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不断完善,中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与消费者越来越认识到建设以网上支付结算工具为代表的电子化货币支付结算体系的迫切性。各商业银行均建立了各自的网上支付系统与网上银行系统,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已经建成并在支付与结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系统、同城清算系统在全国大中城市得到普及。历经10多年的努力,金卡工程已经打造了支持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基本结构,全国银行卡交换网络建设初具规模,以各发卡行的行内授权系统为基础,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和城市银行卡中心的建设为银行卡跨行交易创造了条件,从2002年开始推广普及带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已经完成了跨地区、跨银行和跨国界的通用。随着中国网民的增加,网络经济的发展,用电子货币进行网上支付结算的现代金融服务得到公众的普遍接受。网上消费、网上银行、个人理财、网上投资交易、网上炒股等网上金融服务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
虽然电子交易与电子支付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但在短时期内不会完全替代传统支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商务活动会继续保留,也必须保留。这是因为电子交易与电子支付虽然有着巨大的优势,却仍然受到技术水平、信用、法律、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1.3.1 电子交易亟待解决的问题政策的统一和组织协调问题电子商务不仅涉及参与交易的双方,还涉及海关、商检、银行、保险、外汇管理、货物运输、信息产业等部门或组织,地域上也超出了地区和国家的限制,这不仅需要强有力的国际性组织机构进行协调,以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标准,也需要国内的权威机构组织进行协调,以制定统一的政策框架。例如,作为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身份认证所需的认证中心(CA),中国就有不少,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和电信部门,甚至一些省份和城市等都建有自己的CA,如果标准不统一,不仅带来交叉认证的麻烦,还会增加交易的成本,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当前,安全电子交易的国际标准主要有SSL和SET标准,如何建立一个国内统一的安全电子交易标准(与国际接轨),以及推出一个权威的综合性机构来确保这一标准的贯彻实施,已成当务之急。
税收与洗钱问题由于电子现金可以实现跨国交易,税收和洗钱将成为潜在的问题。现在,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国交易时的国际税收问题已经产生,将来会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税收规则必须进行调整。此外,由于电子现金与真实的现金不同,流通时不会留下任何书面记录,税务部门很难追查,即使将来调整了国际税收规则,由于其不可追踪性,也很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逃税。
电子现金使洗钱也变得很容易,因为利用电子现金的方式可以非常方便和迅速地将资金转移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如果调查机关想要获取证据,需要检查网上所有的数据并破译所有的密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唯一的办法是建立密钥托管机制,使政府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获得私人的密钥,而这又会损害用户的隐私权。作为预防洗钱等违法行为的措施,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了这种做法。
跨国电子交易中的货币兑换问题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体系,如美国的美元、英国的英镑、日本的日元、中国的人民币等,而且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也在不断变化。这样,在跨国电子交易中就存在一个问题,即一个国家的网络消费者如何了解另一个国家的消费者的产品报价折合成本国货币是多少,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潜在的购买欲望。波士顿咨询公司TheAberdeen Group公司业界分析家Dan-Taylor说,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正在访问美国国内的Web网址,但他们并不买东西,这也许是他们不能理解商品的费用是多少的缘故。假如一国的用户在因特网上买一本书并且费用是用该国货币显示的话,交易也许更容易达成。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货币自动兑换软件集成于电子商务服务器中,实现全球性电子商务处理服务。这样,任何人就可不受限制地通过因特网在全球任何地方购物消费。
同时可采用多种可自由流通货币作为支付货币,以解决有些货币尚不能自由流通的问题。
网上支付工具的效力问题按照货币的实质和网络无国界性来推断,各国中央银行的地位都将受到挑战,因为任何一个有实力、有信誉的全球性公司,都可以发行用以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数字化等价物,从而避开税收和银行的烦琐手续。这会扰乱金融秩序,任何国家都不会允许。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子现金将会具有网络化的方便性、安全性、秘密性,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那么,面对电子现金的效力问题,关键是要在法律法规方面进行严格的规范。
(1)限制电子现金的发行人。目前情况下,可只允许银行发行电子现金,这样,许多现行的一些货币政策和法规可以应用于电子现金,而无须太大的改动。当电子商务环境成熟时,再扩展到有实力、有信誉的大公司和网络服务提供商。
(2)建立合理的电子现金识别制度。发行统一的电子现金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建立合理的电子现金识别制度。
中国网上交易的制约因素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的网上交易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网上交易的成本问题互联网的低成本、高效率是用户从网上交易中获得的最大好处,也是网上交易最吸引人的地方。投资者之所以热衷于采用因特网进行各种投资交易,最主要的原因是低廉的手续费和方便快捷。以网上证券交易为例,诸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其交易成本远远低于传统交易方式,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散户投资者进行网上交易。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证券交易实行的是固定佣金制度,投资者很难从网上交易中获得直接利益,相反却要承担网上交易所带来的其他成本。因此,网上交易难以在投资者中大规模普及。
(2)网络应用的普及问题互联网普及程度相对较低,这是制约中国网上交易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虽然2007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网民数量已达1.62亿,仅次于美国,名列世界第二,但网民的普及率只有12.3%
,低于全球网民的普及率17.6%的水平。
中国互联网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且互联网用户的年龄段偏低。年轻的白领阶层将是中国网上交易用户的主要开发对象。他们素质高、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有较高的收入水平,但工作节奏快,无法亲自到营业部进行交易。网上交易将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1.3.2 电子支付需要解决的问题支付方式的统一问题在电子支付中存在着若干种不同的支付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有时两种支付方式之间不能做到互相兼容。这样,当电子交易中的当事人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且这些支付方式又互不兼容时,双方就不可能通过电子支付的手段来完成款项支付,从而也就不能实现电子交易,因此有必要将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统一。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思考,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这中间不仅涉及各国的金融网络问题,也牵涉到各利益集团的利益问题,此外还包括与之相关的软、硬件及其他配套设施的一致性问题等等。
此外,就单种支付方式而言,也存在着标准不一的问题,如国内各银行开发的网络支付结算工具各自为战,给用户带来了使用上的极大不便。“银联”的成立为建设统一的银行卡支付标准创造了条件,它的推广和应用加速了银行卡统一结算过程的实现。
电子货币对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电子货币是指在电子商务的电子支付系统中使用的电子支付工具,包括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等。虽被冠名为“货币”,但就目前的电子货币系统的实施来看,电子货币并不完全具有成为通货的必要条件。它们在流通中作为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价值尺度以及价值存储的前提是在任何时候能与实体货币以1:1的比率进行自由兑换。因此,目前的电子货币只是以既有通货为基础的二次货币,是一种能与实体货币自由兑换的兑换权。它们并不是能替代现金或存款货币的新支付手段,而只是将既有的支付手段用电子化方法进行传递和转移,以实现结算。因此,目前的电子货币更像是一种电子化的结算体系。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度以控制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一个特殊的货币层次,由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组成。随着电子货币的成熟与完善,其中的电子现金会逐渐加入基础货币的行列,使得基础货币虚拟化,并直接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电子货币的普及对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本身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中央银行的职能受到挑战,牵涉到该如何确定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发行主体是否应当受到严格的监管及限制,如何建立公平电子交易的规则等。
电子货币的立法问题电子货币的发展满足了使用者的多种需求,对实现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十分重要。为提高使用者对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的信任程度,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必须完善电子货币的应用环境,而其中法制环境是最基础的。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其迅猛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参与当事人的责任与权利、电子合同的格式与效力、电子签名的使用与效力、电子商务中纠纷的仲裁与解决,以及发行主体的资格、对发行主体的监管、发行主体破产时的对策等,都有待于在法律上予以明确规定。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目前还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法律规范的完善将有利于提高参与者的信任感,从而降低这一领域的风险。
在电子货币的立法过程中,既要考虑到维护金融秩序,保证电子货币运行的稳定性,又要调动广大参与者的积极性,注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还要与国际接轨。
电子支付系统的风险防范问题资金流是电子商务的核心流程与关键环节,基于电子支付的资金流运转不畅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规模,使电子商务高效率、低成本的优点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金融风险。
(1)技术性风险。电子货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金融系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如计算机犯罪、黑客问题等,应加强安全技术来降低这种技术性风险。
(2)清算资金不足风险。这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资金清算时,由于种种原因,包括虚拟电子货币的不可控性,使其在中央银行用于清算的资金不足以用于清算。
(2)流动性风险。这是指由于电子货币的虚拟性使得支付过程的不可控性随之增加,突来的大量支付业务会让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流动性资金不足会导致银行破产,因此流动性风险对银行来说是一种致命性的风险。但这种极端情况往往是其他风险导致的结果。例如,某大用户的违约给银行造成的重大损失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问题和人们对该银行前途的疑虑,这足以触发大规模的资金抽离或导致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为预防该银行可能出现违约而对其信用额度实行封冻,两种情况均可导致银行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甚至破产。
一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还可能导致其他商业银行也不能及时收回清算资金,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进而引发其他商业银行的清算资金不足风险和无力支付的流动性风险。
对这些风险的防范需要加速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强化银行业的内部管理以及对电子货币规律的研究,并采用多种方式来加强对电子支付系统的控制。
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问题随着因特网应用的迅速普及,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情况在金融行业尤为突出。有数据显示,金融行业计算机网络犯罪涉案比例占整个计算机网络犯罪比例的50%
以上。在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同时,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问题及其有可能给用户带来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支付信息的安全性。传统支付方式的支付信息通过银行的内部网络传输,由于银行的内网和外网之间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因此银行的内部网络比较安全。而电子支付的用户端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公开传递,这就存在着支付信息被窃取和篡改的可能。
(2)银行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的安全性。虽然目前各家网站都采取了建立防火墙和进行网络检测等安全措施,但仍然存在外部网络的威胁。
(3)用户端的安全。如果用户端只是普通的浏览器用户,则存在用户端被模仿的可能性。
面对各种安全隐患,各家银行都做了大量的安全防范工作,但主要是关注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和银行网站的安全性方面,在网上银行用户端的安全保障方面力度不够。而大量的网络银行用户失窃案例均是由用户端的非法侵入造成。用户操作不谨慎和银行密码泄露将引发网上支付系统的风险。如果银行没有对用户进行充分的网银安全事项教育,这种风险会更加严重。因此,银行有责任提醒用户网上银行业务所蕴含的风险,促使用户养成安全的上网习惯;在加强对银行系统安全防护的同时,采取技术和业务措施提高用户端系统的安全,以保证用户能放心地使用网上银行,使电子支付的过程得以顺利实现。
本章小结
电子商务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在商贸领域中应用的产物,是当代高新技术手段与商贸实务、营销策略相结合的结果。本章在介绍电子商务定义的同时,也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与全貌,并简要地介绍电子商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基础设施。重点介绍电子支付的基础,包括从传统支付到电子支付的演变,电子支付的特征与种类,以及电子商务、电子交易与电子支付的关系,最后介绍了电子交易与电子支付面临的问题。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狭义和广义的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具有哪些优势?
3.解释电子交易的内涵以及电子交易与传统交易的区别。
4.简述各种电子商务模式的特点。
5.简述电子商务、电子交易、电子支付三者的关系。
6.传统支付主要有几种方式?它们分别具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7.与传统支付相比,电子支付有哪些特征?
8.电子商务对交易中的支付活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1.列举并评价中国目前典型的电子支付平台。
2.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现阶段的电子支付系统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电子交易与电子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