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机制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制度安排,包括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从公司法的角度来看,一般把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看作公司法所确定的正式治理制度安排,而把其他制度安排视为非正式制度安排。从公司治理的空间视角来看,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空间。在这两个空间中,又存在着多维治理空间。我们从公司治理的内外空间视角把治理机制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
一、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
公司治理内部机制指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及其相应制度安排。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的制衡制度及其相应的内部激励、监督与决策制度安排。
1.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
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的制衡关系。主要包括股东大会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监事会或监事报告。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的制衡关系。主要包括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总经理),根据经理提名聘任或解聘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事项。监事会和董事会、总经理之间的制衡关系。主要包括对董事和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
2.股东大会的治理机制
股东行使公司治理职能的主要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我国《公司法》有关股东大会的治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行使公司决策权和监督权的机构(董事会和监事会)及其组成人员的选聘、更换和报酬确定具有决定作用。即对公司主要组成人员聘任和解雇具有决定权。对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以及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具有决定权。对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以及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具有审批权。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3.董事会的治理机制
董事会是公司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公司内部治理主体。在美国商业圆桌会议发表的公司治理声明中所提出的有关公司治理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拔、定期审核,并在必要情况下撤换首席执行官、决定管理层报酬。选拔和评估公司高层经理人员是董事会最重要的职能。审核并在适当情况下批准公司主要战略、财务及其他目标计划。向管理层提出有关建议和忠告。监督内部控制、风险经营、财务报告及合法性的评估程序。董事会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控体系,确保公司资产安全和处理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名董事,并保证董事会结构及运转能够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最佳董事会结构依据不同产业和不同公司而定。大多数公司董事会普遍限定在8~16人,成员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英国法律对董事职责做出了三个主要方面的规定:忠实、诚信的受托人职责。董事行动必须最大化公司利益,避免其对公司的职责和任何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为了最大化公司利益,董事不应该利用职务便利获取外部收益,也不应在处理公司业务中获取隐蔽利润,董事应该公开其收益。1980年,公司法涉及董事对公司的受托职责,强调单个董事对公司的职责。管理职责。董事对工作疏忽所承担的责任是对其管理职责和行为的客观评价。当公司失败时,债权人能够因公司的实际损失运用滥用职权的程序反对董事。公司章程和联合条款所规定的董事的合法地位。
Tricker(1984)的董事会工作模型为公司治理提供了概念性模型。该模型着眼于描述公司治理过程,而不是实现的结构,并根据首先确定的活动,来评价实现该活动所选择的方法。
公司指导涉及战略制定、并购和整个资源配置,制定指导和约束管理活动的政策即确立公司的总体方向。它强调商业使命——企业的可能未来和理想指导的共识。行政管理涉及业务经营——融资、生产和市场等短期经营活动,密切关注企业的整体绩效,并采取与战略相一致的决策。它包括对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领导。经营管理活动涉及产业关系、供应、生产、营销、会计和经营控制。监督是指对经营行为的监控活动,其目的是确保股东和其他合法利益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说明责任包括公司法、股票交易所和其他法定及委托机构所要求的信息披露。说明责任是社会中公司的合法性得以确定和维持的过程。
影响董事会治理功能的因素主要有:
(1)董事会的规模和结构。英国公众公司董事会的规模和结构受公司规模的影响。
(2)董事会的构成。公司的类型和规模影响董事会的结构。董事会评估总经理的绩效主要由外部董事实施,所有外部董事应该每年至少单独会面一次。董事应该确定董事会成员资格并与股东沟通。外部董事根据董事会确定的资格考察和推荐候选人。
理结构,实行契约化管理。三是政府与企业的其他关系也要按照契约方式进行。如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失业和养老保险金收缴等要按照契约关系进行,辅之以行政手段。
社区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与社区签订安全、卫生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协议,确保企业活动不对社区安全、卫生与环境污染等造成危害。二是企业要与社区签订就业优先、社区扶持、产品销售支持与产品质量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协议。通过这一契约关系,一方面企业要为社区的就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社区要对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三是企业与社区签订社区对企业活动的其他监督契约,如对企业进行非法经营活动等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