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离不了激励
生活中,少一分指责,多一点嘉许,不仅令事情做起来得心应手,也给予对方愉悦的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许多年以前,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工厂里做工。他一直喜欢唱歌,梦想当一个歌星,但他的第一位老师却不但没给他鼓励,反而使他泄气。他说:你不适宜唱歌,你根本五音不全,简直就像风在吹百叶窗一样。但他的母亲,一位穷苦的农妇却不以为然,她搂着自己的孩子,激励他说:孩子,你能唱歌,你一定能把歌唱好。瞧你现在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她节省下每一分钱,给她的儿子用来上音乐课。这位母亲的嘉许,给了孩子无穷的力量,也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那个时代最伟大、最知名的歌剧演唱家。
假若在这个小男孩的童年,没有母亲的激励与赞许,只有那位老师的无情打击,这个世界上也许就失去了一位著名的歌剧家。
用激励代替批评,是史金纳教学的基本观点。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以动物和人的实验来证明:当减少批评,多多激励对方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会因受忽视而逐渐萎缩。
我们不应当怀着自己的私心或对事物不感兴趣,就对他人的行为采取贬低或批评的态度。没有爱迪生母亲对儿子孵鸡蛋行为的肯定与赞许,也许爱迪生就没有今日的辉煌成就;英国作家韦斯特若没得到老校长的激励,可能就没有今日无数本畅销书,英国文学史就缺少了不朽的一页。也许就是那一句微不足道的激励,给了那些需要动力的人无穷的力量,给那些身处逆境的人奋斗的信心。谁又能小视它呢?
在《孩子,我并不完美,这只是真实的我》这本书里,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评论道:激励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吝于把激励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那么就别吝啬你的那份阳光,让它普照周围的每一个人吧?
打一巴掌不忘揉三揉
指出别人的缺点,可能因与对方意思相违而伤害到对方,又可能因对方态度蛮横伤及自己,这时,需要用赞美的话语做中和剂,令对方反驳不是,发怒也不是,批评得有理有据,令其心悦诚服地接受。
首先必须设想一个限度,否则你的忠告也许会适得其反。当你要指出别人的缺点时,必须先认识到人类的脆弱及不完美,且保持着自我反省的心态和与对方一同背负过失的谦虚态度,让对方发觉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其次,为了免于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必须要事先准备些称赞的话,在批评他人之前,先将这副灵丹妙药给对方服下,然后再转入正题。当对方因你指出的缺点而感到难过和难以接受时,表扬就起了很大的中和作用。
我们经常看一些歌唱比赛、辩论赛。在专家点评时,他们经常用这种几乎是无往不胜的妙招:先指出选手的优点,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指出不足之处。比如对方是名歌手,就先指出他音质不错,台上表演力很强,但缺乏经验,细节处理不够好;如果对方是位辩手,可以先表扬他头脑灵活,才思敏捷,再指出他的一些失误。不仅是在这些比赛中,在谈判桌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在一切与人相处中都会用得着这一招先扬后抑法。老师为了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总会先分析这位学生的优点,进步的地方,然后再慢慢道出他的不足之处。这种方法会让人在心理上能够接受,面子上也过得去。既达到目的,又保住自己且不伤害别人,何乐而不为呢?
某部门科长有一天一大早见到他的一位女秘书,便夸她,你昨天拟的那份报告很好,我很喜欢。那位女秘书听了受宠若惊,很高兴。这位科长又不急不忙地接着说:可是,我说这句的目的,是要你心里高兴,今后打字的时候多加注意,不要有错别字。
这位科长的方法值得效仿。就像一种很苦的药丸,外面裹上糖衣,先让人感到甜味,容易一下子吞到肚里。于是药物进入肠胃,药性再发生作用。病人既不会感到药苦,难以下咽,又把病治好了。如果科长直截了当地指出,以后注意错别字,那位女秘书可能会觉得羞愧、难过,难以接受,或者还要争辩几句。这样,对秘书的规劝就失去了效果,还可能引起下属的不满,令双方不愉快。
良药未必苦口,批评也要讲究方法。不顾时间、地点、对方心理,直截了当、劈头盖脸的一阵冷言恶语,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学会和风细语地指出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好处多多?
绵里藏针,批评有术
人人都喜欢表扬、激励,批评总是令人难堪的。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我们发现别人的错误而不能指出,甚至还要随声附和,那会是件多么令人难过、不安的事情。
因此,要摆脱说还是不说这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需要掌握批评的技巧。批评是交际中最难把握的一种表达方式,要考虑时间、地点、对象等多种复杂因素,其宗旨是要照顾对方的自尊心,力求不伤害对方。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领导不分场合对其下属大声斥责,以为这样就可树立威信,下属才会服从他;一位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唠唠叨叨不停指责孩子的缺点,以为这就是对他们的爱;一位老师一脸严肃在学生的考卷上指指点点,厉声训斥,以为这样他就会发奋学习;同事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不顾方式地指责对方的缺点、过失。他们的做法对否且不评判,看一下实际效果吧:这种批评方式往往事与愿违,即使对方感觉到自己的错误,也会强词夺理,甚至拂袖而去,弄得不欢而散。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私下与其交换意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他就会心悦诚服,真正接受你的批评和帮助。
可见,批评的方法是关键,方法不同,效果当然也不同。批评成功的条件,基本概括起来有三条:一是心要诚;二是要有彻底、中肯的分析;三是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下面具体学习一下批评的方式吧。
启发式。要使对方从根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需要批评者从深处挖掘错误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帮助他认识、改正错误。
幽默式。幽默式批评就是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以此缓解批评时紧张的情绪,启发批评者思考,从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不但达到教育对方的目的,同时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
伏尔泰曾有一位仆人,有些懒惰。一天伏尔泰请他把鞋子拿过来。鞋子拿来了,但布满泥污。于是伏尔泰问道:你早晨怎么不把它擦干净呢?
用不着,先生。路上尽是泥污,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子又要和现在的一样脏了。
伏尔泰没有讲话,微笑着走出门去。仆人赶忙追上说:先生慢走?钥匙呢?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
我的朋友,还吃什么午饭。反正两小时以后你又将和现在一样饿了。
伏尔泰巧用幽默的话语,批评了仆人的懒惰。如果他厉声呵斥他、命令他,则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警告式。如果对方犯的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或者不是正在犯错误的现场,我们就没有必要真枪实弹地对其进行批评。可以用温和的话语,只点明问题。或者是用某些事物对比、影射,做到点到为止,起到一个警告的作用。
委婉式。委婉式批评也称间接批评。一般采用借彼比此的方法,声东击西,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的余地。其特点是含蓄蕴藉,不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有一次宴会上,一位肥胖出奇的夫人坐在身材瘦小的萧伯纳旁边,带着娇媚的笑容问大作家:亲爱的大作家,你知道防止肥胖有什么办法吗?萧伯纳郑重地对她说:有一个办法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怎么想也无法把这个词翻译给你听,因为干活这个词对你来说是外国话呀?
萧伯纳这种含蓄委婉、柔中带刚的批评方式,针对性极强。
总之,批评的方法应以教育为主,用事实教育人,用道理开导人,用后果提醒人,从而使对方诚心诚意地接受批评。
小心翼翼跨过批评的雷区
批评他人一定要把握诚恳真实的原则。在选择批评语言时也要有所考虑。在选好批评方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犯那些批评的忌讳。
忌恶语伤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因此批评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态度的严厉不等于言语上的恶毒。一个讲究说话艺术的批评者绝对不会用恶毒的话语去伤害、攻击对方,因为这样不但达不到应有的目的,还会暴露出此人心胸及修养上的一些问题。
周恩来总理在这方面是我们的典范。他总是抱着与人为善的至诚,对同志的缺点错误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令人心悦诚服。
1952年,周恩来率政府代表团抵达前苏联,就我国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项目问题进行谈判。抵苏后,他把有关人员集中起来,逐字逐句讨论修改计划草稿。复印前,他又专门叮嘱一位同志把好最后校对这一关。但当周总理拿到稿子后发现仍然有差错,他并没有直接批评校对的同志。第二天,周总理来到代表团驻地与大家共进午餐时,特地与这位同志碰了杯,笑着说:罚酒一杯吧?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既亲切又严肃,使这位同志既内疚而又不会难堪,收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忌不分场合和对象。想要批评有效,不注意批评的场合和对象是不行的。那种企图用统一的模式裁判活生生现实的做法是要碰壁的。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作为被批评者,当然不想自己的错误或过失让更多人知道,批评者应当了解这一心理,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一下。批评的时候最好选择在非公共场合,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无法避免在人多的地方批评人,也要注意方式,注意讲话声音要小而有力,有理不在声高嘛。
古代有一位大将,他有许多门客。一天有位朋友问他:你是如何让那么多的门客仰慕你,追随你的呢?大将笑了笑说:这并没有什么。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要责备犯错误的人时,一定要他到我房里,在没有旁人的场合下提醒他。
就批评的对象而言,我们应当注意他的职业、年龄、性格、水平等因素。
在一些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行业,一些小的闪失、差错就可能导致大的灾祸,这时批评就应当严厉;而对于一些要求员工自由发挥程度较高的职业,批评则应注重启发和引导。
不同年龄的人批评也有所差别:对年长者要用商量的语气,充分给予他尊重;对同龄人相对自由一些,或委婉指出,或与其商量;而对年轻人则可以采用启发式批评,促使其提高认识。
性格方面,因人而异。人的性格有多种,基本上分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种。外倾型的人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内倾型的人一般孤僻恬静,处事谨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前者可以直率些,而对后者则要委婉一些。对介于二者之间性格的人,可以随机应变,因人而异。
知识和阅历的水平也是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对水平高的人有时只需蜻蜓点水般地指出,无须多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对于水平低的人,要循循善诱,讲清利弊,使其明白是非。
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闻过则喜是中国的一句古训,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要使对方觉得批评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不得不接受,一个重要的前提便是实事求是。千万不能捕风捉影,凭空怀疑猜测,更不可听信流言,无中生有。这一点要比批评的方式更重要。只有掌握事实,才有资格、有底气开口教育人,否则很难令人信服和接受。有的人听风便是雨,不想后果,莽莽撞撞,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造成双方的误解。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避免主观行事的倾向。有的人对别人抱有偏见,出了差错有时会不调查研究便将责任归罪于他,大肆批评。这种作风是千万要不得的。
忌喋喋不休,没完没了。有时批评话不在多,有效则行。一针见血地指出错误的实质使对方心悦诚服。往往那些似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说教令人难以接受,不愿听下去,更不要提改正错误了。
要做到批评时言语精炼,抓住问题实质。可以遵循以下思路:错在何处?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造成什么恶劣后果?怎样弥补损失?如何防止犯类似错误?只要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批评的目的便算达到,不必再喋喋不休了。
周恩来总理和曹禺曾有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建国后不久,曹禺等负责一次宴会的组织工作。由于缺乏经验,致使客人来了半个多小时才得以入座,其中也包括周总理。会后,周总理问及此事,曹禺脱口而出:这件事不是我办的。周总理听了严肃地说:革命工作分什么你我,出了问题应当大家承担,大家负责任。短短的一句话,就使曹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批评方式值得学习。
忌针对个人,伤及自尊。正确的批评应当对事不对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再优秀的人也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如果批评上升到对他的人格、能力、素质的指责,会伤及人的自尊心,懦弱者由此丧失信心,性格强烈者可能拍案而起,一争高下。这样做法是很不明智的。我们应允许他们犯错误,批评的目的是使其明白错误的原因,解决办法,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此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人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成长、提高的。
激发潜能,鼓励人心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说:真诚的鼓励和赞扬就像春天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和激情,能使失败变成前进的动力,亦能为成功的大厦添砖加瓦,使心与心的距离拉近。
因此,在交际中适时鼓励他人,用真诚的心感动他人也是一种艺术。鼓励的方法有许多种:
鼓励别人时应自信、诚恳,使对方认同、信任、依赖,这样鼓励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谈话过程中。你应当显得神态安详,言语肯定,表现出有把握解决问题的决心。如果自己都对这件事情没有把握,就谈不上去激励他人了。此外,要对其表示同情和理解,而怜悯则会令人难以接受,更加悲哀失望。
适当的驳论是扫清障碍的有力武器。需要鼓励的人往往抱守一个固有的观念而不愿放弃。比如一个不求上进的人,他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不行,自己就是比别人差,天生就不如别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明白:大家是平等的,谁比谁都差悄了多少,关键看后天的努力。只有先扫除了这一心理障碍,才能有效地进行第二步鼓励。
比差产生信心。当一个人为了某件事伤心欲绝时,告诉他还有比他更悲惨的人,以此达到心理平衡,减少伤心。人的心理往往是这样的,喜欢与他人攀比。好事情要比一比,坏事情也要比一比,当然是比谁受的伤害程度轻,虽然这里面可能会有人感到幸灾乐祸,但主要的是以此减轻他的心理压力,安慰他,劝导他。
一个年轻人因为失恋痛不欲生,别人不论怎么劝慰他,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都无法令他回心转意。他的母亲斥责他:为什么因为这件小事就想不开。当时你父亲去世,我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为了你我坚强地活下来,为什么你要轻易结束生命?接着他母亲又细细地叙述当初她的心情,终于令儿子回心转意。
用实例激发希望。空洞的说教往往会引起绝大多数失望者的反感和苦笑,但用事实说话,会使他们看到希望,奋发图强。所以用切身体验和身边实例去激励他人,比豪言壮语或空洞口号好得多。
展示希望。使被鼓励者更加清晰地看到希望,以此建立信心,激发行动的意念。
一名著名的小提琴家,一心一意想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小提琴家。可是由于小孩生性好动,总不耐烦每天枯燥地练琴。于是这位父亲对儿子说:亲爱的,你想以后成为闻名世界的小提琴演奏家吗?
当然了,我做梦都在想。我也坚信将来会实现这个愿望。儿子回答。
于是他的父亲微笑着对他说:既然有这么伟大的愿望,为什么不付诸行动呢?每天练琴如果三心二意是永远也不会实现你的小提琴家梦的。
从那儿以后儿子便开始认真地练琴,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
总之,鼓励人看似简单,要达到好的效果还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鼓动他人的艺术
鼓励和鼓动是有所区别的。在一个群体中,为了某项活动或集体事业的成功,常常需要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如何利用自己的口才鼓动群众齐心协力做工作,也需要一些技巧。
在集体中,如果缺乏这样一个给大家鼓励、希望的人,也许整个集体会像一团散沙,大家各行其是,没有共同的目标,没有凝聚力,往往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完成;如果有人积极鼓动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效果往往就大不一样了。
择时鼓动法。合理掌握时机,适时鼓动,做好宣传工作,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使处于抑制状态的人精神振奋,并可以使这种兴奋状态持久不衰。
奇语鼓动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做鼓动工作同样如此。一般的口号,人们司空见惯,因而不会产生太大的鼓动作用,只有妙趣横生、出人意料的奇言妙语,才能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1938年秋,冯玉祥将军在湖南益阳县给几万名老百姓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说。他让一名士兵扛了一棵小树,左手握着小树,右手托着一个草编的鸟窝。把它放在树杈上,再从鸟窝里掏出几只蛋来。他把树比作国,把窝比作家,把蛋比作生命,把握住小树的手比作捍卫国家的人,庄重严肃地说:我们的祖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保卫她,那就是要起来抗日。如果不抗日……边说边把手一松,树倒了,窝摔了,蛋也砸了。
这种演说实际效果就很好,巧妙地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大家与小家、国家与民众的关系,使老百姓懂得不抗日就会导致亡国、亡家、亡命的后果。
真情鼓动法。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用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行动去感动他人,激励他人,常常话语虽少,却胜过千言万语。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因为康生大搞极左路线,一大批同志蒙冤受整,党中央很快发现了这一极左倾向,及时纠正,在澄清是非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延安大礼堂向这些同志公开致歉。会议一开始,毛泽东同志首先代表党中央承担了责任,脱帽肃立,会场唏嘘声一时四起。毛泽东同志本来要讲一番勉励大家的话,要大家放下思想包袱,解脱精神枷锁,重新以火热的情怀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但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如何开口讲话呢?他捧起帽子,低沉地说:看来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这个帽子戴不起来了。一句话重情长的话,似春风一样立即传遍全场。最先是前排的同志鼓起掌来,霎时会场掌声雷动,长久的掌声似春雷一样扫除了积压在每个同志心头的阴霾,会场立即振作起来,毛泽东同志在活跃的气氛中成功地完成了讲话。
如果毛泽东同志不先以情动人,改变会场气氛,达到领袖与群众心与心的交流,以后的讲话就不会如此深入人心了。
目标鼓动法。进行鼓动时,为其树立一个目标,使他为了这一目标而坚持不懈。
比如某班参加学校长跑比赛。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勇夺第一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个压力,也是个动力。为了它,全班上下一条心,互帮互助,发扬奋勇拼搏的精神,终于赢得了第一名。
气势鼓动法。这种鼓动法据说在夏禹、商汤、周武王时就已有之。后来这一方法常用于军事上及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上。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周恩来同志受党中央委托,亲赴西安,促成和平解决。当时张学良、杨虎城手下的军官非常冲动,主张杀掉蒋介石。面对那些异常愤怒、言词激烈的军官,周恩来同志劈头就提出几个问题:杀他还不容易,一句话就行了?可是,杀了他以后怎么办?局势会怎么样?日本人会怎么样?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会怎么样?各位想过吗?
周恩来同志一连5个发问,立即使愤怒的军人平静下来。接着周恩来同志又开导他们:这次抓了蒋介石,不同于十月革命逮住了克伦斯基,不同于滑铁卢打垮拿破仑。前者是革命胜利的结果,后者是拿破仑军事的失败。现在呢,虽然抓了蒋介石,可并没有消灭他的实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加上英美也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以迫蒋抗日是可能的。我们要爱国,就要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考虑,不计较个人的私仇。
周恩来同志的这番话,有理,有据,有气势。在中国安定存亡的重大时刻更显出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