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3500000005

第5章 盛唐诗选(一)

王之涣

王之涣,字季淩,并州人。其诗“歌从军,吟出塞”,雄浑苍劲。《全唐诗》仅存诗6首,却“传乎乐章,布在人口”,闻名于盛唐。

凉州词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②?春风不度玉门关③。

注释

①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相传为开元时西凉都督郭知运进奉。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市。②杨柳:即乐府《折杨柳》曲调,起源于北朝,原曲用羌笛吹出。此处也可单纯理解为杨柳。③玉门关:出入边塞的重镇,在今甘肃省敦煌西。

赏析

唐代薛用弱《集异记》记载了“旗亭画壁”的故事:开元时,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在旗亭饮酒,恰逢乐妓们也在此处聚会。饮酒之余更有乐曲助兴,于是三人突发兴致,相约以乐妓演唱各人诗篇的多少来确定三人诗名之高下。乐妓唱了高适、王昌龄的诗后,王之涣手指乐妓中色艺俱佳者说:“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不一会儿,此女子终于开始唱曲,听来正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可以想见,此诗在当时流传之广了。

遥远的凉州一片寂寥,唯有黄河滚滚东流,极目所望,黄河与白云相接,就像河水流入白云之间,也许“黄河之水”本就“天上来”吧?如此雄阔的背景中,一座孤零零的城楼矗立在高山峻岭之下,一种苍凉之感顿时涌上心头。此时不知哪里飘来了凄楚的羌笛声,似乎在哀怨杨柳为何还不绿。这哀怨怎能归咎于杨柳呢?明明就是春风没能越过玉门关的结果呀。而远在边疆的戍卒们就像塞外不青的杨柳,几乎不曾得到君恩的眷顾,不免令人伤怀。

有人说此诗应为“黄沙远上白云间”,觉得这样更接近塞外实际景观。但“黄河”似乎更好一些,且不说黄河所独具的民族文化内涵能勾起多少家国之思,就是那滚滚滔滔的水声也为这首七绝增色许多。

经典点评

清·李《诗法易简录》卷十四:“神韵格力,俱臻绝顶……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王湾

王湾,洛阳人。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人,具体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中存其诗10首。

次北固山下①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①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

赏析

青山绿水,旅客行舟,春潮初涨,江岸渐平,春风乍起,江帆独悬,好一幅壮阔的江上行旅图,好一个执著的江上旅行者。我们不禁会问,他为什么这样执著地赶路呢?因为他看到了残夜过后海上生出的皎皎白日,旧年未过,但江上已吹来缕缕新春之风,这就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诗至此处已饱含了进取的激情,似乎可以收束结尾了,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承“江春入旧年”而下,将这壮阔之景、向上之情化入思乡情绪中。在此年关之际,诗人独独离家万里、在外漂泊,思念家乡却无法互通音信,他多么希望春天北徙的鸿雁,能将这思念之情带回故乡、捎给亲人啊!

开元名相张说曾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手题于政事堂上,令能文者以之为楷式。的确,在这首诗中,王湾将积极进取的精神进行到底,对于比较伤感的思乡之情,也能以向上的精神出之,无愧于盛唐壮大乐观、充满自信的“楷式”之称。

有人觉得,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阔”、“一”分别改为“失”、“千”,比较切合江上涨潮和行舟的实际状况。但细细品味就可以看出:在表现诗人广阔的视野和轻快的心情上,“失”没有“阔”贴切与响亮;在表达壮阔背景中坚韧、进取与执著的精神上,“千”更是不如“一”准确而鲜明。无疑,“阔”与“一”呈现与表达出的意境恰恰是此诗的魅力所在。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

孟浩然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中应进士试不第后,除了在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任荆州刺史时,有过短暂幕宾经历外,未再入仕,在湖北鹿门山过着隐居生活。擅作山水田园诗,风格清雅古淡。有《孟浩然集》。

秋登万山寄张五①

北山白云里②,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

①万山: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城西,与孟浩然隐居之处岘山相对。张五:作者友人,曾在襄阳城南一代隐居。②北山:指万山,相对于张五所居为北。

赏析

岘山一带白云缭绕,美不胜收,孟浩然隐居于此,陶醉其中,然而“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他不由得想起了故友张五。于是登上万山,遥望朋友的隐居之所,而心却早已随着南飞的大雁飞向友人。此时已近黄昏,孟浩然心中泛起了淡淡的忧愁,清朗的秋景,又牵出了他玩赏秋色的兴致。傍晚,人们三三两两、陆陆续续地向村庄踱去;江畔的沙滩上,热闹的渡头边,也歇息着等待归家的人。极目所望,那天边的树木,在夜色的掩映下,看上去如此细小,就像迎风而立的单薄的荠菜;那一艘艘小舟,就像弯弯的月亮,停靠在江畔,真是一派曼妙宁静的秋日暮景啊!而这待发的小舟,让诗人又回到对朋友的思念中,他不禁遥问:你何时能乘船载酒而来,在重阳节与我同饮共醉?这商量的问句,是诗人对张五深深的思念,也见证了诗人与张五之间真挚的友情。

孟浩然因白云而怀友,因怀友而登山,因登山而望秋景,因秋景而逸兴湍飞,因逸兴而又思友人,情景环环相生,不仅“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触景生情,还“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因情入景,可谓情景交融。这正是诗人真情流露的表现,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精致的描摹,只需自然而然地释放自己。

经典点评

清·王尧衢《唐诗合解》卷二:“因暮生愁,因境发兴,因村人过渡而怀故人之不至,情以触而动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②,维扬忆旧游③。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④。

注释

①桐庐江:即富春江上游,因流经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境,故称。广陵:即扬州。②建德:唐代县名,在今浙江省建德市东北,与桐庐县相邻。③维扬:扬州的别称。④海西头:指扬州,语出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赏析

40岁时,孟浩然在长安应试失败,为了排遣心中苦闷,他开始漫游吴越,过起“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的生活。

这一日,他乘舟停宿在桐庐江畔。天色已晚,幽深的山谷中传来清唳的猿啼,诗人不禁愁从中来,然而正如刘禹锡所说“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其实诗人早已因仕途不遇而愁情满怀。泛着清苍色的桐庐江水,趁着夜色急流而去,然而“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江水的滚滚而流,牵动的是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无尽思念。江风拂面,两岸树叶在江风中簌簌作响;明月当空,一叶扁舟孤独地停靠在岸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而又多么清寂的图画啊!于是,“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成为咏景之千古佳句。诗人也不禁沉醉其中了,但那沉醉只是一瞬,耳畔的猿啼、江声、风鸣,与眼前的朗月、孤舟交织在一起,“虽信美而非吾土兮”,他又不由得陷入对亲友的思念中。他多么希望那滚滚而流的江水,把自己思念扬州友人的泪水寄予他们,也多么希望扬州的友人,在欣赏今晚朗月的时候,能感受到他的思念,真可谓“情深语挚”!

孟浩然仕途不遇的郁闷未解,又因远离亲友而生出新的孤独怀友的苦闷,但他能寻求到排解它的途径,随着沧江夜流、风鸣月照,他的愁苦充满宇宙,同时也得到了释放和消解!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孟公诗高于起调,故清而不寒。”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②。气蒸云梦泽③,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即开元名相张九龄。②太清:这里指天空。③云梦泽:古泽名,究其位置大致在今湖北省安陆市、湖南省益阳市、湘阴县一带。

赏析

晴朗的秋日下,洞庭湖上水气浑茫,远远望去就像古代那传说中的、云气缭绕的云梦泽,而那汹涌的波涛,就像要掀翻湖边的岳阳城楼。孟浩然常年隐居,但当他眺望这八月莽莽苍苍的洞庭湖时,似乎对自己平静的隐居生活不再满意了,心底那沉郁已久的抱负与理想也被唤醒了,原来他曾经、并且一直想做救时济世的英雄。然而“不才名主弃,多病故人疏”,没有任何机会让他实现抱负,而继续过逍遥的田园生活似乎更对不住他那颗高远之心。

读到这里,才晓得他是在干谒张九龄。人们往往一听到干谒,就不禁把干谒之人与唯利是图、利欲熏心联系在一起,但对于一个正直而又有能力的人,他的干谒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是积极进取、勇于向上的表现,更是他敢于抓住机会、实现抱负的表现,无疑,孟浩然就是这样的人。他将干谒之意内敛在对秋日洞庭湖的生动描绘中,读来并不令人生厌。他还表示,即便不能得到援引,也会背负着救世的理想,增加救世的才干,等待时机,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好个孟浩然,干谒得不卑不亢,温婉含蓄,你若是张丞相,如果有机会能不提拔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吗?果然,由于张九龄的提携,孟浩然有了他短暂的为官经历。

当然,这首干谒诗也成就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一名句,后世诗论者将它媲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称两句为“胸中几不可测”之语,可谓恰当。

经典点评

清·黄生《唐诗摘钞》卷一:“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并烹炼之迹化矣。”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①。

注释

①菊花:这里指菊花酒。在重阳日饮菊花酒,一直是民间的风俗。

赏析

孟浩然过着多年的隐居生活,在隐居中他与鹿门的隐士,甚至农人们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年重阳节,一位农人故友炖好土鸡、焖好黄米饭、泡好菊花酒,邀请他来家中做客,于是他欣然前往。村庄绿树掩映,依傍青山;农家小院干净整齐,开窗就能看到场院中收割完的稻谷,使人倍感惬意。与久违的朋友对饮着菊花美酒,闲聊着今秋的收成、明春的耕种。诗人被朋友的真诚、闲聊的舒适所深深地感动,当他不得不与友人分别时,决定明年重阳将不邀而至。

诗情画意淡淡道出,但那喷香的土鸡、甜香的黄米饭、清香的菊花酒,还有两位主人公的絮絮琐语,就像幻灯一样,在我们的脑海中遍遍回放,牵出我们无尽的怀想。这就是孟浩然诗歌的高明之处: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致的描绘,没有细腻的勾勒,但淡淡言语中的深情却浓郁得让我们感动。

陆游有一首七言律诗《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与这首诗的结构几乎完全一样,即:“被邀→村庄→村事→惜别”,而且惜别时都因为农人的热情而感动,相约以后会不邀而至,但陆诗七言,生动流丽,孟诗五言,简朴古淡,实是各有千秋。

元人马致远在《夜行船·秋思》中写到:“……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墙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其清新淡雅的意境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并无二致,但马诗俏皮,趣味横生,孟诗则古朴,亲切典重,皆可谓经营意境的好诗。

经典点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三:“此诗句句自然,无刻划之迹。”

送杜十四之江南①

荆吴相接水为乡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

①杜十四:全唐诗题目下注,“一题作《送杜晃进士之东吴》”,盖指杜晃。②荆:指湖南、湖北一带,古为楚国辖区。吴:指江苏、浙江一带,古为吴国辖区。

赏析

朋友即将离开荆楚,沿江而下,远赴东吴。孟浩然不禁宽慰好友:荆楚与东吴,地相接,水相连,四时与风光诸多相同,在东吴就有如回到了荆楚水乡,一样可以玩赏娟秀的湖光山色。更何况此时春江水涨,正是行舟的好时光。然而春江水涨,行舟旅途险象环生,他不知道暮色黄昏中,友人的孤帆会停在何处,不知道友人面对着“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清冷之景,会有怎样凄楚的心情?不禁忧从中来,遥想不已,恨不得将疑问随流水寄到他的身旁!

这首小诗不讲究对仗,以散行运笔,不但流利清秀、情深意挚,而且颇富神韵,渺然悠远,正如蒋仲舒所说:“明净无一点尘氛,不胜歧路之泣。”

孟浩然还有一首诗《渡浙江问舟中人》:“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与《送杜十四之江南》的构思和情趣都很一致,都是“俱在人意中,却只如面谈,人不能及”的佳制。

经典点评

清·王士《唐贤三昧集》卷中:“一气呵成,有情有色。”

李颀

李颀,颍阳人。其擅长五古与七言歌行,而以七言歌行创作的边塞诗更是慷慨激昂,豪放洒脱。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①。行人刁斗风沙暗②,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③。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④。

注释

①交河:西域地名,故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西北。②刁斗:古代军中夜间巡更鸣响的用具,白天可用作炊具。③轻车:即轻车将军,汉代官名。

④蒲桃,即葡萄。

赏析

自古以来,中原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或和或战:“和”则公主屡屡和亲,“战”则戍卒年年远征;“和”则公主幽怨,凄凄楚楚,“战”则戍卒怨望,悲悲切切。

相传,汉武帝曾封江都王刘建的女儿为公主,嫁与乌孙王,希望通过和亲使乌孙国归顺于汉。公主远赴乌孙,路途坎坷,思家心切,令人一路演奏琵琶以抒解思念。可怜这些女孩,当她们一出边塞,便归家无望,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结束凄楚的命运。

那些征战的戍卒也是凄惨的。汉唐时期,力主拓边的皇帝不在少数,驱使百姓之子,只为他们拓边与征服的虚荣心。为得到塞外贡品,戍卒万里远征,即便“年年战骨埋荒外”,也要为“玉门犹被遮”而被迫戍守。

这真是“天下和,百姓苦;天下战,百姓苦”啊!李颀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点,以诗的语言点出了“以人命换塞外之物,失策甚矣”。而且,他还以边塞生活的艰苦,触及了很少有人反思过的和亲策略,其思之深、情之切可见一斑。

这首诗也展现了李颀非同凡响的诗人之才:诗歌开头两句,以一种雄浑阔大之景,使我们有种置身于莽莽苍苍的塞北大漠之感,其笔力直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最后两句,将戍卒的“战骨”和作为战利品的“葡萄”对比起来,不但意象生动,而且以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着我们的神经,于是我们将更加同情戍卒的遭遇,进而谴责无谓的战争!

经典点评

明·邢《唐风定》卷八:“音调铿锵,风情澹冶,皆真骨独存,以质胜文,所以高步盛唐,为千秋绝艺。”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开元末年,曾被贬官为江宁丞,故又被称为王江宁。王昌龄擅写七言绝句,有“七绝圣手”的美誉。其诗歌题材多样,其中边塞诗精警浑厚,闺怨诗却又清朗自然。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

注释

①青海:即青海湖。雪山:即祁连山。②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指唐代西北边疆的外族军队。

赏析

唐代西域边疆,辽阔而荒凉:青海湖上空时常阴云密布,即便横亘在湖北的祁连山也终日昏暗,极目远望,整个西域只有黄沙弥漫,偶尔有孤城矗立在黄沙中,与玉门关遥遥相望。在这里,驻扎着唐王朝的勇士们,他们与侵凌唐朝的异族已作战多年,从中原出发时穿戴的崭新的铠甲,现在却嵌满黄沙,似乎要被黄沙磨破。虽然这里人烟稀少、气候恶劣、战斗频繁,但这些顽强的勇士们仍然不屈不挠,立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苏轼有首诗《阳关词赠张继愿》:“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古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其构思与立意,以及雄健的风格都与此诗相似。

我们谴责战争将我们同类的生命夺走,我们希望战争不要再光顾生命脆弱的人类。然而,战争有时不可避免,甚至需要我们无条件地去参与,那就是国家受到外族凌辱之时。此时,即便牺牲也将是无比光荣的,正如曹植在《白马篇》中所说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王昌龄诗中“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恰恰是这种赶赴国难,为国而战精神的体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国民最基本,也是最可贵的品质。

经典点评

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二:“胜概英风,可谓烈士矣。”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①,不教胡马度阴山②。

注释

①龙城:指卢龙县,在今河北省。飞将:西汉名将李广,勇武善战,被北方游牧民族称为“汉之飞将军”。②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赏析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秦汉时的关塞,争战还是那样残酷激烈、无休无止,征人还是那样视死如归、信心十足,唯有戍守此地的,不再是那个让匈奴闻风丧胆的李广将军,不再是那个体恤士卒的李广将军,而是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抵挡胡马铁骑侵凌的将领。强将手下无弱兵,但在弱将手下,即便强兵也会无所作为吧,这也许就是王昌龄要为我们揭示的问题。

王昌龄的高妙之处就是把问题放在具有历史厚度的、宏观的时空中铺展。“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从时间的角度描写戍卒征戍之久,而“万里长征”则点出了征戍之远,一纵一横的时空拓展,使得“人未还”成为横亘在历史长河中永恒的悲剧。对于这悲剧中的人物,不论同情也好,感动也罢,此时我们和诗人最为关心的就是:这样的悲剧如何酿就,又将如何消除?于是我们也陷入了深思。

现在的神州赤县已经是“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民族间狭隘的争战已不复存在,当我们久久徘徊在古战场上时,一定会感慨它昔日的烦乱和今日的平静。在这里曾上演的一幕幕已离我们如此遥远,那些具有英雄情结的文人们曾吟咏过的诗篇也已封存在历史之中,成为我们对往古的美好回忆。

经典点评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李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①。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释

①凝妆:盛妆。

赏析

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这样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首赋愁的好词,正是少年勉强寻觅的闲愁,中年“才下心头,又上眉头”的深愁,以旷达的慨叹出之,读来颇为爽快。

《闺怨》则是一首赋愁的好诗。那个天真烂漫而又多愁善感的少妇是诗的主角,她爱美、好奇,在煦日和风中,愉快地登楼赏春,然而路边又绿的杨柳,让这位善感的女子怀念起宦游他乡的丈夫。但少妇对夫婿的思念不是“唯有泪千行”的愁苦,而是有点后悔当年对丈夫功成名就的劝勉与期待,如果有丈夫在身边陪伴,那么这明媚的春天自然是“良辰美景”。

如果说辛弃疾笔下的愁是大多数人都有可能经历的愁,那么这首小诗的愁则是闺中少妇的淡淡之愁;前者清爽,后者淡定;前者痛快旷达,后者则天真绵密。

经典点评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六:“伤离者莫甚于行军,故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词。知愁,则不复能‘凝妆’矣,凝妆上楼,明其‘不知愁’也。然一见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望遥,离索之情亟也。虫鸣思觏,南国之正音;萱草心,东迁之变调。闺中之作,近体之《二南》欤?”

王翰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人。性格豪放不羁,兼擅诗文。诗作以边塞诗为主,风格慷慨悲凉。《全唐诗》中仅存诗一卷。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①夜光杯:《海内十洲记》记载,周穆王时,西戎曾进献一种叫“夜光常满杯”的杯子,有如“光明夜照”。这里则指精美的酒杯。

赏析

塞外将士征战沙场,他们整日面对的是“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的残酷战争,而战争之间短暂的间歇就成了他们难得轻松的时刻。

这次短暂休战,将士们手擎精美的酒杯,斟满葡萄美酒,正待畅饮之时,马上琵琶奏起急迫的军乐,催促他们出发,预示着征战又要开始了。但晶莹的酒杯中飘出四溢的酒香,将士们禁不住诱惑,伴着琵琶声痛饮狂歌。他们互相谐谑:如果醉卧疆场,请不要嘲笑,因为自古以来,征战之人有几个能生还啊?在这谐谑中,我们感受到将士身上那种藐视生死的豪迈之情,那种苦中作乐的英雄之怀,而“古来征战几人回”更是面对无情的战争而生出的无尽悲凉,正是“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有人说,“马上催”是指催饮,但若解释为催促出发,则更能见出将士马上豪饮、谐谑疆场的豪情。

将士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时刻经历着生与死的对决,经历着死亡伴随身边的苦难,却仍能痛饮欢笑、诙谐幽默,着实令我们敬佩,敬佩他们的豪情万丈,更敬佩他们积极健康的英雄主义精神!与他们所面临的艰难处境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平静、如此安宁,也许他们会向往我们的安逸,而我们更向往他们的激情与豪放。

经典点评

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六:“此诗顿挫得法,顿得透,末句一挫,有力。文情曲折,余韵悠然。”

崔颢

崔颢,汴州人。其“年少为诗,名陷轻薄”,多作闺情诗,后来则多写边塞诗,风格也转为奇峻。

黄鹤楼①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②,芳草萋萋鹦鹉洲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①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鹤山,相传仙人王子安曾骑黄鹤路过此地而得名。②汉阳:位于长江西北岸,与黄鹤楼隔江相望。③鹦鹉洲:今已不存,唐时为汉阳一带长江之胜景。

赏析

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李白曾登上黄鹤楼,准备赋诗一首,但看到崔颢在此处题下的这首诗后,不禁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李白还仿照这首诗创作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鹦鹉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仔细品味崔、李二诗,不论构思、结构、立意都非常相似,甚至“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只不过,崔颢登上黄鹤楼,遥想故人,怀想自身,发乡关之思;李白登上凤凰台,神游往古,远眺京城,发忧国之意。二诗实在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然而,《黄鹤楼》前四句突破律诗平仄的限制,三用“黄鹤”一词,产生一种回环往复的节奏感,不但表意丰富,读来也颇为流利,堪称不以辞害意的典范。在诗中,诗人将昔日仙人王子安骑鹤经过此地的典故,与此时此地“我”的思乡之情对比,于是一种自然而又浪漫的气息缓缓流出,回肠荡气,令人陶醉。《黄鹤楼》先于《登金陵凤凰台》,故后人往往给予它更高的评价,宋代严羽曾在《沧浪诗话》中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三:“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高适

高适,字达夫。渤海蓨人。青年时期,家中贫困,浪迹渔樵,曾与李白、杜甫等交游。后来仕途顺利,官至左散骑常侍,故被称为“高常侍”。他擅写边塞诗,且“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有《高常侍集》。

燕歌行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①,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②。金伐鼓下榆关③,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④,单于猎火照狼山⑤。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⑦,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⑧。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⑨。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⑩。

注释

①张公:指张守珪,其时兼御史大夫一职。②赐颜色:即赏赐,唐代常以立功的大小赐予不同颜色的绶带,紫色为最重,其次为绯色。③:敲击。榆关:今山海关,为出入东北的要塞。④校尉:军中官职,位次于将军。羽书:紧急文书。⑤狼山: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⑥凭陵:仗势欺压。⑦腓:枯萎,变黄。⑧玉箸:此处指思妇的眼泪。⑨蓟:今北京市一带。⑩李将军:汉代名将李广,以作战英勇,体恤士卒闻名。

赏析

据《旧唐书·张守珪传》记载,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率军与叛乱的达奚部落作战,先胜后败,但张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捷之功”,后来事泄贬官,此诗“殆刺妄奏克捷之事”。

高适在《燕歌行》中写到了天子,希望将军与士卒同仇敌忾、克敌制胜;写到军中的将帅,一心想着被“天子非常赐颜色”,一味地驱使士卒在前线战斗,而自己却“美人帐下犹歌舞”;写到士卒们,有着“身当恩遇恒轻敌”的抱负,不畏“白刃血纷纷”的激烈战争,却遭遇“军前半死生”的悲惨命运;写到在后方默默奉献的思妇,她们无比地担心、想念着戍守远方的士卒,甚至整日以泪洗面,希望他们为国杀敌,早日归家。

在前线,将帅与士卒的行为形成强烈对比;在后方,天子与思妇的愿望也构成了一对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诗人表达出了三层含义:一为谴责天子拓边无厌;二为批判将帅不能体恤士卒,贪功冒进;三为歌颂为报效祖国视死如归的士卒和后方默默奉献的思妇。

李颀在《古从军行》写到天子贪婪拓边,为了“蒲桃入汉家”而忍心“年年战骨埋荒外”;王昌龄《出塞》中曾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来讽刺不体恤士卒的将帅;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歌颂了唐军将帅和士卒的勇敢;而高适则在《燕歌行》中表现出了这三方面的内涵,其思想的周密与深刻可见一斑!

经典点评

明·邢《唐风定》卷九:“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磬鸣球之节,非一意抒写以为悲壮也。”

别董大①

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①董大:高适的朋友。②曛:昏暗。

赏析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之时,“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于是“行子肠断,百感凄恻”。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但是如果离别在所难免,那么,与其悲伤着道别,就不如爽快地分手,毕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啊!

天空中阴云密布,冬日透过浓云,只发出昏暗的光;北风萧萧,吹着雪花纷飞飘落,极目望去,有鸿雁傲雪翻飞。此时,高适正在与好友董大道别,不禁悲凉相向,但断雁横空却无端地给了诗人一种力量。于是他口吻陡然一转,劝慰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劝慰中饱含了对友人的款款深情,也饱含了对友人才华的衷心赞美。这劝慰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宽解与安慰,是对自己未来的强烈自信,正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气概!于是这劝慰流传千古,成为送别佳句。

绝句仅有短短四句,故起承转合之转,定要转得惊警巧妙,而这首诗第三句的转就可以称为范例:前两句铺垫离别之景,迷茫凄凉,但第三句劝慰破茧而出,惊人一转,反倒以一种豪爽开朗感动读者。

经典点评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七:“云有将雪之色,雁有离群之思,于此分别,殆难为情,故以莫愁慰之。言君才易知,所如必有合者。”

岑参

岑参,祖籍南阳,后迁居江陵。他出生于没落世家,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后来登入仕途,曾官至嘉州刺史,故被称为岑嘉州。岑参擅作边塞诗,诗中充满了异域风光,风格瑰丽,想象奇特。有《岑嘉州诗集》八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①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②。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④,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⑤,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⑥,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①武判官:武姓判官,作者友人。②衾:被子。③都护:唐代边疆设有许多都护府,以总统边疆军务,其长官称为都护。④中军:周制诸侯设三军,后被各朝沿用,三军即中军、左军、右军,中军为主帅指挥之所。⑤辕门:驻军的营门。⑥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

赏析

寒风萧萧,白雪飘零。此时驻守北方边塞的岑参,正在军中营帐为友人武判官饯行。他们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异域的歌舞。听着胡琴、琵琶和羌笛急促而萧瑟的乐音,似乎感受到了塞北奇异的风光:塞北的风凌厉强劲,卷地而来,摧折白草;塞北的雪八月即飞,突如其来,洒落万树;塞北的寒无处不在,钻入罗幕、狐裘、锦衾,冻结弓箭、铠甲。

塞北的风雪和寒冷,本来是诗人异常好奇的,但在要与友人别离之时,那瀚海之冰冻结百丈,那万里之云郁结离愁,那风横扯着军中红旗,那雪纷纷落在友人即将离别的军营门口,似乎它们也舍不得返京的友人。岑参送别友人,从“中军”走到“辕门”,再走到“东门”,最后伫立在簌簌白雪中,许久地凝望远行的友人,慢慢地眼中只有满空飘舞的白雪和雪地上通向远方的足迹,这一串串足迹有如串串删节符,饱含着诗人多少难以言传的情感啊,真可谓“篇终接浑茫”。这结尾的含蓄蕴藉又韵味深长,与开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丽阔大,相得益彰而又浑融一体,于是造就了诗歌中饱满而又绵密的情感。

这是一首几近完美的边塞送别诗,其中对送别的叙述,也是诗人离别之情的抒发,而我们从中读出塞北既奇且丽的风光,特别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漠风雪,还能读出诗人与朋友之间至深的友谊,纵横跌宕而又深情绵缈,于是“奇才奇气奇情”尽收读者眼底。

经典点评

明·邢《唐风定》卷八:“细秀袅娜,绝不一味纵笔,乃见烟波。”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①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②,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③,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④,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⑤。

注释

①走马川:地名,不详,疑为《水经注》中的龟兹川。封大夫:即唐将封常清,其时为北庭都护,摄朝散大夫。②雪海:唐西北边境地名,靠近伊塞克湖。③金山:今阿尔泰山。④五花、连钱:为名贵宝马名。⑤车师:汉代为西域国名,唐代时为安西都护府所在地。

赏析

西域历来环境恶劣,常常风沙弥漫,远远望去更是“黄沙远上白云间”的萧瑟光景。岑参随同大将封常清驻守轮台,每当夜晚紧急行军时,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应该是苦不堪言的。但正如杜甫所说的“岑参兄弟皆好奇”,即便是苦差事的夜半行军,只要有奇异的、美丽的景致就能激发岑参的喜悦之情,甚至在他看来,这奇异的光景具有令人着魔的力量。当看着狂风过后的飞沙走石,骑着紧急行军中满身结冰的马匹,用着凝结成冰的砚水草写军书,他觉得这一切是如此的奇异壮阔,如此的梦幻瑰丽。岑参的想象看起来似乎有些离奇,但是真正到过西北边疆的人们,真正经历过“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的人们,就会知道岑参的想象是多么符合实际,描写是多么贴切传神,这种浪漫而又传神的想象正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

岑参之所以有这样的审美观念,一半是他本性的好奇,一半则来自于盛唐人对本朝军事实力的自信与自豪,他们相信再凶猛的敌人,遇到如此强大的国家和军队,都会不堪一击,甚至仅仅是一个夜晚的紧急行军都会令敌人闻风丧胆。

每每阅读岑参的诗,我们总会被其中奇异瑰丽的美景、出人意表的想象所吸引,更为其中变化莫测的节奏所折服。这首诗除了前两句外,三句一节,促节危弦,正是一种岑参式的诗歌节奏,有如脱缰野马,读来迫切而又爽快,似乎是伴着军中急促的鼙鼓而写成的。

经典点评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奇才奇气,风发泉涌。”

王维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后迁居蒲州。开元九年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后因事获罪而被贬。后来得到张九龄援引,再次充当京官。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的王维被迫接受伪职,待安史之乱平息后,受到降职处分,后来转为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向往仕途,一些诗歌中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激情;同时,他又跟随母亲信奉佛教,时常怀有隐逸情怀,其诗歌创作中又多有远离现实政治的山水田园诗,使其成为与孟浩然并称的唐代山水田园诗大家。王维的边塞诗昂扬激进、雄浑壮阔;山水诗则“诗中有画”、明秀雅致。有《王右丞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②,都护在燕然③。

注释

①属国:典属国的简称,为管理民族交往事务的官员,此处诗人自喻。居延: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②萧关:地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南。候:古代侦察兵称为斥候。③燕然:唐代都护府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黄河北岸。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崔希逸在西北边陲战胜吐蕃,玄宗派王维出使,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到军中慰问,并察访军情,这首诗就是王维出使时所作。他身负玄宗之命,轻车简装就出发了,迅速赶往北方边塞的燕然都护府。如同飘转的蓬草、如同翻飞的大雁,没有多久就到达了塞上,但见荒凉的大漠上只有一簇孤烟笔直地穿向云天,绵长的黄河尽头只有一轮圆圆的落日悬浮着。边塞如此苍凉的光景似乎牵动了他的使命感,于是他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在萧关他碰到了侦察的骑兵,骑兵告诉他都护正在燕然府中等待,请他快些赶去吧。

王维不仅山水田园诗写得好,边塞诗也同样出色。在这首边塞诗中,不但以区区一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涵盖了雄浑壮阔的边塞风光,还以聊聊八句明写和暗写了持节的使者、负责的骑兵、焦急的都护。风景如画,人物传神,自是一首好诗。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一联绝佳的摹景之句,《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评价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到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字,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所谓的“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是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

也许从高适、王昌龄等人的边塞诗中,我们看到的是唐边将的无能与士卒的无奈,但唐王朝能以强大的国势维系近300年的历史,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唐朝大多数的边将和士兵是有才华的,也是负责任的,王维的诗正体现了这一点。

经典点评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三十六:“李于鳞选律,为其尚气格也。此篇与《送平澹然》、《送刘司直》三诗,才情虽乏,神韵有余,终是风雅正调……骨力罕敌。”

观猎

风劲角弓鸣①,将军猎渭城②。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③,还归细柳营④。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释

①角弓:用兽角装饰的弓。②渭城:汉代将秦时的咸阳城改称渭城,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③新丰: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东北,据说汉高祖刘邦原是沛县丰邑人,楚汉之争胜利后,在临潼仿丰邑建了新丰城,唐时此地盛产美酒。④细柳营:为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兵之处,这里代指军营。

赏析

将军出猎,北风苍劲,角弓鸣叫,气势盛大;鹰眼犀利,马蹄轻快,跃草踏雪,射技高超;新丰痛饮,军归细柳,倏忽来去,意态狂肆。如此射猎之景,有如身临其境,正如顾安《唐律消夏录》所说:“鹰飞兔走,蹄响弓鸣,真有瞬息千里之势。”诗歌看似一气而下,未经雕琢,但“新丰”、“细柳”这两个不经意点出的地名,却都是将帅的往来之所,其中的“忽过”与“还归”,又生动地塑造出一位将军围猎时的意气风发之状,可见看似诗人随意地挥洒,却饱含着无尽的深意。当射猎结束,千里之雪依然平坦,似乎这轰轰烈烈的出猎之景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起得壮阔激昂,结得安详平静、若无其事,却又有缕缕余韵飘去,令人玩味不已。

我们知道,在古代,军队狩猎实际上是种军事演习,而此诗中军队将帅的勇猛、健壮矫健的战马、铮铮作响的角弓,都体现了这支配备精良的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再现了盛唐军事实力的强大,也流露出诗人作为盛唐人无比自豪的心态。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是写射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王维是观猎者,苏轼是个参猎者;前者刻画出猎之景入微,后者披露出猎之情至深,可谓各有千秋。最有意思的是王维诗的结句是一幅画,让人回味却是平静的;苏轼词的结句也是一幅画,让人咀嚼却是激动的。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

送元二使安西①

渭城朝雨浥轻尘②,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③。

注释

①元二:王维的友人,生平不详。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题亦作《渭城曲》或《阳关三叠》。②渭城:汉武帝时,改秦咸阳为渭城,唐时为扶风县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浥:沾湿。

③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因位于玉门关南而得名,古时为通往西域的要道。

赏析

唐时,渭城是与赶赴西域之人话别的地方。今天早上,渭城下了场小雨,打湿了通往西域的路面,昔日车马过后飞扬的尘土,此时却布满清爽的气息。驿馆的旅舍中,平时落满尘土的柳叶,也现出了青翠的本色,昭示着一个清新明朗的春日即将开始。然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如此爽朗之景却预示着别离。在深情的离别之际,任何分别之语都是如此苍白,索性让千言万语都化在这不言的杯酒之中吧。这区区一杯酒,满含了多少真挚深厚的友情,又满含了多少依依不舍的别离啊!于是,这劝慰语便成为脍炙人口的神来之笔,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送别绝唱。

徐增《而庵说唐诗》评这首诗为:“此诗之妙只是一个真,真则能动人。后维偶于路旁,闻人歌诗,为之落泪。”真实之景,真实之情,平实道出,格外感人,无怪王维本人再次听闻此歌,仍要落泪了。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这首诗结构相似,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言情,但高诗起得壮阔迷茫,王诗则起得清爽洁净;高诗由压抑之景,而为开朗之别情,王诗则由明朗之景,而为绵渺之别情。尽管二人诗风各异,但都可称为难得的好诗!

经典点评

明·陆时雍《唐诗镜》卷十:“语老情深,遂为千古绝调。”

汉江临泛①

楚塞三湘接②,荆门九派通③。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④,留醉与山翁⑤。

注释

①汉江:长江最大支流,流经今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和中部。②楚塞:指古代楚国之地。三湘:即湘江三条支流,潇水、烝水、沅水。③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县西北。九派:长江在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水程,有九条支流,故称九派,这里代指长江。④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地处汉江江畔。

⑤山翁:晋代山简曾镇守襄阳,颇有政绩,好赏玩饮酒,每饮必醉。

赏析

王维泛舟汉江之上,极目所望,似乎可以看到汉江流过辽阔的古楚之地,与三湘之水遥遥相接,在荆门山下流入荆江,注入长江,东流入海。汉江水流如此绵远悠长,似乎涌出天地之外,颇有并吞宇宙之势;汉江水势如此汹涌浩大,水汽笼罩整个江面,以至两岸青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他稳坐舟中,任由汉江的波涛上下涌动,此时,在他眼中,前面的郡邑以至浩渺的天空,都似乎在江面上浮动。王维此番描绘造语奇壮,而且以舟中之人观物,着力错觉的营造,反衬汉江波澜壮阔之景,可谓妙笔!诗人陶醉在汉江的壮美中,更萌发出与当地隐士长久共醉的雅兴。

诗至此处,方点出诗人此时只在襄阳一段的汉江上泛舟,其目力所及再远,也不可远通三湘、九派,其视野再大,也不可遍览楚塞,然而诗人却将这万里之景,总括于襄阳一段,真可谓胸怀浩大!我们与其说汉江之辽阔可并吞宇宙,不如说诗人之胸中自有万壑,可包蕴宇宙。

这是一首气象雄浑、笔力遒劲的山水诗,它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壮美的画面,充满了阳刚的男子气概。读后我们就如同走入画中,泛舟汉江,与诗人同醉于汉江江畔,于是我们心中激荡着凌云壮志,也自然生出一份高雅与闲适,这份闲雅荡涤着我们的精神,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经典点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右丞此诗,中两联皆言景,而前联尤壮,足敌孟、杜《岳阳》之作。”

相思

红豆生南国①,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②,此物最相思。

注释

①红豆:红豆树的果实,鲜红色,又名相思子,产于南方。②采撷:采摘。

赏析

相传古时候有一对夫妇,丈夫征兵赴边,不久就死去了。噩耗传来之时,妻子正在树下采摘红豆,她悲痛欲绝,最后亡于树下,化为一颗红豆。这颗红豆中凝结着他们亘古不变的爱,这爱是如此深厚,如此饱满,以致小小的红豆,看起来是那么鲜红璀璨,比任何珠光宝气的饰物都要耀眼夺目!由此,人们又称红豆为相思子。

这首小诗表面看来,正如有关红豆的传说一样,为我们呈现的是爱情中的男女相思是如何之深。但相思并非男女之情所专有,这首绝句最初就是王维为赠友人所作,借咏红豆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后来经过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传说安史之乱后,唐代著名宫廷歌手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此诗,这首小诗被寄以故国之思,听者无不动容。一首仅仅20字的小诗,能被人们如此喜爱,并且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这在诗歌史上实属罕见!

经典点评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王维‘红豆生南国’、王之涣‘杨柳东门树’、李白‘天下伤心处’,皆直举胸臆,不假雕锼,祖帐离筵,听之惘惘,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

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①,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绮窗:雕画美观的窗户。

赏析

游子旅居异地、久别故乡,但魂牵梦绕的永远是家乡的人们,甚至家乡的草木。对于离家万里的他们,在异乡偶遇故乡的来客,听来客操着久违了的乡音,叙说着家乡的趣事,实在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这首诗就形象地刻画了这样一位游子,他是如此思念家乡,甚至一见到乡人,便冲口而问,却又不知从何问起,急切中似乎看到了家中那温暖的绮窗和窗外的寒梅,于是他不禁问道:不知这寒梅是否已经绽放?梅在诗词中代表相思之物,问梅则自然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

王维这组杂诗共有三首,其一为:“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其三为:“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这三首诗上下勾连,形成一个整体:其一为久无家中音信,不禁问故乡来客家书是否收到?其二为既然没有家中音信,便冲口而问家乡之事。其三则是听了回答后的一番自言自语,离家又是一春,归家却久久不能成行,思乡之情借伤春之语而出,可谓浑然曼妙,自有一种淡雅的情思!

经典点评

民国·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卷三:“通首都是讯问口吻,而游子思乡之念,昭然若揭。”

终南山①

太乙近天都②,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③,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①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又称南山,唐代为隐士隐居之所。②太乙:终南山的山峰之一,又称太一峰。天都,天帝所居之处。③分野:古代天文学家们常常将天空的二十八宿星与地上的州、国对应起来,以便通过星象的变化来预测州国的吉凶。

赏析

也许终南山在我们眼中,山不过是山、云不过是云,但在王维笔下,终南山却是:山峰不知其高,似乎上入云霄;山脉不知其远,似乎直到海边;山势不知其广,似乎绵亘数州;山形不知其幻,似乎众壑殊景。而爬终南山时,更是踏白云、入青霭,似乎走入仙境;想寻投宿处时,只要隔着钟灵毓秀的山水询问,便会有樵夫应答。其时云气缭绕、回声荡漾,一种妙境如在目前,这是如何的美不胜收啊!

对于这番妙境的描写,王维颇为高明。首先,他以一、三联写到终南山的高远与壮阔,其次又以第二联写登终南山时细腻的感受,于是在他的笔下,终南山不但可供观瞻,而且可供体验和品味。尤其是“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从“入看”与“回望”两方面,真切地写出了登山人慢慢进入云海雾霭中的感受。王维似乎有一支神奇的五色彩笔,能将所有登山人的感受形象地表现出来,并唤醒你登山时曾经历过的美好感觉,而没有登过山的人们则似乎身临其境,经历了一次奇妙的登山之旅。

《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倾心科举的马二先生游西湖时,感到西子湖畔果是美丽至极,想赞叹一番时,只道出一句“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如此无韵味的经语,真是辜负了人间胜景。美是种发现,也是种表达,王维不但发现了终南山的美,还将这种空灵剔透的美表现得如此曼妙,不得不令我们感慨他横溢的诗才!

经典点评

清·王士《唐贤三昧集》卷上:“神境。四十字中无一字可易,昔人所谓四十位贤人。”

渭川田家①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②,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③,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④。

注释

①渭川:即渭河,是黄河支流之一。②雉雊:野鸡鸣叫。秀:谷物抽穗开花。③荷:扛。④式微:《诗经·邶风·式微》有语“式微,式微,胡不归!”即惋惜未能早些归隐之意。

赏析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安静的村庄上空,巷子尽头牛羊也徐徐地踱进村子。那村中的老人们,开始依偎着藤杖,在柴门前驻足远望,等待着牧童归来。此时野鸡鸣叫、麦苗吐穗,夏蚕也饱食了桑叶,开始眠睡,田野间晚归的农人们扛着农具,互相亲密地打着招呼。如此静谧安详的山村晚景,如此闲适真挚的农人亲情,怎能不让诗人羡慕和感动,但仕途仍羁绊着他归隐田园,于是诗人只好惆怅地高歌“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

《渭川田家》与陶渊明诗歌的意象与意境颇为相似,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与此诗的第三联都是以极为平凡的意象来描绘田园恬淡的风光;而陶渊明在《移居》中写到“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则与此诗的第四联都描写了农人的朴实与亲切,农家生活中淳朴的人情味。这恬静的景物,这淳朴的农人,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两位诗人对田园式闲适生活境界的追求,也透露出他们实际上拥有一颗娴静而幽雅的心灵。

这是一种久违了的田园风光,或许这对于你我已不再熟悉,但其中安静闲适的气息和亲密真挚的深情也许正是你我所向往的。不论春阳絮絮、夏日炎炎,还是秋高气爽、冬雪皑皑,你一走进这村庄,一遇到这农人,你就会不知不觉地感动,倾心于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希望时间永远停滞。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人诗意地生存着”,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充满诗意的生活是我们喜爱和追求的,也许它得来并不容易。

经典点评

清·王尧衢《唐诗合解》卷一:“《田家》诸作,储、王并推,写境真率中有静气。”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②。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③,狂歌五柳前④。

注释

①辋川:水名,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终南山下。裴迪:唐代诗人,王维的朋友。②潺湲:水缓慢流动的样子。③接舆:传说为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佯狂避世。《论语·微子》中曾记载其遇孔子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④五柳:东晋末年隐逸诗人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这里诗人以“五柳”自况。

赏析

初秋,寒风阵阵,山松似乎感觉到凉意而更为苍翠,山泉缓缓地、叮叮咚咚地流淌,使这秋日更添一份清寒。诗人走出柴门,拄着藤杖,临风而立,静静地听着黄昏的秋蝉声,向西面的渡头望去:渡头的地平线上只有异常阔大、异常光亮但又欲落的夕阳;渡头边的小山村上空只有一缕炊烟,在秋风的拂动下,袅袅地向天宇飞去。此时,“我”碰到了一位醉意朦胧的朋友——裴迪,他就像那古时楚地的隐士接舆,在我面前欢畅地狂歌。“我”曾自以为是隐中高士,并以“五柳先生”陶渊明的娴雅自喻,但跟这位旷达自适的裴迪相比,真是自叹弗如呀!诗人以调侃的语气,道出了对友人洒脱性情的钦佩,一种轻快的气息扑面而来,于是我们不禁赞叹起这份意趣相得的友情了。

诠释好一首诗真的很难,尤其王维的诗,我们不但难以用语言绘出“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一具有空间感的、几何图形似的、优美而又颇具动感的画面,又难以道尽诗人悠然自得的神态和超然物外的心境。而王维诗歌又格外讲究构图,《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是颇具画意的诗句,但与此诗“渡头”一句相比,不难看出前者壮阔雄浑,后者则静穆恬淡,可谓“美”得不分伯仲!

听说某些广告人酷爱国画,常常品着茶,伴着茶香,盯着中国画,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与画进行交流。而王维的诗既然如同一幅韵味无穷的中国画,那么我们不妨平心静气地低吟这首诗,应该能获得更多、更美的感受,能更多体味到诗的妙处吧!

经典点评

近·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四:“自然流转,而气象又极阔大。”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①,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②。

注释

①浣女:洗衣女。②王孙:《楚辞·招隐士》中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王孙指有才华的贵族子弟,这里王维以王孙自喻,反用楚辞之意。

赏析

在这首诗中,王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声色并茂的山居秋暝图。在这幅图画中,我们似乎可以嗅到雨后山间空气的新鲜,可以感到秋日黄昏微微的凉意,可以看到青松荫中月痕的光亮,可以听到流过碎石时泉水的清响,可以从翠竹的攒动想到洗衣女归来的欢笑,从莲叶的轻摇想到渔民归家的小船。这是怎样一幅意趣横生而又超凡脱俗的美景呀!不论谁经历过这样的美景,都会像诗人一样沉醉在这美妙的秋日黄昏中,不忍离去,难怪诗人在结尾处要发出“王孙自可留”的感慨了。

苏轼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山居秋暝》就是王维“诗中有画”的典范之作。诗中第二联,视角有仰视、俯视之分,景物有远景、近景之别,色调有暖色、冷色之变,可谓充分调动了各种绘画因素,以语言营造了颇具画意的境界,令我们回味无穷,不禁看了又看。

杜甫《赠花卿》中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山居秋暝》则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这样评价它,实在是因为这景如同美妙的乐音激荡你每一个细胞,如同奇妙的画笔勾勒你每一种感觉,如同曼妙的语言唤起你每一份诗意。阅读它时,你也会随着这乐音、这画笔、这诗语在自己的思想中跳舞,读后你将得到精神上异常平静而又异常愉悦的奇妙感受。

经典点评

清·黄生《唐诗矩》二集:“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非复食烟火人能道者。”

过香积寺①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②。

注释

①香积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区南。②安禅:佛家语,僧人坐禅入定称为安禅。制毒龙:佛家故事,传说在西方的水潭中,曾有一条毒龙屡屡害人,后一位得道高僧到来,以无边佛法制服了毒龙。这里以毒龙代指凡人心中的杂念和妄想。

赏析

诗人早已耳闻香积寺之名,今日终于有缘走访它。在杳渺的山林中不见人迹,只有香积寺里的晚钟声,在幽邃的山谷里回响。于是循声而继续前行,终于来到香积寺前,令诗人惊喜的是,这里风光如此清幽雅致:山泉潺潺流淌,当流过奇峰怪石时,发出呜呜咽咽的声响,有如洞箫吹将起来;夕阳西下,留给人间一缕柔和的余晖,当余晖掠过寺旁的青松时,折射出微冷的清幽之光。薄暮之际,诗人经过清幽之景的洗礼,心境自然转入对禅理的参悟,此时的诗人,顿感万相皆空,寺中幽深的水潭,也不过是皆空的万相之一。诗人慢慢进入禅定的状态,心中的一切妄念都归于平寂。

诗人以“不知”总领全篇,通首以寺外之景的描摹,营造出一种不断寻幽探胜的气氛,那人烟稀少的山径,那萦绕耳际的暮钟,那石上呜咽的山泉,那松间清冷的余晖,都因“不知”而让诗人格外兴奋,这首禅意很重的诗因此而兴味盎然起来,而“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更是成为千古摹景妙句。

当然,诗人对香积寺的寻觅正是他参悟佛理的形象化描绘,他一步步接近香积寺,最后走进寺中,正是他一点点破除妄念,最后进入禅定的体现。王维信仰佛教,喜欢以禅理入诗,这首诗就是他以禅理入诗而又不着痕迹的典范。它的好处就在于,即便我们不太了解其中的禅理,也能感受到诗中那种清幽宁静的气氛,体会到那种为了走访香积寺而不断前行的精神,并且在阅读此诗时,享受诗人为我们创造的情境。无疑,这是一首成功的禅诗!

经典点评

清·黄生《唐诗摘钞》卷一:“幽处见奇,老中见秀,章法、句法、字法皆极浑浑,五律无上神品。”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其先人在隋末流徙中亚,他就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入蜀,居住在绵州彰明县青莲乡。早年在蜀地求学漫游,信奉道教,任侠仗义。天宝初,受到贺知章引荐,供奉翰林,两年后被玄宗“赐金放还”。安史之乱时,他入永王璘幕府,永王兵败后,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代宗宝应元年,病死于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李白是个诗歌天才,人称“诗仙”。他擅长写各种体裁的诗歌,尤其是七言歌行和七绝。其诗歌具有强烈的自我特色,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奔放的激情。其诗风更是“发想无端”,飘逸豪迈。

李白还有词作传世,虽然这些词作是否出自李白之手一直存在争议,但归于他名下的《菩萨蛮》、《忆秦娥》两首词,确有“百代词曲之祖”之美誉,为后代传颂。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①。夜发清溪向三峡②,思君不见下渝州③。

注释

①平羌江:即青衣江,由四川乐山市流入岷江,位于峨眉山东北。②清溪:即清溪驿,在今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③渝州:今重庆市一带。

同类推荐
  • 埋葬大师

    埋葬大师

    本书包括“舌头的功能”、“说嘴容易”、“文人风骨”、“吃的精神”、“街上流行人来疯”、“文人与粥”等文章。
  •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在《吐哈石油报》创刊20周年之际,吐哈石油报社收录从创刊到2010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作品,以纪念20年不平凡的历程。从《〈吐哈石油报〉获奖作品集》中,能够管窥吐哈油田开发建设的概貌,全方位、多层次、深刻地见证吐哈油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夺目成就。从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领悟和感受到作者、编者在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工作中所蕴含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苦、呕心沥血、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
  •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文章以心灵和励志为主,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是一次爱和哲理的青春洗礼,篇篇文章如花一般绽放在生命的花园里,给你以启迪和智慧,让平凡的人生充满不平凡的财富和亲历,其中许多篇被列为中考、高考备选文章。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精选了一些温馨哲理散文,通过描述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生活中的爱与美好。
  • 成长:初到人间

    成长:初到人间

    诗集传递的是正能量。虽然写的是生活中一些琐事,但蕴含着善良、仁爱、宽容、平等、自由、坚定等理念,体现了值得弘杨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观。诗集展示的是真善美。有情感之美,描写了祖辈、父辈对晚辈的挚爱和呵护,写出了儿童对成人的深深依恋,表现了家人之间的关心和温暖。
  • 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在美景与咖啡间穿行而过,记忆模糊,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心却永恒。小七历经时光的洗礼,将铅华漂白,化作点滴的温柔,灌溉贫困山区儿童的心田。善行大爱,始于初心,她走过的路,遇到的人,似乎都平凡无奇,但她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的心,却可以让我们用一辈子去回味,去领悟……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战争之路

    我的世界战争之路

    吕天勇和他的的朋友夏宣武因为毁灭者Him用命令方块穿梭到人类世界的实验被传送到mc,古老的传说,吕天勇的身世,一次又一次的困惑着他们,他们该怎么活下去......
  • 海贼王之能力复制

    海贼王之能力复制

    在海贼王世界重生的韩风获得了复制果实,他能复制下哪些能力呢?他遇到了可以性命相托的伙伴,杀天龙人,斗卡普,战大将,直面红发和白胡子·····在这个大海贼时代他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震撼与传奇~!
  • 轻金属狂潮

    轻金属狂潮

    前秦皇室符图真在升学考试中,被自己的亲兄弟陷害,被一脚踹进了帝国有史以来最破烂,最草台班子,最野蛮的军事院校,和一群蛮荒杂虏混在一起,超级暴戾的击坠女王,垃圾王般的室友,神经病般的同班同学,残暴狂悍的带队大哥..........一起和这个外来人意外的碰撞在一起,上着乱七八糟的课,搞着乱七八糟的乐子,谈着乱七八糟的恋爱,从熟悉又到生死信赖。伊星霜:“有后悔吗?城里人,被我们这些野蛮人给活活带坏了。”符图真:“没关系啊,我本来就不想当个好人。”没有异能和魔法的王牌机师成长轻音
  • 异界钢铁洪流

    异界钢铁洪流

    现代人看完海市蜃楼后穿越其中,在另一个外面的古代开始建造自己的钢铁洪流。领国说:“这是什么魔兽,太猛了。挡不住。”;帝国说:“我们平起平坐。”我说:“太迟了。也该轮到你们享受我的攻击了。”
  • 甜蜜再恋:我的老婆是公主

    甜蜜再恋:我的老婆是公主

    她是娱乐圈的当红新星,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纯玉女。他是国际连锁集团的行政总裁,叱咤商界的风云天才。大学时的契约婚姻到彼此相爱的信任相属,羡煞多少旁人。他们的故事,成为T大流传的童话。毕业后,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在延续,属于他们的生活正在开始。。。。。。
  • 时空颠倒之异世大汉

    时空颠倒之异世大汉

    汉昭帝时,天下一分为二,一世中汉昭帝早逝,民间皇帝刘病已继位,发展至今历时一千九百余年,改革开放春风吹满地;一世中汉昭帝长寿,汉朝绵延两千年,阴阳失衡万鬼齐行,天地混沌呜呼哀哉。该由谁,来拯救这颠倒的世界?
  • 穿越成一流算命大师

    穿越成一流算命大师

    小时候,别人玩金刚芭比机器人,她玩麒麟龙龟八卦镜。长大了,别人毕业后努力四处找工作,她工作后灰飞烟灭穿时空。穿到平行世界的楚怀玉正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脱贫的时候:她似乎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其实,这就是个一根筋毒舌姑娘带着小弟发家致富养老公的故事。
  • 极品都市升级

    极品都市升级

    魏源现代一名国营企业小职员,爱好旅游探险,一次意外身附游戏系统,加入国家特殊部门,从此过着上了从来都未曾想过的生活,打打怪,泡泡妞……
  • 罪杀

    罪杀

    可御万千武技的心法,一个高度近视的拖油瓶,苏默穿越到青云大陆,满脑子的心法武技,却附身在最低等的罪徒身上,这一切只有用拳头来改变,拳头大点道理就大些,这是任何世界都通用的道理嘛!
  • exo之重生的女王

    exo之重生的女王

    前世,你将我对你们的爱,摧毁在你们手中,今生,我不必在为你们做出任何牺牲,前世今生,我要将所以虚情假意之人拉入地狱,看吸血女王如何完成复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