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字渝纪泽:
十六日接尔初二日禀并赋二篇,近日大有长进,慰甚。
无论古今何等文人,其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无论古今何等书家,其落笔结体,亦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故吾前示尔书,专以一重字救尔之短,一圆字望尔之成也。世人论文家之语圆而藻丽①者,莫如徐(陵)、庚(信),而不知江(淹)、鲍(照)则更圆,进之沈(约)、任(昉)则亦圆,进之潘(岳)、陆(机)则亦圆。又进而溯之东汉之班(固)、张(衡)、崔(骃)、蔡(邕)则亦圆,又进而溯之西汉之贾(谊)、晁(错)、匡(衡)、刘(向)则亦圆。至于司马迁、相如、子云三人,可谓力趋险奥②,不求圆适矣;而细读之,亦未始不圆。至于昌黎,其志意直欲陵驾于长、卿、云三人,戛戛独造③,力避圆熟矣,而久读之,实无一字不圆,无一句不圆。尔于古人之文,若能从江、鲍、徐、庚四人之圆,步步上溯,直窥卿、云、马、韩四人之圆,则无不可读之古文矣,即无不可通之经史矣,尔其勉之。余于古人之文,用功甚深,惜未能一一达之腕下,每歉然不恰耳。
江浙贼势大乱,江西不久亦当震动,两湖亦难安枕。余寸心坦坦荡荡,毫无疑怖。尔禀告尔母,尽可放心。人谁不死,只求临终心无愧侮耳。家中暂不必添起杂屋,总以安静不动为妙。
寄回银五十两,为邓先生束脩④。四叔四婶四十生日,余先寄燕窝一匣、秋罗⑤一匹,容日续寄寿屏。甲五婚礼,余寄银五十两、袍褂料一付,尔即妥交。赋立为发还。
涤生手示
“注释”
①藻丽:指华丽的文词。
②险奥:奇特深奥。
③戛戛(jiá)独造:别出心裁,富有创造性。
④束脩(xiū):送给教师的报酬。
⑤秋罗:一种质薄而轻﹐有条纹的丝织品。
“当代阐释”
文章当求珠圆玉润
“言之无文行不远。”简单地说,如果想要文章流芳百世就必须借助美丽的语言,虽然我们在行文时一贯强调朴素的美,但是要使格高韵远、理奥趣深的宏达议论传之久远,还必须以飞扬文采为之添翼。
曾国藩深察:“无论古今何等文人,其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无论古今何等书家,其落笔结体,亦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这种珠圆玉润的蕴藉文采,必须借助于富丽的词藻。因而,曾国藩在字谕纪泽信中强调:“尔作时文,宜先讲词藻。”而欲求词藻富丽,则“不可不分类抄撮体面话头(指典故、词藻、箴言、警句之类的汇纂)”。他认为凡文人“不可无手抄夹带小本”,惟随身带着笔记小本,学“昌黎之记事提要,纂言钩玄”,随时随地“抄撮”他人独造、精当、妙绝、富丽的词藻,并铭印于心,待自个下笔时,方可入左右逢源“如有神”的佳境。
那么什么是“圆”?圆指的是文章字句畅通,音韵流转,琅琅上口,宜颂易记。曾氏在其著名的“八本”中说道“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声调”二字即他多次说得“声调铿锵”的意思。曾氏说“余于古人之文,用功甚深”,可见他在熟读熟研古人文章之后,得出的最大体会便是为文当圆,亦即为文应声调铿锵。
曾氏所说的古人文章,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散文,散文从其本质上来说属于文学作品,其用词遣字、造句某片等,都应讲究艺术修饰。曾氏从诸多的艺术手法中拈住一个“圆”字来作为第一要素,这是他个人独特的骊珠,然也给与我们以启发。试想想,有哪一篇传诵极广,被人随口可背的古人名文,不是珠圆玉润、声调铿锵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