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0000000009

第9章 赢得同事的支持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同事者得事业

同事,顾名思义,就是一起做事的人。人之所以成为同事,就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事,假如事情完成得不好,那叫事故;事情完成得好,就成为了事业。可见,同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古龙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一块银子。对大部分现代人来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一个好同事,比一个好同事更好的东西是一群好同事。

毫不夸张地说,遇到一个好同事有的时候要比娶个好太太或嫁个好老公更重要。很多成就事业的伟人婚姻并不美满,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有好同事。刘备可以没有孙夫人,但没有诸葛亮,想三分天下有其一无异于白日做梦。约克在曼联威风得不行,因为他身后有贝克汉姆、吉格斯的强大火力支持,还是这个约克,一回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家队就碌碌无为,没别的,就是因为孤掌难鸣。当天才遇到天才,互相切磋砥砺,将放射更耀眼的光芒。即使是庸才遇到庸才,只要互相取长补短,同样能如虎添翼,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优秀的同事就像撑杆,让你跃过不可能的高度,就像3D加速卡,让你事业的画面更加生动流畅。

话又说回来,同行是冤家,同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有时候这种竞争比对手之间的竞争更残酷激烈。不承认和正视这种竞争,是掩耳盗铃故做天真,过分夸大这种竞争,则是舍本逐末倒行逆施。同事之间的竞争,好比同气连枝两棵树争夺水分和阳光,是和平的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则好比狮子和老虎争夺一片森林,是生死攸关的性命搏杀。假如蔺相如不管三七二十一,跟廉颇老头子争斗起来,你暗地下圈套,我背后使绊子,一旦秦国大兵杀到,谁也逃不脱掉脑袋的厄运,更别提什么谁更牛气的问题了。同事之间的竞争是为了团结,为了双方的更好发展。和则两利,离则两伤,这是同事之间竞争的基本原则。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会有回报。首先你要能给予,才能考虑索取。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对同事的抱怨,大骂同事如何不够朋友,如何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为同事做了什么?你有没有在他需要时伸出温暖的手?你有没有故意或者无意中伤害过他?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人人都是活雷锋,必须承认,同事之间考虑更多的是利害关系,而不是水泊梁山式的兄弟义气。如果你对同事不能有任何帮助,又怎么能指望同事对你伸出援手?古人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放到同事之间,这个道就是你的能力。你必须体现出自身价值,对同事有所裨益,才能在需要时得到同事的回馈。那么与其说是同事在帮你,不如说是你自己在帮自己。

但这决不是说,同事帮助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良好的同事关系是事业不可缺少的根据地。经营不好根据地,向外发展纯粹是奢谈。很难想象一个在同事中间孤立无援的人,能够把工作做得出色,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同事者得事业。

为什么你被同事孤立了?

上班之后,每天和我们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谁?不是爱人,不是父母,而是同事。早上一睁开眼,便急急忙忙赶去与他们见面;直到夜幕低垂,才满脸倦意地互道"再见"。出来做事的头一天,父母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在外面,讲究的是一团和气,和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千万别生嫌隙。但人算不如天算,尽管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和同事的关系,但有一天却仍可能惊奇地发现,自己怎么被同事孤立起来了?

被同事孤立的滋味不好受,被孤立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但每个感到孤立的人都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被孤立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呢?除了遇上一些天生善妒的小人,大部分时候,自身的一些缺点都是导致被孤立的主要因素。在单位里,飞扬跋扈的人、搬弄是非的人、打小报告的人、爱出风头的人,往往都是被孤立的对象。假如你被孤立了,赶快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这类人?

归纳而言,被同事孤立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种:

因为薪水过高

黄晓燕自从进了现在这家公司后,就一直被同部门的两个女同事孤立。每天上下班,黄晓燕都会向她们微笑、打招呼,但她们总是面无表情,装作没看见。每每这个时候,黄晓燕的微笑就一下子僵在了脸上,别提多尴尬了。平时,她们也不和黄晓燕讲话,有时黄晓燕凑过去想和她们一起聊天,结果她们像商量好的一样,马上闭上嘴巴,各做各的事情去了,丢下黄晓燕讪讪地站在一边。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黄晓燕的郁闷可想而知。后来,她才迂回曲折地从其他同事那里听到一点风声:黄晓燕虽然初来公司,但工资却比这两个女同事高出一大截,于是引来了她们的忌恨。

黄晓燕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不仅轻松,工资待遇也很称心。她不想因为同事关系不和就牺牲了工作,可心头的烦恼却一天甚似一天。

解决之道: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想不被人孤立,关键在于打破敌方的统一战线。黄晓燕可以找机会多接近两人中比较好说话的那个,经常赞美她的服饰、气色,聊聊家常;另一个就只打招呼,少说话。时间长了,她们的阵营自然就被分化了。不过,使用这一计,必须有十足的耐心。

因为弄错角色

赵蕾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财务工作,财务部只有主任、出纳和她三人。主任不管业务,出纳去年才凭关系进来,于是全部门所有的工作几乎都压在了赵蕾身上。出纳只做现金一块的活计,连最基本的报销都不做,但主任从来不说半个"不"字,因为她有靠山。在领导的纵容下,出纳工作极其马虎。相反,赵蕾做事努力尽心,可到最后总是吃力不讨好。主任有时还会暗示赵蕾,她对工作太认真,把事情都默默地做完了,不等于把他架空了吗?

赵蕾心底里直呼冤枉。主任连电脑都不懂,动不动就甩手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到她一个人身上,把她累得几乎趴下。到头来,却埋怨她太过能干,赵蕾感到自己简直里外不是人。

现在,主任和出纳都明显地表现出不喜欢赵蕾,平时两人总是有说有笑、有商有量,单单把赵蕾排除在外,赵蕾为此郁闷不已。

解决之道:被同事孤立时,我们也应从自身找找原因。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你,可能是他不对;如果所有人都不喜欢你,也许问题就出在你身上。赵蕾对工作兢兢业业,为什么不被主任肯定?很可能是她平时有些越级的举动,令主任不满。她说,自己很想把财务部工作搞好,可是,三个人中,就只有她有这个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她把自己的角色弄错了。把部门搞好是主任的事情,作为下属,应当配合上级完成这一目标,而不是干脆代替上级去思考。她在言谈中,对主任颇为鄙视,主任对此怎么会没有察觉呢?看来,赵蕾还是应该先摆正自己的位置。

因为太出风头

许明明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子,年纪轻轻便受到老板的重用,每次开会,老板都会问问她,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她的风头如此之足,公司里资格比她老、职级比她高的员工多多少少有些看不下去。

许明明观念前卫,虽然结婚几年了,但打定主意不要孩子。这本来只是件私事,但却有好事者到老板那里吹风,说她官欲太强,为了往上爬,连孩子都不生了。这个说法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公司,许明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当官狂"。此后,许明明发觉,同事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和她说话也尽量"短平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在了她和同事之间。许明明很委屈,她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功利呀,为什么大家看她都那么不屑?

解决之道:在职场中锋芒太露,又不注意平衡周围人的心态,有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徐明明并非是目中无人,只是做人做事一味高调,不善于适时隐藏自己的锋芒。只要她能真诚地对待同事,日子久了,他们自然会明白,这就是她的真性情。

如何赢得同事的合作

同事关系就工作而言是一种协作关系,就个人利益而言是一种竞争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像手心手背一样,是同一体中的两个方面。同事坐在一起时可以谈天说地、欢声笑语,可往往就在这亲密、融洽的关系中藏着密布的阴霾。尤其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同事,当个人利益受到伤害时,就会变成笑里藏刀的对手。"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对手"。这被奉为同事关系的真经,让同事们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虽然传了一代又一代,但我们仍没有从可怕的内耗中走出来。

而在现代社会里,协作关系越来越密切,失去同事们的合作,一叶孤舟是难以远航的。因此,赢得同事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有很多人得不到同事的支持和合作,是因为他们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实际上这并非他们有意而为之。这是因为他们较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其他同事是否有影响,很少考虑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不论在家庭还是在单位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同事和平共处,有意无意中常常对同事使性子、拉脸子,甚至出言不逊,不懂得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一个人再有才能,也不可能离开他人而独立生存,结果把人际关系搞得十分紧张,以至不欢而散,时间长了,同事们对他避而远之,他自己也就成了真正不受欢迎的孤家寡人。不愿意也不能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是极其利己的占便宜者,他不能为别人提供任何帮助,自然会遭排挤;而乐于助人者会很快被大家接纳。与同事交往不是变戏法或耍心眼,只要你无私地善待别人,大多时候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尤其是现代的交际网络,那是平等主义的天下。

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建立良好同事关系当成生活中的一种追求,把维护良好同事关系当成一种责任,把平等作为一种义务,在与同事交往时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求大同存小异,充分尊重别人的兴趣和爱好,容得下别人的一些细枝末节,对同事不求全责备,我们就能与不同性格的同事平等相待。

有位哲人说,世上有三种人:一种人离生活太近,不免陷入利害冲突;一种人离生活太远,往往又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还有一种人与生活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这种人就是豁达的人。追求生活而不苛求,宽容大度而不自私狭隘,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同事保持融洽的关系。

同事间的交往,仅次于家庭成员间的交往和接触。可以说除家庭之外,我们在社会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同事关系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单位这个大集体中创造出和谐友好的同事关系,因为同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通力合作的工作关系。

如何赢得同事的尊重?

我们总是过多地倾向于从同事那里获得所有我们想拥有的东西--恭维、热情、信任、赞美……却又十有八九的难以如愿以偿。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总是给自己一个比别人的评价更好的定型。像幽默感、诚实、漂亮、客观、善良等的评价我们更愿意留给自己,而不是送给别人。其实,你若真想把这些评价送给自己,首先你就要看重别人,也就是要公平、客观地评判他人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并搞好人际关系。

让我们接着以麦克和布赖恩的典型遭遇为例。心理咨询老师是这样测试他们二人的,麦克被要求去注意那些他在自我评价表上声称自己具备而布赖恩觉得他缺乏的品质。例如,他被要求写下最近他对公司和布赖恩忠诚无二的三个例子,同时布赖恩被要求写下三个麦克不忠诚的例子。

练习完成后,他们每个人都要审阅另一位写下的例子并作出评论。麦克的例子之一是拒绝申请到一个差不多的组织去工作,尽管得到了这样的邀请,他还给出有力的暗示,说明他的申请是会被接受的。布赖恩读了这个以后,表示对此一无所知。麦克反诉说他曾就此事给布赖恩写过一个便笺,但是布赖恩抗议说他从未见到过这个便笺,并接着对麦克没有亲自把此事告诉他而表示惊讶。麦克反驳说,布赖恩似乎不鼓励他的下级为了非业务上的事去找他。略作抗议以后,布赖恩终于接受这一点并同意将来要更令人容易接近些。

这也揭露了麦克和布赖恩的另一重要分歧,即前者是否有创新能力。麦克强烈地感到他是足智多谋的人,而布赖恩却认识不到这一点,因为他感到这对他构成威胁,这使他阻止麦克的晋升。

通过这个练习,从而使得麦克和布赖恩看到他们是如何彼此误解的。在这里只有布赖恩一个人有错,麦克也从中认识到他推销自己的观点时通常过于坦率和尖锐。两个人都认识到:首先,他们并非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善于评判他人;其次,他们并不总是发出适当的社交信号。他们俩都表示乐于在将来努力改变,并确定了用什么办法做到这一点。

可见工作中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彼此隔阂的两个同事间其实未必有什么深仇大恨,而仅仅是因为彼此都不能正确地评价他人,准确、认真地为对方做一面好镜子,最终导致误解,自然也就难以形成融洽的好关系了。

因此麦克和布赖恩确定了他们究竟需要做什么,以便彼此以及和他们的同事相处得更好。通过公开化,他们互相作出了承诺,这样更刺激他们向好的方向努力。例如,布赖恩就保证要引入一种机制,使得他的下属能就他们的创见作出书面建议。他答应单独会见有关这些建议的每个人,并且不但在口头上而且以书面形式陈述他的打算。他还保证要引入机制使人们更容易了解将来的计划,并且在作出与下级管理者有关的决定时,要更程序化地与他们商讨。

麦克同意写出一个他所理解的忠诚于公司的详细准则让布赖恩审阅并提出意见,然后依照这个书面准则行事。

如果没有这个管理训练教程,麦克的事业可能依然不景气,不是因为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不知道他留给别人一种错误印象。至于布赖恩,他就不能充分发挥麦克的长处,可能对他的团体中的其他成员也是这样。他承认,他太专注于生产以及生产与工作有关的事情了,以至于他几乎忘记了人本身。他本来是一个友好、体谅他人的人,却在对更大商业利益的追逐中丧失了大半个自我。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归根结蒂,公司也是为员工而存在的,并非只为卖出它的产品。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注意到麦克和布赖恩无须怒目相向(这可能引发更大的误会)就能解决他们的误会。在适宜的情况下,他们能够达成谅解,因为每个人都看到另一方并不对他构成威胁。

麦克和布赖恩现在都感到心满意足,因为他们知道两个人现在都感到不但彼此之间相处得更好了,并在总体上与他们的同事也相处得更好了。而且,布赖恩作为管理人员在个人关系方面的新进展使得工作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并且在周围激发了更强的团队精神和更欢快的气氛。

正如卡耐基所说的:"每个力求在生活中有所突破的人,他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们尊重别人,因而赢得了自己;为成功的人生打造了坚实的人际基础。"

和同事沟通的三种语言

同事间交流、沟通、协力合作离不开语言媒介,而这种语言又不同于家庭所使用的语言,后者带有更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而前者大体来看却总能归于这样三类:

①和势语言:用于同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的谈话情况下;

②攻势语言:用于想通过谈话达到一定目的谈话情况下;

③守势语言:用于对方想通过谈话取利于己方的谈话情况下。

和势语言

中国人自古便十分强调"人和"的因素,诸如"和气生财"、"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之类的古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无论你处在公司、单位或任何一个利益共同体中怎样的位置,都应该与你的同事团结一致。"内讧"只能使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损失。这样,善于说一些和势语言便愈发显得重要。

无论同任何一位同事谈话时,都该记住这样一句话"人人都非同寻常!"即使再烦、再累、再情绪不佳,也要把对方作为一个重要人物来看待。凡有可能要对对方讲几句恭维话时,哪怕仅仅是一句简短的评价,比如"你看上去特别有精神"、"这个发型最适合你"、"你的孩子可真争气,将来肯定有出息"之类的话时,一定要双眼正视对方、全神贯注,切不可因任何别的事情而走神,否则很容易让对方认为你是在小瞧他,说了还不如不说。如果有一天,一位平时与你关系并不很密切的同事对你说:"我最近日子不好过,妻子下岗了,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小孩",并提出请你帮忙,这个忙又是你认为不便帮或者帮不了的,千万不可立即生硬地推托或拒绝,而应首先富有同情心地悉心倾听对方的想法,然后和对方一起共同分析问题,让他知道,你的确明白了他的处境,然后再明白地做出适当的解释,让他知道你为什么不能满足他要求的原因。接下来,就该直截了当地说"不"字了,绝不要含糊其词或拐弯抹角。

这一点对于你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极为重要。因为让同事去揣度猜测你心中的真实用意,对他来说是件倍感不快的事情。最后,也许你该这样说:"老王,我真的为你妻子的遭遇感到难过,可是你也应该换个角度想,这样不是正好可以逼她趁这个机会开始干一份全新的事业,你也可以趁此机会帮助她发现她自己真正的特长,人有时候只有被逼无奈才能成大器的。你不如今天晚上就坐下来与你妻子好好聊聊,看她下一步最喜欢干点什么?不知我能否帮上忙。"这样,通过一番巧妙的言谈,不仅使同事心头一松,豁然开朗,冲淡了被你拒绝的尴尬和不快,同时也为自己以最好的方式解了围,从此这位同事不仅不会怪怨你,相反还会更信任、赞美你。

最后还要提醒你注意的是,使用和势语言的时候,最忌过多地使用"我"字。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从来不说"我想",而说"你看呢?"要知道一个独霸谈话,张口闭口都是"我"的人是多么令人讨厌。

攻势语言

在日常工作中,虽然同事们总的愿望和动机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工作搞得尽善尽美,但大至思想、观念、为人行事之道;小至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评判,有时往往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程度不同的差异都会发展成为同事间的争执与论辩。而将极有可能引起不愉快的争执,转变成一种愉快、平和的思想交换,也就是积极的争辩,显然是离不开巧妙的攻势语言。

万一你不得不与同事进行言辞交锋,那么就要运用一些攻势语言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感情攻势在同事间的交流中是决定性的,所以讲话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居高临下的不屑眼神,尖刻申斥的口气,嘲讽甚至侮辱的词句,这些貌似汹汹,其实正反映了说话人的毫无修养。这时即便你非常占理,却也争不回哪怕一点点心悦诚服,相反还会引起在场的其他同事的反感,往往会出现"胜者犹败,败者犹胜"的局面。所以,在与同事交流过程中,要克制自己的不文明表现;在出现分歧时,要以情理取胜对方。

第二,既然是同事间平和的思想沟通和交流,那么就要抑扬有节,不要急于求成。对方滔滔不绝或多有冲撞冒犯之时,尽管任其发泄,自己在旁心平气和,处之泰然,尽量以柔和礼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所谓"不打不相识",同事与同事间往往正是在这种貌似攻势的激烈争执中达到了心灵的沟通和思想观念的交流,反倒越吵越了解,越争越痛快,比起以前的"和平共处"阶段还要互相尊重和信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机智灵活地运用攻势语言与同事在争执中进行交流,在辩论中得以沟通实在不失为一种树立威信、结交知己的好办法。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创造与保持友善信任的说话氛围都会易于交流思想,对事物的看法就易于达成一致,行为也容易协调。比如通过先抑后扬,先肯定优点,再谈出现的问题的说话顺序,就有助于减少对方同事的抵触与反感。当他感受到你的善意,气氛出现和谐时,他就易于冷静地接受你的建议了。

守势语言

每个人工作谋生的集体都是一个大家庭,作为家庭成员的同事之间难免产生磕磕碰碰、误会、牢骚,也自然免不了时常遭到一些同事的挑剔与非议。而当你听到同事的那些令你委屈不已、愤愤不平,甚至怒从心来的言论时,回敬之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用好守势语言。因为在这个时候谁是谁非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要有耐心,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伤了与同事的和气。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共事,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旦撕破脸皮,以后要再进行交谈、沟通,虽非不可能,但也要颇费周折,好事多磨了!

取借语言之衣,实取人情之利,何乐而不为?会说话的人不仅能在谈笑间使樯橹灰飞烟灭,达到自己的最初愿望,而且能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以柔克刚。

会说话的人都少不了这样一种既简单又困难的风度--幽默。任何一个成功运用守势语言达到与同事和解、回敬同事指责、批评的成功范例或多或少都少不了幽默的功劳。

一位厂长在年初的职工代表大会上遭到了一位女工的不断质问,因为她认为自己在上年所报销的医药费实在太少。

她厉声问道:"去年一年中,厂里在这方面到底为职工花了多少钱?"

这位厂长说出了一个几十万元的数字。

"我想我快要晕倒了。"女工说。

这位厂长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解下了自己的手表和领带,放在桌上说:"在你晕倒之前,请接受这笔投资。"

于是在场的大多数职工都会心地笑起来。

这位厂长的幽默表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企业很重视职工的需要,他本人也确实关心。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可以牺牲自己,但厂里资金有限也是事实。

那位女工当然并不会晕倒,她只是做作。厂长的这个小小的幽默不仅没有让她感到更加气愤和不平,相反倒使其顿然沉思,进而猛醒,把对厂里和领导的抱怨和不满都化做了理解和同情,后来成了厂里的骨干。一句幽默的戏剧性语言和一个幽默的戏剧性行为,其效果远超过了一份长篇大论的反驳和纠正。幽默可以说是生活中最自然的品味,它不仅产生笑料,更是一种修养,一门知识,一门功力很深的素养。

难以想象一个不懂幽默的人会是一个会说话的人。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机智灵活地运用攻势语言与同事在争执中进行交流,在辩论中得以沟通实在不失为一种在办公室中树立威信、结交"知己"的好办法。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创造与保持友善信任的说话氛围都会易于交流思想,对事物的看法就易于达成一致,行为也容易协调。比如通过先抑后扬,先肯定优点,再谈出现的问题的说话顺序,就有助于减少对方同事的抵触与反感。使其感受到你的善意,气氛和谐,就易于冷静地接受你的建议了。

记住,在同事间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中,舌头一定要多绕几个弯,切忌妄自尊大,出语伤人。美国一位著名的女士玛丽·凯有句话:"要把人当人看。"所以,她成功了。同时我们也要记住大师海德格尔的名言:"语言是人类的栖居之地,做个会说话的人。"

处处为人着想是赢得同事支持的关键行为

同事之间有竞争、有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一个高明的办公室人士,应当懂得如何把这种摩擦降到最低限度,应当学会如何把这种竞争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这就需要以诚相待。

你可曾遇到这样的情形: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你感到战战兢兢,对很多事情都感到很新鲜,可是,却有一些资深的职员,对你并不搭理,在很多事情上,故意跟你作对,你觉得无所适从,可是别无选择,他们是你的同事,你必须跟他们好好合作,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样?

不要再寄希望于对方向你伸出援手,宁愿要求自己严格一点,延长工作时间,也不需要想尽办法要求对方的帮忙,否则往往弄巧成拙,徒令自己更生气。

如果你曾三番五次跟对方争论,他都没有理会你,依然是我行我素,令你更觉烦乱,这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必再自寻烦恼。想与对方据理力争,不如学习如何把工作独自完成。

在未断定对方是"老油条",或是一个"无可求药"的人以前,尝试了解对方的难言之隐,大家化敌为友,你或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美国历史上,恐怕再没有谁受到的责难、怨恨和陷害比林肯多了。但是根据传记中记载,林肯却从来不以他自己的好恶来批判别人。如果有什么任务待做,他也会想到他的敌人可以做得像别人一样好。如果一个以前曾经羞辱过他的人,或者是对他个人有不敬的人,但他却是某个位置的最佳人选,林肯还是会让他去担任那个职务,就像他会派他的朋友去做这件事一样……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因为某人是他的敌人,或者因为他不喜欢某个人,而解除那个人的职务。"很多被林肯委任而居于高位的人,以前都曾批评或是羞辱过他--比方像麦克里兰·爱德华·史丹顿和蔡斯。但林肯相信没有人会因为他做了什么而被歌颂,或者因为他做了什么或没有做什么而被废黜。因为所有的人都受条件、情况、环境、教育、生活习惯和遗传的影响,使他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将来也永远是这个样子。"美国《生活》杂志曾经报道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阐述了报复是怎样伤害一个人的健康:"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愤慨。""愤怒不止的话,长期性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就会随之而来。"难怪连耶稣都告诉人们要"爱你的仇人"。

虽说林肯的一番以德报怨绝非是出于对个人健康的考虑,但他这种对仇人特殊的爱不仅没有使他被人嘲笑作软弱可欺,反而得到了更多的人的拥戴,甚至包括那些曾经强烈反对过他的对手和敌人。

我们也许做不到爱我们的仇人,可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我们至少要原谅他们、忘记他们,这样做实在是很聪明的举动。

从这一个角度来讲,戴尔·卡耐基的恩怨理论则绝对是真理。他认为"即使我们实在难以去爱一个仇人和对手,但却总不能不去爱自己;我们要使仇人不能控制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外表。因为要是我们的仇家知道我们对他的怨恨使我们精疲力竭,使我们疲倦而紧张不安,使我们的外表受到伤害,使我们得心脏病,甚至可能使我们短命的时候,他们不是会拍手称快吗?"当然,谁也不愿意恨来恨去,结果是这样。

对于每天都会出入办公室的人,会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有人形容办公室为"人间地狱",有人则视它为实现理想的地方,当然也有人把它当作一个社会的缩影,一切奸诈欺哄,互相倾轧,在办公室里司空见惯。就以与同事之关系来说,如果你要认真计较的话,每天随便也可以找到四五件令自己生气的事情。如:被人诬害、同事犯错连累他人、受人冷言讥讽等,有人不便即时发作,便暗自把这些事情记在心里,伺机报复,这种仇恨心理,不但无法损害对方分毫,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自食其果。

不管同事怎样冒犯你,或者你们之间产生什么矛盾,总之"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能够忍让一点,日后你有什么行为差错,同事也不会做得太过分,迫使你走向绝境。如何才能培养出这种豁达的情操呢?这就需要将心思意念集中在一些美好的事情上,如:对方的优点,你在集体里奠定的成就等。当你的报复或负面的思想产生时,就想想卡耐基的忠告,叫自己停止再想下去吧!

聪明人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从不会把话说死,说绝,说得自己毫无退路可走。例如"我永远不会办你所搞砸的那些愚事。""谁像你那么不开窍,要我几分钟就做完了。""你跟××一样缺心眼儿,看他那巴结相。"如此种种,估计谁听了都不会痛快,人人都最爱惜自己的面子。而这样绝对的断言,显示的是极不给人面子的一种表现。

汤姆·韦恩原先在电气部门的时候,是个一级天才,但后来调到计算部门当主管后,却发现不能发挥其专长,但公司当局不愿伤他自尊,毕竟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何况他还十分敏感。于是,当局给了他新头衔:奇异公司咨询工程师--工作性质仍与原来一样--而让别人主管那个计算部门。

此事汤姆很高兴。奇异公司当局也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把这位易怒的明星遣调成功,而没有引起什么风暴--因为他仍保留了面子。

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何等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常喜欢摆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同事或下属,而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西方有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作是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要在与同事一点一滴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儿",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言谈交往中少用一些"绝对肯定"或感情色彩太强烈的语言,而适当多用一些"可能"、"也许"、"我试试看"和某些感情色彩不强烈,褒贬意义不太明确的中性词,以使自己"伸缩自如"是相当可取的。

汤姆和乔治原来是很好的同事和朋友,可最近却关系紧张,大有"割袍断义"之势。不明真相的人以为他们之间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否则形影相随的两个人绝不至于搞成这个样子。可事实上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他们只是为了一只纽扣而已,一只最多价值几分钱的钮扣。事情的起因是乔治新近买了一套非常满意的高档西服,刚穿不到一周就丢了一只关键部位的纽扣,惋惜之余偶然发现整日挂在洗手间的那件不知是哪位清洁工的工作服上的扣子,与自己丢失的纽扣简直如出一辙,遂乘人不备悄悄地扯下了一粒,打算缝到自己的衣服上滥竽充数,并得意地将此"妙计"告诉了汤姆。不料未出数日,多数同事都知道了乔治的这个笑料--汤姆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拿这件事跟乔治开玩笑,弄得当时在场的人都笑做一团,而乔治也终因太没面子而恼羞成怒,反唇相讥,大揭汤姆的许多很令其丢面子的"底牌",于是后果也就不难想象了。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甚至连乞丐都不愿受嗟来之食,因为太伤自尊、太没面子,更何况是原本地位相当,平起平坐的同事。但很多人却总爱扫别人的兴--当面令同事面子难保,以致撕破脸皮,因小失大。

纵使别人犯错,而我们是对的,也要宽恕别人,为其保留面子。

不要以为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便认定对方是"老顽固",如果你想事事进展顺利,必须学会如何尊重别人,摒除狭隘的思想,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建立友谊。

你要扪心自问,无法与对方合作的原因,问题究竟是出在对方,还是在自己的身上?你是不是也应该负一点责任,努力营造愉快融洽的气氛?不可小视与人和平共处的技巧,它是你日后事业成败的关键。

与同事相处,应以诚为本,当他需要你的意见时,你不要使劲给他戴高帽,发出无意义的称赞;当他遇到任何工作上的疑难时,你要尽心尽力予以援手,而不是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当他无意中冒犯了你,又忘记跟你说声对不起时,你要抱着"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心情,真心真意原谅他,日后他有求于你时,要毫不犹豫地帮助他。

或者,你会问:"为什么我要待他这么好?"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是你的同事,你每天有1/3的时间跟他们在一起,你能否从工作中获得快乐与满足,是否敬业乐业,同事们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试想:当你回到办公室里,发觉人人对你视若无睹,没有人愿意主动跟你讲话,也没有人与你倾吐工作中的苦与乐时,你还会留恋你的工作吗?

如果你觉得与同事相处很困难,请细心阅读以下的意见,相信你能从中获得所需要的启示。

首先,当对方有意无意表示自己有多能干,怎样获得上司的信任时,切勿妒忌他,你应该诚心诚意欣赏对方的长处。

其次,当大家趁着上司不在时,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你应该暂且放下工作,走过去跟他们讲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让同事感觉你是他们的一分子。

再有,不要随便把同事告诉你的话转告上司,否则你会很容易遭致大家联合起来反对你。

另外,你搭档多年的同事另有他就,公司给你调来了新搭档。此人原是服务别的部门的,在公司里有着很坏的声名,诸如霸气、自私、不合作等,你听得太多了,教你十分不安,生怕将来合作会有不愉快事件发生。既然有了这种心理准备,那么要面对它就并不困难。不妨抱着这样的大原则:只信自己眼睛,不要相信耳朵。那就是凡事由自己去观察分析,再下评语,切忌胡乱听信别人的是非之言。所以,不要自筑高墙,凡事自顾自地去想、去做,那等于是摆出不合作的姿态,或是向对方提出挑战,这样,必然会惹得满城风雨,而始作俑者是你自己!无论你跟谁搭档,要业绩辉煌,首要条件是双方够默契,同样合作和努力。要达此目的,你不妨先走一步,拿出你的诚意来,跟对方好好分工合作,终能共享美满成果的!

实在为人最招同事喜爱

春秋战国时代的孟子、韩非子辩锋犀利,璀灿夺目;晏婴、子户长于辩论,工于辞令。《东坡志林》云:当时谋夫说客是农民的一半,比官吏还多一倍。虽是夸张之辞,但仍可见当时的辩风之盛。

做一个上可登堂入室,下可游说四方的雄辩家,是多少人的梦想,而善于雄辩的人也总能四处逢源,既受官方器重,又受群众尊敬。雄辩家们总能通过滔滔不绝的演说、论理、争辩驳得君主们哑口无言、心服口服,最终接受他们的"谏议",成了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

然而在当代,雄辩家在办公室里是再也吃不开的了,过于喜欢争论、雄辩的人往往令领导恼羞成怒、狼狈、反感,而且还会让同事们认为是卖弄、逞能、出风头。

有一位刘先生喜欢跟别人争辩,借以卖弄自己的学识,但如果你不跟他争辩,他倒也不来麻烦你,伤害你。

这位刘先生是一个很好的人,忠实,不说谎,不伪装,也从来不投机取巧,不做一点亏心事,更不占别人便宜。像这样一个好人,怎么会不受别人欢迎呢?

原来他过分看重了自己是个十全十美的人,以为人人都应该以他为模范,为导师。因此,他就喜欢随时随地去教训别人,指导别人。看见别人有一点点缺点,就加以批评,指责,像大人管小孩,老师对学生一样,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态。甚至于常常有意地夸大别人的缺点,把别人的一时疏忽或无心的过失,说成是存心不良或者行为不端。

同时他又不能容忍别人对他有什么不恭敬、不忠实之处。如果他吃了别人一点亏或受了别人一点点欺骗,那他就把对方当做罪大恶极、无耻之至的人,加以攻击,嘲笑、讽刺、漫骂不已。

只要想一下,就可以知道这种人是多么地令人可怕,自然会到处激起别人的憎恶与反感。

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做一点错事,这自然是千该万该,十分正确的事。但不要因此就把自己看得太高,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以为别人都是笨蛋,只有自己才是圣人。

对别人的过失与错误,首先要分析他们犯错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认识不清,也可能只是一时疏忽,有时还可能因为主观上求好,而客观上犯了错误。除了一些真正与人为敌的社会败类,应该群起而攻之外,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都是可以原谅,也都是可以改正的。我们应该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对别人的错误,在不伤别人自尊心的原则之下,诚恳而婉转地加以解释与劝导,安慰他们的苦恼,鼓励他们改正。自己吃了亏,受了骗,只要以后小心提防,不再上当就行了,不必就因此而跟对方结下深仇大恨,留给对方一个悔改的机会。倘若一个人得罪了你,你不但不跟他计较,不向他报仇,反而原谅他、宽恕他,遇必要时,还去帮助他,在一般的情形之下,他多半会对你十万分地感激,十二万分地惭愧,往往也会因此受了你的感化,痛改前非的。

假如你在愤怒之下,对别人发作一阵,你的气随之消失,心中也高兴了。但是别人怎样呢?当你高兴时他能分享到一点吗?你那挑战的口气,敌意的态度,会使他容易赞同你的意见吗?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艾德勒在《哪一种生活对你有意义》中指出:正是不关心别人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最大,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也最大,正是这种人导致了人类的种种失败。人际交往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能否获得同事们的好感,这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心最容易使人产生好感。尤其是当同事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若能以亲人般的热情去帮助他们,便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友谊。只有怀着深切的关心,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带来感情上的一致,使对方从心里感到安慰。所以,当有的同事喋喋不休地向你倾诉烦恼时,虽然你会感到枯燥无味,但也应以充分理解的态度认真倾听,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学会分担别人的痛苦和烦忧。

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不与同事分享快乐,也不为别人分担痛苦的人,是缺乏道德修养和极端自私的。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碰到各种事情,对那些与自己有密切工作关系的同事,我们尤其要学会理解他们。例如在某个场合,你与同事因工作中的事情发生了摩擦,或者是同事冒犯了你的自尊心,你千万不可耿耿于怀或伺机报复。也许,那位同事因别的原因心情不好,正巧迁怒于你。所以,对同事间的合理"冲撞"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无损于自己的人格,完全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

理解是融洽的前提。所谓理解,就是双方在交往中就某一点达成共同的认识。因此,理解就是要找到双方的共鸣点。

同事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长了,对彼此志趣、追求、个性等方面也会了如指掌,许多同事随时间的推移,因为大家有共同理想、共同的事业和目标,所以彼此之间会产生友谊。

而有的人觉得与某些同事兴趣不合,于是就采取疏远其人的做法,这是不明智的。小张参加工作后,单位有一中年妇女经常莫名其妙地向他发脾气,他经过了解才得知她正处于女性更年期,易怒急躁是一种病态。于是,小张从心里理解、原谅她,处处迁让她,使她深受感动,逢人便夸小张是个好青年。所以,"真诚的理解和同情是有效的良药",它医治的不仅是人们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病痛,而且还会为今后的友好相处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工作中,遇到不善合作的同事时,首先要冷静下来,要善于理解、体谅别人的情绪。比如有的同事生性敏感,遇有不顺心的事便发作起来,其实,他并不单单冲你而来,你冷静想想,事后自然会风平浪静。

生活中时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果同事突然碰到不测之事,要学会及时安慰他们,尽量减轻他们心中的悲痛。

--多些探望。当得知同事遇到不幸的事情时,如身患重病、失去亲人、失恋等悲伤的事情,应立即抽时间买好礼仪性物品上门探望,使身处困境中的同事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上的安慰。

--多些陪伴。从天而降的灾难往往使人措手不及,有的同事因此变得忧郁寡言。这时,我们应选择适当时机,多陪伴在同事身边,用些宽慰的语言,诸如"人生谁都会碰到这事,那事,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以此来减轻同事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多些帮助。逆境中的同事,可能茶饭不思,我们要具体地帮助他干些力所能及的家事,如家中是否需要买菜、换煤气?孩子是否需要接送?生活细节直接影响着同事的情绪,如果我们及时为同事提供帮助,无疑会尽快带领同事走出不幸的阴影。只有设身处地地急同事所急、想同事所想,关怀温暖同事的心,同情安慰同事的创伤,才能体现出同事间情谊的可贵。

两个人分享一个幸福是两个幸福,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是半个痛苦,与同事互袒心迹,得到对方的信任和友谊,是加深同事关系的催化剂。

做同事间的"开心果"

美国哲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他不用"希望","盼望",而用"渴望"这个词,足以说明人们需要的程度。也就是说,人们对于被肯定的本质说到底就是:"渴望被重视","渴望赞美。"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我们滋养我们的子女、朋友和员工的身体,却很少滋养他们的自尊心。我们供给他们牛肉和洋芋,培养精力;但我们却忘了给他们可以在记忆中回想好多年像晨星之音的称赞。"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令人不愉快的事。不去提及他人平日认为弱点的地方,才是待人应有的礼仪。尤其是千万别用侮辱性的言语攻击他人身上的残缺。而有时,无意识的赞美,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一位漂亮又颇有些才气的女孩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家乡一个很不错的单位任党委秘书。小小年纪便担当重任,整日出入单位各重要领导的办公室,参加大小"实质性"会议,因此掌握了不少"内幕消息",竟颇得许多年长同事的恭维与羡慕,加之她逢人总能不露声色,又会恰当地"赞美"别人一番,所以颇能博得大家的开心,是个有名的"好人缘儿"。某日,她在楼梯上遇到了单位电话员小潘。小潘是个不幸的女人,天生的小儿麻痹不仅使她身材瘦弱,还夺去了她一条健康的腿,30岁时才被父母廉价"托付"给一个去外地打工的农民,从此不仅备受其轻视,还常常被强行榨走钱财。

出于同情,她与小潘搭话(平日单位里很少有人主动同她交谈),夸奖她的衣服漂亮,称赞她穿的裤子显得个子高,几句原本是应酬敷衍的虚伪之词,竟让小潘激动得满脸红晕,眼放异彩,先是摇头,接着是笑,然后便是热泪横流。从那以后,小潘竟然真的漂亮起来,原来乱草般的头发修剪成了整齐的短发,还烫了小花儿,平日苍白干燥的唇上也被细心地涂上了唇膏;穿的衣服也再不像以前那样俗气邋遢了,而且每次有了"新举措"之后,总要跑到她那里展示一番,她也总是认真地赞美一番,只是再也不像第一次那样虚情假意,言不由衷。

女孩没有想到无意中的赞美,甚至起初例行公事般的套话,竟然如此改变一个人。而也许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视的许多美德中的一项,就是对别人欣赏和赞扬。

在中国素有所谓"逆鳞"一语,是说即使再驯良的龙,对其也不可掉以轻心。龙的喉部之下,约一尺的部位上有"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是相反生长的,如果不小心触到这一"逆鳞"的人,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其他的部位任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有关系,只有这一片"逆鳞"无论如何也接近不得,即使轻轻抚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得知,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只要我们不触及对方的"逆鳞"就不会惹祸上身,还能平步青云。所以说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上,我们有必要事先研究,找出对方"逆鳞"所在位置,以免有所冒犯。

然而,世间的性格类型却是千奇百怪。我们说左,他说右,那我们说右嘛,他偏又非说左不可,像这样永远和别人唱反调的人也不少。就算不至于如此偏激,但也有人总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或自己的意见明明是少数意见,却绝不接受他人的任何意见。也有人顽强地认定只有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才是天底下最正确的方法。当然也有掩藏自己心底的企图而试探对方的心意,不惜唯唯诺诺,奉承拍马屁,迎合对方口气,一探虚实的人。

"啊,要是当时不说那句话就好了。"

像这样事后才后悔的人,大都是无视对方的立场,硬要坚持自我意见所引起的。

人类共同的心理,就是极端厌恶自己的思想被他人所误解,受这样的心态作用,所以永远期望别人对自己有最正确的评价,但偶尔我们自己也在无意中评价了他人而不自知。

"我们公司的经理很无能!虽然他常接受旁人的批评,但我对他没好感。"如果说话的对象正巧是经理的心腹或相交很深的同事的话,那后果……在商业社会里,像这一类的失言,不谨慎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不是被上司疏远,就是遭到被上司"下放"的命运。为避免这一类事情的发生,与人谈话时,不得不选择不抵触的话题,以免犯错。

虽然我们没有汽车、金钱、地位给别人,但是我们却能够给别人我们所能给的东西,这就是:"给予别人真诚的赞赏。"它是促人向上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朝气蓬勃;它是挖掘人们内在善、美之心的最好铁锹。

同事相处若即若离最相宜

与同事相处,太远了当然不好,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让别人说闲话,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误解,认定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说,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才是最难得和最理想的。

虽有人谓"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但大家都是打工仔,聚在一起工作并不奇怪。如果某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将会成为你的搭档。上司将他交托与你,你首先要做的是向他介绍公司的架构、分工和其他制度。如果在接待他时你战战兢兢,未免太敏感了;不如放轻松点,就当他是普通的同事吧。这时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

总之,大前提是公私分明,记着,在公司里,他是你的搭档,你俩必须忠诚合作,才可以制造良好的工作效果。假如他是新人,许多地方是需要你提示的,这时,你就得扮演老师的角色,当然切不能颐指气使,更不应倚老卖老引起他人反感。

私底下,你俩十分了解对方,也很关心对方,但这些表现最好在下班后再表达吧。跟往常一样,你俩可以联袂去逛街、闲谈、买东西、打球,完全没有分别,只是,奉劝你一句,闲暇时,以少提公事为妙,难道你一天八小时工作还不够吗?

许多公司有不成文的习惯,就是获升职者要请客,你若身处这样的公司,当然要入乡随俗。至于请客请些什么呢?

那要视加薪额和职级而定,一则是量入为出;二则是身份问题。如果你只是小文员一名,却动辄请同事吃海鲜餐,未必个个会欣赏,可能有人认为你太"招摇"。所以,一切最好依照旧例,人家怎样,你就怎样。有人当面恭维:"你真棒,什么时候再请第二次?"你可微笑地回答:"要请你吃东西,什么时候都可以呀!"一招太极就能解决问题。

要是相反,有同事表示要请客贺你,应否答应?

当然要答应,否则就是不赏面,不接受人家的好意。不过,答应之余,请考虑:对方是否一向与你投契得很,纯是出于一片真心?还是彼此只属泛泛之交,此举只是"拍马屁"?前者你自然可以开怀大嚼,后者嘛,吃完之后最好反过来做东,这样既没接受他的殷勤,又没有开罪对方。

许多公司有欢迎新同事和欢送旧同事的习惯,身在其间的你,应否热烈支持这些行动?

欢迎会目的是联络感情,欢送会则表示合作愉快或感谢过去的帮忙。所以,前者你不必一定出席,除非你的工作岗位是公关或人事部。至于后者,就比较复杂,你应该小心衡量一下:这位同事与你有没有关系?如果是毫无交情的,可以不必参加聚会,但送一张慰问卡是必要的,那是礼貌,也表示你的关心,何况他日你们或许还有机会共事。要是常常接触的,但交情普通,则在公在私也该出席聚会,显示你确实欣赏和不舍得对方,分手时,最好表示你的祝福。若对方是你的助手或更亲密的搭档,最理想的是既参加大伙儿的聚会,又私下请对方吃一顿午饭,或是送一点纪念品,以表示你的感谢和友情。

只有和同事们保持合适距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你应当学会体谅别人。不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所以在权力上,切莫喧宾夺主。不过记着永不说"这不是我分内事"之类的话。过于泾渭分明,只会搞坏同事间的关系。在筹备一个任务前,谦虚地问上司:"我们希望得到些什么?要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应该在固有条件下做些什么?"

永远不要在背后说人长短。比较小气和好奇心重的人,聚在一起就难免说东家长西家短。成熟的你切忌加入他们一伙,偶尔批评或调笑一些公司以外的人如艺人等,倒是无伤大雅,但对同事的弱点或私事,保持缄默才是聪明的做法。

记住,搞小圈子,有害无益。公私分明亦是重要的一点。同事众多,总有一两个跟你特别投缘,私底下成了好朋友也说不定。但无论你职位比他高或低,都不能因为要好这个原因,而作出偏袒或恃势。一个公私不分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更何况,老板们对这类人最讨厌,认为不能信赖。

常到同事家看看可以加深交情

人生如戏,工作单位是一个大舞台,演戏的人不仅要台上功夫过硬,台下也少不了查漏补缺,打点准备。只有台上台下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能真正获得掌声与喝彩。很多"走红"的"演员"常会利用舞台外的时间进行相关活动,希望回到台上后可以讨些好处。所以平时就要陪上司聊聊天,下下棋;到同事家串串门,聚聚餐。

中国人串门子落座之后常爱说这样一句话:"无事不登三宝殿",言外之意是有事相求了。其实这正是台下功夫不到家的一个明显例子。会唱台下戏的人常常无事也登"三宝殿",平日很注意与人保持联系--哪怕是一个电话也好,让别人知道,他们在自己心目中占一席之地,如果非到有事才找人,未免显得太过功利主义,未免惹人反感。一个很久未与你有联系的昔日同事,突然打电话请你帮他贷笔巨款,恐怕你感到的不仅是为难,还有极大的不快吧?

八小时之外常到同事家做做客以加强联系沟通有无,看来还是必要的,但却要把握一定的分寸,懂得做客的学问。免得落个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太不拘小节,让主人反感,充当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

——"小节"一:预约的拜访要严守时间,别忘了"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预约的拜访不能准时赴约,要提前挂电话通知,即使责任不在自己,也要道歉。

——"小节"二:主人向自己介绍新朋友时,一定要站起来,以示谢意,同时一定要在第一次介绍中记住对方姓名,免得谈话里不好称呼。对一些自己不认识的长辈或领导同志,要主动站起来,先自我介绍,让对方了解自己。介绍自己要亲切有礼,态度要谦虚,不能自我吹嘘。如果在单位担任领导职务,也只能介绍自己的所在单位,而不能介绍职务,对某项工作有研究,只是说对某某工作爱好足矣。

——"小节"三:在同事家做客,受欢迎的人绝不大大咧咧地径直坐到席上,如果主人力邀才"恭敬不如从命";等人时,不要左顾右盼;主人奉茶之后,先搁下来,在谈话之间啜之最为礼貌。

——"小节"四:不做"不速之客",去串门子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探访前先要和被访的同事约好时间,了解是否在家,是否方便,免得对方有急事无暇接待,双方都感到冷淡。同时最好避开吃饭时间和午睡时间。拜访时间不要过晚,以免影响主人和其家属休息。

——"小节"五:在进同事家门之前,要先看看鞋上是否带泥。擦试之后,先行敲门再走进去。雨具,外衣等要放到主人指定的地方。如果主人较自己年长,那么主人没坐下,自己不宜先坐下。自己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要锁好,放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如果放的位置不好或忘锁被盗,不仅自己受损失,也给主人带来麻烦。

——"小节"六:要知道吸烟属个人嗜好,有人喜欢有人厌,抽烟时一定要征得主人特别是女主人的同意,因为间接吸烟亦危害人家的健康。如果主人家未置烟灰缸,多半是忌烟的。

如果掏烟打火,让主人匆忙替你找烟灰缸,是不尊重人的举动。

当然,同事应酬中没有永远的主人,永远的客人,做个懂礼之客固然重要,做个能得体待客的主人也要紧得很。事先得知同事将来访,要提前"洒扫门庭,以迎佳宾",并准备好茶水。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要问问是否用过餐。对一般客人,在饭前只给烟茶就可以了,茶壶可以放在桌上。对尊敬的客人或领导、长辈、同事,要在另外的屋里把茶倒好送进去,每次倒茶要倒八分满,便于客人饮用。

如果是"不速之客",也要起立相迎。室内来不及清理时,应向客人致歉。不宜当着客人的面赶忙扫地,弄得满屋灰尘。接待时,要问明来意。比方说:"你今天怎么抽空来了呢?"对方如答:"有事要麻烦您。"可又不一下子直说出来。这时并不要立即追问,恐怕是因为还有家中他人在场,难于启口。那就不妨改变一下接待方式。

在工作中与其他同事产生种种冲突和意见是很常见的事。那么,对于那些对自己有意见的同事,要不要继续和他们来往与合作呢?应该说,同事之间尽管有矛盾,仍然是可以来往的。

首先,任何同事之间的意见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并且这种意见可能会由于人们思维的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也会逐渐淡忘。所以,不要因为过去的小意见而耿耿于怀。只要你大大方方,不把过去的事当一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达的态度对待你。

其次,即使对方仍对你有一定的成见,也不妨碍你与他的交往。因为在同事之间的来往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和感情,而仅仅是工作,是任务。彼此之间有矛盾没关系,只求双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于工作是为了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都与双方有关。如果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会想到这一点的,他也会努力与你合作。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你不妨在来往中或共事中向他点明这一点,以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

最后,对自己有意见的人,他也会觉出你对他有意见。只要双方都不是那种古板固执的人,实际上也都想通过某种方式和解。因此,与有矛盾的同事交往不仅是可行的,往往还是必要的。

用真诚与同事结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老话说明了识别人心,不是一件易事,必须经过长久的日子,才能明白。但是多少时间才算久?必须具备下述两种机会之一才行。第一种机会,是他"飞黄腾达"的日子到了,还能够视你如故,困急仍肯相助。你当然认为交情深厚,但这必定是少数。有些是"不复顾蟾蜍",往日亲如手足,现在反目若不相识了。第二种机会,是你突遭不顺时,有些是"望望然去之,若将挽焉",有些是"虚与委蛇,空言相慰",只有少数人,才肯出手相援,助你出深渊。不然何以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说?何以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纷纷轻薄何须数"之说呢?不到这个时候,谁是假交情,谁是真交情,很难加以区别。

一定要到这个自然暴露的时候,才使你好像大梦初醒,精神上所受的刺激必深。或许平日好交友的人,一变而为闭门谢客的怪脾气,最好要有个方法,能够在平时测量交情,认为可交的,出肝胆以相照;认为不必深交的,不妨淡淡相与,不离不即。

一切成功均沐浴着一种美德或者情感。

从前有个女子,待字闺中,争聘者很多,其中有三位青年,交情相似,谁去谁从,一时难决,谁真谁假,更是无法分辨。她想得一计,伪装双目忽患失明,通知三个青年。某甲前往慰问,教她耐心医治;某乙表示万一不幸,不能复明,彼此爱情,仍如往昔。某丙一见女子已成盲人,不再前往探问。三个青年的真情,分得明明白白,盲女子遂与某乙定嫁娶。甲、丙都以为怪事,笑某乙为痴情,谁知定情之时,揭开药膏,流珠四盼,明察秋毫,某乙大为惊异,疑为天佑,后经女子说明,才知为女子测量交情,故施巧计。这是一件莫须有的故事,却可证明交情的深浅,未尝不失为妥当的方法。

你要测量交情么?有个建议不妨试试。你的经济情况,未必为同事所洞察,你可利用某种时机,比方市场波动极大的时候,向你的同事说明,因为一时失策,损失巨大,虽多方调度,一时或不致搁浅,但危机日深,已难挽救,希望他们予以援助。这个难题,相信必有许多人认为您大势已去,不愿再与你周旋;也必有许多人,诿称力量太薄,心有余而力不足;必有许多人口头表示,愿意量力帮忙,接着便是诉苦;必有许多人就会责备,不肯相助;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肯出力营救,绝不犹豫,这样至少你可以把你所有的同事,分成五等。交情真假,昭然毕露,交情深浅,也就很明白地摆在你面前。酒肉之交,是分不出交情的,要触及比较严重的利害问题,交情才立见分晓,应当根据利害关系,想出测量交情的办法。本文所述,不过是一个例子罢了,不信任同事,不会有真心同事;一味信任同事,以为我待某甲甚厚,待某乙甚厚,他们必不相负,结果往往会使你失望。交所非人,而妄许为知己,倾心相结,正好为狡猾者所窃笑!

在工作中,一个能把利害关系看得很淡并与同事真诚相处的人,天长日久,他肯定会赢得同事们的一致推许。

如何处理与同事的竞争关系

面对晋升、加薪,应抛开杂念,不耍手段、不玩技巧,但绝不放弃与同事公平竞争的机会。

不要将办公室里的地位和利益竞争表现得过于赤裸,那样会招来无关同事的反感,影响你的形象,也会给你的竞争带来不利。真正明智的竞争应该是厚积薄发,暗里用劲,那样才不至于与同事在面子上搞得太僵。

面对强于自己的竞争对手,要有正确的心态;面对弱于自己的,也不要张狂自负。如果与同事意见有分歧,则完全可以讨论,但不要争吵,应该学会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及从容镇定的声音表白自己的观点。

当同事和你争功时

职场如战场,在办公室这个波谲云诡的场所,同事之间的相处时刻如同博弈,面对各种可能面临的境况,必须事先想好对策,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从容自如。

当你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好主意,或者你勤奋工作为公司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时,却有人试图把这份功劳归为己有。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总不能整天气急败坏吧?下面几种方法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用短信澄清事实

当然,首先写的信不能有任何坏的影响,短信内容一定不能让对方产生不快。写信的主要目的是要委婉地提醒一下对方,自己当初随便提出的想法,是怎样演变到今天这个令人欣喜的样子。在信中适当的地方,你可以写上有关的日期、标题,可以引用任何现存书面证据。

在短信的最后要建议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这能让你有机会再次含蓄地强调一下你的真正意思:这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如果真的有人把你的功劳忘记了,想把功劳归属于自己,那么这个方法倒能为你争回功劳起一定作用。

——夸赞抢你功劳的人,然后重申功劳是自己的

说这番话的时候,要再一次对这同事的独一无二的才能和见解大加赞赏。这种方法对职业女性来说特别重要。很多研究者发现,女性员工喜欢从"我们"的角度--而不是"我"的角度来做事,所以她们的想法和首创就常常会被男性同事挪用。如果着眼于事情的积极一面--你的同事也是想方设法要干出最好的工作,而且他(她)对要做的事情也有独到的看法--也许会有助于你解决这个可能很棘手的问题。

当你觉得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你应用时,你就应早点行动,如果等你的同事把你的想法散布开时再行动,困难就大得多了。

——退出争夺战

初看起来,这似乎不是一种方法,或者不能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对某些人来讲,这或许是最好的。你应该问一问你自己:哪个更重要,是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还是独自拥有想出这个点子的名誉?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对女性来说,什么时候应该跟男同事理直气壮地理论"挪用他人想法"的问题,什么时候又应该为本机构做出一些牺牲呢?在做出决定时,应该考虑一下,要打这场"官司"得花费多少精力。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你正要接受一次重要的提升,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者除了"原则问题"之外其他并无妨碍,而要证明所有权只能使你疲惫不堪……也许还会让你的上级生气,让他们纳闷你为什么不能用你的时间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些情况下退出争夺战显然是明智之举,是上上之策。

同事与你不和时

当你在工作中非常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而这个人曾与你有某种不和的时候,你该做些什么?显然,放弃并不是好办法,虽然这个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做到,但会使你失去一个得力伙伴。你应该做的是如何化敌为友,使之成为你的朋友。以下几个做法可帮你达到这一目的。

——勇于承认自己的不对之处

不要总害怕承认自己的不对,以为这样别人就会看不起自己。其实,真正有能力的人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对之处的人。

即使你的同事表达这种意思的方式没能让你高兴得跳起来,对对方提出的正确的看法,你也应该乐于承认。不,这并不意味着每当有过分好斗的同事向你发起攻击时,你都要举手投降。但是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对方所说的话中包含的信息,而不是说话的人。而且你应该力求客观地对待你得到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不是用一种特别客观的方式表达的。而且,有个小秘密要记在心里:承认你错了,常常能够带来让对方闭嘴的好处。这是一种制造惊人沉默的经典方法。

——让对方知道你非常需要他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对方的积极性。当然,你是否真的需要,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的想法是利用这样的一种接纳,抬高对方的自尊,对方一高兴,就可以避免把谈话激化,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将来的敌对怨恨。你可以提到,自己工作中的两三个方面,需要你的同事提供意见或指导。如果你要把这些方面进一步加以确定,你的同事大概也不会太反对。

应付倚老卖老的同事

新人一进入职场,最怕遇到喜欢倚老卖老的同事,处处干涉、事事指导,无法好好施展自己的才能,总是被老同事牵制。应该如何对付这些"职场老人"呢?尊重他是上上之策。

会倚老卖老的同事,在组织里通常是年资够久、经验丰富,却升不上去的人。不过,这样的人除非是过度吹嘘自己,通常手中都握有筹码,才敢如此倚老卖老。例如,他们在实务上都具备一定的经验与能力,而且往往是部门的意见领袖,但是可能因为缺乏领导的特质,或是缺少广大的格局与视野,而未获得升迁。

对一个新人而言,当务之急自然是尽快融入部门组织,适应企业文化与环境。所以,新人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喜欢倚老卖老的同事,发觉并善用他的优点,将这些经验复制成自己的优点。

新人可以先观察这位同事,借以了解组织生态;此外,不要反驳他的看法,以免因为得罪意见领袖,而间接坏了与其他同事的关系;并应该运用他喜欢"指导"新手的心态,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业务内容与流程。

万一这位爱倚老卖老的同事,实在干涉过多,他的看法也与你、甚至与主管相左时,千万不能与他正面冲突,这样的人通常都爱面子,为他保留颜面、给予充分的尊重,才是上策。

因为真正过目、批准文件的人是主管,并不是老同事,新人只要在表面上显示服从的态度即可,仍然可以做自己认为正确的提案,无须正面与老同事争论。

遭遇同事中的"是非"小人

你本是与人为善,想平静、安稳地度过每一个工作日,但不幸遭遇办公室"是非小人",变得一筹莫展,不知该如何对付。这里支上几招,不妨操练一下,也许可以让你对这些"是非同事"产生免疫力。

——沉着应对,让理智控制情绪

有一种人的眼睛是专门用来盯着别人的,你一旦出现纰漏被他发现,他便惟恐天下人不知,以教导的口吻,像对你有无限关怀一样大声说出来,而且往往选择领导在场、同事集中的时候。其居心无非是要夸大你的错误,扩大错误的影响而已,借此以提高自己在办公室的地位,想起来实在可恶。但遇此情况,千万不能"恼羞成怒",那样就正中人家的下怀了。记住,你"出错"在先,不管怎样都无法推卸责任,如果再针锋相对地争吵起来,就更显得缺少风度。

支招:沉着一些,让他充分地表演,旁观者不都是傻子,他的居心别人都能有所察觉。然后坦承自己工作中的失误,以谦虚勇敢的态度轻轻化解他递过来的狠招。最后不妨诚恳地表示向他学习,自嘲一下:"谢谢你的指正,我以后一定注意,希望不会再有下一次。"这叫积极地补救。当然了,记住这种人的真实面目,看清他的用心,凡事自己细心些,不给对方可乘之机才是更稳妥的方法。

——亮出自己的态度,绝不放任第一次

办公室流言在所难免,有的你可能永远听不到,有的可能在特别凑巧的情况下传入你耳中。比如,你给领导送报表,走到领导门前还不及敲门,就听到有人正在打你的小报告,而且纯粹是歪曲事实,信口雌黄,这让你如何不生气?但此时最忌讳气冲脑门,一冲动进去与人争个对错。领导会想,你怎么会正好听到,有这么凑巧吗?说不定会认为你在偷听,而且领导还会对你的人品进行质疑。

支招:第一步是掉头走开。不管你有多憋气,也要指挥自己的双腿赶快离开。第二步单独约对方严肃谈话。这种事情只要遇到一次就必须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听之任之,否则此人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让你后患无穷。要把事情直接说出来:"我恰巧听到你对领导说某件事,我想你可能有些误会,我现在就给你澄清一下。以后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问我,我如果回答不了,再找领导也不迟。"这样他自然会明白,他的行为你已经知道了,这次是一个提醒,下不为例。再要背后乱讲时,他可要好好想想后果了。

--远离饶舌妇,不要卷入是非圈

有的人喜欢搬弄是非,坐山观虎斗。你可要注意了,在你面前痛斥别人的不是,猛夸你的长处的人,千万别信她!从你眼前一转身,她就会把同样的话重讲一遍,当然浑身"不是"的就换上你了!这种人是天生的长舌妇,好像不讲别人坏话日子就过得不舒坦。只要你顺着她的意思说上几句别人的不是,或是对她的话随声附和,那就等着吧,有一天就会传到当事人耳朵里,讲人是非的当然会变成你。这样子是非就算惹上身了。人家若是找上门来论个究竟,你不见得能解释清楚,而如果别人并不找你理论,却在心里默默地记下你时,天啊,你就等着背后挨刀子吧!

支招:保持沉默。不支持他的观点,也不反对他的观点,任他自己说个唾沫横飞,天花乱坠,你只管咬紧牙关不出声,渐渐地他就会感到无趣,再不到你面前说东道西,你也好落个清静。还有一个办法:顾左右而言他。可以谈谈美容、谈谈健身、说天气真好、心情不错,就是不说谁是谁非,把话题绕开,专挑无关痛痒的话来扯,他就没劲了。记住一个原则:在是非的漩涡里只会越陷越深,趁早远离它!

——掌握尺度,谨防"习惯成自然"

有的人喜欢颐指气使,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如果你是新人,或者资历较浅,可能在心理上比较认可多做些工作,多为别人服务。但是要记住:给人适度的尊敬是对的,多做些事情的态度也是好的,可是如果公私不分,一味地任劳任怨,非但不能博得对方的好感,反而容易让人看不起你,忽视甚至轻视你的劳动。更有甚者,十次你有九次依了他,只有一次没能使他满意(他才不管是否因客观因素确实无法做到),他也会如鲠在喉,全然不念你往日的好处,觉得你不给面子,或是与他作对,以前你的种种好处便一笔勾销了。你说,你气是不气?原因要在自己身上找,一味地任劳任怨已经形成了习惯,他在心理上已经适应了,偶尔一次不顺,便会令他不能忍受。

支招:讲原则,讲尺度--公事:该做而且做得来的事,坚决做;该做但是做不来的事,尽量做;不该做虽然做得来的事,不做;不该做而且做不来的事,坚决不做。私事:愿意替人效劳的事,随便你做;不愿替人效劳的事,不委屈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在别人心里树立起一个标杆,他们请你做事之前,首先会衡量一下你是否会去做是否愿意去做,然后才会对你说出来。于是,"原则"和"适度"帮你过滤掉了许多不相干的事。让自己轻松些难道不好吗?

提升后怎样得到同事的信任和好感

你一旦提升,有的人总觉得仿佛就是踩着他的肩膀上去的,你坦诚相待,他以为你软弱可欺;你以心换心,他说你虚伪。除此类不识抬举之辈外,你都要用你的真情去换取朋友、同事的信任和好感。

谦虚待人,切莫张扬

你升职以后,同事们都会暗中注意你的一举一动,考察你的一言一行。这时他们显得格外挑剔,好像非要找出毛病来他们心里才能平衡。不用担心,只要你坦坦荡荡,谦虚待人,一定会度过他们的"考验期"的。在石油公司工作的何磊提升为科长以后,立刻在科室里摆出不可一世的样子,说话时声音还大幅度地提高,又装腔作势地打着手势,科室里的同事们对他都极其反感。这种"张扬"只会让同事恶心。

近君子,远"小人"

升职以后,你可以有选择地同一些同事、朋友们来往,做到近君子,远"小人"。这里所说的"小人",是指在事业上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只是单纯的玩伴的那种同事。李志提升为部门经理后,为了显示他没有"升官脸就变",每天下班后仍是和旧日哥儿们喝酒、玩牌。在单位里,也和那些酒肉同事称兄道弟,亲热异常。李志的做法令上司很不满意,上司认为这样"不思进取"的人是很难再次得到提升的。

以柔克刚,以心换心

同事中难免会有妒忌你的人,这可是你的隐患,一定要小心翼翼地清除这枚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千万不能让他对你造成危害。对于妒忌你的同事,最好不要正面交锋,以免触痛他敏感的自尊心。季婷婷刚提升为科室主任,平日最要好的朋友马某,说话总是对她冷嘲热讽。季婷婷在工作上仍然征询马某的意见,生活中对马某也十分关心。渐渐地,马某感到季婷婷提升以后还是那样热情助人,再也不好意思耍脾气了。

以理制人,该断则断

你一旦提升,有的人总觉得仿佛就是踩着他的肩膀上去的,他简直要和你势不两立。你坦诚相待,他以为你软弱可欺;你做出成绩,他嗤之以鼻;你以心换心,他说你虚伪。总之,你提升就是你最大的错。对于这种人,不要客气,跟他割断情义。

在跨国公司中,如何让外国同事支持你

中国职场上,上司与下属间职级的阶级意识十分明显。在吃饭与同欢场合,中国同事会不停奔波席间鞠躬敬酒,而老外则坐着纳闷,吃顿饭何以要把身心搞得如此"不舒适"?

下属与客户开会,中途老板闯入,中国人通常会暂时打断谈话,赶紧站起来迎接招呼老板;而外国人会继续与客户交谈。他们认为没先约时间就跑来的人,无论是谁,理当等待。

这种权力关系间的应对文化,可以事先对外国同事解释;若主管的行事风格是开放型,也可以免除这些繁文缛节,以平等的伙伴关系一视同仁。

带外国同事一同拜访客户,增加非正式互动,可以帮助外国同事进入状况,多认识中国市场的文化特殊性与现实面。以发名片的动作为例:中国人通常双手奉上名片,对外国人把名片往桌上一放的国际礼节感到吃惊。外国人眼中较为失礼的情境,则是拿到名片当场眯着眼睛看半天,或漫无意义散发名片,却不跟对方聊上一句。

平等对待不同种族的外籍同事

不同国家的人应该多混合交流。不要放任形成诸如德国帮、美国派、日本组这样壁垒分明的局势。尊重多元文化风俗,例如回教徒要定时礼拜的时间就尽量准假。多关怀异乡客,例如护送语言不通也不熟悉环境的外国同事坐出租车;或协助处理急病等意外状况。

两种文化背景的人的磨合过程,如同一块圆形的两半:中间不应是硬生生对峙的直线分割,而是S型的动态曲线,如太极图般圆融。

不同国家的人,思考逻辑与工作习惯多有不同,必须互相适应与尊重,积极沟通以避免误解。

建立清楚互信的沟通模式

语言不通,常常造成外籍同事与中国同事之间的隔阂,在没有适当的翻译者或居间协调者在场时,沟通能免则免。其实彼此都应该把握机会,加强语言进修,主管也可以鼓励语言交换。另外,可以先减少全员集合的大会,拆开成项目合作的两三人小型会议分头进行,从小而美的组织开始,逐渐增加充分交流的机会。

避免语言不通产生误解,凡事执行前最好多多再确认。如果细节说不清楚,就以书面来往。与外国同事共事,即使有翻译人员在,也尽量直接沟通,遇到误会就当场给予解释,避免通过第三者传话,这样也能从直接互动中了解双方的个性。

中国人讲话比较模糊,主管在言谈间也较多左右摇摆的空间。与外国部属讨论任务,最好是说了就要做,不一定会做的事情就不要说。对于外籍同事的提案或外籍主管的决策,在成本风险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应该充分信任接纳,敞开心胸学习新的工作模式。

尊重不同时间观与工作节奏感

"工作即生活"是中国职场文化上司空见惯的不成文默契。但是许多老外重视私人时间,不习惯周末工作或义务加班。听说在德国,有些主管还怕员工自动加班,万一没付加班费,员工可以依法告公司。这一点倒是不必强迫老外入境随俗,授权后尊重对方的工作节奏感。

有些外国人,会抱怨中国客户不守时,或是内部开会时间一改再改。这时候,可以多带他们去见识传统的婚丧喜庆,稍微体会一下我们文化中比较微妙难以明说的时间观。

同类推荐
  • 应酬学的诡计:人际交往中的实用哲学

    应酬学的诡计:人际交往中的实用哲学

    本书主要讲解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可采用的心理技巧和策略,旨在立体地教给读者一套完整的应酬哲学。它既可用于商业人士的职场指导,也能提升普通读者的社交技巧。
  • 有一种幸福叫珍惜

    有一种幸福叫珍惜

    本书内容包括:幸福是一个保温杯、温馨的回忆、幸福就是在一起、幸福可以选择、幸福的约定、幸福的尾巴、夸张的幸福等。本书针对心态、淡泊、宽容、尊重、爱、友谊、善良、逆境、选择与放弃等重大人生课题,用启迪思想的哲理和触动情感的文字,帮助读者洗去心灵的浮躁与疲乏,让心灵得到呵护和润泽,重新焕发生命的热情与活力,让你以一颗健康的心灵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 张居正的智慧

    张居正的智慧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沙市郊区)人,明嘉靖中叶进士。
  • 心态的激励

    心态的激励

    本书是《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系列之一。马斯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
  • 做最优秀执行者

    做最优秀执行者

    文学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描摹,是对人类生存经验的艺术表现和思考,是一个民族的心灵之窗。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产品的一座宝库,她时贯古今,地连八方,浩如烟海,璀灿辉煌;在这里不是珍藏着一颗珍珠,而是各民族珍珠美玉的荟萃,踏入这座殿堂,你的面前会出现无数个新的领域,你可以从此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心理状态等等也会透过纸缝,活跃在你的面前。文学作品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给人以教育。文学也是人学,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作品,总是或多或少地阐述人生的道理,有的甚至有着深刻的见解,虽处异国异地,我们同样可以得到启迪,爱到教育。·
热门推荐
  • 且听风吟夏

    且听风吟夏

    清风拂过发梢,少女真挚唯美的情感如夏日之花,完美绽放。携手与颜青悠共享夏日音乐之旅吧。
  • 断魂潮回

    断魂潮回

    高校研究生不堪导师压榨,跳楼穿越南陈,妄想远离尘世,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现实让他不得不卷入皇室争斗,亲情,友情的破灭,让他又站在了选择的路上
  • 仙剑侠女

    仙剑侠女

    李梦瑶生于富豪之家,自幼在仙山学艺,学成后行侠仗义,与哥哥、好友一同仗剑天下。
  • 末世之红警天下

    末世之红警天下

    因为一场流星雨而引发的灾难,人们在末世中苦苦挣扎,赵云意外得到了红警系统,在能够自保之后,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犹豫的心书友会497175826
  • 金牌悍妃:强宠病弱夫

    金牌悍妃:强宠病弱夫

    第一次见面她扒了人家的衣服!美其名曰“验身!”第二次见面她钻进了人家的被窝!美其名曰“验心!”第三次见面她跳进了人家的浴池!美其名曰“验货!”第四次见面她对他说“我们看也看了,摸也摸了,你这病怏怏的样子恐怕也没人敢嫁你,我这彪悍的名声恐怕也没人敢娶了,不如我们就凑合凑合吧!”从此世人眼中高贵如冷月般的男子就如狗皮膏药一般黏在了她的身上!美其名曰“负责!”精彩故事由此展开…本文女主彪悍男主腹黑,女强男强强强联合!精彩片段就不一一介绍了,欢迎亲们踊跃跳坑,内容绝对精彩无限!
  • 废材女逆袭:王爷求放过

    废材女逆袭:王爷求放过

    想我堂堂的摸金校尉竟穿越到家徒四壁的古代,好心救人竟然不感激本小姐不说,还处处找麻烦耍阴谋玩诡计陷害她,真当我是哈喽kitty.我打,恩真舒服,我再打,娘子这就是你说的打是亲骂是爱吗做为回报就让为夫把你吃了吧本书欢迎读者跳坑,绝不坑读者,更新稳定。
  • 御神道

    御神道

    法魂学者:知识掌控力量,力量修行法术,法术撬动世界!血魄战士:凝血为精,炼体为魄,以魂掌魄,武斗!武斗!武斗!御魂灵师:天地万类,与我同行;生死魂约,永不终弃!御魂兵师:吾刃即吾命!圣堂武士:神圣的光明照亮吾心!赶尸人:我的棺椁,装殓着众生的尸骸!傀儡师:天地森罗衍万象,皆为吾手提线偶!牧羊人:代天持节,牧狩苍生!你的选择,是什么?
  • 脉源之巅

    脉源之巅

    一片充满奇异的大陆,彪悍的民风注定这是一片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要做世界的主宰,那么,一起战斗吧!
  • 小学时期要培养的50个好习惯

    小学时期要培养的50个好习惯

    本书将习惯与生活中的案例紧紧结合,提出培养每个好习惯的建议和重要步骤,以总结的形式使家长和孩子对各种各样的习惯一目了然。
  • 灵转记

    灵转记

    心若广,可定元,念若深,可诛荒;灵一动,震天下,少年出,转乾坤。大千世界,纪元黄昏,群雄并起,末路苍茫。何为道?当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