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谚语说:“用十秒钟的时间讲,用十分钟的时间听。”所以,有人调侃说,听比说更重要,上帝给了人一张嘴,却给了两只耳朵,倾听,是取得沟通成功的前提。俗话说:“说三分,听七分。”“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人能够取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收获,与他人产生共鸣。如果对方没有良好的听辨能力,沟通就是一场徒劳之举。可见聆听在语言沟通中的重要性。在沟通过程中,你不仅要善于表达,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善于聆听的人。
在唐朝时,外邦一个酋长派人给皇帝送来了三个金娃娃,并附加了一个条件,就要让皇帝猜猜,这三个金娃娃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皇帝仔细看了看,金子的成色一模一样,又细心分辨了工艺,仍然没有任何差别,而后又称了称重量,三个金娃娃也一样重。这下可难坏了皇帝。
这事被一位大臣知道了,他向皇帝请求让他来试试。于是,他拿了一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娃娃的一只耳朵里,结果这根稻草很快从另一只耳朵里出来了;他又将稻草插入第二个金娃娃的耳朵里,这根稻草很快从金娃娃的嘴里出来了;接着,他将稻草插入第三个金娃娃的耳朵里,这根稻草掉进了金娃娃的肚子里。
于是,老臣对外邦送礼的使节说:“第三个金娃娃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它的耳朵可以用来倾听。”外邦使节点了点头,欣然回去了。
更多的时候,倾听远比表达更重要。不仅要多听,还要愿听、会听,倾听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认真、专注的倾听,是表明你对对方的重视和尊重。
在沟通中,言谈是最直接、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一种途径,有效的言谈沟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倾听。在合作中,成员的倾听能力是保持团队有效沟通和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条件;作为个体,要想在团队中获得成功,学会倾听也是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一项对美国500家大公司进行的调查表明,超过50%的公司曾为他们的员工提供听力培训。
倾听不仅仅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沟通技巧,更是一种心态和品格。善于倾听、懂得倾听的人,有着开放豁达的胸襟、接纳包容的心态和谦卑的品格。然而,要做到有效倾听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在倾听中往往会出现信息接收和信息理解上的偏移,要么是你的表述不够清晰,对方无法完全理解,或你的肢体语言让对方理解错位,从而产生误会;要么是对方的陈述模糊、闪烁,让你摸不到头脑,只好想当然地猜测或按自己的价值标准、喜好去判断而造成会错了意。所以,善于倾听和善于表达是提升沟通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正是你在倾听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诚恳谦逊的态度,才令沟通对象信任你、尊重你,并愿意与你进行实质性的沟通。这是有效沟通最重要的前提。
每天工作结束时,贝德加总喜欢回味当天的成功,可是那天晚上他却一直在思考当天上午的巨大失败。那是一个大客户,挑的是最好的车型,配备的是最昂贵的零件,本来生意都要成交了,可是在落笔签字的时候,一秒的犹豫之后,客户说什么都不买了。
“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贝德加从那人走了之后一直在思考,到了11点时他终于忍不住,拿起了电话。
“您好,今天您本来想要一辆车子,我们几乎就要成交了,而您却……”
“是的!现在是晚上11点!”对方的语气很不耐烦。
“非常抱歉,可是我想现在做一个比今天上午更好的推销员!我想知道我究竟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贝德加诚恳地说。
“……你真的想知道吗?”对方似乎想了一段时间。
“是的,我非常想听,而且准备很专心地听!”
“可是,你为什么上午不专心地听我说话呢?”那个富翁接着说,“在决定签字前我一直在和你讲我那个将要上州内最好的大学的儿子,他很能干,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总之我和你讲了很多。现在,我敢打赌你肯定不记得有这码事,因为你根本没有用心听。”
贝德加确实想不起对方曾经对自己讲过这些事情。那个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成功地抓住了这笔大买卖,还想着下班后可以到咖啡厅坐坐。原来,除了车子,他还需要听客户赞美自己骄傲的儿子。
倾听别人说话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记住:多数时候你只需要倾听,很多人潜心修炼自己的说话艺术,却忽视了学习听人说话的能力,殊不知倾听也是一门优雅的艺术。
回想一下你所喜欢的几个人,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认真地倾听你说话。这门艺术不仅需要耳朵的耐心和精神的虚心,还需要善用肢体和表情来传达和反馈自己的感受。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的倾听会带给对方这样一种感觉:“我十分尊重和重视你的意见”或“我希望你说下去”,这会使说话者获得无限的心理满足,也借此表明你与他沟通的诚意。保持认真倾听的姿态以及表现出相应的肢体语言,可以在诱使对方陷入情感满足的同时,更多地透露出对你有价值的信息。最重要的是,听使你搜集到了沟通所需的重要材料,以及双方对问题认识和理解的差距,从而可以设法促进沟通的进行。
——耐心的耳朵
不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打断别人。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会扰乱对方的思路,或者抢了对方的风头,因此会让他耿耿于怀。时刻要记住:当别人说话时,自己闭上嘴巴!让你的耳朵保持顺畅,你们才会有更深入的沟通。
即便对方言语乏味,你也要耐着性子听。因为别人对你说的话不会感兴趣,除非他已经说完。
——虚心的精神
不管你的地位高于还是低于对方,都要特别注意自己听话时的诚意和态度,且必须以真诚、虚心的态度来对待对方。
面对下属的牢骚或抱怨,甚至是偏激的用语,上司如果态度冷漠,摆出高傲的姿态,爱理不理,他将失去了解隐藏在这些怨言背后情况的机会;面对孩子兴致勃勃地讲述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如果父母心不在焉,根本就不当一回事,时间一长,孩子就会疏于和家长交流,甚至会对自己的表达能力产生自卑;老人的叮嘱如果长期被晚辈认为是啰嗦的废话,两者的代沟会越来越深;夫妻之间如果不屑于听取对方的建议,终会因为不信任而产生隔阂,重则会感情决裂。
——用眼睛去听
眼睛也能倾听。注视着对方,表示对他的话感兴趣;若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者不时地看手表,这就是在告诉别人你觉得无聊,不想继续听下去了。
——用身体去听
坐直了,不要弯腰驼背,露出一副无精打采或者随意散漫、玩世不恭的样子。身体稍微向前倾斜,表示更加专心。不要做修剪你的指甲或者打呵欠的动作。让你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成为认真倾听的一部分。
——表情是面镜子
让你的表情和对方的神情与讲话内容一致。如果对方讲的是幽默笑话,而你却一脸愁苦,别人势必认为你在想自己的心事。如果对方讲到紧张处的时候,你能屏息静气,那无疑会让对方产生一种成就感。
——提问题
根据研究,别人在讲话的时候,如果你常常提问题,会让他认为你在精神集中地听他讲话,你对他讲话的内容感兴趣。人讲话时最害怕的是对方一点声音都没有,弄得自己都不知道别人对这个话题有没有兴趣。所以与人沟通时,不要只会听,不时地提问一两句,这样对方会非常愿意地一直讲下去,而且会讲出你想知道的内容。
——有话也要少讲
这个建议有什么好处?其一,显示出你对对方的尊重;其二,留下让自己思考的空间。
——不要批评
批评有两个缺点:其一,没有把话全部听完就批评;其二,看不起对方,认为对方不懂。一些主管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从不给人家面子。你以为这样很厉害,其实人家早已把话咽下去了,你什么也听不到。严重的是,这还会造成连锁反应,被你批评的人马上会向其他人说:“你们以后最好也不要对主管讲话了,我才讲了两句他就把我骂了一顿,我后面还有十八句没讲完呢!”
——不要打断
不要打断与停止说话不太一样。停止说话是你不要发表意见而是让对方发表,不要打断是不要在别人的话中间插话。这是一个礼貌问题。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别人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予以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正在兴致高昂地说话,有人在这个时候频频打断你,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人很扫兴?打断别人的说话,一方面使自己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还会让别人觉得你不尊重他。时间久了,就不会有人再有兴趣和你说话、沟通公司的事情了,更不用说向你反馈真实的信息了。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孤家寡人”,何谈与别人展开合作呢?
总之,用你所有的感官和热情去倾听,这才是真正充分利用这门艺术,并将之发挥到极致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