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接触到的资料,海信集团进行国际收购和兼并的案例不算多,但最成功的要属海信在南非成功地并购了韩国大宇南非公司。
海信南非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南非)是海信集团所属的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公司。1992年,海信在南非成立了贸易公司,向南非出口彩电。1996年海信在南非设厂,生产整机,年产10万台。
在海信进入南非市场之前,这里的电视产品市场已被各路世界“列强”瓜分完毕。海信在南非投资建厂之前,就已对南非市场进行了3年多的考察调研。考察的结论是,南非电视市场的空白是47cm和54cm电视没人生产。正是善于细分市场,并谨慎地进入,找准了切入南非市场的突破口,海信由此快速做大。
海信南非总部现位于约翰内斯堡高科技园区中兰德(MIDRAND),海信自1993年进入南非市场后,经过7年多的市场开拓,已经成为与世界著名企业索尼、松下齐名的畅销产品。近年来,随着海信在南非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原建于1996年的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海信集团认为:中国的彩电企业走全球化道路是个趋势,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在掌握彩电的核心技术能力之后,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二次开发,就更能够在更大程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二是我国的彩电成本比较低,成本的优势使得售价比其他国际名牌产品低很多,所以在南非比较受欢迎。因此海信集团决定加大在南非的投资,在国内依靠大规模的资本运营成功扩大了电视机生产规模的海信集团首次把资本运营的触角伸到了国际市场。
海信集团决定加大在南非的投资后,积极寻求有效的途径。正在选择二期扩建地的海信发现,位于约翰内斯堡高科技园区中兰德的韩国大宇工厂的厂房面积、内部设备都非常合适,而且,中兰德是约翰内斯堡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高科技园区,国际著名的大企业如ORACLE、松下、西门子、摩托罗拉、佳能、宝马等在南非的总部和制造工厂均云集此地。韩国大宇南非公司在遭受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之后,其电视业务迅速萎缩,1997年、1998年严重亏损,于是经过几轮洽谈,2000年10月,海信集团投资400万美元收购了韩国大宇公司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工厂,与世界著名企业松下、西门子、摩托罗拉同在南非唯一的高科技园区发展。
同时,海信集团又投入大笔资金购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彩电生产设备,同时抽调一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人员到南非工作,并由海信技术中心专门为南非市场设计了一批外观新颖独特、技术起点高且功能适合、性价比高的新产品在南非生产和销售。这次成功的收购,更加体现出了海信的经营理念。海信集团在南非的成功收购首开中国企业在国外收购国际化公司的先河,也进一步说明中国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全球化竞争的实力。
海信南非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海信南非公司具有年产20万台彩色、黑白电视机、5万台VCD、DVD及1万套Hi-Fi家庭影院的生产能力,从34cm到84cm、从平面直角到纯平彩电。海信南非以其卓越的技术正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各个型号及系列的彩电产品,其中多项产品还填补了南非市场的空白,成为中国在南非当地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海信在南非市场销售的电视机品种在高、中、低3个档次均有增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海信南非公司现有职工206人,其中管理技术销售人员28名,技术资本雄厚,管理科学完善。2000年,海信在南非的彩电销售突破10万台,市场份额达12.5%,进驻了近2400多家连锁店和500家家电专营店,销售网络遍及南非各个城市。产品还销往周边的纳米比亚、莱索托、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繁荣当地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并成为南非当地家喻户晓的品牌。
到2000年底,中国电视在南非市场的占有率为20%,其中海信品牌市场覆盖率就达12.5%,在各路世界品牌中占第5位。因为海信品牌出色的亮相,改变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低质低档”的印象,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誓做世界名牌的典型。海信南非公司2001年3月和4月的彩电销量双双打破历史纪录。2001年初,海信电视在南非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售后服务,给海信的经销商吃了“定心丸”。海信南非公司成为目前南非最大的彩电生产厂,实现了本土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