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是京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为此,成人技术学校大力引进高新科技,先后争取到湛江水产局、雷州市科协、广西水产局、南海水产养殖研究所、广西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海南大学、中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湛江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等一批科研单位、部门的专家教授到京族地区讲学授技,考察指导虾、蟹、螺等养殖高新技术,并在山心建立了对虾高产示范基地,京族的海水养殖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到2003年,京族地区已养殖有对虾1066.66公顷,螺86.67公顷,蟹23.33公顷,每年海水养殖总收入1.95亿元,纯收入877.5万元,发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上)
(二)京族科技事业的发展(此节转入经济章)
解放前,京族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工具比较原始,生产力很低,渔业生产只能从事浅海和近海捕捞;农业生产仍沿袭古老的单一的品种和刀耕火种的粗放耕作方式。
解放后,政府在京族地区大力推广科技应用技术,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促进京族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以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旅游、边境贸易为主,农业养殖、种植业为辅的良好产业结构。
一、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实现了海洋渔业产业化经营
京族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主要以海为主。①继续发展捕捞业。海洋捕捞是京族渔业的传统产业,也是京族三岛渔民生产、生活的主要依靠。努力提高捕捞现代化,提高捕捞的产量和质量。②改造低产盐碱、盐酸田,加速发展海水养殖业,如对虾、蟹、文蛤、虾苗等,主要是发展对虾养殖;在对虾养殖方面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对虾养殖品种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对虾优质、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成功率,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京族经济发展速度。始终坚持“科技兴渔”的发展战略,把科技作为对虾养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虾养殖已成为京族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发展海产品加工业。京族的海产品加工有海蜇加工、海产品冷冻、小杂鱼加工鱼粉和鱼露等。海蜇加工已成为京族三岛的特色支柱产业。
二、培养科技人才,逐步建立科技信息网和技术推广服务网
京族地区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培养本民族的科技人才,推动科普工作的开展,努力提高渔民科技素质。通过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印发各种科技书籍(资料)大力宣传科技知识,并举办科技培训学习班。还利用电视等形式积极组织播放科普知识,激发京族种养户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不断提高科学种养水平,使京族人民的科技素质得到了整体的提高。另外,还组团参加全国及全区科技活动,为京族企业及京族种养户提供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的机会,及早了解各种科技动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其次,在京族地区积极开展科技金桥行动,在建立科技信息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技术服务网,初步建立了镇、村两级信息网络,逐步形成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切实为京族三岛广大虾农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产前,通过政府信息网络收集提供对虾品种、投养的时间服务;产中,提供对养殖技术新动态、气候变化等方面信息服务;产后,为对虾的销售提供及时、准确的需求信息,做好销售市场、价格跟踪服务。
1987年,江平镇依上级政府要求,在所辖各村任命村农技员各1名,专门负责向村民传达各种有用农业信息和农业生产知识。京族各村从此开始了村农技员的培训工作,村农技员不定期到东兴市和江平镇接受培训,学习掌握有关农业信息和农业科技。通过这些培训和个人的实践与学习,各村农技员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水平提高很快。
三、应用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海洋渔业的大发展
京族是一个主要从事沿海渔业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京族三岛曾“填海造田”,一度“以粮为纲”,大力发展农业。在京族三岛大力发展农业的年代,应用科学技术曾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20世纪50年代,农用化肥得到推广和使用,70年代末,新品种杂优稻被采用,接着玉米的品种也得到改良,育种技术、病虫害的防治都得到改善,到20世纪80年代,改造盐碱田、盐酸田卓有成效,曾创造了产田改造获得亩产600公斤粮食的科技成就。禽、畜的防疫也取得显着效果。但是由于沿海地区自然条件限制和随着优势产业的发展,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海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了京族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种植业已基本萎缩,并逐步在京族的经济舞台上消失。
1.海洋捕捞业方面的科技进步。京族的渔民祖祖辈辈以海洋捕捞为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不仅能准确地预测潮水的涨落和海上气候的变幻规律,而且对鱼群的涸游规律也掌握得很好。解放初期,海洋捕捞主要靠小型风帆船、小艇和竹筏作业,由于船小抗风能力差,只能在40米水深以内的沿岸海域从事捕捞生产。捕鱼工具简陋,作业方法落后,利用渔箔、网、虾缯、墨渔笼、渔钩、沙虫锹、蚝蜊刨、蟹耙、鱼叉、锄头、铲、锹等浅海捕捞渔具和近海渔业工具在沿岸浅海搞刺、钓、拖虾和挖沙虫、扒螺、拾贝等。由于生产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加上科学技术不发达,海洋上风云波浪变幻无穷、神秘莫测,出于畏惧,人们只能采取各种消极的防备和回避的措施,把生活平安与否和生产上的成败寄托在神灵是否庇护上。解放后,京族渔业已初步实现渔船机帆化、网具化纤化、通信联络电信化、助航助渔现代化,从而改变了海洋捕捞工具的落后状况。拥有了大渔船、围网、孤网等深海捕捞渔具,增强了抗风御灾能力,扩大了生产渔场,提高了捕捞产量和质量。并保障了渔民安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海水养殖方面的科技进步。
(1)对虾养殖。京族三岛的对虾养殖面积目前已达到1066.7公顷,对虾养殖已发展成为京族主要经济来源,变成了京族三岛的新兴产业。对虾养殖原来都是采用传统的粗养技术,单产只能在150-250公斤之间。为此,京族地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外地高等院校和沿海发达地区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举行10多期对虾养殖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养殖户进行培训,使广大对虾养殖户了解和掌握了科学养殖对虾技术,使对虾养殖有了一个质和量的飞跃。另外,当地政府针对京族养殖户对科技养殖还比较模糊的这种情况,2002年把巫头村榕树头新改造的对虾养殖基地作为高新科技示范点,推广高位池精密养殖方法。这个示范基地年亩产超过了1000公斤。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使广大虾农看到了高新科技养殖的效果,看到了传统养殖与高新科技养殖的区别。逐步向高位池养殖发展,使对虾养殖实现了技术和产量的新突破,由1998年前亩产200公斤,已发展到现在亩产500公斤,对虾养殖成功率由1998年前的30%,发展到现在的70%,对虾养殖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使广大群众真正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
(2)青蟹养殖。京族的青蟹养殖主要集中在山心村,山心村位于北部湾的珍珠湾畔,有丰富的毛蟹资源、饵料来源和淡水水渠,水源方便,水质清新,泥质底,是海水养殖的理想场所。目前,已发展有了23.3公顷蟹塘,年产量为7000多公斤。过去,由于对青蟹的特性和养殖技术不了解,投放密度太高,投饵量掌握不好,造成积留残饵,败坏养殖池水质,青蟹自相残杀,影响了青蟹养殖成活率和产量。年平均每亩产量仅为l00多公斤。近年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办法,逐步掌握了养殖青蟹池塘的管理、青蟹苗的培育及架线吊养等技术,提高了成活率,现每亩年产量为1000多公斤。
3.海产品加工业的科技进步。
(1)海蜇加工技术。京族三岛充分利用海蜇资源丰富,加工场地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蜇加工,到目前为止,京族三岛共有60多个海蜇加工场。年产量为10000多吨,年产值已超亿元。
海蜇加工程序简单,设备简易,科技含量较低,易于掌握和应用。海蜇加工主要设施是随渍池,随渍池可分为头矾、二矾和三矾三个池子,每个池子都要留有随时可排可止的排囱孔,池子用砖砌,内壁用水泥敷面而成。没有条件的,可在坡度较小的土地上挖简易池,铺上塑料布即可当随渍池用;主要加工原料有食盐和明矾。海蜇加工程序有两种,供国内消费的成品一般采用二矾加工法,出口成品通用三矾加工法。
(2)海产品冷冻技术。京族三岛的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发展迅猛,海虾年产量已达21000多吨。其中,对虾养殖年产量为17590吨,海上捕捞的海虾年产量为4350吨。为了使产、供、销能协调一致,增加出l5量,防止产量损耗,提高冷冻产品产量和加快冷冻技术进步已势在必行。目前,京族地区有4个生产冰块和从事对虾加工的小型企业,年加工产量为2000——3000多吨,虽然没有形成大的规模,但还是很好地解决了对虾销售问题,促进了京族地区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京族地区的海产品冷冻主要是对虾冷冻。以前也采用过药物保鲜等技术,但由于出现鱼虾中抗菌素的残留量和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从公共学的角度否定了它的应用价值。京族企业现在主要掌握和运用了加冰保鲜(冰鲜)技术。加冰保鲜技术是传统的水产品保鲜方法,我国沿海地区使用冰鲜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由于冰鲜水产品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生物特性,故该法迄今为止,仍为世界各国所采用。京族的对虾冰鲜主要使用撒冰法,即在使用之前把块冰(盐水冰桶制冰)轧碎。将碎冰直接撒在虾体表面,在塑料鱼箱内先撒一层冰,再装入一层虾,要求一层冰一层虾,冰块要撒得均匀,不能脱冰,使对虾能迅速、均匀、充分而完全冷却。
(三)京族卫生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京族地区的卫生条件、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相当恶劣。基本上处在人畜混居、饮水不符合卫生标准、“四害”横行的卫生状况,是霍乱、丝虫病、疟疾、鼠疫、天花等多种烈性传染病的主要疫源地和流行的区域。据东兴志记载,京族地区在解放前无一卫生医疗机构。直至l948年,东兴县才由国民党政府派遣5名医务人员成立了一个小诊所,但缺医少药,没有病房,医疗条件极差。京族聚居的京族三岛方圆数十公里无医无药,每年死于上述几类传染病的人数占当时京族人口总数的2%以上。解放前京族人口平均寿命很短。
一、京族地区三级医疗卫生网的建立
京族地区的卫生事业在经过解放后50多年的建设,缺医少药、医疗器械“老三件”的状况已得到根本改变;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也成效显着,一些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妇女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初步形成了市设医院,镇设卫生院,村设卫生所(室)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保障了京族人民的身体健康。2000年,京族三岛被评为自治区“卫生村”和“小康村”。巫头村被誉为“广西第一村”。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东兴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京族地区基本形成了相对健全的三级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网络。东兴县先后设立了县人民医院、县卫生防疫站、中医制剂室。京族聚居的江平镇成立了江平镇卫生院。万尾、巫头、山心也都设立了卫生所(合作医疗站)。京族三岛的卫生所(合作医疗站)是由东兴县卫生局、江平公社卫生院和各大队共同出资建设的,其中,京族聚居的山心大队卫生所为50平方米;万尾大队卫生所为200平方米,巫头大队卫生所为l00平方米。京族三岛的每个卫生所(合作医疗站)都配备有听诊器、压舌板、体温计、出诊箱、高压锅、注射器、针盒、针灸针等医疗器械。卫生所(合作医疗站)都“有医有药”。每个卫生所(站)都安排有经县、公社两级培训机构培训的2-3名赤脚医生(各大队的赤脚医生都按大队干部、民办教师的待遇标准领取大队补贴和大队口粮)。京族的农民都能在卫生所(合作医疗站)得到免费治疗,京族的少年儿童都能免费进行全程免疫接种疫苗。京族地区虽然经历了多次地域管辖权的反复变动,县政府内迁防城(保留东兴、松柏、江平、马路四个乡镇卫生机构),东兴区域由县建制下降为乡镇建制,但国家性卫生机构及农村卫生组织仍保存并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