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从孩子出生之日起,父母和其他成人便十分关注婴儿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化成长。下面几个问题是为人父母需要了解并值得重视的。
一、母乳喂养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一书,鼓励全社会支持母乳喂养。该书指出:“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它也是生殖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母亲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该组织建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营养充足和安全的补充食品,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除少数健康状况之外,从出生开始进行纯母乳喂养是可行的,并且无限制的纯母乳喂养导致产生丰富乳汁”。
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自1992年起,确定每年8月1~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是由世界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组织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旨在促进社会和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支持母乳喂养。
(一)母乳喂养现状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美国“2010健康人”制定的母乳喂养目标是: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应达到75%。但目前,美国、加拿大等科技、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母乳喂养都没有达到“2010健康人”中提出的标准,且母乳喂养率随产后时间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据统计,美国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只有14%。我国母乳喂养现状也不容乐观,各地区的婴儿6个月内的母乳喂养率普遍较低。将纯母乳喂养行为坚持到4个月的产妇仅为16.5%,而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为45.3%~61.0%,到6个月时母乳喂养率下降到21.6%。但都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出2001年至2010年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产后4~6个月母乳喂养率应达到85%的目标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提高母乳喂养率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母乳喂养的价值
母乳喂养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的最佳喂养方式,优于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等其他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不仅有益于产妇的身心健康,更是对婴儿的心理、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以及增强母婴情感有着重要作用。母乳喂养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首先,母乳是天然的,是适合婴儿生长的最佳食品。由于多种原因,不同母亲选择了不用母乳喂养孩子。大量研究表明,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它包含了营养物的合理组合,脂肪与热量的比例合适,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多样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程度(Kunz et al。,1999)。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满月时的体重、身长增加值均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这是因为,母乳更容易吸收,导致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小;母乳中含有预防传染病(包括肠胃炎、呼吸疾病、尿路感染和耳部感染)的抗体。此外,母乳能降低宝宝患儿童期糖尿病、白血病,以及哮喘和湿疹等过敏情况的风险。母亲的初乳中,含有新生儿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和抗菌的酶,它能帮助婴儿产生一定的抗病能力。6个月前母乳喂养的婴儿比人工喂养的婴儿不易受各种疾病的威胁,母乳是0~6个月婴儿的最合适的“营养配餐”。另外,母乳喂养对母亲也有好处。婴儿吃奶的刺激会促进子宫恢复,最为重要的是喂母乳的母亲比不喂母乳的母亲患乳腺癌的机会要少,甚至今后的生活中还减少了脊椎与臀部骨折的发生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母乳喂养会受母亲摄取的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果母亲食入了酒精、尼古丁、巴比妥酸盐、咖啡因、镇静剂等,则将对接受这种母乳喂养的婴儿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这样的母亲还是用牛奶或羊奶喂养孩子为好。
其次,母乳喂养可以诱发母爱和母性意识。当柔弱、娇嫩的婴儿如饥似渴地贴近母亲的乳房,含住母亲的乳头开始吸吮时,吮吸促使母亲分泌乳汁,乳汁分泌刺激激素分泌,诱导母亲的感情发生变化,母爱和母性意识往往在哺乳之间萌生和升华,它把母亲和婴儿不可分离地、天然地结合在一起。这时,母亲感到对婴儿前所未有的一种全新的责任感。无疑,人工喂养的母亲也会产生对自己的婴儿的极大责任感和爱惜之情,那主要来自社会责任意识。事实上,母婴之间先天预置性的连结的实现,母乳喂养起着一份重要的作用。
第三,母乳喂养增加了母亲与婴儿的身体接触。这种身体接触能够安抚婴儿,促进母亲情感。据研究,缺乏与母亲身体接触的婴儿往往更多地出现精神焦虑、紧张、容易激怒,且患病率高。而与母亲维持身体接触的婴儿,往往心情欢快,平和而反应舒适,健康状况趋于正常。同时,与母亲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为半岁以后建立母婴依恋安全感打下基础。
第四,母乳喂养对脑功能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赵晶等,2000)。母乳喂养时母子间皮肤的接触,目光的交流,母亲的爱抚及哺乳前后的语言和感情交流,都有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育。哺乳后婴儿接受被动或主动运动,促进了婴儿运动的发育,而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婴儿相对缺少此类刺激因素。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6个月时MDI(精神发育指数)和PDI(运动发育指数)值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英国学者也曾用Bayley(贝利)婴儿发育量表对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在18个月时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母乳喂养婴儿MDI值比人工喂婴儿高3.7~5.7分。
第五,母乳喂养对儿童在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也具有积极作用。西澳洲大学特莱索恩儿童健康研究所进行了一项母乳喂养与儿童心理健康的跟踪研究,研究对象为2366名儿童。研究人员在这些儿童2岁、5岁、8岁、10岁和14岁时,分别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心理等因素以后,研究人员认为,母乳喂养6个月或更长时间对孩子在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人员说,母乳喂养过程能够增加母亲和孩子的交流,增进母子感情,增强幸福感,从而有利于孩子日后更好地应对压力,降低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此外,来自瑞典和英国的学者共同研究了约9000名1970年在英国出生的孩子的生活状况,发现“母乳哺乳能够帮助孩子减轻压力,让他们在成年后较少出现焦虑情绪。”
关于母乳喂养对儿童身心健康的益处,不是因为母乳本身,而是更多地表现在妈妈亲自哺乳这个动作,增加了母婴肌肤接触的机会,加强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因此,母乳不仅是最富营养的婴儿食品,也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并进行着普遍的宣传,倡议年轻的妈妈,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最好不要放弃母乳喂养。
为了更好地进行母乳喂养,母亲要注意自身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因为,母亲和婴儿构成不可分割的生物和社会单位,他们之间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是密切相连的,母亲的营养不良必然影响婴儿的营养和健康水平。所以,为了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宝宝,母亲要注意合理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哺乳时精神愉快,忌生气哺乳。
二、重视亲子游戏
(一)亲子游戏的定义及意义
亲子游戏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亲子交往的重要形式。儿童游戏可分为亲子游戏、实物游戏、伙伴游戏三种。在儿童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亲子游戏的发生先于其他两种,即儿童一生下来就与母亲或婴儿的看护者有了直接的接触与交往,在这种接触与交往的过程中,发生了最早的亲子游戏:成年人向婴儿微笑、用手指逗婴儿与婴儿谈话等。随着婴儿的发展,婴儿游戏的主动性逐渐增长,出现实物游戏、伙伴游戏,同时亲子游戏渗透着教育意义。
(二)亲子游戏的价值
随着婴儿的成长,游戏逐渐成为他们活动的重要内容。父母与他们打交道已不仅在于生活料理,而是开始同他们一起玩耍。对婴儿来说,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各种技能,而且在不断地探索了解外部世界。婴儿最喜欢与父母在一起玩,父母的微笑和声音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父母要多花时间和心思来陪婴儿游戏。
1.亲子游戏有助于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鲍尔和帕克(Power,T。G。&Parke,R。D。)指出,父母与婴儿之间的游戏能够唤起婴儿的注意,从而促进婴儿的持续活动和探究行为;拉特纳、布鲁纳、斯诺和萨克斯发现,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里,父母与婴儿之间的游戏包含丰富的语言结构因素,为婴儿语言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环境。另外,在早期亲子游戏中,孩子不断增长的感性认识,不断付之行动的尝试,在不断重复的游戏动作中将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的储存,游戏成为逐渐累积起来的各种各样的经验的“备忘录”,为今后进一步的认知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亲子游戏有助于婴儿社会性关系的发展
在亲子游戏中,儿童与成人(父母或抚养者)结成了既平等又不平等的双重交往关系。在平等交往中,儿童体验到的最基本的合作规则是以后同龄伙伴的合作基础,也是进一步与社会发生亲密联系、得到社会认可的基础。当成人用积极的眼光、正面的姿态、接纳与宽容的心理去面对儿童、去和儿童互动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社会的界定”,这促使儿童也用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有利于发展儿童积极的、客观的自我意识。在不平等的关系中,成人是以一个成熟的社会成员的姿态与儿童交往,他们不自觉地用自己的行为方式或被社会接纳、认可的行为方式进行着以身示教,这种行为方式往往以谦让、宽容、耐心的态度和方式为主流,让儿童体验到的是融洽的社会交往关系。这些对他日后做出对他人有益和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3.亲子游戏有助于婴儿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亲子游戏是在与最亲近的人,特别是父母之间开展的,因此这种游戏带有明显的“亲情”关系。从与照料者之间的肌肤相亲与目光交流中,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这种情感的交流和情绪的满足,大大强化了亲子间的感情纽带。孩子对父母发出的游戏信号的积极回应,使父母感到莫大的喜悦和安慰,而父母对孩子发出的游戏信号的积极应答,使孩子产生了极大的信任和满足。经常进行这样的游戏,便会使婴儿经常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中,为他以后活泼、开朗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三)如何开展亲子游戏
父母在开展亲子游戏时需要注意:
1.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出生0~6个月的婴儿处于躺、抱、坐的阶段,对于环境探索的方式是看、听、触摸。那么他游戏的地方便是摇篮、童车、婴儿床等,父母要布置好这些地方。如在摇篮或儿童小床、童车等放置鲜明颜色的简单图画、玩具以及悬挂能发声的玩具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可以根据住房条件,在家中为孩子留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向阳的小居室或儿童活动场所,并添置适宜的玩具。如6个月至1岁的婴儿学爬、学站、学走,父母应在场所里放置能促进孩子爬行、辅助孩子站立、迈步和行走等玩具。1岁以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父母可邀请孩子参与场所设计,由孩子布置,让孩子按自己的喜爱真正布置一个整洁、优美、充满生机的小天地,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全身心投入到摆弄玩具、阅读图书、制作手工制品、游戏等活动中,真正成为小天地里的“主人”。
在进行亲子游戏时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更需要一个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往往会在游戏中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又如对孩子大声恐吓、责罚,或把孩子当玩具逗乐等,这种所谓的“游戏”,会让孩子对“游戏”失去兴趣,更不会主动地提出玩游戏的愿望了。在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时,父母应该摆平心态,只有这样,父母才会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从而科学地玩亲子游戏。
2.选择合适的玩具
玩具是婴儿了解世界上更多事物、开发儿童智力的重要工具。玩具需要选择,因为玩具是为特定年龄组的儿童设计和制造的,其特点与儿童的年龄和教育阶段有关。合适的玩具是婴儿游戏的媒介,可刺激婴儿游戏的乐趣,增进游戏的价值。父母为孩子选择玩具时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并要注意物美价廉和卫生安全。优良的玩具应具备:多变化,可激发想象力及创造力;质料优、构造坚固、无毒性、不会损害身体;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诸如洋娃娃、七巧板、积木、皮球、风筝等。
实际上,可以作玩具的东西很多,但并不是越新奇特越好。一些简单的家用物品,如塑料瓶、空盒子、小勺子等都能成为孩子的玩具;有时也可自己改装一些玩具,只要颜色鲜艳,可拿着玩的任何形式的物体,同时体积大小合适,经过消毒,不会造成伤害的都可以;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自制玩具,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想象力,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游戏内容要符合婴儿的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的儿童,其生理、心理发展不同,那么游戏的内容、方式也不同。0~6个月的婴儿心理发展,突出表现在视觉和听觉的发展上。在视、听觉发展的基础上,他主要依靠定向活动来认识世界。这时的发展任务主要是视觉、听觉,父母可围绕发展婴儿的视觉、听觉来开展亲子游戏:例如,发展视觉的游戏——父母拿着色彩鲜艳的玩具逗引婴儿,或母亲手带彩色手套活动手指,让婴儿用眼追踪等游戏;发展听觉的游戏——父母常给婴儿拉响能发声的玩具逗引婴儿或给他们哼唱等。
6个月至1岁的婴儿在动作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够独自坐稳,学会了爬行,手指活动能力变得灵活,可以自如地把弄玩具。语言开始萌芽,如会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依恋关系日益发展,如会认出自己的亲人与外人。这时期婴儿的游戏方式十分简单,一般是坐着玩耍、放到口边舔吮、挥臂敲击、扔玩具或到处爬行等。这个时期的游戏可分为大肌肉游戏、小肌肉游戏与成人沟通的游戏。如大肌肉游戏——父母帮助婴儿练习爬行、站立、迈步和行走等活动;小肌肉游戏——父母和婴儿玩套叠玩具、教婴儿敲打木块、铁块之类的东西等;与成人沟通的游戏——父母和婴儿玩“捉迷藏”游戏,或与婴儿一边看书,一边指着图画简单地说出图中的大意等,有利于亲子间的情感沟通,使婴儿情绪愉快。
1~3岁的婴儿能独立行走,能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会使用工具,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这些特征使婴儿具备了参与多种游戏的条件,而适合他们的游戏种类包括大肌肉活动、小肌肉活动、故事、图书和音乐活动等。如:大肌肉活动——父母与婴儿玩追逐的游戏;或做滚球、扔球、接球的游戏,以及爬梯等活动。小肌肉活动——父母和婴儿在桌面上或地面上玩玩具;用各种材料让婴儿进行美劳活动(如面粉团、手指画、蜡笔画等)。此外,还可以带婴儿玩沙、玩水。讲故事、看图书活动——父母和婴儿一起看图画书,培养他们将来对看图书或听故事的兴趣;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增强对事物和生活上的认识;发展语言技能。音乐游戏——让婴儿听音乐、唱歌和律动。音乐游戏可以使婴儿感到舒适,并使他们获得美的感受。
亲子游戏时,父母要特别尊重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内容,珍惜幼儿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如带孩子到公园,家长预设的游戏是“捉迷藏”,但孩子发现了地上的树叶,并很感兴趣,这时家长可以顺着孩子的意愿,引导他玩“拣树叶”的游戏。孩子的创意被承认,增强了孩子自信心以及对亲子游戏的兴趣。
三、早期教育
(一)什么是早期教育
广义:早期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一般来说儿童6岁之前的教育都属于早期教育。
狭义:儿童在3岁进入幼儿园,因此3~6岁孩子的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我们把0~3岁的教育称为早期教育。
(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1.早期阶段是小儿智力变化最重要的时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根据他多年的研究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从0~17岁已接近完成。其发展过程是:从0~2岁,发展达20%,到4岁时发展达50%,8岁达80%,12岁达92%,17岁已达到几乎100%成熟。在此过程中,智力的发展以2~4岁之间最为重要,如果在这个时期,婴儿的发展潜力受到忽视或压抑,则会使他们的智力发展受到阻滞甚至逐年减退。
2.0~3岁是可接受教育的
0~3岁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3岁前,婴儿的大脑发育最快。胎儿生长到6~7个月时,脑重只有200~240克,是成人脑重的1/8~1/6,神经元的数目为400亿个(成人为1400亿个),大脑皮层面积只占成人的10%~11%;婴儿出生时,脑重已增长到300~390克,是成人脑重的25%,神经细胞超过1000亿个,皮层面积增长到占成人大脑的42%,大多数沟回已形成;到第1年末,脑重已增至800~900克,接近成人脑的60%;第2年年末,增至1000~1150克,约占成人脑的75%。此后增长减缓。婴儿期神经细胞迅速生长,在1岁时达到最高峰,其数量已相当于成人水平。尽早给婴儿适当的感觉和运动刺激,为孩子创造神经联系的机会,建立有序的条件反射,可以促进其大脑发育及各种能力的发展,甚至可以弥补早期营养不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早教常识
“早教”一词,相信没有父母不熟悉,但鲜有父母有着正确的早教观和科学的早教方法。下面是几条父母必备的早教常识。
常识一:早教需要适龄化。
实施早教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借助专业机构的辅导和施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理想的早教需借助家庭、社会专业机构等共同完成,而父母往往是宝宝最好的早教老师,这也是许多国家都在提倡亲子早教的原因。
另外,亲子早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龄化早教,而适龄早教远远不是混龄的早教中心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父母的亲自参与,与婴幼儿之间形成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和家的温暖中体会到亲子教育的欢乐的同时,轻轻松松学到适龄的文化知识,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1~2岁:在快乐的亲子互动中,带领宝宝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并锻炼宝宝的体魄,促进语言发展。
2~3岁: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发展,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宝宝对阅读的兴趣,强调亲子互动。
3~4岁:鼓励孩子初步探索自然和周围的社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4~5岁:注意培养探索能力和创造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感受传统文化,增强艺术表现力,增进亲子感情。
5~6岁:注意鼓励孩子进行科学探索,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为进入小学做准备。
常识二:早教不是神童教育。
相关调查表明,在社会群体中,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九成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而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父母却只有三成。由此一些教育机构打出类似“培养超常儿童”的口号,就对家长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但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违背规律的方法,自然不会对事物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常识三:早教不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但往往忽视“过犹不及”的道理,希望孩子可以一夜之间成名成才。于是早教之风越刮越烈,孩子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但是,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一味灌输和盲目超前,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进而影响今后的成长。
常识四:早教不是特长教育。
也有一些家长,将早期教育等同于特长教育,认为学得越多越好,于是盲目攀比跟风。殊不知,特长教育一定要等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之后再开始。当孩子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时,急于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反倒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起到反效果。
常识五:早教不只是学知识。
有些家长认为早教就是单纯地找老师给孩子上课,提前学知识。这是极其片面的想法。早教是以情为先、以养为主、养教结合,重在品格素养和潜能开发的早期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方方面面,例如与人沟通的能力、乐观的品质等,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文化的积累。
常识六:早教不只是让孩子更聪明。
有的人误以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其实早教的含义包括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如果认为早教只是单纯地让孩子变得比别人更聪明,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