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0400000019

第19章 批评也是一种激励

忠言逆耳利于行

人常说批评是忠言逆耳,却是利于行的。其实批评自己的人,一般都是真心对待自己,希望自己能改正缺点,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的,对被批评者可谓是一片坦诚。

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在批评中长大、成熟起来的。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家人通过批评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该做的。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谁不曾常听到这样的批评:不要把手放在嘴里,脏得很。吃饭前怎么不洗手?你太调皮了,真不听话。而长大一些又会听到诸如不要只关心自己,要关心一下别人,别老迟到等等来自老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从不批评别人,也几乎没有人会从不受到别人的批评。

批评是使人更加成熟和完善的良方,是使人成功的阶梯。从批评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修正自己的言行、思想,慢慢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假如视批评为别人对自己的讽刺、打击,一听就如坐针毡、暴跳如雷,则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进步的。

从前,郭国的国君出逃在外,他对为他驾车的人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把清酒献上。他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又送上干肉和干粮。

国君问:你怎么准备的?

车夫回答:我储存的。

又问:你为什么要存这些东西?

车夫又回答:为您出逃路上充饥解渴呀。

又问:你知道我将要出逃吗?

车夫说:是的。

那你为什么不事先提醒我呢?

车夫回答说:因为您喜欢别人说奉承话,却讨厌人家说真话。我想过规劝您,又怕自己比郭国灭亡得更早,所以我没有劝您。

国君一听变了脸色,生气地问:我所以落到出逃的地步,到底是为什么呢?

车夫见状,连忙转变了话题,说:您流落在外,是因为您太有德了。

国君听后又问:有德之人却不被国人收留而流落在外,这是为什么呢?

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德之人,只有您一个人有德,所以才出逃在外啊?

国君听后喜不自禁,趴在车前横木上笑起来,说:哎呀,有德之人怎么受这等苦哇?他觉得周身劳累,就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车夫用干粮垫在国君头下,自己悄悄地走了。后来,国君死在田野里,被虎狼吃掉了。

国君在穷途末路之时,仍不能体会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车夫的一片赤诚之心,仍改不掉喜欢听奉承话的毛病,由此可知,他的失败不是偶然的了。

不过有良苦的用心还需有良苦用心的表现,让对方知道批评者实际是打心眼里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支持自己或是为了自己着想的等等,才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所以批评者首先就要考虑,该批评是否是于对方有益的,能否让被批评者相信按照批评话语的要求改进之后,于自身有益。不能诱之以利益的批评,会使被批评的人觉得自己的改正行为是为了批评者的利益。于是对批评会有更多的抵触情绪,使原本的一片好心也因方法不当而遭人误会。

就心理学而言,一个批评与被批评的过程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互交流与认同的过程。人在批评过程中越是尊重、理解对方的处境,就越能够获得对方对自己批评意见的重视与接受。在发表批评意见中,尊重使人懂得爱护别人的自尊心,维护其面子,不出语伤人,不逞口舌之利;理解使人学会设身处地地去替别人思考问题,讲话不自以为是,不强加于人。在接受批评意见中,尊重使人竭力认同别人批评意见中的有益部分,并予以积极的肯定。人们越是能够尊重理解人,就越能够冷静,客观地面对别人的批评意见。从此意义上讲,尊重、理解是使忠言不逆耳,闻过不动怒的转化条件。

师经是魏国宫廷里的一位琴师,经常给魏文侯弹琴。

一天,师经弹琴,魏文侯随着乐曲跳起了舞,并且高声说道:我的话别人不能违背。

师经拿起琴去打魏文侯,没有打中,却把帽子上的穗子撞断了。文侯问手下人说:身为人臣却去打他的国君,应该处以什么样的刑罚?

文侯手下的人说:应该烧死他。于是把师经带到堂下的台阶上等候。

师经说:我想在死之前说一句话,可以吗?

文侯说:可以。

师经说:以前尧舜做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没有人反对;桀纣做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遭到别人的反对。我打的是桀纣,不是我的国君。

文侯听后说:放了他吧?这是我的过错。把琴挂在城门上,用它作我的符信;不要修补帽子上的穗子,用它来时常告诫我自己。

正是师经从文侯的长久统治来考虑,批评文侯不该学桀纣独断专行;而文侯也从批评中听出这是师经对自己的忠心与关怀,所以才能最终将逆耳忠言接纳下来,并免了师经的死罪。

点到为止,死海复生

晏子是齐国一位善谏的大臣。晏子死了17年后,齐景公有一次请大夫们喝酒。景公射箭射到了靶子外面,满屋子的人却众口一词地称赞他。景公听后变了脸色,并叹了口气,把弓丢在一旁。

这时,弦章进来了。景公说:弦章,自从我失去晏子到现在已经有17年了,从来没有听到别人对我过失的批评。今天我射箭射到了靶子外,他们却众口一词赞美我。

弦章说:这是那些大臣的不好。他们本身素质不高,所以看不到国君哪些地方不好;他们勇气不够,所以不敢冒犯国君的尊严。但是,您应该注意一点,我听说:国君喜欢的衣服,那么大臣就会拿来替他穿上;国君喜欢的食物,大臣就会送给他吃。像尺蠖这种虫子,吃了黄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黄,吃了绿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绿,作为国君大概总会有人说奉承话吧?

弦章的话在景公听来颇有道理,明白了奉承者不过是投自己所好,如果自己对奉承话深恶痛绝的话,就很少会有人来自讨苦吃了。弦章虽未直接进一步批评景公喜欢听奉承话才造成如此局面,但景公已深刻领悟到了这一点,事实上,若弦章再画蛇添足地批评景公一番,效果反而不会有点到为止好。

当人们发表批评意见时,还要注意不要滔滔不绝讲个不停,使当事人没有时间与机会来思考你所提出的意见。这种?嗦,不仅冲淡了主题,而且也是对当事人不尊重的表现,是值得人们重视的。

在心理咨询当中,心理医生常常在讲话中有意地停顿几秒钟,以观察对方是否有话要说。同时,他还会不断地运用沉默来暗示对方思考自己讲过的话,并提出问题。这种手段不单给咨询者以充分说话和思考的机会,还可促进心理医生与咨询者之间的相互共鸣和理解。

卡耐基把说话?嗦当作影响人们接受批评意见的因素之一。他指出:我们每说一句话,都应显示出其说话的价值与力量。没有力量的话就是没有价值的话,等于没说一样。不能达到说话目的,那就是废话,废话就意味着?嗦。所以,批评的艺术还在于言语简明扼要,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反之,话讲得多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对方会对你产生反感,反倒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发表批评意见,还应忌扩大事端,将一些不相关的事情也扯进来,使得当事人越听越不耐烦,增加其对批评的抵触情绪,特别是对于要面子的人,在发表批评意见时不断扩大批评范围,无疑是逼他不认同批评意见。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常见的问题就是唠叨。本来是出于对彼此的爱与关心,但因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一件事做错了,将其以前做错的也牵扯进来,进行一番批评,使得对方不但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当前的批评,反而还不得不为自己以前的行为进行辩护。

就心理学而言,在批评当中扩大事端,等于改变两个人原有的认知对象及其认同条件。这正如前面举例中说明的那样:当丈夫因一天不做家务事而受到妻子指责他从来不干家务事时,他会本能地加以反驳,因为其批评话题已产生了本质性变化,即双方认同的基础已不是谈论今天这一具体事件,而是把以前所有错或不错的事合在一起,难怪丈夫会感到委屈不服了。

另外,一个过错进行一次批评。要想对一个已知过错引起注意,一次提醒就足够了。批评两次完全没有必要,多一次就成了唠叨了。如果总把过去的错误翻出来并唠唠叨叨地没个完,对于批评者来说完全是愚蠢和无效的。

妙语精言,不以多为贵。批评人,话不在多,而在精妙,所谓言贵精当。言语精练,往往能一语中的,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多的信息;一语道破,使对方为之震动,幡然醒悟。如果拖泥带水,东扯西扯,反而使人不得要领,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甚至产生急躁情绪,也就达不到批评的目的了。

恰到好处,妙语生花

战国时候,秦国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要赵国送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方肯发兵。但赵太后执意不肯,虽然满朝文武都极力劝谏,仍无济于事。最后赵太后干脆宣布:谁要是再来劝我,我就吐他的脸。

后来左师触砻求见,太后知道他也是来规劝的,于是满脸怒气地等他来。触砻慢慢地走到太后面前,请罪说:我的脚有点毛病不能走快,因而好久没有来看太后,却心下惦念,故今特来拜望。太后见此便说自己现在也得靠车行走。触砻又问了太后饭量等其他一些情况,这段家常话使太后的怒容全消。

之后,触砻又求太后允许他的小儿子在王宫卫队里当一名卫士。太后满口答应,并问触砻儿子多大岁数了。触砻答曰:15岁,并说要在死之前为儿子安排好立身之处。太后见此便问男人是否也疼爱孩子。触砻曰:比起女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触砻顺便问太后疼爱燕后赵太后之女。是否甚于长安君。太后答曰:比不上长安君。由此,触砻强调说父母疼爱孩子应为他们的前程着想,并举例说赵太后自己当年与燕后分别,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但每次祭祖的时候,却祷告让燕后留在燕国,不要回来,以使其子女世世代代为燕王。讲完这番话,触砻反问太后:您这样做,不正是为燕后的长远着想吗?太后点头称是。

此时,触砻话锋一转,向太后道:自此三世之前,自赵国内大夫升诸侯以来,每一代国王的子孙凡是封侯的,其后期还有吗?太后摇摇头,触砻又问:不光是赵国如此,其他子孙受封的后代还存在吗?太后又摇摇头,由此触砻评论道:这是因为他们的地位显贵却没有功勋,待遇优厚却没有功绩所致。如今您给长安君以显贵地位,膏腴之土,却没有给他为国立功的机会,这样一旦太后不讳,长安君又何以使赵国自立呢?因此老臣认为你爱长安君却没有替他的长远考虑,爱长安君不及爱燕后深。

至此,太后完全接受了触砻的批评与劝说,便回答道:好吧,就按你的意思。之后为长安君准备了100辆车子使齐,齐国随即发兵救赵,从而退了秦国之军。

在这一事例中,触砻之所以能够使赵太后改变初衷,同意将长安君送往齐国做人质,就在于他巧妙地运用了父母疼爱儿女的人之常情为契机,批评赵太后不为长安君的长远着想,会因疼爱一时误了一世。由于触砻深刻地体会到赵太后爱子心切,于是从聊家常开始,请示太后将自己的小儿子安排在宫中当卫士,到评论太后爱燕后与长安君的差别,到最后建议爱长安君应给他为国立功的机会,始终未探讨送长安君质齐与退秦军的利害关系,恰到好处地既顺了太后的心意,又使太后接受了批评意见,不愧为忠言不逆耳的典范。

秦汉之际,刘邦率兵攻破函谷关,入咸阳,灭了秦朝。他进入秦朝皇宫,见宫室富丽堂皇,美女珍宝不计其数,于是流连忘返,想留在宫中,享受一下做皇帝的快乐。跟随刘邦出身草莽的樊哙知此,气冲冲地责问:沛公,你是想得天下,还是想当富家翁?此室中所有,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沛公赶快回霸上,千万别留在宫中。刘邦听了,大为反感,脸上露出不悦之色,不予理睬。不一会儿,张良也来对刘邦说:只因秦王贪暴,不得人心,你才取得了今天的胜利,我们既然为天下除去暴君,理应以俭朴为本,现在刚进咸阳,若又像秦王一样享乐,岂不等于助纣为虐?况且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您能听从樊哙的劝说。他们终于说服刘邦还军霸上,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张良与樊哙同为批评刘邦,但因两人说话的方式不同,而效果也大相径庭。刘邦率先破秦入关,正功成名就,志得意满之时,逆耳忠言是很难听进去的。而出身草莽的樊哙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些,一阵反诘中含讥讽,令刘邦反感,故而对他的意见置之不理。而张良的批评则从分析秦为何灭亡和刘邦为何得胜入关,然后总结说明贪图享乐的后果,最后再肯定了樊哙意见的合理性。张良的分析恰到好处地扣住了刘邦的心理状况,强调刘邦所关心的成败问题,再加上语气委婉动听,虽是批评意见,刘邦也欣然接受。

刺话难听,人言可畏

批评他人,应讲究技巧和语言,不能讥讽、挖苦他人,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和面子,否则批评只能产生更多的负面效应,而无法起到催人奋进,劝人改过的作用。

有这样一件事。在一次会议上,张教授遇见了一位文艺评论家。互通姓名后,张教授对这位文艺评论家说:久仰久仰,早知道您对天上的星宿很有研究,是位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评论家没有反应过来,以为是张教授搞错了,忙说:张教授,您可真会开玩笑,我是搞文艺评论的,不研究什么天文现象。你弄错了。张教授正言答:我怎么是跟您开玩笑。在您发表的文章里,我时常看到您不断发现了什么著名歌星、舞台新星、歌坛巨星、文坛明星等众多的星宿,想来您一定是个非凡的天文学家。

本来张教授是试图用幽默的语言批评这个胡吹乱捧、不负责任的评论家。但张教授的幽默饱含了讥讽,过于尖锐,看似幽默,实则尖刻。他的奚落与嘲笑大大伤害了这位文艺评论家,表现出一种对对方人格的蔑视,这已大大超出了积极批评的范畴。试想,这位文艺评论家尽管在文章中不负责任地乱捧明星,可是这样地批评他能接受吗?非但不会接受,恐怕还会奋起还击与张教授反目成仇,想必张教授的目的并非如此。因此出于善意的批评是不能讲刺话的。

战国时期,魏国吞并了中山,魏文侯把这块新占土地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事过不久,他问群臣:我是一位怎样的君主?群臣齐声答道:仁君。然而大臣任座却大声说:您得了中山,不封给自己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怎么能说是仁君呢?因为按当时的礼仪,这样的地方都应封赏给君主的兄弟,魏文侯这样做显然是不合礼仪制度的。文侯听了大怒,任座也吓得急忙逃离。

此时文侯又问翟璜,翟璜说:您是仁君。文侯又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翟璜说:我听说,君主宽厚,大臣耿直。刚才任座说话那么坦率,这足以说明您是一位仁君。文侯听后又喜又羞,赶紧叫翟璜把任座请了回来,并亲自下堂迎接,待为上宾。事后把中山改封了他人。

大臣任座在批评文侯时,不注意方法,快人快语,讲了很刺激文侯的话,于是文侯大怒,任座自己也被吓跑了。而翟璜却很懂得批评的艺术,寓贬于褒,表面上听来是称赞文侯,实际上隐含着对他的批评,既间接地批评了文侯的不妥行为,又没伤到文侯的尊严,还使文侯猛然醒悟。

对方有了缺点或犯了错误,如果只是一味地横加批评、讲刺话,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总是这样?你这样太不应该了等等,这种方式是不太妥当的。当某人做错事时,在他内心里有时会有反省,觉得抱歉、恐慌、不知所措,此时如果你再批评指责他,那么他会因为你的谴责而羞愧难过,有的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无法再树立自信。如果换种语气,换个句子,比如:从今以后,你自己要多加注意。或者说:我想,下次你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对方不仅感激你对他的信任,同时会感受到你的真诚,更重要的是有了改正错误的信心。对方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必定小心谨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时常提醒自己注意以前不曾注意到的缺点、毛病,适时修正自己。

另外,要做到不讲刺话,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假如心中不高兴,切不可在言语态度上流露出来,特别注意言语间不可含有讥讽或敌意。避免在批评他人时做出握拳、瞪眼、皱眉、把脸沉下来等发怒的表示。使原来不带刺的话,也让被批评者听来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或怀疑你是对其心怀不满,这样也就不会继续听你所说的内容了。应尽量用平和或温和的态度去面对你的批评对象,尽量剔除感情成分,学会借表情、态度、声调增加批评语的积极效果。从而达到激励他人的目的。

用事实来说话

有时候批评他人,无需迂回曲折,绕山绕水地暗示一番,只需要用事实轻轻一点,就能够达到效果,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一个病人在和医生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可等了15分钟后医生才到。他非常气恼,觉得医生这种不守信用的行为实在是无礼,他必须提出批评,否则心里感到不平衡:自己受到了轻视,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他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批评意见。

他进入医生办公室后,先用手指了指手表,然后冷笑了一声说:现在是2点15分。医生似乎没明白他的意图,敷衍说:是吗?医生的回答更激怒了这位病人,可他仍是说:现在是两点过一刻。尽管他内心非常愤怒,可脸上仍保持平静。他在克制自己,试图用暗示让医生明白自己的意思。可医生仍装糊涂:两点过一刻又怎么样?这下病人忍无可忍了,终于指出了医生的错误:不该迟到,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不守信用。医生这才向他道歉。

这位病人开始想用迂回的暗示法将自己的批评信息传递给医生,让医生接受批评,并为自己的错误道歉,可医生并不愿意坦然接受。这位病人因此更加恼火,最后直截了当地将医生迟到,耽误了病人时间的事实说出来,医生才接受了批评。

现实生活中确实会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有时需要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意见,摆事实,讲道理,令对方醒悟,否则你采用委婉的或迂回的办法,对方并不能领会你的批评意见,或者是故意回避、装糊涂,有时还会引起对方的误解,双方产生新的矛盾。

战国时期的农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人人自食其力,一切东西都自己做,万不得已才进行交易,根本否定了社会分工。因此他和他的弟子数十人,都穿着粗布衣,靠打草鞋、织席子来维持生活。有一个叫陈相的人本来信奉儒家思想,但一见到许行,便改换门庭,信奉农家学派了。有一次,陈相遇到孟子便竭力宣扬农家思想,他说:我认为许行先生的观点很有道理,凡是贤明的君主都应该与百姓同耕作,自己亲自做饭吃,同时兼理朝政;如果不能自给自足,怎么能称得上是贤君呢?孟子于是问道:那么许先生是否必定自己种粮食然后自己做饭吃呢?陈相回答说是的。孟子又问:那么许先生一定是自己织布做衣服了?陈相说:不是,许先生穿着用麻做的粗布衣服。孟子又问:许先生戴的帽子是用他们织的布做的吗?陈相回答: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孟子又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做帽子呢?陈相说:怕对耕种有妨碍。孟子又问:许行用锅做饭,用铁具耕地,这些都是他亲自做的吗?陈相说:不是的,也是用粮食换来的。孟子因此说:如果许先生用粮食去换锅、农具,这不能说对陶工和铁匠有所妨碍,那么陶工和铁匠用器具去换粮食,又怎么能说他们对农夫有所妨碍呢?况且许先生主张自给自足,那他又何不自己亲自做陶器和铁具,一切东西只是自己家里拿来用?又为何忙忙碌碌地拿粮食与别人交换呢?

孟子用设问诱导的方法,一步步地摆事实讲道理,将许行的观点驳得体无完肤,却又合情合理,让陈相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孟子的批评意见,毫无孟子故意打击自己信奉的学派的感觉。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捷径总是最短的路,最有效的办法常常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其实有时候直接将对方的缺点、错误指出来,反而是避免伤人自尊心、避免双方误会、避免使人产生逆反心理等的最好方法,往往能达到批评者预期的效果。

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有人批评自己,表明对方在某些方面很欣赏自己或对方很喜爱、关心自己,否则,谁也犯不着冒着得罪人的危险去批评别人;批评也是种激励,它从侧面反映出你在许多方面是做得不错的,缺点错误仅存于某些小的方面,否则就用不着批评,而应该惩罚、兴师问罪了。

所以,当一个人受到他人批评时,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心平气和地听取对方的批评意见,看到批评对自己进步、成熟的重要性;勇敢面对别人的批评,对于合情合理的地方进行积极肯定并确定改正,对于不合情理的意见,须保持冷静头脑,使之对自己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同类推荐
  • 30岁之前你不能没有危机感

    30岁之前你不能没有危机感

    本书内容共分三章,包括:9种强有力的内省状态、13种勿缺的生存理念、15种需要注重的生活细节。
  • 不生气:心平气和的幸福生活智慧

    不生气:心平气和的幸福生活智慧

    一生气,幸福就远离!笑出来,怒气就消失!本书从被前人反复印证的哲理以及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入手,搭配日常中的小例子,循序渐进地告诉读者如何成为一个不动怒的人。首先,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愤怒,让读者真正明白什么是愤怒;然后,引导读者去认识愤怒的害处——愤怒是幸福的杀手,明确远离愤怒的必要性;接着,在读者已经充分了解、认识愤怒的基础上,介绍“怒气退散”的妙招,照此实行便能击退怒气,从而活在幸福的氛围里;最后,告诉读者怎样才称得上是个“不动怒的人”。
  • 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

    本书内容包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把缺憾变为前进的动力;宽容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让自己快乐起来。
  • 有一种情让我们泪流满面

    有一种情让我们泪流满面

    本书记载了数十个不一样的亲情故事,但一样的是阅读时的感动。读完这一篇篇感人的亲情故事,请你轻轻地拭去眼角的泪吧。生命是如此短暂,希望籍由这些故事带给你的心灵震撼,能让你领悟到如何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那些深深爱着你的亲人。
  • 找人办事有方法

    找人办事有方法

    人的谋求生存与发展,所要依靠的有两种能力,一种是专业技术能力,一种是在社会上的办事能力。提高办事能力就能提高生存质量,办事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本书讲述了该如何去编织自己广阔的人脉,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与人交往,从而使自己可以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办好每一件事。
热门推荐
  • 灵雲剑

    灵雲剑

    千年前的誓言,成了他永远等下去的信念;小时候的约定,成了她一生的执着;永垂不朽的诺言,成了他活下去的意义。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恋,造成了三人世世轮回的纠缠。为她,他甘愿放弃一切来挽回她;为他,她失去一切只为小时候的那个约定;为她,他甘愿坠入魔道……
  • 那年,正青春

    那年,正青春

    美好的故事来自惊鸿一瞥的灵感,或遗忘、或珍藏,遗忘是雨融池塘的波澜不兴,珍藏是随性而记的三言两语,不愿遗忘所以珍藏,写给自己。
  • 探索与实践

    探索与实践

    本书共收录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教师的论文50余篇,主要内容涉及课程改革、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本书总结了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对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The Duchess of Padua

    The Duchess of Padu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榕树下

    古榕树下

    毕业的季节,让我们开启时光机,重新回到那个我们挥洒汗水的青春......
  • 鬼眼丫头

    鬼眼丫头

    前世姻缘今世继,人人都害怕的鬼眼,却是改变两人命运的关键,田芽泼辣大胆,连少爷都敢顶嘴。少爷一个不相信鬼物却被鬼物缠绕的人,迂腐内敛,爱上了自己身边的丫头田芽,疼她爱她,呵护她。家斗,宅斗,鬼逗,环环相扣。少爷说,把你捧在手心怕热着你,把你含在嘴里怕你化了,我只能把你放在心上,时时掂记你。什么时候你都在我心,想你的时候在,睡着了你在,梦里你还在。
  • 穿越之剑道女捕

    穿越之剑道女捕

    我在咖啡店中看着人来人往的人群突然觉得心似乎越来越冷漠了或许是经历太多或许是累了总会觉得人性似乎充满了冷漠此时的我也不会想到我会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更让我经历了一段刻骨铭星的爱恋。
  • 绝色杀手夫君太妖孽

    绝色杀手夫君太妖孽

    沈家的废物?耻辱?一朝穿越她成了他且看她如何一手遮天,翻手成云,覆手成雨沈家大少爷的位置?她不稀罕,谁让她是女的傻屌的公主未婚妻?她不稀罕,谁让她是女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他,看见一幅美男出浴图从此,他就缠上了她某男贱贱地说:“娘子,你看了人家的身,就得对人家负责~”哦买噶的,真是太可怕了,为什么她不是男的T^T“等等,还有我”一个小男娃咧着嘴朝两人飞扑而去【本文乃纯宠文,男强女强,外加一小娃娃(?????)】
  • 血族公爵

    血族公爵

    完美高富帅许瑟出生在一个商业家庭,他眼中的家人们看似平常,在一个商业大都市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只有许瑟知道,他们骨子里偷着一股冷酷,凌厉的气息,唯独许瑟不一样。随着他对家庭背景的探知,自己身体慢慢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许瑟体内流淌着最尊贵最纯正的吸血鬼血液,绝种的皇室血脉奇迹般地在他体内觉醒,命运注定他是黑暗世界的主宰,却也有着人类的内心,面对自己的初恋,他始终是个大男生,校园生活难以忘怀。面对家族的使命和自己的追求,尊贵的血族伯爵,朝气蓬勃的学生,他该如何抉择。
  • 24节气与食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24节气与食疗(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根据二十四节气进行食疗保健,正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自保自疗方法。愿这本书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21世纪是人人享有健康的世纪,是保健养生成为人人推崇的世纪。如何保健养生,保健养生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其中,根据祖国中医学,养生学挖掘、整理出的,顺应24节气的保健养理念与方法尤为令人耳目一新,展现了别开生面的保健养生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