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文里有“一文钱逼倒英雄汉”的唱词,可见吃饭的重要性。所以青面兽杨志要卖刀,那时候他还没有打算做打家劫舍的营生,想着要做一个顺民。所以锡剧《珍珠塔》里的落魄才子方卿要受尽姑母的羞辱。这两位的下场还算好的,杨志落草后过上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方卿最后中了举得以迎娶心爱的表妹。佛教徒以钵乞饭,施舍的人总归是一片好心。如果瘦成佛祖当初在菩提树下的那种体态,连思考也难了,以苦虐来修行也不是佛所提倡的。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施舍给一百个恶人,不如施舍给一个善人。”以此类推,施舍给普通和尚,不如施舍给罗汉,施舍给罗汉不如施舍给佛。《四十二章经》最早传入中国后,有人说它是小乘经典。讽刺施舍之人的说法倒很有“小乘”的意思。毕竟善人、恶人、罗汉、菩萨脑门上是没有标签的。菩萨下凡,有幻身变化,普通人哪能看得出呢。如果因此断了施舍者的善良之心,岂非本末倒置了?
论禅悟的高低,实质道本无高下之分,和做人一样,问道也是只求无愧于心吧,能在尘世间找得自己心灵的一片安乐净土而已。周兴嗣的《千字文》描述了混沌初开时人类文明发展的景象,一篇文章用一千个不重复的字,撇开文采不谈,也可以进劳什子世界纪录。学禅者的心智,是返璞归真而追求自然。天赋在于一种朴质,倒并不是世俗的聪明或智慧。越聪明的人,“智见障”越大。故而文人间,学禅者间,“相轻”不“相亲”也是常态。
《易经》中的蒙卦是显示混沌之初的,后来被儒家引申为孩子的“启蒙”教育。蒙卦为上山下水之卦,易象解释为“山下出泉”,不过更现代些的解释应该是:辽阔的海洋底下,板块间相互碰撞挤压最后形成高于海洋的陆地,然后生命在陆地上繁衍,生生不息。《易传》为孔子宣扬儒家思想而作,《易经》为周朝史官所作,两者合而为《周易》。即使是这样,表达的“先天易”的精神也不一定确切。邵康节的《皇极经世》建立的模型应该更贴近自然些。
孩子的教育要顺应自然,这说来容易做来难。一千多年来的科举进阶制度并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课外的兴趣班也是中西混杂,莫名难懂。以音乐为例,西方音乐该以钢琴为基础,然后是小提琴。中国的音乐该以古琴为基础,二胡、琵琶、古筝三者再取其一。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中西要兼而有之。不过要是不想让孩子成为绅士和君子的“混搭”,直接吹吹小号和打打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