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饭不忘
封建社会提倡“每饭不忘君”,现在不说这了,似乎花几个铜板就有饭吃,与天上掉馅饼差不多。即便没有每餐记起,我们也绝不应该忘怀我们的先祖寻求食物的历史。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始创农耕的始祖,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名魁傀,又名“伊耆氏”,号烈山氏,“姜”姓,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为使百姓足食丰衣,不受病疾之苦,他遍尝百草,以致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尊崇。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旸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记载:“昔者神农氏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帝神农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足称伟大。班固云:“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创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
神农炎帝时代之后是轩辕黄帝时代。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代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姬姓,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他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之中华文明的先祖。
司马贞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国语·晋语》记载:“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历经悠长岁月,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最强盛的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再到强大一统的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与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因此,炎帝和黄帝共同成为我华夏民族的祖先,开创了代表中华文化的炎黄时代。至今,中国乃至世界华人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
然而,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庙在陕西省黄陵县世人皆知。农耕始祖神农炎帝比轩辕黄帝更为久远,他尝百草、种五谷,为中华民族解决了粮食这个人间最大的难题,永远地受到中华民族的尊崇。但直至1994年8月,炎帝神农氏之高平炎帝陵才被发现,才被世人瞩目。从此,我们开始了探索与发现的艰难历程。
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五谷庙,自1994年8月发现炎帝陵碑那天开始,就一直留下一个最大的谜团:以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的不朽业绩,完全应该拥有独立的祭祀场所,帝陵标志的碑刻为什么仅座落在一个小小村落的五谷庙呢?
无论谁走进庄里村炎帝陵,都没有米东明16年前第一次发现炎帝陵碑的秘密时那般神秘。正是这种神秘,将高平炎帝陵一鼓作气推向世界,成就了现在每年一度炎帝神农氏祭祀大典。现在高平炎帝陵已经名扬四海,学术界研讨炎帝神农氏,已经把高平作为炎帝神农氏当年活动最重要的地区。
笔者在CCTV—10编导摄制大型文化专题节目《寻找炎帝遗迹》访谈时,特意聘请了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俊义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史专家罗琨女士以及原高平市委书记王树新做嘉宾。王俊义先生特别指出:“高平市炎帝庙有30多座,上党地区炎帝庙100多座,属于明显的大范围高度密集。”特别是仅神农镇羊头山和周边乡村,就有炎帝陵、炎帝行宫、炎帝中庙、炎帝下庙、炎帝城、神农泉、神农井、五谷畦、艺谷圃、下马碑、五谷庙等成片遗迹群。更由于此地丰厚的炎帝神农文化内涵,为国内其他省份炎帝神农纪念场所难以比肩。
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深入揭示炎帝陵区的诸多悬念,这不仅为了解答多年来专家和游客提出的种种疑问,更重要的是为了整体发掘这一带炎帝神农遗迹群的文化内涵,奠定完整的实物和历史考证基础。
神圣家族
由南向北走近五谷庙,是一种探微幽深的心境。
由戏台向北走去,便走到山门遗址,两边是钟、鼓楼废墟。晨钟暮鼓,当然是东边钟楼,西边鼓楼,都是二层楼的规制。钟楼一直矗立至1986年。1994年发现炎帝陵时,残碑都散落在钟楼遗址,成为今日解读炎帝陵庙的珍贵文物。钟、鼓楼遗址都还能看出轮廓,尚余一米高的墙体。
正中一条甬道,直通正中坐北朝南坐落的五谷庙正殿,即五谷神炎帝神农殿,宋元风格,配以东西角殿,和东、西两边厢房。东厢房就是炎帝陵碑所在的碑亭原址。祠庙整体规模可观,最重要的,是它难以替代的文化意义,和历代久远所蕴涵的无数历史信息。
正殿门前阶下一米远之处原有三门,现在还留有石柱遗迹,应该是类似牌楼的造作。
三门前早年有献台一座,用于放置供品,由于年久已失。这是国内祖庙的独特设置。
中华传统文化,仅知道“是什么”,还难以称其为“文化”。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方进入文化领域。故凡去文物古迹观瞻,必须了解许多文化传统常识。否则按百姓说就是“瞎看”,与闭着眼观赏差不多。
古代的庙,一般都是祖庙,用来祭祀祖先。“庙”字的繁体是“廟”,上面“广”代表房屋,下边“朝”是朝拜之意。中国人早晨起来要先朝向老人礼拜问安。“廟”就是定时向死去的老人问安之处,也就是祭祀、朝拜之处。“廟”字的另一个异体字为“庿”,下面的“苗”代表本族人的苗裔前往祭祀之处。后来又逐渐产生一个简化的“庙”字,下边是一个“由”字,是“原由”之意,本家族、有原由的人祭祀的场所。
“祭祀”是我国独特的祭奠祖先的仪式。“祭”字下边是“示”字,即庙里三石支撑的献台及贡品的象形字。上部右边“又”,在甲骨文里是一只手的象形字,左边是“肉月”,即“肉”字。可见“祭”是用肉祭奠,内涵了远古时代的祭祀遗俗。“祀”字左边是“礻”字旁,同样是供桌供品即“示”字。右边“巳”是腿弯曲、手蜷曲前伸下跪的“人”字变形。因此“祭祀”就是人跪着以肉祭奠之意,以此表示对祖先敬重,希望获得祖先保佑。
《礼记·祭说》曰:“凡治人之道,莫及于理,理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法》认为,化育万物的天地,护佑万民的神明、先祖,圣勋贤臣于民有开创之功者,都要享受祭祀。
祭祀通常要设供台、摆香炉。香炉内一般盛小米,点燃象征天、地、人的三炷香分别插进香炉,行跪拜礼,念祷词。
当地俗传农家到此祭祀则丰产,商贾到此祭拜则富甲,医者到此感悟则技高,药者到此则灵验,游者到此览胜则福安。
原始渔猎文化时代,人民祭天、祭地、祭祖以及祭各种神灵,常常以战俘充当祭品。考古专家在山西南部发掘出捆绑埋人的灰坑,即是这种远古时期“人祭”、“人牲”的祭祀遗迹。二十世纪初,边远少数民族还有“人祭”习俗。小说上常有贼寇“杀头祭旗”,就是这种远古风俗的遗存。
到了商朝、周朝,祭祀已经逐渐采用“牛、羊、豕(猪)”等牲畜。并有了“太牢”和“少牢”的等级规格之分。“太牢”就是祭祀用牛、羊、猪三种牲畜,“三牲具曰太牢”。因为使用了农业生产的牲畜“牛”来作贡品,因此“太牢”是古代最隆重的祭品,后来太牢专指以牛祭祀。以羊祭祀则被称为“少牢”。古籍中有“诸侯之祭,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的记载。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等牲畜称“牲”,都是牛字旁。牺的繁体“犧”字,右边上部是“羊”,“牲”字右边是“生”,表示生灵。这说明造字阶段已经开始脱离人祭阶段,进入以牲畜祭祀的时代。
明代《七修类稿》记载“馒头本名蛮头”。相传诸葛亮亲率兵马在云南贵州与孟获作战,七擒七纵平定了叛乱。班师回朝之际,行至泸水,忽遇狂风大浪,部队不能渡河。当地百姓告之,此乃“猖神”作怪,需49个人头及黑牛、白羊祭祀,方能安然渡河。诸葛亮不忍以人祭祀,遂令用牛、羊、豕肉作馅,包入面叶之中,塑成人头形状,以祭鬼神。
晋人熟悉的《饼赋》说:“三春之初,阴阳之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此时举行宴会祭享,陈设包有馅的馒头,象征一年的顺利。联想诸葛亮南征回师,正值三春之际,这三春之际宴享馒头的风尚,似有沿用诸葛亮始创最高规格祭品之意。
庄里村村民传说,在清末与民国初期,五谷庙里用黍、稷、麦、菽、麻等五谷,以及蒸面猪等贡品祭祀炎帝神农氏,这是炎帝神农氏发明五谷种植以后,民俗尊崇炎帝神农氏的最高规格祭品。
高平乡间秋凉之际糊窗纸,必留一个小洞,说是神农老爷还没有回来,要留门。秋收后十月初一方可糊严实。北方的许多节令,在高平都是祭祀炎帝神农的日子。如二月初二为动土日,十月初十为谢土日,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亲人,却要到地里供羊馒头,祭祀五谷爷(神农),亲戚邻里互送羊馒头。感念炎帝神农粒食之恩。建房与丧葬时的镇物都是谷子。
朝廷定时的祭祀活动通常称为“社稷”,要在社稷坛进行。古代帝王祭祀日要记入朝廷祀典。祭祀时礼节极为庄重,百姓不得参与。祭祀的仪式,通常要设立供台,上摆香炉。这种香炉通常盛满小米,将点燃的三炷香分别插进香炉,跪拜行礼,口念祈祷之词。
庄里村历代是祭祀炎帝神农氏的圣地,设有下马碑,提示朝廷官员到换马村就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前往炎帝神农陵庙进香祭祀,以示敬重。据清顺治《高平县志》记载,高平西关有社稷坛,“明洪武初建,有司岁以春秋以上戊日致祭”。
祭祀是极为庄重的大事,“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祀”是祭祀,甲骨文“戎”字是“戈”与一只手,手持兵器“戈”,即是征伐之意。祭祀与征伐同为国之大事。“礼之起于祀神”,由对神的祭祀逐渐产生了“礼”,“礼”字右边是人下跪的字形,有礼的面貌为礼貌。中国为礼仪之邦,可见我国对祭祀传统之重视。
过去人们常在庙里说“煌煌庙堂,神灵在上”,说明庙是一个严肃的地方,不能妄言。太庙的明堂称庙堂,是古代帝王祭祀和商议军政大事的地方,故《淮南子·兵略》记载“故运筹于庙堂之上,决胜于千里之外”。
遇有难以决断的大事,常在庙里推测或密谋,称为“庙算”。面对祖先,首先要祭祀,以祈求古人帮助。在神灵面前猜测推断就是“神机庙算”,这是后来演变为“神机妙算”一词的字理本意。例如隋朝末年,李世民在晋阳城(太原古称晋阳)晋祠起兵反隋,“祷于祠下”(晋祠),许愿并求助古唐国先祖唐叔虞保佑。得天下之后立即还愿,定国号为“唐”。这都是“庙算”的“神机”,是严肃的事。“庙算”一词演变为“妙算”,似乎缺少了严肃庄重,有自作聪明之感。
庙里的仙女和仙子神像均年轻貌美,因此一般说到美女年龄时忌讳直说多少岁,都以仙女仙子作比喻,称“庙龄”,后来也被演变为“妙龄”,不知什么年龄为“妙”?
《礼记·祭法》:“远庙为祧。”孙希旦集解:“盖高祖父高祖之祖庙也。”那么炎帝神农氏之庙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高祖父高祖之祖庙”,其敬重尊崇应在所有远祖之上,是最神圣、最高级别的庙。
高平人祭祀炎帝神农氏敬重有加,敬重的心态却与外地不同。每年正月初一都要来炎帝神农庙请炎帝神农老爷回家吃饭,是当作祖宗、亲人、恩人看待,并不见外,常言“老爷就是咱种地人的圣人,不用那些讲究。丰收了也要记着带些五谷、带几个馍来告诉一声,不能忘了老祖宗”。
据明代皇世子、音律学家朱载堉的《羊头山新记》记载,此地当时“有石栏、石柱存焉,盖金元物也”。金、元是指我国北方两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时期。当时作者对这座庙的描写,透露了炎帝神农氏声名远播至北方草原民族乃至中华各民族的特殊地位,显示了所有炎黄子孙对农耕初祖的独特尊崇。
五谷庙正殿顶上是琉璃脊饰,正中有一个竖立的琉璃宝刹,正面刻有“炎帝神农殿”,背面刻着“大明嘉靖六年”,记载了炎帝神农氏的名号,并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的时间。
正殿内,四根并排的方形顶梁石柱支撑着四根大梁。即正殿“面阔五间”,约宽十五米。梁上以真金塑造着飞腾的金龙,这在国内极为罕见,标志着炎帝神农殿的顶级规格,与神农镇中庙村敕封“炎帝中庙”规格相同,应该也是帝王亲封。
一米高的石砌神台上,有三尊端坐铜像。居中是炎帝神农氏始祖。根据台湾炎帝154代孙姜竹先生研究排列的“炎帝神农氏分支分氏世系表”,炎帝神农氏始祖魁傀,又名伊耆氏、烈山氏,在位120年。炎帝神农氏左手持嘉禾即优良谷物,右手拄耒耜即原始农具,仪态肃穆,神情庄重,象征尝百草、种五谷、始创农耕的崇高地位和伟大功绩。文学家班固评价炎帝神农“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创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创原始农业的国家之一。我国古籍毫无例外地记载着代表这一时期的开创者,最先尝百草,制耒耜,教民稼穑的神农氏。这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没有丝毫的神化色彩。
“耒”与“耜”,都是上古时代的农具,两个字都是实物的象形字。
“稼”与“穑”,“稼”字是“禾”苗在“家”,即种在田里;“穑”右边上部是“麦”的上半部,下边是“回”,意为麦子收回,加“禾”字旁为“穑”,引申为庄稼收获回来。因此“种曰稼,敛曰穑”。
文献记载,“神农,神也”,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远古三皇五帝直到现在名号为“神”,并被人民普遍长久认同当之无愧者极少。那么,“神”是什么呢?
按照《说文解字》记载,“神者,申也”。“申”的汉字归类于“礻”字旁,属祭祀类。那么“申”又是什么呢?汉字研究专家白双法先生曾讲述他切身的一次亲历。为了拍一部关于汉字的电视系列片,2000年夏,他与剧组驾车前往清东陵,眼看已到达却下起了雨。本想在一株大树下暂避,白先生提议紧跑几步到门洞里从容等待。刚要跨进门洞,猛然一个炸雷闪电落在身后,回头望去,那株大树已经劈为两半。雨稍停,大家立即跑去查看,大树除了闪电劈开的垂直裂缝外,两边都有横向的几道裂痕。乡村老年人说来,这就是龙爪印。白先生顿时大笑,随之告诉大家,这就是“申”字。左右各一个向里的三个叉代表“手”的字形,中间垂直一竖,就是甲骨文的“申”字。后来左右两个“手”的字形连接,演变为现在的“申”字。“申”字表示不同种类闪电之中的那种“立闪”,如果闪电拐弯,字形就是“电”。不料今日亲身遭遇,千载难逢。
原来,古人心目中的“神(申)”,就是雷霆万钧、震惊天地、人类无法抵御的闪电,是大自然最超然之无可比拟的巨大力量。引申之就是伟大、巨大的力量,丝毫没有精灵鬼怪之意。在我国先民心中,炎帝神农氏就是“神”,就是那般无以言表的伟大,无以言表征服自然的力量,就是广阔宇宙亿万斯年永远无法超越的最顶天立地者。因此班固评价:“炎帝者,太阳也”,如同万物生长依靠的太阳。我们常常脱口而出“神农”,仿佛只是一个普通名称。我们今日的思维,永远难以企及古代先民思索的那般无法言表的精神境界。如果我们到达一个陌生的星球,即将饿死之际食物从天而降,那么给予食物者不就是“神”吗?远古时代的地球,不就相似于那个陌生的星球吗?那时的食物直接决定人的生与死,或许比一个炸雷更震撼心灵、刻骨铭心。《正义》曰: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因此就有“神圣”与“鬼仙(贤)”的概念,最高明的谋略技能为“神施鬼设”“神出鬼没”“鬼斧神工”,更高的境界为“神鬼莫测”。炎帝神农氏始祖名为魁傀,其中都有“鬼”字,那就不是一般的凡人,是人中最高明者。
农业自神农氏始,之前只有猎人、渔夫,那么神农氏就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如果说采集乃至尝试植物种植是向农耕演变属“量变”,那么炎帝神农氏获嘉禾就属“质变”。从此肇始了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史,这不仅是中国农民的骄傲,更是以农耕为基本特征之中华民族的骄傲。
“神农氏”就是农业之“神”。他的神力展现为每年春季放火烧荒,为当年耕作清除土地上的灌木杂草。《说文解字》记载“炎者,火光上也,从重火”,即火焰上升为炎。神农氏开创原始农业,由火耕到耜耕,而且火耕一直与耜耕相伴而行,使生产力不断提高,故神农氏又名烈山氏。孟子说:“益烈山泽而焚之”。“烈”字下面的“灬”是“火”字,“列”字是“刀”与“歹”,字理是火烧如同刀杀,发音是大火燃烧时“列列”的响声。“烈山”与“炎帝”字理字意相通,是远古文化信息在汉字笔划里的储存。贯穿于汉字笔划之中的字理意义,均是这个规律,因此汉字被公认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直到建国前后,我国西南某些少数民族仍采用刀耕火种。因为火与农耕,与人民生活发生的关系,使火成为人们心中最神圣之力量,敬仰之,崇拜之。神农氏为火耕之祖,以火德王,人们就尊其号为炎帝。《左传》记载:“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所以后世都把炎帝及其后裔祝融,崇为火神,民间所谓火德星群是也。
放火烧荒时,山上山下火焰冲天,那气势无疑是惊心动魄。“炎”的字形上下都是“火”,能够代表那般情景的真实写照。火焰烧过后,土地覆盖厚厚一层草木灰,为谷物种子发芽生长准备了充足的养分,秋季就能收获保障氏族生存的粮食。土地在诞生农耕以后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炎帝”就是“炎地”,同音往往同意,音近往往意连。
我国秦汉以后的古籍中,常以炎帝为主,祝融为辅,四季配夏,方位配南,敬仰以极。火为红色、赤色,故炎帝又号称赤帝。中国常称为赤县神州,赤县即赤帝之县,神州即神农之州也。炎帝神农氏的威名几乎与中国等同。我中华民族喜好红色,以红色象征喜税,象征胜利,故以红色装饰喜庆,以红旗为胜利的旗帜。
古代帝王都是面南而坐,以此为基准,就是前为南、后为北、左为东、右为西。与我们今天识别地图“上北下南右东左西”完全不同。
炎帝神农殿的炎帝神农氏铜像左边即东边并排而坐的,是后妃铜像。将夫妻塑像并列,这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祭祀规范里比较少见。但炎帝神农氏并非封建帝王,他位列三皇五帝,远在封建礼制形成之前几千年,处于早期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氏族首领或男或女,只要为氏族做出成就和贡献,都会受到同等尊崇,是原始社会的男女平等时期。如女娲补天、嫘祖养蚕、精卫填海等女中杰出人物,同样受到敬仰。中唐时期唐玄宗到高平,见秦赵长平之战遗址尸骨遍野不忍,遂下令掩埋被坑赵国军人尸骨建造骷髅庙,正殿塑赵国王师统帅赵括夫妇塑像,就保持了这样的传统。
居炎帝神农氏铜像右边即西边并排的是太子铜像,按说应该是后来继任的炎帝。
但是,高平庄里村五谷庙是根据本村世代传说塑像,本村世代传说这是史籍记载的农官“柱”。太子“柱”长期随父参与尝百草种五谷担任农官,由于经常替父尝草中毒,寿命不长未能继承帝位,但为始创农耕也作出重大贡献,享受同等祭祀待遇。
太子本意为大子,一般即长子、最大的儿子。即将继承王位的长子是普天之下最大的儿子,常常再强调而称为“大大子”。古人竖写文字,凡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字常常省略写成“丶”,“丶”逐渐写入“大”字之中形成“太”字,由此继承王位的“大大子”就演变为“太子”。太子的师傅文为“太师”、武为“太傅”,即最大的师傅。最大的医生为太医,最大的监督人员为太监。太监监督後宫又要防止出轨,就要阉割,做个小手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比“大人”“大娘”还大的为“太公”“太婆”“太夫人”,更老的人称“老太公”“老太婆”“老太太”,考入国子监的学子称“太学生”等。中华文化由我国流传至日本,日语仍遗留有称“大大”的习惯,如对汉奸、叛徒等常说“大大地好”。
炎帝神农氏始祖、后妃、太子神座坐落的神台上雕刻着飞龙、麋鹿、麒麟、花卉等浮雕图案,其中两头石狮的前半身探出神台之外一尺多,极为罕见。浮雕虽风化严重,但仍展示出极为精美的雕刻工艺。
这座正殿虽属明代建筑,大梁上“大清乾隆年岁次巳未仲秋重修”的记载历历在目,大梁上的彩绘镶金的金龙熠熠生辉。“龙”的形象非帝王而不能采用,尤其是金龙。炎帝神农氏位列三皇五帝,这种帝王规格远非寻常庙宇能够相比。
正殿门前石阶下,尚存“石臼”一具,是古代用来杵米的杵臼之“臼”。虽然配套使用的“杵”已失,却足以说明正是极为古老的脱壳碎米工具。后来我国乡村以畜力为主适用高效的“磨”取代。“磨”字由“麻”与“石”合体,因石磨工作面只有凿成不光滑的粗糙面,像脸上的“麻子”一样互相摩擦,才容易将粮食脱壳、磨为面粉。
高平市直至近代杵臼仍在长期沿用。据高平市知名作家袁富才回忆,他1974年还在高平米山老家使用杵臼为玉米褪皮。首先放玉米粒于臼内,倒入一些凉水,用带木柄的石杵不停地上下杵击,直至玉米粒褪去表皮。杵上一会儿,就溅起一身黄色斑点,至今难忘。杵臼的特点是比较省事,随用随杵,用多少杵多少。春秋时期赵国保护赵氏孤儿的大臣就有一位公孙杵臼,复姓公孙,以此工具取名。
东角殿是太子殿,目前祭祀三位太子。为什么三位太子也会配享祭祀,而且都称太子呢?这源于当时正在进行的食物革命。由于火的使用、石器的使用、弓箭的使用,大大增强了中华先民搏击猛兽的战斗力,猎获物大大增加,人口迅速增长。随后便是野兽越来越少,食物需求越来越大,“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氏族面临食物短缺的生存危机,这种形势迫使人们寻找解决食物危机的出路。神农尝百草,种五谷,开创了农耕,开始了长期的、不止一代人的谷物种植实验。这里有其三位儿子的艰辛劳作和农业技术成果,他们同样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农业技术水准与贡献,同样受到尊崇。不过为什么塑像都是青面獠牙呢?
张文秀根据世代传说告之,由于三位太子都参与替父尝百草,都长期接触着各种毒草,因此长成畸形。但他们对始创农耕作出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还有一位四太子,因病未长大成人,故未入庙。
《改修炎帝行宫碑记》记载,“陵之上即艺谷圃也”。“陵之上”即紧靠炎帝神农氏陵墓的东面高处,是当时炎帝神农时代最初的种植实验园地。湖北神农架地区古代流传至今还在传唱的中华创世纪史诗《黑暗传》,记载了炎帝神农氏获得嘉禾之后,“八种才能成栗谷,后人才有小米饭”,记载了炎帝神农氏在最初的“艺谷圃”八年才实验成功谷物栽培。但要推广扩大种植面积,在整个氏族推广采用农耕技术,则需要长久的,许多代人的不断实验推广。炎帝神农氏的三个儿子都继承父业,参与在“艺谷圃”农业实验和开拓农耕事业,这是解决吃饭、拯救氏族、拯救人民最伟大的事业,同样被人民铭记。因此,虽然“太子”的字意应该是最大的儿子,但人民铭记在心的,是与炎帝神农氏同等伟大的几位儿子,都称太子,都受到祭祀景仰。
居中是大太子,担任炎帝神农氏的农官,手持嘉禾。据南宋罗泌所作《路史》记载:“炎帝柱,神农氏子也。”2002年羊头山出土之唐碑记载:“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播生嘉谷,柱出兹山矣。”这是目前所见国内最早的关于农官柱的碑刻记载。又据《国语》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潜夫论》记载“初,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故立以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之兴也,以弃代之,至今祀之”;《蒲州府志》中“路史·国名记》记载‘柱所都蒲阪’”;《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之后,烈山氏都于蒲阪”。这些记载,描绘了农官柱出生羊头山,后来发展到河东即今晋南地区建立氏族领地的发展轨迹。左边是二太子,也手持嘉禾,同样子承父志,从事农耕技术。
右边是三太子,主要从事医药实验,因此塑像手中未置嘉禾。因其许多毒草都代父品尝,炎帝神农尝百草形成的《方书》,即百草药性及医疗知识,主要由三太子传承。
三嵕之神
西角殿是三嵕殿。三嵕之名别处极少听说,神像又是新塑,为什么会有这个三嵕殿呢?笔者1994年拍摄炎帝陵时未曾见闻。虽然当时拍摄了不少被村民挪做建筑材料的炎帝陵庙碑刻,但因主题所限,未详细研读所有碑文。此次亲眼见到了刚从村民家中收集回来的一批石碑,其中一通皇明天启六年之重修三嵕殿碑记,方知确有所据。
“嵕”字并非常用字,生活用语极少采用。按字理,右半边是凶险峻峭的字形,左半边“山”字是归于山类,因此“嵕”便是险峻之山。汉代许慎记载“羿,帝喾射官也。三嵕山今在屯留县西北”,即高平北面长治市屯留县,主峰海拔1266米。《淮南子》载:尧时十日并出,禾木焦杀,民无所食,尧乃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万民皆喜。《古今图书集成》载:“三嵕山,一名灵山,一名麟山,在屯留县西北三十五里,三峰高峻,为县伟观,相传羿射九日之所。”
长子县志记载“俗传尧时,善射之羿殁,而为三嵕山之神”。当地传说,羿为尧时的小部落首领,是弓箭发明者。甲骨文“羿”字下部为双手并举,上为“羽”,故“羿”即双手并举发射羽箭猎取鸟羽类目标之意。“殁”字右边是“没”的半边,就是“没了”、死了。左边是“歹”,不好之意,百姓常说“不知好歹”即此意,“殁”即死。“宋)崇宁间,敕赐庙额封灵贶王”。可见,三嵕之神是华夏民族的著名人物,“羿射九日”的英雄。
当地传说,羿射下的九日坠入上党大地,化作至今还能点燃的石头,人们称作煤。
现今老爷山下的神渠村,就是羿的故乡。因羿射九日,得王母娘娘的厚爱,送羿一粒长生不死丹,却被嫦娥偷吃,飞升月宫。羿思念嫦娥积郁成疾,不幸于农历七月七日病逝。羿去世后,英灵化作白云,与嫦娥在天上相会。据说,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老爷山地区都要下雨,传说是夫妻二人洒泪痛述离情别绪所致。
王母娘娘得知此情,为羿所感动,奏请玉皇大帝遣羿于三嵕山为神,显灵庇佑百姓。从此,民间凡遭天旱、疾病,有祈必应,有求必验。久之,来此祈福还愿乡民四时不断。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和七月初七,举行两次大庙会,方圆数百里乡民都争先恐后前来老爷山进香祭拜,祈求平安幸福。
羿射九日在尧时,后羿射日在夏朝,可知射日之事不止一次发生。
据天文研究,向前推3600—6000年期间,一颗巨大的太阳系外星球从地球的近旁擦过,使地球的极点移到了现在的位置,相应的地理方位也发生了偏转,古人惊恐的发现“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赤道也相应的发生了偏移,而横亘蒙古至中欧的大草原应比现在更偏向南方。
这颗星球与谷神座附近的行星发生了碰撞,在谷神座附近留下难以计数的碎片,于是地球上的人便看到了碰撞后的碎片,天文学家称为谷神座小行星,其中燃烧的巨大碎片有九个,加上太阳,上古先民称十个太阳,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照耀着地球,光辉所到之处万物枯焦,此时应为尧执政时期。这或许就是《山海经》记载羿射九日的自然灾变之根源。
由于过于炎热,海洋中的水份大量蒸发,所以当碎片冷却,气温下降,于是就开始下暴雨。这几个碎片接二连三地坠入地球的海洋中,称为焦侥,冲击掀起滔天巨浪,引发全球性的大洪水,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洪水,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都是这个时代的事情。
“十日并出”透露了神农氏始创农耕之后,因种庄稼开始需要雨水,而羿的时期遭遇特大干旱,导致“焦禾民无所得食”,尧命精于射箭的羿“射落九日”,不利的干旱气候后来缓解。由此可知,农业与气候从来紧密相依。
由农耕的需求,我国古代得以产生辨别气候、指导农业的二十四节气。我国中原农业气候的把握均以此为依据,中华农耕文明逐渐形成。曾经斗争恶劣气候、以图保障农业丰收的羿,便与农耕始祖炎帝神农氏一同在此受到人民纪念。“尧使羿射九乌于三嵕之山,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带绳子的箭)大风于青邱之泽”,充分展示我古代先民搏击自然之英雄气概。
在此特别指出,我国的农耕气候极为独特,有着北半球同纬度最寒冷的冬季。黑龙江最北部的漠河,冬季最低温可达摄氏零下39℃(2010年冬又刷新纪录),同纬度的英国伦敦却是4℃。广西桂林最冷时能够飘下雪花,同纬度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滨,人们还在游泳。到了夏季,山西省南部的运城地区是我国仅次于吐鲁番盆地的最热地区,最高温度可达摄氏42.6℃,坐树阴下亦汗流浃背,今人俗称“桑拿天”。按当代气象科技测量,运城地区水蒸发量为降雨量的5倍,远古水泽因此逐渐蒸发演变为盐池。可见我国是最典型四季分明的气候。从我国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曲线看,羿的时代确是一个高温气候的时期。因此,“后羿射日”的故事向我们透露了最直接的远古气候信息。我国先民与大自然抗争就是这样不屈不挠,因此配享祭祀于炎帝神农氏一侧。
灵贶王于炎帝侧,三嵕山之神于神农氏侧。即“王”在“帝”侧、“射神”在“农神”侧,等级符合礼制规范,神位资格毋庸置疑。
西角殿旁边是坐西朝东的子孙祠,是村民求子处。里面子孙娘娘的形象,怀抱一个婴儿,似静坐莲花的观音菩萨。
与子孙祠连接的是西厢房,碑刻记载为西陪房,再南就是鼓楼遗址。
东角殿太子殿东边,是牛王殿马王殿,现在已经成为围起院墙的墙外建筑了。因炎帝驯服了牛马,牛马为农耕立下汗马功劳。每年七月十王,家家户户要做一锅米面菜饭喂牲口,同时唱“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喂顿面菜饭”。
炎帝陵碑
东厢房正面墙壁内,就镶嵌着1994年引发高平炎帝遗迹群大发现的炎帝陵碑。正中“炎帝陵”三个楷书大字,书法浑厚遒劲。右侧直书“万历三十九年孟夏吉旦”。左侧下书“生员申道统立”。碑高95厘米,宽66厘米;70厘米以上为碑额,呈弧形。石碑底座长90厘米,前伸30厘米,碑体平面与墙体平面相差14厘米,即为凹陷深度。因碑嵌在墙内,无法测量碑的厚度。万历是明代年号,万历三十九年即公元1611年,立碑至今年整400年。
守庙老人讲述了半个世纪以前的一些往事,早年炎帝陵碑所在是个大亭房,四不扇,方言即没有四面墙,亭后面是“皇坟”,并不知道是哪个皇帝的坟。共产党取得政权,实行土地改革以后,这里分给老人,砌墙盖成房子,把陵碑包在其中建为东厢房。这在20世纪50年代,传统文化不被重视的年代,只是一件难以被人存入记忆的往事。
现在,张根昌夫妇已先后去世,五谷庙的许多事就成为往事。任何“为什么”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解读”。探索发现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对无数未知提出“为什么”,对无数“为什么”不懈的考察、探索、分析、综合、推理、解读。“是什么”百姓都知道,很难说就算文化。解读“为什么”才有了文化深度,才具备文化要素。
历史之谜,最大的魅力恰在最初不解之际。
遗憾之余,也暗自庆幸这次前来还不致太迟,否则线索将会越来越少,有效信息将会一个个悄然带入坟墓。
我等自认对高平炎帝陵还是了解的,可是一到具体问题,就常陷入“历代久远,莫知其详”。现在无需收集游客提问,这里到底是什么?是五谷庙?是炎帝庙?是陵墓?还是祠堂?它的基本定位,是困扰我们的一个最大猜想。
1995年7月,在发现炎帝陵将近一周年之际,山西日报记者姚剑闻讯后立刻赶来五谷庙采访,米东明将两次考察湖南炎帝陵购回的资料书籍五册一套悉数赠送,由此促成山西日报开始报道,时任高平市委书记也开始关注,高平炎帝陵的传播继中央电视台之后开始延伸,对炎帝陵的关注,已经不止最初三、五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