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上高一。
开学没多久,儿子便领回一身校服,穿在身上,短了许多。
妻子唠叨,儿子嘀咕,家里弥漫着忧愁和不快。
校长说:“去找找班主任,换一件大的不就行了?”
儿子说:“好吧。”
放学后,儿子回来说:“班主任嗯了一声,大概是知道这件事了。但换不换,班主任并没有明确表态。”
又过了两天,马上要开运动会了,儿子要参加广播体操比赛。这校服,又成了大家心上的病。
那天,妻子说:“你找个熟人,给学校的总务处说说,让换一下。”
校长于是就找了熟人,也给学校总务处的负责同志说好了,今天下午到班上找儿子去换。
中午,放学。妻子在单位,儿子、校长在家。
校长说:“说好了,下午带上衣服,放在教室里。有人来找你,你将衣服和号交给来人。”
听到此话,不知为什么,儿子突然冒出一股犟气,气冲冲地说:“我不换,我不换嘛!”
询问理由。儿子说:“我是先向班主任反映的。现在,我换了,班主任问起来,怎么交代?”
原来如此啊。儿子的思维是:自己向班主任反映了校服较小的事。班主任自会打理。现在,自己解决了,班主任问起来,自然会没面子。
看来,这件事情,儿子认为是一个信用问题、面子问题。是信用,自然很重要嘛。饭做好了,儿子依然趴在床上,想着这件不快乐的事。看样子,儿子很苦恼,为如何处理这件事。
校长看着儿子苦恼的样子,很过意不去。便帮着出主意:
“下午将衣服带到学校,等换好了,就去找班主任说,自己已经到总务处换了。问题不就解决了?”
儿子听了,顿了片刻,便翻身起床,脸上释放出快意。
“下午我试试。”儿子说。
这件事,总算过去了。
儿子以前在妻子所在的学校上学,有妻子护着,便多了方便,但少了学习自理生活的机会。想喝水,妻子送去。开学了要交书费,妻子去班主任处代交。大大小小的事,因有妈妈在,儿子亲自处理这些杂事的机会便少了。比如说,像订校服这样的事,做校服的人去量,发到手中,穿上有点小。妻子在后勤处干,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小校服很快就换成了大点的。今年,儿子大了,上了高中,到了另一所学校,妻子自然是不在身边了。细细小小的事,都要儿子自己来解决。没想到,刚开学,就遇到了拦路虎。那天,儿子回来说,学校做校服,登记号码,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报的号都是115。115有多大呢,又没有现成的衣服可试,儿子自然是没有量的概念的。回到家里,儿子提起此事,妻子说,可能小了。但儿子说,别人都是这个号码,妻子也没过多的在意。但校服发下来穿在身上,果然小了许多。这下子,儿子、妻子,都很不自在。尤其是儿子,自己做的事,自己要负责吧,深深感到自己的疏忽带来的不方便。给校长的感觉是,儿子在这方面还是实践得太少了。这些生活方面的技能技巧都是吃一堑,长一智的,不经风雨,哪儿能长成大树呢?
事儿虽小,但反映出的理儿还是很清晰的:多给孩子一些生活方面锻炼的机会,就是对他们的真正关心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