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19世纪德国著名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辩证法大师、知识渊博的学者。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
黑格尔生平
1770年8月27日,黑格尔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亚特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是一位路德新教牧师,父母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且家底颇丰。他们全家都信奉新教,正是这种信仰文化塑造了黑格尔凝重深沉的气质。
官宦的家世使得黑格尔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5岁时,母亲便对他进行启蒙教育,教他学习语文,对他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热情肯定他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卓有成效。
7岁时,他进入城内新教拉丁学校接受正规学校教育。这期间他是一个模范学生,每次都成绩优良、获得奖学金。他的父母还请教师于课外替他补习几何学、希腊文、拉丁文,这为他阅读、研究古典文学、哲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10岁那年,他进入斯图亚特城的市立文科中学就读。在此期间,他开始写日记。他的日记看起来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情感,也没有优美的修辞,就像流水账一样,但其中也有一些饶有趣味的“小事”。如:
星期二,6月28日(1785年),我今天才发现,为何同是一样东西可以给各个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印象……我吃樱桃,觉得其味甚美并且尽情享受……但同时一个比我年纪大些的人,却对其不感兴趣。他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从卖樱桃的女人身边走过,没有不流口涎的。但年纪一大,我可以眼看着春天过去,一点也不渴望吃那东西。”因此,我就悟到一个令人痛心的至理,就是年轻之时,想吃不得吃,年老之时,有吃不想吃。
这些小事看似平常,却充分体现了黑格尔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矛盾现象,也足以证明他的思想已经闪现出辩证的火花了。
1788年10月,黑格尔因中学毕业成绩优异而被保送到杜宾根神学院,成为一名公费生。这里的生活方式也具有修道院的特色。学生们奉命早起,祷告和吃早饭、上课、自修和散步都有严格的规定。第一学年,他获得了特优证书。但之后的日子,他好玩和好奇的天性逐渐显露出来,再加上他兴趣广泛,学会了跳舞、听音乐甚至吸鼻烟、喝酒等,但他的智力和学习一直保持着“强”与“优”。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风起云涌,激起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情绪,这股劲风也吹进了图宾根神学院的校园。受到法国革命思潮的影响,黑格尔的生命轨迹完全遭到了改变。他完全沉浸在这场大革命的氛围之中,时刻关注着革命的进程,同时,开始思考德国和全人类的政治前途。他与好友荷尔德林及谢林都倾向于改革,并憧憬未来,他们以“上帝之国”的口号互相勉励,这个口号的含义就是黑格尔写的两句诗:
是对真理和自由无保留的献身,
是对禁锢思想诫律永不妥协的誓言。
从此,政治问题闯入了黑格尔的生活,并成为他一生关心的事情。
1793年,黑格尔完成了学业,以优异的成绩从杜宾根神学院毕业。由于他的思维方式富有哲理却缺乏激情,再加上他缺乏牧师的口才,在征得教会当局的同意后,他绕开教会系统另谋职业。最后,他来到了瑞士伯尔尼一贵族家中做起了家庭老师。出于对故土的留恋,1797年,黑格尔在朋友荷尔德林的推荐下前往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商人戈格尔家担任家庭教师。
黑格尔在法兰克福比在伯尔尼时间上稍显空闲,他在这里同从前一样,关心政治、宗教和社会状况,还研究了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的著作,摩西五经(犹太教圣经前五种,即基督教《圣经·旧约》)和英国经济学家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1799年,黑格尔的父亲去世,这消息对黑格尔来说非常惨痛。但他分到了一笔遗产,他的命运又一次出现了转机。他辞去了家庭教师的工作,带着这笔钱离开了法兰克福,来到了耶拿这个有着好书和上等啤酒的城市。在这里,他和好友谢林共同创办了《哲学评论》杂志。第二年,他成功通过了授课知识答辩,成为耶拿大学的一名编外讲师,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创造了条件。
1801年10月,黑格尔第一次见到了歌德,这两位人类思想史、文化史上著名的巨匠结下了深厚的情谊。3年之后,在歌德的帮助下,黑格尔升为了耶拿大学副教授。
与其他哲学家相比,黑格尔属于大器晚成的那一类,他足足用了15年的时间去攀登哲学高峰。1807年,黑格尔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出版,标志着他的哲学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在哲学上取得的成就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变化,急于想改变自己的他决定放弃大学教授的职位,去一家报社当起了编辑,但很快他又对这一工作失去了兴趣。于是,辗转到纽伦堡一所文科中学当起了校长,在这个职位上,他一做就是8年。
在到了40岁的年纪时,黑格尔突然感到一种孤单和寂寞,同时渴望家庭的温馨。第二年,他被一位比他小20岁的、名叫玛丽·冯·图契尔的贵族小姐深深吸引。同时,玛丽也为黑格尔的才华和学识所倾倒,很快就答应了他的求婚。虽然玛丽的父母起初因为黑格尔的清贫而有些瞧不起他,但见女儿如此痴情,黑格尔也信誓旦旦要重返大学讲坛,最后他们不得不同意了这门婚事。1811年9月,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虽然婚后的生活依然清贫,但他们却十分恩爱和美满。不久,黑格尔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我终于完全实现了……我的尘世愿望。一有公职,二有爱妻,人生在世,夫复何求。”在此期间他还完成了《逻辑学》的写作。
加之《逻辑学》的问世,黑格尔俨然成了一位声名远播的学者,而这又为他重返大学讲坛提供了机会。经过8年中学教学的锻炼,他已经完全克服了口才的障碍。1816年秋,他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海德堡大学的讲坛,并获得教授头衔。在这里,他以丰富的学识和流利生动的口才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同时,他对哲学思考也逐渐完善和成熟。1817年,黑格尔的《哲学全书》出版,他的哲学第一次以完整的体系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这个庞大的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随着哲学成就越来越大,黑格尔的社会声望也不断攀升。
1817年12月,普鲁士宗教教育大臣阿腾斯坦上任,面对不断掀起的学生革命高潮,他想到了黑格尔,认为他一定可以平定人心,于是邀请他到柏林大学当哲学教授。1818年3月,普鲁士国王签署了任命黑格尔为伯林大学哲学教授的敕令。黑格尔也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命,于1818年9月离开海德堡,前往柏林大学就任。
柏林时期是黑格尔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在柏林大学,他完成了他那巍峨壮观的哲学体系,建立了自己的学派,聚集了一大批才智非凡的学生和追随者。此时,黑格尔的哲学达到了顶峰时期,同时也使西方古典哲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1829年10月,黑格尔又被普鲁士国王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
1830年8月27日,为了庆祝黑格尔的60大寿,他的学生们定制了一种纪念章。纪念章的正面铸有他的侧面像,背面则是一幅象征画:画的正中是守护神,右边是一位女性,手执体现宗教信仰的十字架;左边是一个埋头读书的老学究,他头顶上还有一只象征智慧的猫头鹰。据解释,这幅画的真谛为“信仰和智慧的结合”。
1831年夏天,柏林霍乱流行,黑格尔与家人避居乡间。就在当年的11月14日,这位天分不高却一直都很勤奋的哲学家因感染霍乱而病逝于柏林,享年61岁。
黑格尔著作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在其生前正式出版的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后人又根据其讲义、笔记和学生的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和《美学讲演录》等。
《精神现象学》
《精神现象学》于1806年10月完稿,1807年出版,是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巨著。它总结了黑格尔此前的哲学研究,并宣告了未来哲学的大纲,他自己则称此书是他哲学体系的导言。
《哲学全书》
《哲学全书》于1817年正式出版,1827年和1830年又进行了两次修订、增补发表。在黑格尔去世后,他的学生又汇集多种笔记出版才构成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逻辑学(即小逻辑);第二部分:自然哲学;第三部分:精神哲学。在书中,黑格尔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自然哲学及社会政治伦理观点,这一著作可以说是其哲学的基石。在欧洲哲学史上,只有黑格尔才能以这样紧凑的形式这样完整地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全部展示出来。在黑格尔的全部著作中,这也是他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部。他一生亲笔写下了并公开出版了四部书,只有这一部是经过他多次修改的。
《法哲学原理》
《法哲学原理》写于1818年,发表于1821年,是黑格尔晚年时期的著作。其思想包含了许多合理的、有意义的因素,并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法律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国家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是人们研究黑格尔晚年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
《历史哲学讲演录》
《历史哲学讲演录》的内容是黑格尔在柏林大学任教期间讲授的历史哲学。后来由他的学生和朋友根据他的原稿和听讲者的笔记整理编印成书,于1837年出版。接着他的儿子修订了该书,于1840年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这是一部关于人类社会历史观点的著作,属于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精神哲学的一个部分,包含有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哲学史讲演录》
《哲学史讲演录》是在黑格尔逝世之后,由K·L·米希勒根据他的三种讲稿、提纲和三种学生笔记整理而成,并被编入1833年发表的《黑格尔全集》第一版。在这部著作中,黑格尔一方面把哲学史纳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框架中,把哲学史归结为理念回归自身的绝对精神阶段;另一方面把辩证法贯彻于哲学史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哲学史的发展规律。黑格尔的整个讲述表明,他崇尚唯心论和辩证法,贬低唯物论,反对形而上学。
《美学讲演录》
《美学讲演录》又名《美学》、《谈美学》,由后人整理出版,它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主要反映,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主要论述了美的概念和艺术美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分讲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第三卷,详细论述与上述三类艺术相应的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历史发展,其中又把诗(文学)作为重点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