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了,老教授对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谆谆教诲:“初入社会,切记缄默为贵呀!”言外之意:社会上人际关系复杂,随时会像陷阱一样布在我们的脚下。而这句语重心长的话,也被涉世未深的懵懂少年奉为处世箴言。
沉默是处理复杂问题的一种手法,是低调为人的一种沉稳表现,是避免张扬的一种形式,是回避某些棘手问题的一种策略。沉默是一种“度”的表现,因此有人说:“沉默是金。”
但是,在现实职场生涯中,沉默并不一定是金,而很可能成为影响个人成长的障碍。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农夫养了几只母鸡。一天,家里来了客人,主人要杀一只鸡招待客人。客人劝阻道:“都是下蛋的鸡,杀了多可惜!”主人说:“这只是光吃食不下蛋的‘混混鸡’,留它何用?”主人之所以明察秋毫,不“滥杀无辜”,是因为他对下蛋鸡的印象深刻——下完蛋总要“咯咯”地鸣叫。能下蛋、下蛋之后又能大张旗鼓地鸣叫,原来也是母鸡的明智之举。
如果你选择了沉默,那么势必放弃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阻断了与上司和同事沟通的渠道,埋没了自己的才能。久而久之,便会成为职场上的庸人,无人注意、无人了解,沉没在职场的最底层。善于表达是职场人能力的一种表现,能说、能干,是全才;不能说、能干,是人才;能说、不能干,是庸才;不能说、不能干,是蠢才。
选择了沉默,也就放弃了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职场上的人形形色色,不一定都是善良的,如果你一味地选择沉默,有些人会得寸进尺,“软柿子”总有人想捏一把。“大人不计小人过”虽说没错,但对得寸进尺的人,应当适当地回击,这也是维护自己尊严的必要手段。毛主席说得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如果你总是选择沉默,是对团体、企业的不负责。“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一种不想尽力的表现。一个成功的上司,会非常喜欢倾听普通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收集员工们的好计策。也许你的一句话,会对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未可知。
在职场上,离不开与同事们的交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沉默寡言,朋友就会少,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站出来扶你一把的人能有几个?
要学会做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不可一味选择沉默。但凡事不可太过,在职场上应视场合,该沉默则沉默,该表现则表现。人与人的交往重要的是用心灵去交流,而不是一条所谓的“缄默是金”就能全部替代的。
刚刚大学毕业的小李进了一家颇有名气的房地产公司,他认为自己刚刚参加工作,人微言轻,还是处处保持低调的好。于是他说话办事从不与人争吵,开会讨论时,尽管有自己的看法,但从不抢着发言,而是让同事先说,临到自己发言时也是随便附和几句。其实,他原本有好多想法和创意,但他有几点顾虑,一是担心自己刚到这里便“妄开言论”,会被人认为是张扬、是锋芒毕露;二是怕自己的思路不合领导的口味,会被人认为是幼稚。原以为这样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可是一年过去了,人缘倒是有了,每一次提拔却没有他的份儿,弄得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据此,你还能说“沉默是金”吗?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的确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沉默,因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你刚刚加入一个公司时,通过《员工手册》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在没有完全熟悉之前,适当地保持低调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你急于表现自己、锋芒毕露,也许会给人留下急躁冒进的不良印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细心观察周围同事的喜好以及工作方式,虚心求教,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更快地融入团队,获得同事认可。
如果像故事中的小李那样过分“沉默”,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在人才竞争中,你要将沉默、踏实、肯干、谦逊的美德和善于表现自己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别人赏识你。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下,沉默谦逊确实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制胜利器,但无论如何你也不要把它当成金科玉律来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信奉。
丘吉尔说过:“没有人希望做个失败者,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争取胜利。”我们并非反对“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但是,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凡是成功者,必须具备推销自己的能力。
在瞬息万变的职场中,仅有才能不见得就能脱颖而出。即使你是一个成就非凡的人,也不要等待被别人慧眼识中。一个聪明的下属应该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才能并牢牢抓住机遇的人。
在职场上,要想得到提升,成功地向上司推荐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得让上司知道你每天在干什么,并对你有较高的评价。许多人都以为,只要自己表现好、工作好,迟早都会得到重用。但有时候情况往往并不是这样,因为老板每天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不可能对每个员工的方方面面都有详细、准确的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适当的时机适当地表现自己。
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时,有一天晚餐后与几位幕僚闲聊,纵论当世的英雄豪杰。他深有感触地说:“彭玉麟和李鸿章乃盖世之将才,吾不能及。”一位幕僚忙说:“此言差矣。您与彭、李两位大人各有所长,各领风骚也。”另一位幕僚颔首抱拳道:“彭公威猛,故人不敢欺。”又一位幕僚则捻须低眉说:“李公精敏,自然人不能欺。”说到此处,其他幕僚纷纷语塞,不知下文该如何应对,发过言的幕僚同样面面相觑。曾国藩闭目沉吟:“但请诸位知无不言。”众人一时陷入尴尬。突然,在一旁管理文墨、负责日常抄写的一名后生小步趋近曾国藩,躬身细语:“想我曾帅仁德,人不忍欺。”此语一出,满座鼓掌。曾国藩满脸笑意,连称:“言过其实,言过其实矣!”殊不知,曾国藩向来以“仁德”二字自诩,此言正中其下怀。
事后,曾国藩仍对那个说话的后生念念不忘,问其手下:“此为何人?”
手下人回答:“此人祖籍扬州,秀才出身,行事一向谨慎、多思、少言。”
曾国藩不禁喟叹:“此生有大才,不该埋没。”
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便委派那个后生任职权倾一方的扬州盐运使,令他衣锦还乡。这个人,就是“两年四级跳”的两湖总督陆徵明。
陆徵明因为一句妙语而为自己争取了升迁的机会,可以说,他是一个善于表现自己的人。
著名管理顾问克利尔·杰美森对如何获得晋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许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顶头上司就一定会拉自己一把,给自己出头的机会。这些人自以为真才实学就是一切,所以对提高知名度很不经心,但如果他们真的想有所作为,我建议他们还是应该学学如何吸引众人的目光。”他的话指出了在晋升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向上司、同事推荐自己,形成影响力。沉默可能是金,但也可能是埋没天才的沙土,关键看你如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