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民国时期,“翁村”制度在京族内部仍然保留,职责更细化。地方当局在京族地区推行保甲制,从京族中任命保长、甲长,行使政府统治职能,但这并不妨碍“翁村”制度的继续存在及其传统职能的发挥,保甲长负责征收赋税、摊派兵役等官方事务,“翁村”则主持划分海埠、筹办哈节等族内生产、生活、举办公益事业及维持治安等事务,一般不参与官方事务,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当然,保甲长有官府撑腰,势力渐大,他们作为“翁古”享有较大发言权,进而影响村内重大事务的决定。也有个别“翁村”勾结官府,竭力充当官府代言人的,但这只是个别现象。总的来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翁村”的职能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族的革命斗争
解放前,京族地区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和地方豪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京族劳动人民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为了取得民族的自由和解放,京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壮、汉、瑶等族人民一起,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京族人民参加了东兴地区的总工会和农民协会,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京族人民参加了党组织在江平等地建立的抗日游击小组,开展武装抗日斗争。在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十万大山地区开辟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京族人民不仅参加了游击队,还支援和密切配合游击队开展敌后斗争,直到1949年冬,京族地区全部获得解放。京族人民和壮汉瑶等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斗争中,结成了兄弟般的亲密友谊,加强了民族团结。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给各族人民指出了具体的斗争方向。京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全国工农群众运动迅猛发展的影响下,东兴地区相继成立了总工会和农民协会。东兴总工会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由许多行业的工人组织起来的。总工会下设搬运工会、碗工工会、船工工会、店工工会等组织。会员主要是汉族工人,但也有数十名京族工人参加。在总工会的组织发动下,曾多次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工人们走上街头,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打倒贪官污吏”等口号,得到广大青年学生和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起到了良好的动员和教育作用。在全国工人运动胜利发展的鼓舞下,东兴总工会在领导工人群众进行经济斗争的同时,积极领导工人群众投入政治斗争。例如在1925年广州“沙基惨案”发生后,东兴总工会曾在万尾岛组织船工工会会员举行了示威游行,参加的还有渔民、农民和七十多名京、汉族学生,他们从“哈亭”集合出发,绕村庄一周,沿途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地主资本家”、“打倒土豪劣绅”等革命口号,使当地的国民党政府惊恐万状,坐卧不安。在工人运动高涨的压力下,迫使当地法院作出规定,在判处案件时,都必须有工会的代表参加,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巨大力量。
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党即派人到京族地区的农民和渔民中开展工作。当时,东兴一带已开始组织了农民协会,京族聚居的山心、巫头、万尾等地也开展了筹备工作。1925年春,京族青年、岭南大学学生刘振超从广州回到家乡山心岛,协同农民协会组织和领导山心岛的京族人民举行了一次示威游行,参加的京族群众达数百人。他们手持鱼叉、禾叉、锄头、蟹耙,高呼“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等革命口号,口号声和鞭炮声交织一起,响彻全岛。接着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海岛,向数里之遥的江平镇进发,沿途的汉、壮各族农友纷纷加入游行队伍,壮大了革命力量。当队伍进入江平镇,全镇立即沸腾起来,沉浸在一片口号声、鞭炮声和锣鼓声中。使当地的反动官吏、地主豪绅胆颤心惊。这对于当时整个江平地区的农民运动,起到了很好的配合和推动作用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一些京族革命群众遭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惨杀,京族地区的革命活动和其他地区一样,暂时转入低潮。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京族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又发展起来。京族人民自发起来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三省,反对国民党政府实行的“先安内,后攘外”的卖国投降政策等。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了。京族人民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政策,反对当亡国奴,坚持全国总动员,全民总动员,开展全民抗战活动。然而,由于国民党政府不顾国家危亡,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于敌手。1938年10月,广州及广东沿海城市相继沦陷,至1944年初,东兴一带也被日寇所侵占,各族人民遭受到日寇暗无天日的法西斯统治。这时,防城党组织在江平等地组织抗日游击小组,开展武装斗争,京族人民积极起来响应。当时的万尾岛京族群众曾在岛上筑起炮台,装上两门大炮以抵抗日寇的骚扰。京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加紧了进攻解放区的准备,挑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在这关键时刻,坚决地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解放战争。为了发展革命力量,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在1945年10月派遣部队到十万大山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后来,南路特委改为粤桂边区党委,同时成立十万大山地委和防城县工委,领导十万大山地区(包括京族地区)的革命工作。每当游击队进入京族地区进行革命活动时,京族群众热烈拥护,并千方百计地支持和掩护自己的队伍,密切配合游击队开展对敌斗争。例如在1947年底,有四位游击队员在巫头岛进行革命活动,被敌人发现了,他们出动了70多名匪军前来保卫追捕。在情况万分危机当中,京族人民奋不顾身地带领游击队员分散出海,终于顺利地安全突围,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又有一次,当游击队在海上进行革命活动时,也被国民党政府发现了。马上派出江平联防队匪军前往山心岛京族渔民中强行借船,妄图追击海上游击队。京族群众知道后,立即把所有渔船转移藏匿起来,使敌人的追击阴谋无法得逞。同时,京族人民积极捐献各种物质资助游击队,并协助征收地主、富农的浮财给游击队作经费,还帮助游击队驾驶船只截击国民党军队和收税员,提供船只给游击队使用等等,使革命斗争得到顺利开展。
在国民党军队对我游击队进行疯狂武装围攻的同时,他们还施用毒辣的“并村围闸”的手段,企图切断游击队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京族人民采取明并暗不并的办法,与敌人进行周旋。敌人在时则并,敌人不在时则不并。并且设置了敌人是否在村内的符号标志,利用敌人的空隙和游击队建立起巧妙的联系,使游击队员能随时进村入闸,进行革命工作。而且还帮助游击队探听情报、站岗放哨等,直接参加对敌斗争。当游击队遇到困难的时候,京族人民不但节衣缩食为他们筹备粮食和钱款,而且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下,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把物资送到游击队的驻地,支援游击队的武装斗争。充分表现了京族人民与游击队的血肉关系。
国民党政府对京族群众的革命行动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极端仇视,时刻妄图扼杀京族人民的革命积极性。一次,国民党出动匪军前往山心岛,肆意逮捕了30余名京族群众,并使用种种毒刑严加拷打,企图从群众口中得到有关游击队的活动情况。但是,京族人民面对酷刑,始终只字不吐,使敌人无可奈何。京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锻炼了自己,磨练了革命意志,并在斗争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蒋介石、国民党是把我国各族人民推向苦难深渊的根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各族人民的救星。从而更加热爱和支持自己的游击队。所以在1948年至1949年间,京族人民先后送出一批优秀青年参加了游击队,直接投身于伟大的解放战争,为我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长江,挥师南下,国民党政权的彻底垮台已经指日可待。在这革命的大好形势下,粤桂边区纵队配合解放大军的军事行动,开展了全面反攻。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攻克了江平、茅岭等许多据点,控制了防城县的大部分地区,5月间,成立了防城县临时人民政府。当时,全县分东、南、西、北、中五个区,江平一带属于南区,区政府就设立在江平镇。人民政权建立后,立即动员各族人民支援前线,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当解放大军进军到钦州一带时,正值隆冬季节,京族人民不畏艰险,忍饥冒寒迅速将粮食运到前线,支援自己的队伍,表现了京族人民的高度革命热情和顽强的革命意志。1949年底,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逃窜到江平附近竹山地区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全部被歼灭,京族地区全部获得了解放。从此,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制度,京族人民翻身当了国家主人,从此,京族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