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5700000020

第20章 社交人

这种文化反抗的根源可以上溯到“八叛逆”在山景城开办公司时,也是希区柯克在拍摄《眩晕》时。1957 年 9 月,在成立仙童半导体的前一个月,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的《在路上》问世了,30 并迅速成为了诠释全新一代的有力读物——包括鲍勃·迪伦(Bob Dylan),他曾经向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坦言,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就像它改变了其他人的生活一样”。

通过将充斥着不满的聚宝盆变成文学作品,通过像逍遥派波希米亚人这样的社会边缘局外人一样嘲笑当代家庭、学校、郊区和工作场所中所缔结的不真实约定,凯鲁亚克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和金斯堡等其他自由主义垮掉派诗人一道,蒂莫西·利里(Timothy Leary)和盖瑞·施耐德(Gary Snyder)也对各种形式的传统权威提出了挑战——从主流媒体和大政府到《组织》,再到《一袭灰衣万缕情》中的组织人。这是一场新的律动:放纵主义在传统工业社会背景下的大爆发,法兰克福学派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在他 1964 年畅销书《单面人》中有过描述。

但是,新的诠释超出了“垮掉的一代”对传统权威的波希米亚式反抗。借用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的原话,这场公共起义有着“因共同幻想而产生的集体个性”。在桑尼特看来,这个幻想的要义是“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波希米亚式反抗的根本自由意志论并驾齐驱的是马尔库塞和保罗·古德曼(Paul Goodman)等六十年代激进分子提出的社群主义思想。史学家希尔多·拉斯札克(TheodoreRoszak)称后者为反主流文化的“重要斗士”。31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马尔库塞和古德曼等理论家试图创建一种全新版本的人类,将五十年代的企业“单面人”升级为社交版的人,即所有人类的联合体。他们的社群主义信仰体系依赖于对虚构过往的加文·埃尔斯特式向往——一个心灵欢乐的工业化以前的世界,一个永恒的情爱大集会;在这里,“按比例缩小”的工业主义将“服务于村落 / 街区的理念”。无论它是保罗·古德曼对恢复前殖民时期的印度社会的返祖式信念,还是赫伯特·马尔库塞关于人类从资本主义的精神异化以及后革命时代的社会一统的理论,抑或是像“旧金山淘金者(SanFrancisco Diggers)”这类嬉皮士公社主义群体的自发式原始主义,最终的结果都是信奉一个虚构的集体社会过往,也就是唐·泰普史考特和杰夫·贾维斯将之理想化的同一个互联式的口头文化。正如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名人)所述的:“随着新事物一起浮现的乌托邦形象总是会同时让人想起自己的过去。”32

他们对过往的集体纯粹的信仰并非前无古人。早在两个世纪以前,让 - 雅克·卢梭就曾有过对过往的向往,并对他所认为的当下社会的无情和不平等发起了抨击。在珍贵的五卷本《私生活史》一书中,法国历史学家让 - 玛丽·格勒蒙(Jean MarieGoulemont)描述了卢梭对“透明公民的想法”33 的迷恋。卢梭本人对公有社会无限向往的典型语气,体现在 1758 年《致达朗贝的信》中:“除了那些有很多理由互相喜爱并总是团结一致的人们,还有哪些人有更好的理由经常聚集在一起,并相互之间形成甜蜜的愉悦关系呢?”34

但愿我们能够回到过去,按照古德曼和马尔库塞的卢梭式怀旧之情的逻辑,回到洛克希德和 IBM 之前,回到“组织人”和军工联合企业之前,回到人人在头上戴着几朵鲜花的时候,回到村落 / 街区的真实社会——那么我们或可发现身为人类所意味的真实色彩、兴奋、权力以及自由。

在一篇关于 1848 年法国大革命失败的文章《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赫伯特·马尔库塞的灵感源泉卡尔·马克思认为,“人们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他们不能按自己满意的方式创造;他们不能在他们所选的境况下创造,而是在他们过去遇到、给予和承传的境况下创造历史”35,这个说法不仅适用于1848 年,也适用于 1967 年或 2011 年,这个“抗议者”之年。

您看,在 1967 年“夏日之恋”期间,凭着对工业化以前社会的迷恋而赶赴海特 - 阿什伯利情爱大集会的几万人,他们都是希尔多·拉斯札克笔下的“技术统治下的孩子”——他们是自己试图逃离的、“利维坦”式的工业化晚期世界的产物。36这是寻找个人本真 37 和集体共处的不断自发反抗的一代——一群希望构建伦敦经济学院理查德·桑内特笔下的“亲密社会”38 的、由破坏性个人组成的孤独群体。因此,“夏日之恋” 中对社交的狂欢正是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所述的一场“资本主义的文化冲突”,在冲突中人民的经济境况与他们对这些境况的思考正好处于对立面。人民变得更原子化、更孤独,他们与传统社群之间的隔阂将变得更深,而他们将更加爱上这种社交式想法。但是他们对社交的定义与众不同,过于反映自己的分散身份,以至于他们对社会本真的崇拜同时变成了对真实自我的膜拜——借用文化批评家克里斯托弗·拉什(Christopher Lasch)的名言来说,这种膜拜催生了一种“自恋文化”,而那些自恋者“在没有一位美言读者的情况下将活不下去”。39

阿 尔 文· 托 夫 勒(Alvin Toffler) 发 现 了 其 中 的 讽 刺 意味——一个日益个体化的社会和一个对共同身份的日益渴望。

他在 1970 年出版的畅销书《未来冲击》中就曾预言,今天充斥着个人声望的股市交易以及信息快速流动的 Web 3.0 时代将不会长久的。托夫勒评论道:“真是讽刺,最大声抱怨人们无法相识或相知的人往往就是那些呼吁更大个体化的人。”40 因此,正如托夫勒所指出的:与我们工业化以前的前辈相反,后工业时代的人是“模块化的人”,能够建立各种阻碍我们形成强烈共同身份感的“临时性人际关系”。“就像以更快速度流经我们一生的事物和地方一样,”托夫勒在《未来冲击》中写道,“人民也是如此。”不幸的是,蒙特利流行音乐节中大部分的孩子们都忙于建立他们的临时人际关系,以至于无暇思考他们强烈的个人主义感与对社群的渴望之间所存在的矛盾。“这就是我这一代,这就是我这一代,宝贝。”谁人乐队在蒙特利这样唱道。这句歌词源于《我这一代》,也是一首 60 年代的颂歌。但是,60 年代是《我这一代》就好比社交媒体是 My Space 一样——每一代自恋的波希米亚人都根据他们自己的不同需求和期望来建立自己的社群。这些波希米亚人是道尔顿·康利笔下“多面人”的始祖,抑或是雪莉·特克以及乔纳森·弗兰岑笔下的自恋数字青年的始祖——今天这个 foursquare、Airtime 和 Plancast 时代中的那些自由流动的、分散的“蝴蝶”;它们随意并孤芳自赏地从一个网络社群飞到另一个网络社群,从一个个性化的在线体验飞到另一个在线体验。

与玛德琳·埃尔斯特的美丽富足一样,“夏日之恋”也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方面,反主流文化促进了新新人类的诞生——从传统社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带着强烈个人主义的自由思考者。但是,在另一方面,反主流文化又希望回到公有社会的发源地——工业化以前的村落。将波希米亚式个人主义与原始集体主义成功结合的几率,就像希区柯克电影中的剧情一样“现实”。结果,“夏日之恋”行不通;如我们众所周知的,它确实没能成功。

那是一幅我们曾经见过的画;当然,不仅仅是在电影中,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见过。1967 年那些穿着时髦破洞服装、帆布背包里装着《多面人》和《在路上》涌入旧金山的年轻人们,可能不像 1849 年那些追求有钱女子的贫穷男人们那样窘迫,但他们关于在情爱大集会中联合全人类的自由主义梦想和 1849 年那些淘金者的梦想一样荒唐可笑。因此,当革命性的“夏日之恋”实验在喧闹声中收场,我们丝毫没有感到奇怪。

“我希望在衰老之前死去。”谁人乐队在蒙特利这样唱道,然后作为 60 年代的人将如何死亡的彩排,将乐器摔碎在舞台之上,以宣泄少年的愤怒。

实际上,到了 60 年代晚期,旧金山的许多“友善的人”变得暴力和愤世嫉俗;这种情况的出现,一部分源于对纯粹社群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过度信奉。英国纪录片导演亚当·柯蒂斯说:

“将他们拆散的,正是被认为已被放逐的东西:权力。一些人比其他人更自由——强者统治弱者,但是法律不允许民众对镇压进行任何有组织的反抗,因为这就是政治。”41 结果,曼森家族替代了情爱大集会。绝非偶然的是,1969 年充斥着无家可归、饥饿、毒瘾、犯罪和疾病的海特 - 阿什伯利,开始越发像 1849年的那个旧金山——排着死去淘金者和破灭梦想之尸的一座坟场。

希区柯克《眩晕》电影展现出一具尸体从来就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死寂。又如马克思在关于 1848 年失败革命的文章中所写的:“所有死去一代的传统就像活者脑中的一场噩梦。”事实是,“夏日之恋”中的一代、《我这一代》,并没有在 1969 年死去。

他们只是转到网络了上。而今天,我们又置身于这场律动之中。

它现在叫做社交媒体。

电影都是天生的社交事物。

——马克·扎克伯格

同类推荐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近年来,与世界名校相关的书籍确实出了不少,但是本书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从她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的经典理论,向读者道出了高等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在阐述牛津和哈佛这类名校严谨的培训制度和优越的学术环境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当今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通病和共同面临的困境。本书不仅能使读者切身感受到海外求学的细节和经历,而且还会引发他们对高教领域内诸多遭受忽略、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我要做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

    本书的主人公金铃是一个成绩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她为了做个让爸爸妈妈和老师满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向大人们作了许多“抗争”,是一本相当值得大家看的好书,你一定会被小主人公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坚持、努力的信念所感动,书中也以有趣的方式展现了当代孩子对现代教育的看法,比如,在金铃的联想中,猫就是一些因学习好被老师喜爱,被家长夸奖的好学生,而那些不被看重的孩子当然就是老鼠罗……
  • 绝世六小姐

    绝世六小姐

    天小烟一睁眼,发现穿越了。天啦撸!她一个市井小混混,怎么会穿越了呢?好吧,穿越就穿越!但,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会有一个腹黑缠着她不放?听说还是冷血无情祭祀大人,确定?传闻不可信!!!【1v1,欢迎跳坑】
  • 倾世恋:秦天你看陶花开了

    倾世恋:秦天你看陶花开了

    陶倾这辈子干过最傻的事儿就是强了个小肚鸡肠的bt!本以为他花心能助她顺利逃脱不平订婚,谁知这花心大少不是个好人!不他就不是人!他是个禽兽啊!“秦天!你个色狼!你个变态!你你你混蛋啊!”“你别过来再来我喊你强奸!”“刚刚隔壁王叔家母猪被强奸了陶倾你是不是人招!”“倾倾思密达~你看看伦家都被你打毁容了好委屈啊啊呜呜’陶倾此刻的内心是崩溃的....变态明明是你拿着我的手打得自己啊啊...陶倾誓死要把这个怪蜀黍培养成贴心小棉袄,安静美男子,温柔好丈夫......可是。。。。养成记...的结果秦天我错了!惹上这么个花心大少本以为花心才能让一夜情没影谁知遇上她他的花心就这么没了!
  • 雪痕的誓约

    雪痕的誓约

    白色的发丝随意的被风拉扯,就像生命一样无法自宰沉浮。妹妹,很早开始你就是我的全部了,失去了你我不知道我还有什么。那场大雪中我以为我会离开你,纯白的雪花染上了血红,而你的白发任由风吹动,也洗不去血色。最后是我失去了你,但我也成为了你。不习惯的把长发一把抓住,背着风,它再也无法肆意妄为。为了你,我会坚强的活着。
  • 逆天修仙高手

    逆天修仙高手

    用尽一生等你归来却不料你已将生死度外归来时你还记得我吗?
  • 遗失在中国农村的古魔法

    遗失在中国农村的古魔法

    本来靠近草原边缘平静的一个农村,忽然出现了西方的生物,那么这个村子到底有怎样惊天的秘密呢?海洋里的王国到底发生里什么?那个知道力量之源的神秘人到底是谁?这是一个集探险,悬疑推理,爱情等等因素的玄幻故事,神奇的海洋世界,结合真实的20世纪的农村背景,所以不妨来看看暗流涌动的故事吧,好故事正在慢慢的拉开帷幕。娟儿欢迎您的意见。觉得还可以投一票的话,不枉娟儿废寝忘食一番。
  • 和熹皇后传

    和熹皇后传

    南阳新野,可谓皇后之乡,先有光武皇后阴丽华,后有和熹皇后邓绥。她就是邓绥,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孙女,姿颜姝丽,贤而有德,是一代千古贤后,临朝称制长达十六年,是历史上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女人。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坚毅的女子,她的一生却充满了戏剧性,可又仿佛是身负社稷江山而生。她本是一株幽兰,在空谷中,无人知识,可她的香气飘的太远,落入了凡尘之中,惊艳了帝王的心。可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君恩如流水,即便倾城绝世之姿,也未必留得住帝王一世的心。然而邓绥,就是那个叫帝王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的人,一个柔情似水恭而有礼,一个是帝王,收情敛性,那个历史上不算封建的年代中,就这样响起了一曲悠然而悲怆,深情而平静的宫廷情赋。
  • TFboys之爱你是我的座右铭

    TFboys之爱你是我的座右铭

    如今的我,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钢琴家,在舞台上化作凤凰闪耀,这些,都是为了靠近你——王源,这个名字或许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可是,我偏偏还是爱上了那样遥不可及的你,十年前就爱上了,彻底的不可自拔,但是,我们对于缘份这个东西,或许,是有缘无份,或许,是缘份没有悄然离去。——灵洁我不似可迪那样温柔似水,我不似灵洁那样温婉清丽,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我爱王俊凯,是什么时候爱上的,我不记得了,可是,好几年来,我仍然初心不变,一边默默地关注着他,一边争取有机会靠近他,终于,我成功了。——韩迅千玺很暖心,千玺很帅,千玺很温柔,千玺很高冷,千玺……他什么都好,我很爱他。——可迪
  • 爱情魔曼

    爱情魔曼

    被诡异家族赶出来拥有特殊体质的女主卜彤苦逼的在酒吧打工的某一天某一夜晚遇到了强势男主,在连骗代逼的情况下默默的当了小白鼠,从此众人的命运齿轮逆转。是上天眷顾,还是一场伤透人心的骗局?谁知千年无爱的季腾竟然在卜彤的单纯诱惑下动情了,这是一个两女争一男的故事,单纯卜彤白兔VS可怕程柔柔蛇精。季腾恶毒的青梅竹马程柔柔一怒之下害的卜彤死神手中挣扎,冰山总裁化成柔情男子继总裁之位、商战、为了女主深陷重伤却只为佳人回眸一笑。季腾和卜彤最后携手渡生。
  • 重温之如歌岁月

    重温之如歌岁月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当方维再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选择时,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回到了少年时光。是继续重温那如歌岁月,还是找寻想要的那种自由?方维不知道,他只想再过一次青春。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在操场上、斑驳的树影下、喧闹的跑道上挥洒着汗水;是在教室里、无尽的题海下、安静的课桌上奋笔着疾书……他们再次相遇,一如少年时光。方维决定要谱写他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