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字谕纪泽:
八月一日,刘曾撰来营,接尔第二号信并薛晓帆信,得悉家中四宅平安,至以为慰。
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①,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②”,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已体察之一端也。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③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浡④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⑤。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⑥有 “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尔读书易于解说文义,却不甚能深入,可就朱子涵泳体察二语悉心求之。
邹叔明新刊地图甚好。余寄书左季翁,托购致十副,尔收得后,可好藏之。薛晓帆银百两宜璧还,余有复信,可并交季翁也,此嘱。
父涤生字
“注释”
①涵泳:深入领会。
②上无道揆(kuí),下无法守: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在上的不依照义理度量事物,在下的不用法度约束自己。
③涵濡(rú):滋润;沉浸。
④浡(bó):旺盛的样子
⑤濯(zhuó)足:语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⑥左太冲:即左思,字太冲,晋临淄人。曾作《三都赋》,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竟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当代阐释”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从古至今,名人名家大都喜欢把书籍比作海洋,把读书比作在海洋中遨游。宋代伟大的词人苏轼有“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句,当代散文家刘白羽则说:“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觉得面前展开了一个浩瀚的海洋。”曾国藩谈及读书心得,更有精辟的论断:“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在他眼里,在书海遨游是人生中最大的乐趣,更是读书人必有的心态。
曾国藩一生重视读书,他推崇南宋朱熹教人读书的方法:“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曾国藩这样解释“涵泳”:“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浡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有 “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正是表达了他独潜书中,如乐水般而为外人所难以体会的快意与乐趣。
徜徉书中,如置身于浩渺的大海之中。品文细读如在水中畅游:绚丽美文似缓流之水,轻柔之波,温暖惬意;犀利严苛之文似在搏浪冲波,笔走疾风,往往在头脑里形成一阵阵风暴;奇文如遇海岛,让你惊讶于天地造化。而每每涵泳后掩卷静思,再细细地回味,竟似已畅游至彼岸,自是欣慰不已。
所谓“切己”便是读书需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现实感受与书相融相通,认真体会思考后对知识作出更理性、更深层次的探求。这样收获来的知识,反复感之,故而难忘;反复思之,故而不偏。正如曾氏在这里提到的“爱人不亲”一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年轻时,读来并没有太多感触,晚年再读,才理解了其意是“治人者而不能治人,是智力不够”。这便是曾国藩为臣为将领多年后“切己体察”的深刻领悟,是对所学到的知识的升华。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这样读书必然是乐趣盎然而又有所收获的,愿每一个读书之人都能有这么美妙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