历史当镜子可知历代衰亡兴替;把他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处: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释义:忧国忧民、辛勤劳作,可以使国家兴旺;生活安逸、贪图享乐,却使自身灭亡。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出处:宋·王安石《扬扇》

释义:应该保留精华,坚决摈弃糟粕。

“痴人妄认逆境,平地自生铁围。”

出处:宋·范成大《自箴》

释义:庸人荒谬地认为到处都是逆境,连平地对他来说也像筑起了铁的围墙。

“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出处:宋·秦观《水龙吟》

释义:被名利束缚的人,要是老天爷知道,也会因苦恼而消瘦。

“君子进德修业,孳孳不息。”

出处:宋·周敦颐《通书·务实》

释义:君子从事学习、修身养道,勤勉刻苦,不知停息。

孳孳:通“孜孜”,勤勉的样子。

“道固不远人而人自远之,苟有求道之心而持之至诚,则何可当耶?苟为有求道之心而不能持以至诚,亦未如之何也已。”

出处:宋·王令《招学说寄兴叔》

释义:真理本不会远离人而是人远离了它,如果人有追求真理的心,又能保持真诚,那么,还有什么东西能挡得住他呢?如果只有追求真理的心却不能保持真诚,也就掌握不了真理。

“欲识山高观石脚,欲知水深观水津。”

出处:宋·晁补之《酬李唐赠山水短轴》

释义:想知道山的高低就要看山脚,想知道水的深浅就要看渡口。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释义:宁可做生活在太平盛世的狗,也不愿做动乱社会中的人。

“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释义:有真知灼见的人尚且会有失误,何况其他人呢!

“救人须救急,施人须当厄。”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释义:救人一定要在对方遇到危急的时候,布施钱财一定要在对方处于困厄的时候。

“至博而约于精,深思而敏于行。”

出处:明·方孝孺《书签》

释义:博学的人应当检点、约束于专;深入思考之后,要雷厉风行。

“日夕有所事,然后淫侈之念不作。”

出处:明·海瑞《使戈战问井地》

释义:一天到晚有事可做,就不会产生骄奢淫邪的想法。

“美曰美,不以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以一毫讳过。”

出处:明·海瑞《治安疏》

释义:好就说好,不要有丝毫的虚夸;错就说错,不要有丝毫的掩饰。

“力贵实,智贵卒。”

出处:明·杨慎《古今谚》

释义:力量贵在坚实,智谋贵在快速。

“人逢忠义情偏洽,事到颠危策愈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

释义:人遇到忠义之士,感情会格外投机;事情到了危急关头,计策才能更加周全。

“人不有所舍也,必无所成。”

出处:明·徐祯稷《耻言》

释义:人不懂得有所舍弃,必定难以取得成就。

“身心闲暇,饱暖无为,则留心古今而好论议。”

出处:清·龚自珍《京师乐籍说》

释义:一个人如果身心闲适,吃饱穿暖没事可做,就会留意古今兴亡而爱好发表议论。

“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统一。”

出处:清·曾世霖《论学问》

释义:做学问贵在专心一意,搞研究贵在精神集中。

“饱尝世味知甘苦,苦海随流谁谓甘?”

出处:清·公耐《自伤》

释义:饱尝了世间滋味,才知道甘苦;在苦海中漂流,谁能说是甜呢?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释义:吃得了最大的苦,才能够出人头地。

“打蛇打在七寸。”

出处:清·王有光《吴下谚联》

释义:打蛇要打在七寸要害处。

“世人处富如贫,君子处贫如富。”

出处:清·魏源《默觚·学篇》

释义:世人过着富裕的日子还觉得贫穷,品德高尚的人过着贫穷的生活却知足常乐。

“疏浚当先浚其下,塞决当先治其上。”

出处:清·戴名世《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

释义:要疏通河流,应当先疏通它的下游;要堵塞决口,应当先治理它的上游。

“一窍通,百窍通。”

出处:清·吴趼人《瞎骑奇闻》

释义:弄清楚关键性的问题,其他问题就可以融会贯通、迎刃而解。

“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无论学问、文章、事业,皆以古人为不可企及。余生平最恶闻此言。”

出处:清·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释义:中国长期形成的习惯,是轻视现代,重视古代,无论是学问,还是文章、事业方面,都认为古人的成就是无法赶上的。我平生最讨厌听到这种话。

“治本而节用,则夫不能贫。”

出处:《荀子·天论》

释义:加强农业生产又能节俭,自然就不会贫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释义:手脚不勤快,五谷不能分辨清楚。

“遵节俭,尚朴素。”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

释义:遵从节俭,崇尚朴素。

“育之有时,而用之有节。”

出处:《汉书·货殖传》

释义:繁育和种植应顺应天时,使用财物也应有节制。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出处:《后汉书·张衡列传》

释义:人的一生贵在勤奋,不去追求哪里来收获呢!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出处:《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释义:节省开支,储蓄财物,以备不时之需。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骄奢从富贵中产生,祸乱在疏忽时发生。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

出处:《魏书·李彪传》

释义:节约是幸福的源头,奢侈是贫困的先兆。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出处:三国·魏·曹操《度关山》

释义:奢侈是最大的罪过,节俭是共同的美德。

“奢不过制,俭不损礼。”

出处:三国·魏·曹植《辅臣论》

释义:奢侈不超过制度,节俭不损伤礼仪。

“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出处:三国·魏·桓范《世要论·节欲》

释义:俭朴的人节制自己的欲望,奢侈的人放纵自己的性情;放纵性情的人危险,节制欲望的人安全。

“尧尚茅茨,而万国安其居。”

出处:三国·魏·杨阜《谏营洛阳宫殿观阁疏》

释义:尧帝崇尚住在茅草盖的房屋里,各地的民众安于他们居住的房屋。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出处:晋·傅咸《上书请诘奢》

释义:因挥霍浪费导致的损失,比天灾还严重。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

出处:晋·潘岳《藉田赋》

释义:在丰盛时要想到匮乏,在安逸时应注意节俭。

“欲时之俭,当诘其奢。”

出处:晋·傅咸《上书请诘奢》

释义:如果想让时尚节俭成为风气,就应当查办奢侈浪费的人。

“勤之勤之,至道非弥。”

出处: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友循》

释义:勤奋再勤奋,追求的真理就不远了。

“学业在勤,功庸弗怠。”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释义:学业有长进在于勤奋,建立功绩不能懒惰懈怠。

“汉文辞千里之马,晋武焚雉头之裘。”

出处: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

释义:汉文帝谢绝别人献给他的千里马,晋武帝焚毁奇异的雉头裘。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出处: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释义:怕自己松懈偷懒,就自始至终谨慎小心认真对待。

“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俭珍奇。”

出处: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

释义:谈起规章制度,应该杜绝奢侈浪费而崇尚勤省节约;谈到物质生产,应该重视衣食所需而不为珍宝奇物浪费财力。

“岁丰仍节俭。”

出处:唐·白居易《太平乐二首》

释义:即使是年成好,五谷丰登,仍要节俭。

“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

出处:唐·王建《励学》

释义:买到一块不肥沃的土地,精耕细作就能取得好的收成;肥沃的土地,如果疏于精心管理,兰草的香气也会由浓变淡。

“人间万事凭双手。”

出处:唐·朱殳《琵琶行》

释义:世间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

释义: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奋努力,荒废于整日嬉戏;良好品行的养成在于深思,毁弃于放任自流。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出处:唐·李商隐《隋宫》

释义:春天到来时,举国上下都在赶裁宫锦,一半用作马上挡泥的垫子,一半用作船上的风帆,以供隋炀帝南游时使用。

“在富莫骄奢,骄奢多自亡。”

出处:唐·邵谒《金谷园怀古》

释义:富贵的时候应切忌骄傲奢侈,骄傲奢侈容易自招灭亡。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出处:唐·储光羲《田家杂兴》

释义:许多人把贫贱当成耻辱,互相攀比富贵人家。

“着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出处:五代·蒋贻恭《咏蚕》

释义:穿丝绸的富人不懂得养蚕缫丝的辛苦,只贪恋衣服上绣着的鸳鸯。

“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出处: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释义:辛勤劳动可以战胜贫困,谨慎行事能够克服灾祸。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出处:宋·欧阳修《送唐生》

释义:希望你能勤奋不止,丰收是努力耕耘的结果。

“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出处: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释义:每天早起晚睡,没有一日松懈。

“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

出处: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释义:要知道上天的帮助是不可永久依赖的,要知道世事是不能在怠惰中取得成就的。

“我懒不足数,君材宜自强。”

出处:宋·王安石《和吴御史汴渠》

释义:我生性懒散算不上什么人物,你是良材应当自强不息。

“淳朴之风散,则贪饕之行成;贪饕之行成,则上下之力匮。”

出处:宋·王安石《风俗》

释义:淳朴的风气散失了,贪婪、掠夺的恶行便会形成;贪婪、掠夺的恶行一旦形成,从上到下的财力就贫乏了。

“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

出处:宋·王安石《风俗》

释义:君子用俭朴来约束风俗,风俗的流弊还是趋向奢侈;奢侈若不加以限制,这种流弊不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难以俭率,易以奢变。”

出处:宋·王安石《风俗》

释义:保持俭朴的社会风气是很难的,而社会风气向奢侈方面变化却很容易。

“以有时之财、有限之力,以给无穷之费,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

出处:宋·王安石《风俗》

释义:以有限的财富、有限的能力,来支付无穷无尽的费用,如果不加以限制,那就好比水点点滴滴地贮积起来,却大股大股地流淌,这怎能使民众不贫困以至于乱起来呢!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释义:从朴素堕落到奢侈很容易,从奢侈改变到朴素非常困难。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出处: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释义:大家都以奢侈挥霍为荣耀,我只以俭省朴素为美德。

“天不假易,亦不汝匮。春无遗勤,秋有厚冀。”

出处:宋·苏轼《和陶劝农六首并引》

释义:大自然不会轻易恩赐,也不会有意让人贫困。春天不遗余力辛勤劳动,秋天就会有丰厚收获。

“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

出处:宋·苏轼《送岑著作》

释义:懒惰的人常常好像很安静,但安静的人不一定都是懒惰者。

“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出处:宋·苏轼《骊山三绝句》

释义:骊山下的土地实在是辛苦,秦朝的阿房宫刚刚荒废,唐朝却又在此建立了华清池。

“将勤补拙,与巧者俦。”

出处:宋·黄庭坚《跛奚奴文》

释义:用勤奋来弥补笨拙,就可以与聪明人一样取得成绩。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出处:宋·郭茂倩《梁大庙乐舞辞》

释义:要勤劳节俭,不要懒惰荒疏。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蓄。”

出处:宋·杨万里《庸言》一

释义:耕种三年以后,必然会有一年的储粮。

“浮费既节,帑藏自充。”

出处:宋·杨万里《转对札子》

释义:不必要的财政开支节省了,库藏自然就充实了。

“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出处:《资治通鉴·梁纪》

释义:勤俭节约,可以显示出人的美好品德。

“人生在勤,当以力思为先。”

出处:《宋史·辛弃疾传》

释义:人的一生贵在勤奋,应当把努力思索放在第一位。

“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

出处:元·佚名《渔樵记·楔子》

释义:不用鞭子抽打,马就不肯奔驰;不加以激励,人就不会发愤图强。

“伎工于习,事成于勉。”

出处:明·宋懋澄《与曹大》

释义:技术纯熟是练习的结果,事情成功是努力所得。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修。”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释义:神仙本是普通人变成的,只因为人们不愿意艰苦修炼,所以当不了神仙。

“恭俭者,人君之美德也。”

出处:明·朱舜水《恭俭》

释义:谦恭、节俭,是国君应有的美德。

“俭可以养廉。”

出处:明·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

释义:节俭的习惯可以带动廉洁的风气。

“一节省而国有余用,民有盖藏,不知其几也。”

出处:明·海瑞《治安疏》

释义:只要保持节省,国家就会有余财,百姓就会有储蓄,好处不知有多少。

“勉旃复勉旃,慎无悲蹉跎!”

出处:清·朱经《惜阴》

释义:努力再努力,不要因为浪费光阴而在日后伤悲!

“人不作事则暇,暇则逆,逆则惰、则疲;暇逆惰疲,私欲乘之起矣。”

出处:清·颜元《习斋言行录》卷下

释义:人不做事就闲暇,有闲暇就会有不顺,不顺就会懒惰、处于疲沓;闲暇、不顺、懒惰、疲沓这四种状态中,私心就会乘机膨胀。

“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

出处:清·施闰幸《警志诗》

释义:捡拾麦穗虽也能得到好处,但是不如亲自耕作收获多;与其拿着火把在黑夜中奔驰,不如早些动身上路。

“惟德学,惟才力,不如人,当自励。”

出处:清·李子潜《弟子规》

释义:只要自己的品德、才学不如别人,就应当勉励自己努力追赶。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释义:三天不弹琴,手上就好像长了荆棘一样。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释义:即便是半根丝、半根线这样不值钱的东西也不要浪费,要常常想到物资、财力是艰难的。

“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

出处:清·魏禧《日录里言》

释义:凡是不能自律节俭的人,一定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释义:保持勤俭就能约束自己,能约束自己,许多好事都会涌现出来;养成奢侈的习惯必然会放纵自己,一旦放纵自己,一切坏事便会得以滋长。

“朴诚易厚物,省约则寡须。”

出处:清·吴嘉纪《节俭图》

释义:朴素的人对待别人慷慨大方;节俭的人对生活的需求少。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人;不俭,则妄费。”

出处:清·陈弘谋《训俗遗规》卷三

勤劳和节俭都是维持生活的根本之道,不勤劳,收获就少;不节俭,就会造成浪费。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叫从政》

释义:勤劳可以弥补笨拙的缺点,俭朴可以培养廉洁的美德。

“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释义:在物质享受方面多与不如自己的人相比,那么怨天尤人的情绪就自然泯灭了。

“人当富贵时,家中常不失寒素风味,乃能载福。”

出处: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

释义:人在富贵时,家中能够不失掉节俭的作风,这样就能保持幸福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出处:清·米柏庐《治家格言》

释义:即使是一碗粥一碗饭,也应当想到它们的取得是不容易的。

成语典故

“拔苗助长”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抱薪救火”

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释义: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杯水车薪”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本末倒置”

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释义: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笨鸟先飞”

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释义: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出处:高阳《胭脂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释义: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释义: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沧海桑田”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释义: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吃一堑,长一智”

出处: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释义: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初生牛犊不怕虎”

出处:《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

释义: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

释义: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防微杜渐”

出处: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释义: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釜底抽薪”

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释义: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覆水难收”

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释义: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根深叶茂”

出处:汉·刘安《屏风赋》:“维兹屏风,出自幽谷,根深枝茂,号为乔木。”

释义:茂:繁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释义: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过犹不及”

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释义:过:过分;犹:像;不及:达不

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画蛇添足”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疾风知劲草”

出处:《东观汉记·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释义: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集腋成裘”

出处:《慎子·知忠》:“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释义: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释义: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见微知著”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释义: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出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释义: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释义:比喻以静止的眼光看已经发生变化的事物。

“老马识途”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立竿见影”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释义: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临渴掘井”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释义: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释义:腐:臭;枢:门轴;蠹: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出处:《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释义: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杞人忧天”

出处:《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释义: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释义: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释义: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释义: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一回“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守着祖宗的遗产,过了一生,后来儿孙,自有儿孙之福。”

释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勤能补拙”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释义: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助你?”

释义: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释义: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释义: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舍本逐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释义: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工夫。

“绳锯木断”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释义: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释义: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事半功倍”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释义: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事在人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释义:指事情要靠人去做。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树大招风”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释义: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水到渠成”

出处: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释义: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水滴石穿”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释义: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水涨船高”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释义: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水中捞月”

出处: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释义: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挖肉补疮”

出处: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释义: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玩火自焚”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释义: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万变不离其宗”

出处:《荀子·儒效》:“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庄子·天下》:“不离于宗,谓之天人。”

释义: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望梅止渴”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出处:《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释义: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五十步笑百步”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释义: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物极必反”

出处:《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释义: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细水长流”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地理》:引《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释义: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地做某件事。

“相反相成”

出处:《汉书·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释义: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

“相辅相成”

释义: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示例: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释义: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削足适履”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释义: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循环往复”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太史公曰‘……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不止。’”

释义:周而复始,去而复来。指反复进行,没有止息。

“循序渐进”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释义: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释义: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扬汤止沸”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释义: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

出处: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释义: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一失足成千古恨”

出处:明·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释义: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一叶知秋”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释义:从一片树叶的凋落,就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出处:《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释义:文、武: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出处:《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释义: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因势利导”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释义: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寅吃卯粮”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释义: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愚公移山”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与虎谋皮”

出处:《太平御览》:卷二〇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释义: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鹬蚌相争”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释义: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缘木求鱼”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释义: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出处:毛泽东《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

释义: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咫尺天涯”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释义: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是远在天边一样。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释义: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中庸之道”

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释义: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罚若明,其计必成。”

释义: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周而复始”

出处:《汉书·礼乐志》:“精健日月,星辰度理,阴阳五行,周而复始。”

释义: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追本穷源”

出处:《洪秀全演义》:第二回“果然追本穷源,查鸦片进口,都有华商发售。”

释义:穷:寻求到尽头。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坐井观天”

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释义: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真金不怕火炼”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五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永远是我们人民的天下!”

释义: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安贫乐道”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释义: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八面玲珑”

出处: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宋·夏元鼎《满庭芳》:词“虽是无为清静,依然要八面玲珑。”

释义: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不分皂白”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释义: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不择手段”

出处:鲁迅《三闲集·通信》:“要谋生,谋生之道,则不择手段。”

释义:指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不拘小节”

出处:《后汉书·虞延传》:“性敦朴,不拘小节。”

释义:拘:拘泥。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逢人说项”

出处:唐·杨敬之《赠项斯》:“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释义:项:指唐朝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狐假虎威”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释义: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见利忘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释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见异思迁”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释义: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将心比心”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释义: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苦口婆心”

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释义: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老成持重”

释义: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出处:《汉书·韦元成传》:“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宋史·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

“老气横秋”

出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释义: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老于世故”

出处:唐·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于事。”

释义: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落井下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释义:看见人要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明哲保身”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释义: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逆来顺受”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释义: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攀龙附凤”

出处: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释义: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善气迎人”

出处:《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释义:善气:和蔼可亲的态度。形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人。

“善始善终”

出处:《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释义: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善罢甘休”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奶奶就是让着他,他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儿,他就善罢甘休了?”

释义: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闹。

“善自为谋”

出处:《左传·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为谋。’”

释义: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上下其手”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叫皇颉作证,并向皇颉暗示,举起手说“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把手放下说“此子可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释义: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舍己为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释义: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设身处地”

出处:《礼记·中庸》:“体群臣也。”朱熹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释义: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深明大义”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只是要娶到家来作个媳妇,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释义:指识大体,顾大局。

“诗书发冢”

出处:《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释义: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树倒猢狲散”

出处: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释义: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随遇而安”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释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随机应变”

出处:《旧唐书·郭孝恪传》:“世充日踧月迫,力尽计穷,悬首面缚,翘足可待。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氾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

释义: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堂堂正正”

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释义: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

“听天由命”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死活存亡,听天由命去罢。”

释义: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通情达理”

释义: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

示例:他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从来不胡搅蛮缠。

“无耻之尤”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至于替魏忠贤建立生祠,更被人们认为是‘无耻之尤’。”

释义: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无所事事”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回“上承总统指挥,下受委员成议,镇(整)日间无所事事,反像似赘瘤一般。”

释义: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行尸走肉”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释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胸无城府”

出处:《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释义: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循规蹈矩”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释义: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夜郎自大”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释义: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一意孤行”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释义: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瞻前顾后”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释义: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醉生梦死”

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释义: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左右逢源”

出处:《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释义: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坐享其成”

出处: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欲使他人干事,彼坐享其成,必误公事。”

释义: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按部就班”

出处: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释义: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百折不屈”

出处: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释义: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别出心裁”

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释义: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不屈不挠”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释义: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持之以恒”

出处: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释义:长久坚持下去。

“从善如流”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释义: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流水向下,形容迅速。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打草惊蛇”

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释义: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东施效颦”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释义: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废寝忘食”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改过自新”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释义: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改邪归正”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释义:归:回到。从邪路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攻苦食淡”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释义:攻:做;苦: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沽名钓誉”

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出处:《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释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囫囵吞枣”

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释义: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坚持不懈”

出处:《清史稿·刘体重传》:“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州。”

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精益求精”

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释义: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口讲指画”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释义: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滥竽充数”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释义: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迷途知返”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释义: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庖丁解牛”

出处:《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释义: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前倨后恭”

释义: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前后不一致。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弃暗投明”

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楔子“高鸟相良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佐。背暗投明,古之常理。”

释义: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

“求全责备”

出处:《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释义: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全神贯注”

出处: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释义: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如法炮制”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

释义:炮制:用烘、炒等主法将药材制成中药。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三月不知肉味”

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释义: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他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事必躬亲”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释义: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束手就毙”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释义: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韬光养晦”

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释义: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舐糠及米”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里语有之,‘舐糠及米。’”

释义:舐:用舌头舔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未雨绸缪”

出处:《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释义: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文过饰非”

出处:《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释义: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无冬无夏”

出处:《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释义: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习非成是”

出处:汉·扬雄《法言·学行》:“一哄之市政,必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释义: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洗心革面”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释义: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一蹶不振”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释义: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一枕黄粱”

出处: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粱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释义: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亦步亦趋”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释义: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饮鸩止渴”

出处:《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释义: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有志者事竟成”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释义: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圆木警枕”

出处: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释义: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知过必改”

出处:《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释义: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专心致志”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不丰不俭”

出处:见“不丰不杀”。

释义:指不奢不俭,多少合宜。

“黜奢崇俭”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嘉庆某年,御制《观龙舟诗》:命词臣赓和。众皆窘于水嬉嬉字韵,独钱唐陈太史嵩庆句云‘万国鱼龙呈曼衍,九重珠玉戒荒嬉。’盖上方以‘黜奢崇俭论’示廷臣也。”

释义:革除奢华,崇尚俭仆。

“躬行节俭”

出处:《汉书·霍光传》:“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

释义:躬行:亲自践行。亲自做到节约勤俭。

“俭以养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释义: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俭故能广”

出处:《老子》:“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释义: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

“俭存奢失”

释义:俭:节俭。存:留存。奢:奢侈。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奢侈的人必然败亡。

“俭不中礼”

出处:《诗经·唐风·蟋蟀序》:“《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

释义:指节省太过而不合于礼。

“戒奢宁俭”

出处:《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

释义:戒:戒除;奢:奢侈;宁:宁可,宁愿;俭:节俭。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谨行俭用”

释义:谨慎行事,节省费用。

“克勤克俭”

出处:《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释义: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礼奢宁俭”

释义:礼义过多而烦杂,不如俭约些。

“贫不学俭”

释义:指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坐以待旦”

出处:《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释义: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长绳系日”

出处:晋·傅玄《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释义: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省吃俭用”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

释义: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对联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花笑游人,宜务实扎实,莫到急时空抱佛脚,

桥通胜地,欲骋怀极目,还须险处以助攀登。

开庭心似鑑,

行路口如碑。

丝竹放怀春未暮,

清和为气日初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盛德若愚,细行不失,

为善则乐,读书便佳。

眼界高时无物碍,

心源开处有清波。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

乐情在水静气同山。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愚庸误国,只为好自用,

豪杰兴邦,不过集众思。

璞遗沙石灵心识,

句在山水妙手得。

气短易折英雄志,

德重方归志士心。

千帆过后心尚望,

百花尽处枝犹香。

人到绝顶景渐奇,

心于物外品自高。

人历贫贱识冷暖,

身经富贵知炎凉。

人人是书皆可读,

事事成文须细品。

人生转折四五步,

书本有用一二册。

人望聪明分大小,

我看糊涂有真假。

骚人无病多歪句,

野老随口有奇文。

山高自有行人路,

水深不乏破浪舟。

山中清闲无岁月,

笔墨随心多文章。

身经大难多彻悟,

心历浩劫易猛醒。

身经风雨趋平淡,

心随波折渐无我。

身临苍海知浅薄,

眼放绝顶识精深。

身凌天边三尺远,

月在窗前一步遥。

身世飘零吟咏易,

文章失意妙语多。

身是皮囊无贵贱,

心分秀浊有高低。

身死不名一钱去,

梦醒难带半物来。

诗随磨砺留韵远,

苔因风雨浸物深。

石到天涯棱角少,

人过中年锋芒无。

世上本无常照月,

天边还有再来春。

世上留心皆学问,

天下无处不文章。

世事静观知曲折,

人心甘苦见交情。

事多妙在不言处,

功自成于无形中。

事穷势蹙念初心,

功成行满观末路。

书分可见可不见,

事当有为有不为。

思其艰以图其易,

言有物而行有恒。

天上星多月不明,

地下坑多路不平。

天有风月地有色,

静得妙景闲得趣。

唯经风雨知荣辱,

每于患难见真情。

未黯世事爱恨多,

知解风情缘分无。

未经波澜言语平,

不到痛处醒悟迟。

文到妙时天作成,

意至远处神凝取。

文于妙处无奇巧,

品在极点唯自然。

文章痛处露风骨,

言语劫后见真情。

文章无彩因心死,

佳句有灵缘笔老。

屋漏更遭连夜雨,

船破又遇顶头风。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言者天此理显,

有道之世其日长。

物分贵贱性生灵,

人有龙凤质含玉。

雾随风降地返潮,

人同物朽心生霉。

贤有遭时非人为,

命分穷通赖天成。

写尽平生无字句,

读透江湖自诗书。

心怀锦绣必卓尔,

意存雄奇自不群。

心静无我不声色,

谋深不露无痕迹。

心无俗虑精神爽,

室有清谈智慧开。

心醉无酒亦糊涂,

梦醒有杯不快乐。

雪里岂无含翠草,

春深原有未开花。

燕遇风头羽转向,

潮临岸边浪回头。

一枝独秀曾可贵,

万紫千红才是春。

勿求珠玉富,

但望子孙贤。

救人如救己,

嫉恶似嫉仇。

谦心皆乐事,

容膝即安居。

传家有道惟存厚,

处事无奇但率真。

善为玉宝一生用,

心作良田百世耕。

艰难之人要坚定,

顺利之时要谨慎。

长令子孙亲有德,

自耽诗酒乐生平。

要将铁杵磨成器,

好把金针度与人。

争端悉泯多因让,

和气流行自致祥。

相见以诚相率无敬,

毋蔽于溺毋刻于微。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

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德为至宝一生用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有余。

崇尚读书承祖志,

善于处世在人和。

安危他日终须仗,

甘苦来时要共尝。

衣钵信真传,三绝不愁知己少,

功名应无分,一生长笑折腰卑。

大量容人,小心处事,

正身率物,屈己为群。

穷达尽为身外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

多多栽种些好花,于己有便,

远远让开条来路,尽人去行。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竟有高有低。

仰天但使心无愧,

处世何须人尽知。

腹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可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德树心田家常种福,

香浮学圃人尽锄经。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自闭桃源称太古,

欲栽大木柱长天。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

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

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尊师重教,中华史册添异彩,

兴邦育才,神州大地起宏图。

似园丁,汗水浇开桃李蕊,

如慈母,心血育出栋梁材。

忍一忍风平浪静,

让一让海阔天空。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人治蜀要深思。

已后儿孙承福德,

至今黎庶念宁荣。

从小自立逞强,尝多少酸甜苦辣,

为人处事皆有格。

生来勤劳明慧,历大小曲折艰辛,

创业持家总用心。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

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大海有真能容之度,

明月以不常满为心。

义则居先,利则居后,

敬其所长,恕其所短。

持家须勤俭,

学习贵有恒。

家世留清白,

子弟成奢华。

勤俭是美德,

劳动最光荣。

丈夫志四海,

古人惜寸阴。

少壮轻年日,

迟暮惜光辉。

白日莫闲过,

青春不再来。

还我青春年少,

问君古往今来。

三分水竹三分屋,

一寸光阴一寸金。

太极两仪生四象,

春宵一刻值千金。

立志须存千载想,

闲谈勿过五分钟。

光阴似箭催人老,

日月如梭趱少年。

久病始知求药误,

衰年方悔读书迟。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手若浮云。

物力艰难,须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

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多。

寸阴良可惜,

壮图亦自强。

以闲为自在,

把寿补蹉跎。

志士惜日短,

愁人知夜长。

古人惜寸阴,

少壮轻年日。

迟暮惜光辉,

白日莫闲过。

人生恰如冰底水,

日夜东流人不知。

不惜寸阴于今日,

必留遗憾于明朝。

为学应须毕生力,

攀登贵在少年时。

古人已往留明鉴,

逝者如斯惜少年。

读书要见古人意,

做事正须年少时。

须使青春闲有度,

莫教月首碌无为。

莫待明年花更好,

当惜今朝春尚浓。

墨磨日短,人磨日志,

寸阴是金,尺璧勿宝。

一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

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勤俭黄金本,

诗书丹桂根。

爱子先当训子,

起家应念保家。

处事无奇唯忠唯恕,

治家有道克俭克勤。

一生勤为本,

万代诚作基。

德从宽处积,

福向俭中求。

勤俭承先人懿范,

耕读立后辈良图。

修德不矜官位重,

克家惟在子孙贤。

创业艰辛须勤俭,

求知深广要谦虚。

有品德方有威信,

能节约才能富裕。

天地间勤俭最贵,

家庭中教爱为先。

摇钱树出自勤劳者,

聚宝盆归于节俭家。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善虑以动动维厥时。

道德一经首重在俭,

损益诸义无大于谦。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心无偏见既和且平。

勤劳节俭乃治家上策,

礼貌谦让为处世良规。

俸薄俭常足,

官卑清自高。

浩博旁通,诗书上却不许俭,

雍容薄忍,衣食边单用个勤。

处世无奇,惟忠惟恕,

治家有道,克俭克勤。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富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

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诗书。

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

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

理本精神,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澈,

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巅顶莫辞劳。

好人多自苦中来,莫图便宜,

凡事皆缘忙里错,且更从容。

恪勤在朝夕,

怀抱观古今。

斯是陋室,

臣本布衣。

颜渊居陋巷,

子游宰武城。

兴家必勤俭,

高寿宜子孙。

若无后悔须勤学,

各有前因莫羡人。

无私蓄,无私器,同惜公物,

或劳心,或劳力,勿作游民。

身安茅屋稳,

心定菜根香。

居家莫想快乐,

处世须知艰难。

谚语

快马也要响鞭催,响鼓也要重槌擂。

有心不怕千里远,无心寸步也难移。

天下事不进则退。

日日行船,不怕大海无边;天天赶路,何惧万里征途。

不进取者无所获。

小水不防,大水难挡。

天好的刀创药,不如不刺着。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百闻不如一见,百说不如一干。

久赌无胜家。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胜利不是雪花,不会迎头落下。

小蝼蚁穿漏了黄河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勤奋是成功之母。

勤勉是好运之母。

无根就无果。

懒人做工作,越懒越费力。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浪费好比堤缺口,节约犹如燕衔泥。

兴家好比针挑土,败业好似浪淘沙。

勤劳苦作样样有,好吃懒做般般无。

吃不穷,穿不穷,无划算,一世穷。

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

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没有时时刻刻,就没有年年月月。

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

日月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悔恨心。

同类推荐
  • 传说哈密

    传说哈密

    由中共哈密地委宣传部、哈密地区文联组织编纂的“哈密文库”第一辑七册著作包括《红色哈密》《甜蜜哈密》《亲情哈密》《大美哈密》《传说哈密》《名人与哈密》《创业哈密》《援疆干部看哈密》,这套书为广大读者认识哈密、热爱哈密打开了一扇窗。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本书精选国内知名作家、出国访问学者、驻外记者、留学生、华裔等撰写的有关外国人社会生活细节的精彩短文,可以让读者博览海外人文风情,了解海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本书研讨了生肖鼠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热门推荐
  • 亚米神域

    亚米神域

    《亚米神域》讲述了一名少年在经历各种灾难、混乱、背叛中感情的成长,带你领略其中的亲情、友情以及爱情。
  • 破神界

    破神界

    仙法、无上法术,无数修士梦寐以求的传承。为了这一切,修士们踏上了没有尽头的道路,可是,这一切都是神的游戏。神啊,终有一日,修士们会将你摧毁。
  • 诱妻成婚:Boss心尖宠

    诱妻成婚:Boss心尖宠

    这年头还有一吻定情?!她不知不觉落入他“诱妻成婚”圈套,被他宠得无法无天,她却对此事浑然不知!他本是军界令歹徒闻风丧胆的“四少”,却为了娶她而选择退役,转战商界,成为新晋枭雄!然而,被他“圈养”在城堡里的“她”却非她。“她”顶着她的身份,毁了她的名声,令他对她心生厌恶,却终究还是一怒之下要了她的身。一夜旖旎,她销声匿迹。五年后,他对她强“娶”豪夺,婚礼上,他却莫名其妙地被一个四岁大的女宝抢婚,小萌宝一脸可爱地说:“嗨,本宝宝是你的小情人哟!本宝宝的妈咪跟叔叔私奔了,你娶本宝宝可好?”他一脸淡定:“老婆和小情人,我都会娶!你妈咪敢逃婚,试试?”
  • 器冠乾坤

    器冠乾坤

    收五行、破阴阳、夺生死、控时间、跨空间、融天地,为一器。普通小子庞云,为了心中的那份情,那份坚持,在一名器灵的引导下战天斗地,寻祖问宗,只为成就那心中一器。
  • 龙腾朝歌

    龙腾朝歌

    方定还有何明,两个背负身世之谜的少年,且看他们如何搅动这个时代的风云。
  • 天墓之禁地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古老的黄河沟,诡异的驼背棺,一块葬玉引出一段神秘的历史。华夏古国,自古以来便有许多被不允许踏入的禁地,它们有的已经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有的却仍然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天山水怪,西藏雪人,神农架大脚怪,青海湖龙吸水,四川死亡谷,昆仑天罚之地......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大地那些神秘的凶案禁地,探寻那些传闻已久,却从不为人知的真相。
  • 十世战魂

    十世战魂

    九年生,二年奶,一年博览天下彩,五年执剑出山脉,九岁结丹古无来,十岁步入修行路。迷雾深处任横行,巧得神剑练金身,六合八荒流其名,秘境古迹有他影,长明灯下有他魂,天材地宝都要分,九龙鼎中有仇恨,浮屠塔顶见故人,冠勇天下视众人,艳绝争锋震天下。
  • 小飞侠(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小飞侠(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女孩温迪和两个弟弟见到了小飞侠彼得.潘。他们一起飞去了幻想国,那儿有美人鱼、印第安人和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胡克船长率领的一群凶残的海盗。温迪跟彼得住在树洞下的家里,幸福地照顾着一帮孩子。直到有一天,温迪开始想家了……
  • 傻妻

    傻妻

    诉不尽的恩怨情仇,道不完的儿女情长。身系天下大任,心系家仇国恨。他是一朝天子之后裔,宋室王朝太子,却因国破家亡而落草为寇。她是名门将相之女,湘贤君主,却身不由己,被父亲逼迫,远嫁他乡。红尘中,他们相逢偶遇,从此两心相悦,情投意合。为了爱情,他们携手同心,共赴患难,生死与共。为了恩怨,他们义无反顾,弑杀仇人,已雪前齿,匡扶江山社稷。
  • 邪妃来袭,帝君的蛮妻

    邪妃来袭,帝君的蛮妻

    他是南天国尊贵的天王,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她是异世的一缕幽魂,意外穿越,古怪精灵、深藏不露——一旨圣谕,她成了他的王妃,一个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王妃。嫁人而已,喜事来着,嫁就嫁吧,没什么大不了,就当是换个环境生活,她倒要看看这个天王是什么妖魔鬼怪,被世间传得那么恐怖?惹得起就惹,惹不起就躲,就这么愉快的决定。新婚之夜,雷雨交加,她被一头白丝的魔鬼丢进地下密窟,惊魂之事连连不断,可谓是九死一生。然密窟的尽头却非地狱,而是——“我还活着,简直是奇迹中的奇迹啊!”她刚从炼狱之地出来,惊魂未定,感慨万千。“你还活着,没死不疯?”看到她活着,他比她还要惊讶。她竟然从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之中走了出来,这才是奇迹。****情节一****天气炎热,云起舞撩起衣袖,躺在太妃椅上吃着放在冰块里的葡萄,好不享受,突然一条毛毯从天而降,将她严严实实盖住。“南寻风,你有病啊!”“有。”“神经病吗?”“独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