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经职业技能培训后,由经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合格后颁发的证书,它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是一个人执业的“绿卡”。尤其是当求职者学历层次不高、学校牌子不硬的时候,拥有货真价实的资格证书,就意味着给自己的求职加码。
我国是从1993年开始启用执业资格制度的。执业资格实行登记注册制,即考试取得的资格证书必须经过注册后才能生效。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到1998年我国建立的执业资格制度的16项专业中只有7个专业实行了注册制度。这7个专业是:注册建筑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资产评估师、注册拍卖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其他9个专业还只是实行了考试制度。2000年,国家社会保障部又发文,规定从2000年7月1日起,包括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商业、服务业等在内的90种职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持证上岗制度。这意味着我国职业证书制度将逐步走向规范。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要了解应试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判断其是否能胜任某项职业时,往往会提出类似的问题。如你有哪些兴趣爱好或具备什么资格证书?对于这类问题的回答,应试者应该全面、详细地回答,包括自己的爱好、技能,以及所获得的证书。因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都能显示他的多方面才能和修养。用人单位比较喜欢有业余爱好的人,这样的人除了比别人多一种技能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有进取心,有发散性的思维等。另外,各项技能的资格证书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都是用人单位所喜欢的。
因为任何一个单位总希望自己的员工是一个多方面优秀、复合型的人才。目前市场上对资格证书有哪些要求标准或用人趋势呢?
第一节 证书一个都不能少
一、一证还是多证
据有关机构统计,在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有44-1%的求职者会“接受第二专长训练”。
另有30%的人则会“参加职业证书考试”。很多人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考证书就像买保险一样,多一张证书,就多一重保障。
另据报道,军事经济学院今年毕业的部分学员同时接到了两个证书:大学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据该院领导介绍,实行“双证制”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增强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双证制”也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举措之一。
国外有关专家指出:随着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五年之内就会跌入低薪之列!人才处于不断折旧中,而学习是防止人才折旧的最好方法。人才市场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概念,由原来的高学历、高职称就是人才,转向“需要的人才是人才”。复合型人才正在大行其道,而证明一个人是复合型人才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各种各样的证书。
如今证书的种类多种多样,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企业认证证书、国际认证证书、素历证书……林林总总不下数百种,在招聘会现场,手持一摞证书的求职者随处可见,对用人单位而言,双证乃至多证人才正在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在近期举行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人才供需洽谈会”、“珠江三角洲外资企业与高级人才见面会”等高层次人才招聘会的统计信息显示,那些持有大学文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的“双证书人才、多证书人才”,始终是用人单位争相物色的对象,其求职成功率高达80%以上,有关专家认为,“多证书人才”。
走俏职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往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行的单一学历文凭证书制度的缺陷,即“重视理论知识、轻视操作技能;重视学历文凭、轻视工作经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近年来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取得社会认可。以北京为例,今年上半年用人单位对所招聘职位(工种)有明确的技术等级要求的已占用人单位总量的29.5%,有关人士称,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已连续呈上升趋势。今后一个时期内,职业资格及等级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权威性还会进一步增强,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局面会进一步增强,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局面会进一步得到巩固,获取“多证”是许多求职者顺利就业的有效办法。
此外,各种洋证书目前正呈方兴未艾之势,有些求职人员的学历并不高,但是在找工作时却一点不费劲,因为这些人手里都有一本或几本洋证书。这种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现在找工作,洋证书分量越来越重。据了解,拥有CCNA资格(网络支持工程师)的人可以拿到4000元以上的月薪,而CCNP(资深网络支持工程师)的月薪可达8000元-12000元的水平。这种“证书越多,工资越高”的现象在国外也同样存在,比如取得“Cisco Certifiedlnternet Expert”认证人员的平均年薪比未取得认证的同等从业人员高出40%。
二、终身竞争学习已成趋势
曾几何时,学历证书是求职者证明自身实力的惟一凭证,一张大学文凭就是端一辈子“铁饭碗”的保证。可以说,那时没人担心文凭会“过期”。然而,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在IT行业等新兴产业里,今天学到的知识也许明天就会“过时”。据悉,20世纪中叶,人类科学知识总量每隔5至7年翻一番,而现在每隔2至3年就翻一番。文凭的“保质期”正在缩短。学习,正在被众多职场中人视为立身之本,终身学习的概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断学习,不断地获取相应证书是许多人自我职业生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同样,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一纸文凭已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真正水平。和光股份有限公司人事总监李萍认为:“在企业中,一名员工不论他的学历是硕士还是博士,都只是在他应聘时起到一个‘资本’的作用,一旦进入公司以后,能力才是衡量他价值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能力主义者’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为员工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已成为众多用人单位的共识。广州迪生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前,人们会很看重工资的高低,现在,最好的福利是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三、一声叹息早知道
面对手里日益增厚的证书,越来越多的职场中人不禁发出一声叹息:我们这一辈子究竟还要拿多少证书?虽然证书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倘若只为拿证而考证,证书的效用恐怕又会打几分折扣,再加上前一段时期假文凭的横行,也让一些“考证族”望而却步。小薄去年通过成人高考后,本想利用业余时间再去考一个“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但有关假文凭的报道却让她寒了心。
另外,虽然各种洋文凭正在大行市场之道,其中一些国际知名的有良好信誉的资格证书确实对促进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和职业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假冒伪劣的“国际证书”,扰乱了职业培训市场的正常秩序。虽然有关机构对“洋证书”的清理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有关人士表示,洋证书的认证工作仍将会“任重而道远”。
。
附:有4种洋学历国内不予承认。
(1)外语补习和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如短期进修所获得的结业证书。
(2)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
(3)任何形式的联合办学所颁发的证书。
(4)函授取得的国外学历。
对“洋文凭”的认证,我国已设立了专门机构,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负责评估认证。中心接受的申请对象为在国外攻读正规课程而获得的大学专科以上含大专学历、学位证书。申请评估时须出具如下材料要求均为原件:本人护照;所获国外学历、学位证书;国外学习成绩单;出国前后学历证书及相关所需资料;中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第二节 职业资格证提上日程
调查显示,2001年上半年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越来越重视。据统计,2001年上半年进入本市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有29.86万人,求职者个人素质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上升,在高学历人才尤其是研究生普遍被用人单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看好的同时,已有近三成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技术等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已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早在去年下半年,劳动保障部就表示,“十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所有通过性强、技术复杂、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者利益的主要职业和工种,都要实行持证上岗。目前,国家对90个特殊工种要求必须具备相应职业资格。
一、小证书大作为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城镇企业7000万技术工人中,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只有35%,当前,中国就业要解决三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劳动者素质较低且结构不合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物质能源消耗高、产品质量低的现象,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工人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0%~20%。我国工人技术水平偏低,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将大有作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极具价值。它不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而且也必然会大大促进高质量劳动就业的实现,大大加快劳动力的流动速度,促进我国劳动资源配置合理化。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对于解决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中间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使企业降低招工录用成本,减少用人风险,再者,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证明,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地位。
二、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国外,资格证书非常普遍。仅韩国每年就有600万人考取资格证书,而我国作为劳动力市场大国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每年仅有约300万人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很多,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工作还有待提高。有关人士表示会进一步提高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知程度:扩大证书的覆盖面,尤其是在职高领域,将采取更为规范化、现代化、制度化的鉴定方法和手段。北京考务实行计算机管理就是一例:加强宣传力度,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家对证书的认知度。在技能鉴定工作尤其是高级技能鉴定上取得大的突破,争取使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获证人员总数的20%以上。
三、加入WTO,“资格证”先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流动就业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流动,企业富余职工需要流动,部分在职职工也有正常的流动,还有一部分劳动者想步出国门就业。职业资格证书则为劳动者流动提供了一张“就业护照”。
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扩大,我国证书制度逐步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与互认。像我国的中式烹饪证书在许多国家都认可。2000年10月,我国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签署了“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联合颁证合作协议”,共同颁发“中文版NVO证书”。考取中文版NVO证书,不仅可在全国范围内通用,还可作为进行法律公证的有效文件,在全球90多个国家畅通无阻。但总的说来,我国职业资格证书与国际的接轨仍处于初级阶段。加入WTO之后,国外企业大量进入我国,随着生产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对劳动者的能力将有更高的要求,人员的流动也更加频繁,为满足国内企业及外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议定标准和考核标准等将加强与国际标准的衔接,资格证书与国际的接轨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第三节 素历证书浮出水面
一、素历证书的定义及目的
素历证书一个人的素质训练经历,就像学历是指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经历一样,素历是在特定的素质训练场所,所接受的素质训练经历。
以前,企业用人只有学历证书一个衡量标准,而企业在按学历招聘的时候,发现同等学力的人是有很大差异的。同样的一个学历档次,如果选了正确的人,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工作效果;如果选了不是很理想的人,会有不太好的工作效果。这样就缺少另一层的资质证明,也就是说对素质的一种证明。素历证书也就应运而生。
素历证书为人的素质提供了一个判断的标准。对于企业来说在选择人才上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对求职者来说是提高自己竞争力的一个砝码。
二、素历证书的评判标准及前景
通常把素质定义为意识的质量。意识质量高的人正确率就高,意识质量低的人错误率就高,素质训练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增加一个人的意识质量来提高一个人的素质水平。比如说关于服从这个问题,据调查,80%的人不喜欢服从。觉得服从对自己有压力,觉得对自己是一种限制,我们在进行素质培训的时候就告诉大家服从的积极意义:一个人能不能快速适应社会,前提之一就是是否具备服从能力。比如我们学英语、学数学,要没有服从意识你就学不好。我们到一个新单位如果想事业上成功,没有服从意识,同样你也不能成功。把这个道理和大家解释清楚之后,大家就会理解服从的意义和价值,然后接受这个观点。
我们把人的意识分成三个商数,一个叫活力商数,一个叫调整商数,一个叫控制商数,一个人的素质高低,都可以用三个商数来判断。这三个商数的高低同一个人的素质呈正比关系。
素历证书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我举个例子,两个孩子相比,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非常穷的孩子。如果穷孩子想跟富家子弟比尊严,或者比谁的地位更高的话,他绝对不能像富家子弟一样买高档衣服花更多的钱,这样可能会更加没有出路,他必须追求核心的提高。他看书的时间可能比富家子弟要多,经过10年或者20年的努力,他就很有可能超过富家子弟,也就是说要在关键的地方要集中精力竞争。如果我们能够在素质——这个关键核心上去努力的话,最后就会形成喜马拉雅山效应,就有可能超过其他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