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族对外贸易的主要货物
西南回族商人与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之间的陆路贸易始于元代,这一方面是由于大量回族在此时期进入云南,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元代云南及其通向周边国家驿站的设立。随着元代站赤(即驿站)的设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铜、盐、茶三项大宗货物运输量的增加,进入明清时期,西南运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是铜的运输,如清乾隆年间,每年运输京铜600多万斤,分6次运完,每次运100万斤左右,需8000匹驮马。这样大规模的马帮运输,少部分是由官府调集官马,大部分则是来自民间。东川是云南铜的主要产地之一,当时往往有数以万计的驮马集中到东川矿区,编为庞大的马帮运输队。
其次是盐的运输。清代云南开采的盐矿已有20余座,主要是滇中的黑井、琅井、白井;滇西的乔后井、喇鸡井、云龙并、弥沙井;滇南的磨黑井、石膏井、益香井、按板井、磨歇井等。以这些产盐地为中心向外地运输,就形成一条条盐运道,这也是古代西南最早的对外商道之一,如上面所说的黑井、白井、磨黑并、磨歇井等,都位于我们上述贸易之路上,不少盐井的食盐通过马帮远销到越南、老挝、缅甸以及国内西藏、四川等地。
最后是茶的运输。清代前期,云南的普洱茶、猛库荣、风庆茶的年产量为10万~12万担,其中80%外销到四川、西藏、缅甸、越南、老挝、印度等地,运输这些茶叶,大约需要5万匹驮马。
上述各项货物,每年至少需要10万匹次驮马才能完成运输任务。因此,云南的马帮不断兴起,小者十余匹驮马,中者百余匹,大者数千匹,组成各种类型的马帮运输队,常年往来于西南地区以及与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之间。
作为中国西南的一个省份,云南数百年来一直充当着中国其他地区与南亚及东南亚各国或小邦国之间的一个贸易集散地。这些商路起自昆明(云南府)、西部的大理和腾越(今腾冲)以及南部的思茅等都市,翻山越涧,蜿蜒伸展,穿过东南亚一些最荒凉的地区,北达西藏高原,南抵缅甸和泰国那些富庶的坝子。在云南人看来,贸易先是趋于向南方的,而由于云南回族逐渐在这一远途马帮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于是他们的聚居点及清真寺在云南的许多城镇里也是趋于向南郊发展。到18世纪末叶,云南回族商人马帮的足迹已遍及自西藏边境穿过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和老挝,直到中国南方的四川、贵州等省以及广西的广阔地区。回族马帮运到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印度等国的货物,大部分是云南或西南出产的物品,换回的也多为当地的土特产品。例如到老挝,运进去的货物有土布、黄蜡、蚕丝、铜器、铁锅、缎子、毡子、鞋子和故衣(清朝末年用绸缎做的衫子马褂,当地少数民族用来装老用),收买的货物有鹿茸、象牙、山货等。冬季运往南方的货物有布料(毛料、棉布及丝绒)、水果、坚果、地毯、铜制器皿、盐等,返运回云南的货物则为棉花、玉石,有时还有粮食。无疑有许多汉族及山区各少数民族也参与了这种贸易,但有资料表明,云南的远途马帮贸易最初是回族商人的特有行业。这些商道在沟通云南与邻近东南亚诸国联系的同时,显然也导致了回族定居在缅甸、泰国及老挝山区的一些个别情况的出现。在同泰国北部地区贸易的过程中,一些回族商人逐渐定居在当地,但他们大都仍继续从事远途马帮贸易。19世纪中叶杜文秀起义失败以后,又有相当数量的回族商人定居在泰国北部地区。到19世纪后期,在滇南的思茅与泰国北部之间已有了两条主要商路。一条穿越缅甸境内,另一条通过老挝领土。经缅甸的西线从景栋进入今天泰国境内的清莱府,向西直抵夜赛。东线进入老挝的丰沙里省,先向南穿过琅勃拉邦省,转而向西越过湄公河,进入泰国清孔地区。尽管丝绸已成为回族商人运往泰国的主要货物之一,但这些商路上来往运送的货物基本上还是前面提到的云南与东南亚贸易内容的那些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