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曼陀铃,一定有声音。朱自清也曾把美丽的荷塘月色形容为violin上奏着的名曲。自然的声音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纵然我们已经创作了音乐来模仿自然的声音,可惜高山流水,知音雅意毕竟是少数。很多还是靡靡之音,不能让人醉而不伤,只闻之作疯魔之舞。现在更是电子声盛行的时代,比之自然的声响,乃至乐器的原始演奏又倒退了一步。曾经有一个阶段流行在海边的肥皂剧,男主角伤心后会矫情地走向海边,打开手机让女人听海浪的声音,以期把这个傻妞拿下。那如果没钱去海边,就把手机打开放在抽水马桶前,摁一下按钮,就着水流的声音,深情地说:“听,这就是大海的声音。”
“声前一句,千圣莫传。未曾亲觐,如隔大千。”这是《碧岩录》的作者圆悟禅师对一则公案的点评。当日有位慧超和尚问法眼禅师:“如何是佛?”法眼禅师说:“你是慧超。”这就是禅的妙处,直接来解佛法大意是不可行的,总需要自己来开悟。所以法眼禅师让慧超认清自己的心灵。
法眼是五代时南京清凉寺法眼文益禅师,是南禅法眼宗的开山祖师。法眼宗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禅旨与净土思想的融合。此外,法眼宗禅师最喜欢引用古代的典章法度、公案等,经常在个人著作中附上评论,这成为该宗的另一特色。“法眼”,本指见佛法正理之慧眼,是佛教五眼之一,能见一切法的本质。
道家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说法。花开的声音,晚间树枝的叹息,流水的脉脉,雨滴的轻打,这份意境真是“声前一句,千圣莫传”,任何人也诉说不了这份自得的好处。要在以前,专心的乐人还知道在月色中拉二胡,在漫天风沙中吹胡笳,在高山流水下弹奏古筝,在泉水前演奏琵琶,求得人通过乐声和自然融为一体。对于西方音乐,也许该把钢琴放在无边的草原上,在高高的悬崖上拉小提琴,看无边的花海和静静的落日。这样,弹奏者和听者才各有各的妙处。
“未曾亲觐,如隔大千”。禅宗讲究不立文字也是怕修行之人未领悟那份明心悟性的好处,却只在词言里打转转。可惜后人打机锋,斗言语,喝来打去,打坐吃斋,不知真心悟道者有几,更不要说悟得的是“文字禅”,那就错得太远了。
花开的声音,孩童可以听见。流水的声音,走入山林才可以欣赏。至于下雪的声音,我说就是黑甜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