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在提供服务,所以就要认真倾听顾客的意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要让顾客感觉到企业时刻都在关注他,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顾客。
比尔·盖茨认为软件是一个产品,而想让这个产品有销路,就要让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所以,比尔·盖茨很看重顾客需求,在微软的发展道路上,他也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
除了微软的忠实顾客,比尔·盖茨还把目光投向了年轻的一代,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世界,而微软想要让自己的产品符合顾客的需求,这些年轻人的意见也不可忽略。这些年轻人有丰富的想象力,微软的有些创新的灵感就来自这些想象力。微软为了准确把握未来市场的需求,也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微软从事软件开发已经有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微软也摸索到了软件行业的市场规律,想要让自己的产品有销路,就要深入调查,与广大的顾客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成功的开发出顾客需要的产品。为了更好的了解顾客的需求,微软还曾经组织过软件产品的试用调查。当产品的测试版本刚刚上市的时候,微软组织了一个产品宣传会,很多新老客户都来参观,并且不断有人提出问题,微软的开发工程师,不但一一为他们解答了问题,还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这个新产品的信息。同时,聪明的微软开发人员在回答完他们的问题以后,还反过来问这些顾客:“您喜欢用什么样的软件?您觉得我们的产品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在这个互相问答的过程中,不但微软的顾客对微软的产品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微软也知道了顾客的真实需求,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在宣传会要结束的时候,微软的工作人员请所有的顾客为这个软件的测试版本给一个综合评价,供他们选择的评价结果有3种选择,分别是优,良,一般。同时微软还欢迎每个顾客对微软的产品提出建议,如果顾客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那么微软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小礼物。而顾客的这些建议也会在产品里面表现出来。
最后,顾客的综合评价结果直接决定着新产品是否上市,如果顾客的满意率高,产品就会很快的推向市场。如果顾客的满意率极低,那么说明这个新产品存在严重的问题,即使市场上需求旺盛,微软也不会把产品推向市场。比尔·盖茨知道,即使把这样的产品推向市场,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市场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大自然的法则在计算机软件市场也同样适用。
微软在Office软件产品方面,也曾经采取过类似的方法,打败了莲花公司。在应用软件方面,莲花公司进入这个市场的时间要比微软早,这样莲花公司就夺得先机,及早的占领了市场。最初,由于经验不足,微软开发的Office软件很不好用,往往一个简单的任务就需要好几步操作,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有的顾客甚至发誓以后再也不用微软的产品。
很快,微软的Office软件上市不久就遭到了市场的“封杀”,比尔·盖茨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亲自挂帅上阵。他首先组织了一个市场调查小组,就目前微软Office软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这些调查小组的成员要深入软件市场进行走访调查,有时需要到顾客的家中或工作单位去调查,虚心听取每个顾客的意见。其次他把市场部门和开发部门有效的协调起来,因为顾客的意见是从市场部门得来的,而这些意见最终要反馈到开发部门去。最后,比尔·盖茨改变了软件测试部门的工作方法,以前的软件测试是一些专业人员来进行的,他们也懂软件开发工作,这些人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看软件是否存在Bug,如果存在Bug,会使软件无法顺利运行。而对于软件操作和实用性方面,这些测试人员却无能为力。而改变以后的产品测试部门将会增添几个普通的员工,假定这些人就是微软的用户,这些人专门为新开发的产品“挑刺儿”。
随着产品调查的深入,微软对自己产品的缺陷也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再加上微软对产品测试部门的调整,微软的Office原来的版本很快得到了改进。新的Office软件不但功能更强大,而且操作简单,一个简单的任务不再需要麻烦的操作过程,另外,微软的开发人员将Office软件中常用的工具以工具栏的形式罗列出来,用户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操作。不久,微软请一家调查公司做了一个市场调查,发现微软的Office软件满意度提升了一大截。同时,微软的Office软件销售量比原来翻了一番,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如今,产品的竞争就是质量的竞争,只有品质好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站稳脚。品质好不但是性能稳定,最重要的是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在现在的软件市场上,软件产品琳琅满目,微软的产品却能够一直独占鳌头,深入市场调查,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这些才是微软制胜的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