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被誉为“人类哲学界的哥白尼”。
康德生平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在东普鲁士首府科尼斯堡的一个马鞍匠家庭,家人都是虔诚的新教教徒,幼年时期的康德受到很深的宗教影响。
8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人文主义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1740年,年轻的康德进入科尼斯堡大学攻读哲学。
1748年,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生活贫困,前途渺茫。为了生计,他去了一个乡间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而这一做就是5年。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的思考》,内容是关于笛卡尔、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的。
做了五年的家庭教师后,康德回到了家乡科尼斯堡,并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并取得编外讲师的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这一职位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因为康德讲课很受欢迎,许多学生都愿意听他的课,他也因此生活无忧。
在任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虽然因为著述和精彩的讲课,康德逐渐成为一个声名远扬的哲学家,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康德依然没有取得教授职位。直到1770年,46岁的康德终于获得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
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了10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潜心研究批判哲学。从1781年开始,康德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泛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等。
1792年起,康德担任柏林科学院哲学部主席,同年发表《论人的劣根性》,次年春发表《论理性范围内的宗教》。《论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
1794年,康德发表《论月球对气候的影响》;同年6月,发表《论万物的终结》;7月,康德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0月,康德因为就宗教问题发表意见而受到国王训斥。第二年发表《永久和平论》。
1796年,康德发表《论灵魂的器官》,同年6月23日,康德最后一次讲课,从此离开了讲台。
1798年,康德被选为西恩(意大利)科学院院士;同年秋,发表《学科间纷争》和《人类学》。1799年,康德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哲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的科学哲学给予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告别了哲学舞台。
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像一个木乃伊。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由于土地冻得无法挖掘,康德的遗体16天后才被下葬。
康德著作
康德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自然形而上学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论永久和平》等。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于1781年,被公认为是康德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被称作康德的“第一批判”,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三大批判”。在书中,康德尝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结合起来,并以此反对彻底的经验主义。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发表于1785年。书中,康德如同循循善诱的导师,立足于普通人的思维水平,力图把人平庸的思想向上提升,以便能够合理地解决人们在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困惑。
《自然形而上学基础》
《自然形而上学基础》发表于1786年。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在哲学方面至今仍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他在书中揭示了自然科学的局限性,指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有时也会成为迷信。读书引导人们去思考自己对于科学(尤其是“科学精神”)究竟懂得多少。
《实践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发表于1788年,为康德“三大批判”中的第二部。康德在书中主要探讨了道德哲学问题。《实践理性批判》决定性地影响了其后伦理学及道德哲学领域的发展,它是20世纪所有包含义务论色彩伦理学的出发点。
《判断力批判》
《判断力批判》发表于1790年,常被称作“第三批判”,是康德阐明人类的理性与感性判断力的一部哲学著作。书中,康德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并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建构反思判断,最终完成了其先验论哲学体系。
《论永久和平》
《论永久和平》发表于1795年,是康德的一篇著名论文。论文阐述了康德关于国际社会如何保持和平的法哲学理论,提出议制政府与世界联邦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