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伤学中,把心理创伤分为创伤玉型和创伤域型。
心理创伤玉型具有以下特点:偶发的创伤事件;非恰当的功能反应;在成年期发生;具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特点,如一次偶发的交通事故后出现的症状。
心理创伤域型具有以下特点:重复发生的严重的创伤过程;在儿童期发生;尚处于心理发展过程当中;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如儿童期长期的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或性虐待等。
最初出现创伤一定是令人吃惊的,但以后持续反复存在就会导致一种预期,受害者会发展出一系列不同的防御机制来维持自我,这些防御机制和应付方式有否认、压抑、分离、自我催眠、与攻击者认同及自伤行为。域型障碍在临床上可以被诊断为行为障碍、注意缺陷、抑郁、分离障碍等。这种自然而然的催眠、人格解体和分离是重复的、长期的痛苦打击的结果。经历了长期的、反复的痛苦折磨,儿童认识到了恶劣事件会不断重复,那些先天易受暗示的儿童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自我催眠这种适应方式。这种防御机制可以使孩子在精神上逃离痛苦的折磨,但大量使用自我催眠的创伤儿童成年后会发展为成人的多重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