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越演越烈,中国产品出口遭受到很大的阻碍。到海外直接投资办厂和转产高端产品,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规避国外贸易壁垒的有效措施。海信率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早在1996年,海信集团就在南非投资组建电视机组装厂;2000年,海信成功购买了韩国大宇在约翰内斯堡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工厂并建立了一条现代化电视生产线,成为南非有史以来最大的生产线。
海信南非公司是海信集团下属的海外公司,公司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目前具有年产20万台彩电的生产能力,现有员工230人,其中90%是当地员工。销售网络、售后服务体系遍布整个南部非洲。作为第一个在当地实现彩电销量第一的中国企业,2006年海信实现销售收入4700万美元,利润126万美元。
2008年,公司将在南非投资1900万美元兴建海信工业园,形成年产40万台彩电、30万台冰箱和10万台洗衣机的生产能力。2009年底完工。届时公司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1.4亿美元,为当地提供1100个就业岗位。
随后,海信又在匈牙利、法国等地建起了海外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的建设,不但增强了海信产品在海外市场竞争力,更成为海信品牌实力的直接展示。
在发展海信南非和海信巴西等海外市场的同时,海信集团不断向南非和巴西的周边辐射,以期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充分利用其海内的家电生产能力,使海信集团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
2002年,海信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投入力度。2002年相继在欧洲、中东、澳洲、美国建立分公司和贸易代表处,坚持自有品牌出口以及“先难后易”、“先易后难”相结合的市场开发思路;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新开辟了北非等地市场;在欧盟反倾销案中获得胜利后也在欧盟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
另外,海信还巧妙借力世界流通业巨头——日本住友公司,与之合资成立海信住商(日本)有限公司,主营海信系列家电产品在日本的销售。通过战略伙伴的借力与结盟,扩展了在日本及其他海外地区的销售渠道,确立了不同行业竞合双赢的模式。周厚健指出,在通过贸易形式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当海外市场的容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海信将转变普通贸易方式为境外加工贸易方式,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实现本土化经营。
近年来,海信通过在南非和匈牙利自主建立公司且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向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伊朗等地输出生产技术,海信平板电视顺利打开了欧美等高端市场,一举成为中国平板电视出口的龙头,仅欧洲市场在2004年海信平板电视出货量就超过了6万台,在2006年美国CES展上一举拿下2亿美元的平板电视订单。
2008年3月,海信成为第一个进驻以色列高端家电市场的中国品牌。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刘庆华介绍,海信在当地已获得1500多名经销商的支持。刘庆华表示,以色列与西方发达国家竞争环境高度相似,如堡,目前具有年产20万台彩电的生产能力,现有员工230人,其中90%是当地员工。销售网络、售后服务体系遍布整个南部非洲。作为第一个在当地实现彩电销量第一的中国企业,2006年海信实现销售收入4700万美元,利润126万美元。
2008年,公司将在南非投资1900万美元兴建海信工业园,形成年产40万台彩电、30万台冰箱和10万台洗衣机的生产能力。2009年底完工。届时公司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1.4亿美元,为当地提供1100个就业岗位。
随后,海信又在匈牙利、法国等地建起了海外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的建设,不但增强了海信产品在海外市场竞争力,更成为海信品牌实力的直接展示。
在发展海信南非和海信巴西等海外市场的同时,海信集团不断向南非和巴西的周边辐射,以期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充分利用其海内的家电生产能力,使海信集团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
2002年,海信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投入力度。2002年相继在欧洲、中东、澳洲、美国建立分公司和贸易代表处,坚持自有品牌出口以及“先难后易”、“先易后难”相结合的市场开发思路;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新开辟了北非等地市场;在欧盟反倾销案中获得胜利后也在欧盟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
另外,海信还巧妙借力世界流通业巨头——日本住友公司,与之合资成立海信住商(日本)有限公司,主营海信系列家电产品在日本的销售。通过战略伙伴的借力与结盟,扩展了在日本及其他海外地区的销售渠道,确立了不同行业竞合双赢的模式。周厚健指出,在通过贸易形式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当海外市场的容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海信将转变普通贸易方式为境外加工贸易方式,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实现本土化经营。
近年来,海信通过在南非和匈牙利自主建立公司且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向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伊朗等地输出生产技术,海信平板电视顺利打开了欧美等高端市场,一举成为中国平板电视出口的龙头,仅欧洲市场在2004年海信平板电视出货量就超过了6万台,在2006年美国CES展上一举拿下2亿美元的平板电视订单。
2008年3月,海信成为第一个进驻以色列高端家电市场的中国品牌。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刘庆华介绍,海信在当地已获得1500多名经销商的支持。刘庆华表示,以色列与西方发达国家竞争环境高度相似,如果在这里取得成功,将有助于集团把经验推广到西方国家。
拓展海外市场,与其他厂商只注重在海外铺设营销网络不同,海信采取了研发先行的策略。“只有拥有国际化的前瞻性研发机构(实验室),才能强化企业在行业技术与标准中的主导地位。”海信集团有关人士这样说。
2007年5月,海信位于荷兰埃因霍温的欧洲研发中心正式运转,成为继美国光纤通信公司、美国多媒体研发中心、南非研发中心后海信在海外设立的第四个研发中心。该中心是中国彩电企业在欧洲设立的首个独立研发中心,使得海信在欧洲实现了销售、生产和研发一体化的架构。
这些海外研发中心的成立,进一步提高了海信产品的规划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原来每确定一个客户,都要发样机过去向客户进行确认;客户提出的当地需求问题又通过邮件确认,来回反复多次。现在与客户当面确认,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海信技术立企战略也因海外研发中心的建立得以向欧洲这些经济最发达、技术最前沿的地方延伸,使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海信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欧洲研发中心的正式运营,海信平板电视新品的推出流程也由传统的“国内成熟,国外初行”完全转变为“先欧美,再中国,部分新品全球同步上市”的格局。
目前,海信的4个海外研发中心,连同国内设立在青岛、北京、深圳的研发机构,真正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研发”,这些来自各个区域的最新技术会迅速在海信全球开发布局中被应用和借鉴,技术的带动作用可以迅速将海信在中国竞争力的优势推向更为广阔的全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