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杯五分满的偏浓意大利咖啡,倒入打过奶泡的热鲜奶至八分满,撒上少许肉桂粉或巧克力粉。”如果这样说你嫌麻烦的话,可以简单归纳为“来一杯卡布其诺”。咖啡作为“波希米亚”的符号之一,如果是牙买加的蓝山则更佳。咖啡如同哲学,究竟是大众流传的还是小众探讨的更醇香,不太好说。却说年产量仅五百磅左右、号称世界最贵的咖啡KOPI LUWAK,就源于“懒惰”的印尼当地人从某种狸猫的排泄物中挑出比较完整的而且还裹着黏液的豆子。
猎奇的传说对中国传统茶道应该是不适用的,陆羽所推崇的茶道涉及阴阳五行之道,与儒、道、释三家相关,是“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无论是普洱还是龙井,茶好只是其次,饮茶的环境、心情乃至茶友方才构成一场惬意的心灵放纵。
佛祖有一天升座,文殊菩萨先白槌,然后说:“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佛主就下了座。“法王”原为对佛的尊称,后来也引申为对菩萨、阎王及西藏、日本之某些佛教领袖的称呼。“王”有“最胜”及“自在”的含义;佛为法门之主,以“自在”普度众生,所以称为“法王”。
“白槌”又作“白椎”,指打椎告事。“白”指告白,“椎”是一般律院告诉大众静肃时敲打的器具。打椎告事的人,称为“白椎师”,一般由有德行的人担任。起先,只要是鸣槌而告事,都称为“白槌”。但禅林在开堂或祝国(新住持入寺,其时并祈祷国泰民安及圣寿无疆,特举行说法之重大仪式)时之打槌才称为“白槌”。
首先由白槌师鸣槌一下,大家安静下来后,告诉大家说:“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这称为“白槌”。其次,长老之说终结时,白槌师再槌一下,说:“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这称为“结槌”。这则公案里文殊菩萨在演讲开始时“白槌”,不过说的话却是“结槌”时的套话。既然这样,佛主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下座。佛主和文殊菩萨打的这个配合,也是悟道的一个机锋,虽然不说话,看懂的人是有所悟的。
“谛观”是用心去体会。佛教天台宗所立的谛理分为三谛:空谛、假谛、中道谛。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叫做空谛;一切事物虽无永恒不变的实体,却有如幻如化的相貌,叫做假谛;这些都不出法性,不待造作而有,叫做中道谛。这空、假、中道三谛,与易学的不易、变易、简易三者相对,蕴含理、象、数,是释家和道家得以融合的本因之一。
世尊不发一言的讲经方式,与前面却是不同,因这文殊师利先道了句“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真正的法是要用心体会的,就是这样,如此这般,这句结束语倒不一定要放在后面,提醒听法人作亡羊补牢之举。如果觉得这是传授佛法的玄妙,不妨想想现在的广告好了。有名人代言的,手拿产品不发一言,另有配音旁白,几秒一闪而过,但令人印象深刻,诱惑无穷。所以这话头好比是一则广告,奈何推销的是“空”的道罢了。以茶道而言,同样可以说“谛观一品茶,一品茶如是”,挺广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