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人任势”是指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选择人才,审时度势,乘势而为。“势”即态势、时势,能够顺应时势,造势而起,蛟龙腾渊,其势就不可阻挡,英雄大业就有望一举而成。
一、成就事业的人生态势
“择人任势”是指应适时而动。“择人”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时机未到,形势尚不明朗时,欲成大事者必须多方选拔人才,积极储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便厚积薄发,一泄千里,一举达到成功。
1求之于势,择之于人
“择人任势”出自于《孙子兵法》,《孙子·兵势》说: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之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孙子的意思是说,善于作战的人,谋求作战的有利态势,而不会责求于部将,所以才能择人选将去利用有利态势,从而造成如同圆木由高而下滚落的不可阻挡之势。
“择人而任势”就是说要造就有利势态就要使用优秀人才。《吕氏春秋·审分览》说:“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明何良臣在《阵纪·众寡》中也说:“任力者劳,任人者逸。善任人者,总其纲则万目张,握其纪则万目起。虽治千百万众,何以劳为!”二者皆说了人才的重要性。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者司马迁说过:“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离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惟在择任将相哉!”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魏惠王在一次围猎中有这样一段争论,争论的问题是各国的资源中什么最重要。
魏王问:“齐国有宝贝吗?”齐王答:“没有。”
魏王说:“我国国土虽小,却有直径一寸大的珍珠十颗。每颗可照亮车前车后的车辆十二辆。齐国是大国,就没有珍宝吗?”
齐王说:“我认定的珍宝概念同你不一样。我有位大臣叫檀子,派他守南城,楚国人不敢入侵;我有位臣子叫盼子,派他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到黄河来打鱼;我有位官吏叫黔夫,派他守徐州,燕国人对着徐州北门祭祀求福;我有位臣子叫种首,叫他防盗防贼,百姓可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像这样的珍宝,其光泽可远照千里,何止照亮十二辆车子呢。”
可以说,从古至今,大凡在事业上颇有成就的,莫不是择人任势所取得的。古人留下的惜才、爱才、用才的感人轶事很多,就连汉宣帝的麒麟阁、光武帝的云台十八将、唐太宗的凌烟阁,也以悬挂功臣肖像以资垂范。战国时燕昭王设“黄金台”以招贤,三国曹操、明代朱元璋均出“招贤榜”以招贤揽才。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
2以势造势,以势谋势
在“择人任势”里,孙子认为,“势”的作用也非常大。孙子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这话是说,汹涌奔腾的水能把石块漂浮起来,就是势。孙子在《形》中也讲了一句类似上述意思的话:“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这话是说,指挥者在指挥士卒作战时,强大之势像山巅冲下的溪流一样,积水一泻千里。孙子表达了势的巨大威力。
《孙子·兵势》中关于造势问题还有许多值得令人借鉴和发挥的论述。如“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意思是说,迅猛流水之速,能冲动石块,是依靠势的力量起作用;凶猛飞鸟搏击,能捕杀鸟兽,这是由于节奏掌握恰当所导致的。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作战势态是势不可挡的,他所掌握的节奏是强烈的。这话告诫我们要造势和掌握节奏。
同篇还有这样的话:“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大意是说,示敌以乱,是建立在战前有严格的训练上;示敌以弱,是依靠在战前士兵有勇敢素质的培养;示敌弱小,是依仗在战前有强大的兵力作保证。治乱,是组织指挥方面的问题;勇怯,是态势优劣方面的问题;强弱,是军事力量的表现问题。孙子认为,在战事中,“治”、“勇”、“强”、“势”等因素异常重要。
孙子将,“势”与“形”分开论述,然而,二者是有一定关系的。“形”是物质运动中见之于外的东西,如战争表现出来的强弱,是物质的运动状态;“势”却是存在于物质运动内部的质,如战争中战士的勇与怯,是运动中物质之力。战争中因为有势在起作用,于是,产生了战局转圆石之形。
孙膑对谋势认识非常深刻,《吕代春秋·谋势》对孙膑有这样赞誉:“贵势”、“尚势”。孙膑对谋势有自己的理解,他主张,因势造势,根据不同的我情、敌情、天象、地候、阵法等各方面条件去造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势”。
孙膑写有一篇叫《势备》的文章用来论述势。文中强调“阵”、“势”、“变”、“权”这四个字。这四个字说的都是因势而动问题。如关于“势”字,他用弩作比喻,要求造出来的“势”,其险峻像弓箭那样,“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道所至”,以给敌人猛烈攻击。
孙膑说的“势”与孙武说的“势”是相通的,讲的都是“善战”之理,“转木石”造势之理,只是孙膑着眼从战术运用去谋求总体的势,以势谋势,而孙武则是从军争总体关系上谋势。
3乘势者胜,逆势者衰
东汉末年,曹操以5000步兵起家,诛董卓,破袁绍,降刘表,天下九州,已经吞并了十分之八。可以说是威震天下,势慑海外。当其打败张鲁,平定汉中后,谋士刘晔进言,请曹操乘势一鼓作气,收复蜀地。
刘晔说:“今打下汉中,蜀人望风破胆,纷纷放弃守地逃走。如果抓住这个时机,向蜀中推进,只需送去一张檄文,蜀地就可以平定。如果行动略有迟疑缓慢,诸葛亮为蜀相,明于治理,关羽、张飞为其大将,勇冠三军,蜀国一旦安定下来,据险守要,就不容易进攻了。今天不攻取蜀地,以后必有后患。”但是,曹操未听其谏。
过了七天,有蜀国的降卒说,蜀中当时形势是一日之内有数十次惊变,刘备杀了好几个人也禁止不住。
曹操听此消息后,请教刘晔:“现在是否还能攻蜀?”
刘晔说:“现在蜀中已初步安定,不能再进击了。”
兵有“三势”:一曰气势,二曰地势,三曰因势,善于打仗的将领,常常求之于“势”。好形势到来了,曹操轻易就能打下汉中;形势一去,项羽就是有拔山之力,也只好泣别虞姬,刎颈自杀。
借“势”,可以使人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失势,则会斗志丧失,一败涂地。因此,只要造成势不可挡之“势”,即使柔弱如水,亦可冲飞顽石。
二、有利形势的正确把握
“择人任势”的“势”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而战“势”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的“势”,其实就是一种蕴藏的能量,一旦有外界条件推动时,这种能量就会表现出强大的威力,把这种威力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就会达到不同的事功。
1势不可挡,因利制权
什么是“势”?如何界定它的涵义?在兵学文化中,“势”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诸子百家对抽象概念的描述,往往都是运用比喻的手法,试图揭示出它们的内涵,兵家也不例外。孙子以“湍急的流水能漂移石块”这一现象,用比喻的手法对“势”进行了形象的类比,以此来诠释“势”的本质。但是,现代人看到势,首先就想到了物理学上的“势能”,他们企图以科学的概念来阐述“势”的涵义。事实上,这是难以做到的。物理学上所谓的“势能”,是指物体在一定的高度上所具有的能量,是可计量的物理概念,与兵法上所谓的“势”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军事上,“势”是根据战场具体情况采取的“因利而制权”的手段;“势”是造成勇怯的因素;“势”是险峻之形;“势”是兵力的布筹;“势”是实力的运用。简言之,军事领域的“势”,就是敌我双方战争能量的释放。若由不同的将帅来实施强弱不同的战争态势,那么,其结果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将帅的施谋应强调“因利制权”,在战争中有利态势的取得,靠的是不断采取权变,掌握战争主动权,从而赢得胜利。
政治上,“势”就是时代潮流,而潮流就是一种强大的能量。政治家施政讲求顺应天下大势,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就是顺应时代潮流。当一股潮流到来的时候,便能挟裹着各种各样的人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形成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人们常说的社会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讲的“大势所趋”这一道理。
2势之不同,因势决策
“势”的范畴较为宽泛,在实际运用中,人们一般将势分为时势和位势、变势和常势、气势和地势以及外势和内势。
第一,按时空标准分,“势”可分为“时势”和“位势”。
时势是指特定时代的社会潮流。我们平时所说的“时势造英雄”,说的就是时代赋予人的历史机遇。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由于每个人的能力结构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他的历史机遇也会各有不同。“顺应时势”,就是顺应时代潮流。当一个国家或个人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合于时代潮流,就会处于强势,就应该有所作为;反之,就应该“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所谓位势是指在特定的空间里,事物所具有的强弱态势。位势又分为高位势和低位势,通常情况下,处于高位的事物往往具有较强的态势;反之,处于低位的事物往往具有较弱的态势,因此,在制约关系上,“高位势制约低位势”。古代作战特别强调的“战隆无登”,以及现代战争所注重的“制空权”等,都是告诉我们在战场上创造和谋求“高位势”的重要性,其目的都是谋求在制约关系上获得主动,以收“致人而不致于人”之功。在政治上,一个人位高权重就是得势;一旦丧失了这种地位,就无“势”可言了,我们经常所说的“虎落平阳被犬欺”,就是此理。可见,一旦离开了“高位”,强势地位马上就会消失。
第二,以变化的角度分,“势”可分为“变势”和“常势”。
变势是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态势的强弱变化倾向,它是指事物态势的一种变化趋势。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变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事物的态势变化也像“五行”在四时中的变化一样,会表现出“旺、相、休、囚、死”等强弱不同的状态。所以说,决策者在制订方略时,不仅要分析“常势”,更应觉察“变势”。
常势则是指事物在正常状态下具有的态势,它是指事物的一种暂时的稳定状态。常势是从静态的角度考察的,一种态势不可能在短期内变化不定而表现出忽强忽弱。抗战时期的敌强我弱,就是人们分析特定的历史阶段敌我双方整体的强弱态势而得出的结论。认清了形势,我们就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避免出现战略上的错误。
第三,从用兵的角度分,“势”又可分为“气势”、“地势”和“因势”。
《长短经》上说:将领勇猛轻蔑敌人,士卒奋力向前,三军上下,激荡云天,豪气如同飙风,声音如同雷霆,这就是所说的“气势”;关山苍茫,长路狭险,峰高涧深,弯曲如龙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就是所说的“地势”;善于利用机会,因势攻击,这就是所说的“因势”。将帅若明此三势就能百战百胜!
第四,制约关系,多种势能。
从态势的制约关系上分,“势”又可分为外势、内势;一向势、多向势;轴承势、板块势;联网势、星点势;要穴势、线势和面势等等。
在这些关系中,外势制约内势、联网势制约星点势、一向势制约多向势、轴承势制约板块势、要穴势制约线势或面势。了解“势”的这些制约关系,我们就能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合理施谋,取得主动,赢得成功。
3审时度势,因势借势
“势”的应用范围极其广大,凡是人类社会能够涉及到的事,都离不开“势”。上到帝王将帅,下至一介平民,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势”略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孙子兵法》中论述的“势”略涉及到了政略和战略两个方面,在政治领域应用“势”略治理国家就是政略的范畴,而“势”略用于战争领域就是战略的范畴。
曹操谋士荀彧认为,确定策略、决定胜负的要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他所说的“形”,是指大致对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等现实情况所进行的衡量对比,也就是审时度势;他所说的“势”,是指具体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对进退时机的把握,也就是把握先机;他所说的“情”,是指当事者内心的情态,而情态因人而异,择人任势就理所当然。因此,我们谋划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考虑到这三个不同的要素,这是“势”略的具体要求。
第一,做到审时度势方能用势。
《长短经》引孟子的话说:“虽有滋基,不如遇时;虽有智慧,不如逢代。”又引范蠡的话说:“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前者强调的是“审时”,后者强调的则是“度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关键性、决定性的时刻或机会,得之则成,失之则败。这些论述讲的就是审时度势进而把握先机的重要性。不了解事物发展的态势,就无法把握事物的变化趋势,也就不能更好地用势,因此说,审时度势是运用势略的必要前提。
审时度势,就是对所处的时代、时局、时势、格局、时机等要明确地认识,知道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空点,要清楚各种关系,要明确竞争对手和对外行动的目标,能够进行各方面的力量对比,特别是敌我友力量对比,能够看到潜在的威胁,这样就可以把握最有利的时机,预先确定好应变之策,并能够了解事物发展的趋势,利于选择最佳的行动路线因势利导,关照好下一个发展阶段。
古之善战者,皆求之于势,可见,“势”略的根本,就是在于如何通过权变进而牢牢掌握事物的主动权。
其实,即使是圣人也只能顺应时势而不能违背时势。聪明的人虽然善于谋划,但总不如顺应时代高明。这就要求我们对具体事物的谋划,应当审时度势,审度事物发展的每一阶段的不同态势,明了自己所处时空的总趋势。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布局定策,运用势略,成就事功。
第二,用势最主要的是谋势、造势。
所谓谋势和造势,就是指通过自身努力,主动地制造有利于己方的环境、格局和态势。
在政治上,历代帝王在谋取天下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谋势和造势,以自己为中心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发展成不可遏止的势力,最终夺取天下。
若想在战争中击败敌方,就必须拥有实力强大的军队,并由此造就黑云压城的气势。勇敢与怯弱,彼此依存,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势”强者,“怯”可转化为“勇”,少能胜多、弱能胜强;“势”弱者,“勇”可以变成“怯”,虽有百万之众,也不堪一击。战略上要造就整体优势,战术上要造就气势、利用地势和因势。高明的将帅指挥作战,他所造就的态势是险峻的,他所掌握的节奏是短促而猛烈的。力量的布置在于“制其上”,使对方感到危险和不安;“扼其重”,以便能够以弱击强,以寡击众;“撤其恃”,击敌一营使其众营皆溃散。这就是“造势”的最终目的。
孙子认为,只有在战场上创造出于己有利、于敌不利的战争态势,才能取得最终之胜利。只要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手段造成对我有利之势,就能抑敌之长,避我之短,从而弥补武器装备等方面之缺陷,牢牢把握战争主动权,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古今中外的任何一场战争,双方统帅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造势,也就是孙子所谓“求之于势”。
造势的基本要求是:柔性、韧性、弹性、潜藏、扼要、灵活。此六大特点应尽可能寓于谋势、布局之过程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时变时移,乘机变势,驾驭态势,牢牢掌握主动权,使自己常处于一种旺相的态势之中。善于用兵作战和竞争的人,他们的成功都是由于运用“神势”,即运用神机莫测的计谋。
第三,用势就要择人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