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纪律——就是要求全国人民必须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各项法规、法律,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纪律是人们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纪律约束是不行的。所以,“有纪律”是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中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可见,纪律是凝聚人心、团结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一定要遵纪守法,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劳动纪律,等等。
2.邓小平提出要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全面发展新人理论的重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需要有新人来创造,而且也会创造出新人来。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作过科学的论述。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工人阶级“为了谋得自己的解放,同时达到现代社会由于本身经济发展而不可遏制地趋向着的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完全改变的历史过程”。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当十八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工场工人被吸引到大工业中以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同样,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而这种全新的人,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就是他们必须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熟悉现代化大生产系统,摆脱旧的分工束缚。就是说,必须在通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能够驾驭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全面发展新人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新人。“四有”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理想是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是决定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性质的主要方面。道德是在共同理想支配下调节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有了共同理想,才能自觉地用进步的道德约束自己;而理想破灭也常常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纪律是理想和道德的体现,也是实现理想、讲究道德的保证。崇高的远大理想能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科学文化知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是形成正确思想,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坚定革命信念,实现共同理想,战胜愚昧、落后、迷信的锐利武器。由此可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个方面,各有其特定的内涵,又互相补充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们共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觉悟、精神状态、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要求,反映了人自身成长的规律,构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具体而完整的目标。正是从上述意义上来说,邓小平提出要按照“四有”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这无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创造全面发展新人的理论。
四、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
邓小平关于文学艺术问题的一系列论述,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其文化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艺术作为文化现象,同道德、教育、法律等一样,是构成文化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文艺作品中的情感方式、审美情趣、道德规范、价值取向、风土民情等,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一定社会、一定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内涵,文艺作品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因为如此,邓小平非常重视文艺工作,主张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还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邓小平的话,集中表达了党和人民对文艺工作者的厚望。
1.文学艺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文学艺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精神文明逐渐进步的体现。文艺的发展和繁荣状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兴旺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文学艺术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推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文艺有多个领域,它的触角伸向文化涉足的众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着社会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情感的变化,并对整体文化结构起到某种调节作用,促进社会成员文化水平的提高。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强调指出:文艺工作者要“为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江泽民也说:“文艺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肩负着很重要的任务和崇高的职责。”“文艺工作者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是文艺工作的母亲,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文艺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文艺是人们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增长文化知识的特殊形式。文艺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且可以反映人们难以身临其境的各个角落。人们能够从中扩展视野,启迪智慧,增强文化素质,提高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文艺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身,认识自己的思想、灵魂、自己的内部世界。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进一步深入和扩大,随着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生活、民族心理必然要发生种种深刻变化,社会及人生的种种问题需要人们认识和思考。文艺能以其特殊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精神需要。比如,2000年我国放映的电影《生死抉择》在各级干部、各族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其巨大的警示、教育和启迪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
第二,文艺是对人民进行教育,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文艺工作做好了,就会为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因为它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审美能力,能够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引导群众为振兴中华、建设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离不开情感教育,文艺的教育作用主要是对情感的升华作用。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实际上是在以自己的情感去体察别人的情感,并在这种情感体验中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种种感受,从而沟通自己与别人之间精神上的联系,使自己的情感不断加深,境界不断提高,胸襟更加开阔。文艺还能直接地给人以高尚精神的启悟,使人们懂得人为什么要活着,应当追求什么。总之,人们可以通过文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人生哲理的教育。
第三,文艺是调剂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主要形式。邓小平说过:“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们需要文艺,往往不是直接为了从中丰富知识,接受教育,而是出于娱乐和休息的需要。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后去欣赏文艺,更多地是为了调剂精神,得到休息,娱乐消遣。娱乐作用是文艺特有的社会功能。文艺作为文学家、艺术家所创造的一种艺术美,它能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愉悦,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娱乐价值。现实生活表明,文化娱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使人们从中得到身心松弛、充满欢愉的休息,焕发了精神,能够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它能够使人们得到心灵上的抚慰,补偿人们精神上的缺陷,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文艺所具有的生动性、直观性、形象性,特别适应青少年以及占我国人口近20%的文盲和半文盲的浅层次文化需要,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启蒙。可见,文化娱乐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坚持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坚持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邓小平文化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文学艺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这一方针的提出,蕴含着邓小平对几十年我国文学艺术事业曲折发展的深思。1979年以前的几十年中,“文艺为政治服务”曾经是我们的文艺方向。“文艺为政治服务”作为初步的理论形态,可以从30年代左联作家的一些言论中模糊地听到。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命题。毛泽东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有其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当时,全国处于民族危难、艰苦抗战的时刻,在救亡图存的主要形式表现为革命战争时,当政治斗争(战争是政治特殊手段的继续)决定着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时候,当然必须采取一切手段,包括文艺在内来为政治斗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