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时,由比利时、荷兰天主教组织的传教会“圣母圣心会”得到罗马教廷的批准,把中国长城以北地区划为该会的传教区域,包括原热河省、察哈尔省、绥原省和今宁夏北部、陕北三边地区。主教堂设在张家口的西湾子村。光绪元年(1875年),阿拉善旗亲王贡桑珠尔默特邀请“圣母圣心会”传教士移民开荒。不久,比利时籍传教士德玉明、桂德贞在磴口一带招徕汉民挖渠开荒,建立圣母堂。光绪四年(1878年),又于附近三盛公建立教堂。光绪五年(1879年),比利时教会又派传教士闵玉清、桑桂仁,由绥蒙地区进入宁夏府平罗县黄河东岸的五堆子、红崖子(均在今宁夏陶乐县境内)一带,开展传教活动。此为天主教传入宁夏之始。十七年(1891年),闵玉清在平罗下营子村(今属惠农县下营子乡)购地1000亩修建教堂,除从老教区迁来大批教徒外,还发展新教徒100余人。下营子教堂遂成为天主教在宁夏的一个据点,属三盛公堂区管辖。
光绪十八年(1892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肥沃的后套平原两次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灾民嗷嗷待哺,哀鸿遍野。宁夏与后套毗连,“天下黄河富宁夏”,年种年收,从后套逃来就食的灾民(当时人们称其为”套民“)非常多,因平罗、石嘴山距后套最近,流落到这里的灾民也就最多。这些“套民”为了活命,不惜卖儿鬻女,甚至出卖自身。因而在平罗、石嘴山一带,家境比较殷实的人家,有买青壮年以充劳力的,有买少女少妇以为婚配的,有买幼童幼女以继后嗣的。很多难民已把这里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帝国主义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套一带的洋教会也从官方榨取了一大笔所谓赔款,霸占了更多的土地。但后套一带因人口多已逃亡,十室九空,已致耕地荒芜、杂草丛生。洋教会的各教堂为了恢复教权,控制耕种教堂土地的教民,继续收租收税,压榨剥削“套民”,遂以“发展生产、整理教籍”为名,行文邻近府县衙门,勒令所有外逃“套民”限期一律归籍,声称“套民都是教民,必须归籍奉教”。同时,派出“二洋人”(亦称“二鬼子”,为教堂和神甫效力的中国籍教民),明察暗访,开列名单,指名要人。清朝地方官吏本多昏庸,再加之“庚子之变”后,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一提起“洋人”便魂飞魄散,对于洋神甫的“意旨”奉若“圣旨”,甚至说“圣旨可缓办,洋旨要紧办”。因而一声令下,四乡皆惊。从后套逃入宁夏的百姓,特别是光绪十八年逃到这里的百姓,垦荒耕种,辛勤劳动十余载,已在那里安家落户,有的与当地农民互通婚姻、成家立业;有的儿女成群或已祖孙三代,一旦勒令归籍,无异是一场生死离别,必然引起群众的极大不满和恐慌。
当时,平罗下营子教堂有两个外国神甫,一个是比利时人梅布桂,另一个是荷兰人彭寿年。他们接到三盛公大教堂“归籍奉教”的指令后,立即派出3名“二洋人”向平罗县衙强行要人。这3个“二洋人”,一个叫桂元祥,张家口人,人称桂大先生;一个是姓胡的商人,后套教民;一个叫吴进财,下营子本地人。这3个家伙经常依仗教堂势力,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他们讹诈农民的牲畜、财产,送到三盛公邀功。更为可恶的是,他们看上谁家的姑娘就要强行霸占,如果达不到目的就编造证据,栽赃诬陷。群众恨之入骨,叫桂大先生为“鬼大先生”,胡商人为“虎伤人”。这次他们向平罗县衙要人,更是狗仗人势。因为他们熟悉当地情况,所以往往得逞,到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已找回106人。下营子教堂的胡作非为,触怒了百姓,更激怒了串游五湖四海的义士。当时,在平罗一带有一位串乡耍武艺的山东人,名叫龙占海,30多岁,中等个子,精通武艺,也能看病。他在原籍参加过义和团反洋教斗争,义和团失败后来到宁夏,在平罗一带摆场子卖艺,并收徒传艺。他为人侠义,喜好交游,沉毅机谋,嫉恶如仇,对教堂和“二洋人”早就恨之入骨。还有几个人,与龙占海志同道合。一个叫姚大奇,山东人,30多岁,退伍军丁,会武技;一个叫马跃川,20多岁,平罗县东乡人,身材魁梧,机警重义气;还有一个小和尚,平罗县城隍庙的僧侣,行动敏捷,臂力过人。
光绪二十七年冬,龙占海因教堂强索妇女、桂元祥仗势欺人而义愤填膺,他会集姚大奇、马跃川、小和尚等七八个人,在平罗县城“谦益元”酒店,结为金兰之好,饮了血酒,在香案前发了誓,密谋除掉欺压百姓的洋神甫和“二洋人”,为民除害。是年11月13日(1901年12月23日)傍晚,龙占海等20多名义士,陆续来到下营子,住在一个人称徐二的小饭馆里。这天夜很黑,天气阴沉,乌云密布。入夜以后,下营子一片死寂,教堂孤零零的像个坟头。教堂里,在昏暗的烛光下,洋神甫梅布桂和彭寿年正在虔诚地做晚课。约二更时分,龙占海等将教堂前后左右封锁起来,在要道上派了岗哨,然后带着马跃川、姚大奇、小和尚等五六个精干弟兄,手持大刀冲进教堂,杀死了几个专为洋人干坏事的教民,接着直扑神甫房。梅神甫大吃一惊,急忙摘取挂在墙上的洋枪,彭神甫也伸手取剑。说是迟,那时快,龙占海等先扑向梅神甫,将他一刀砍死;马跃川、小和尚等也在同时砍倒彭神甫(据说又活了两天才死)。龙占海等义士又在教堂里搜寻作恶多端的桂元祥、胡商人、吴进财3人,谁知这3 个坏蛋去宝丰未回,竟逃过死劫。他们放火烧毁房屋,各自疏散,远走高飞。第二天,闹教堂杀洋人的事就像半空中响了个炸雷,立即轰动了全平罗县和整个宁夏府。宁夏府县官员全部丧魂失魄、谎作一团,府台衙门派员悼祭,镇台衙门派兵护卫,县衙门派捕快四处拿人,一时鸡飞狗叫,四境皆警。宁夏镇台汤永山带领30名兵丁坐镇平罗,日夜守护下营子教堂(一直到光绪三十年守护兵丁才撤走)。
平罗下营子教案惊动了清廷,连发三道命令,“将该府地方官革职,戴罪勒限严拿匪徒”。平罗县已卸任知县王树槐、现任知县李含菁、平罗参将易庆安均被革职,勒令戴罪缉拿“凶犯”归案,逼得李含菁哭着说:“龙钻到海里去了(暗指龙占海),马又跃到川里去了(暗指马跃川),叫我哪里去寻?哪里去拿?这不是活要我的命吗?”比利时和荷兰政府闻讯后,也派担任甘肃盐务总办的比利时人林阿德(《宁夏通史》作“庆阿”)前来宁夏督办。一时乌云翻滚,杀气腾腾,大小官员一起出动,不问青红皂白,先抓一批、押一批、杀一批,凡是与龙占海、马跃川等人有点来往、沾点边的人,一律拿问,严刑逼供。在短短几天里,就有30多人被杀害,官府将他们的头颅装在笼子里,一一挂在教堂门前的木竿上。可是洋人并不满意,声言:没有龙占海的头,就是挂再多的人头也不能结案。但是,龙占海仍然没有消息。正在无计可施时,有人向镇台汤永山献计说:镇台标下的标兵曹东武和龙占海是把兄弟,陕西人,绰号曹半吊子,派他去察访,定能找到龙占海。汤永山便令曹东武去找龙占海。曹东武无奈,只好去找。但又觉得龙占海武艺高强,自己根本奈何不了他,便建议用苦肉计,这样不会引起龙占海的怀疑。于是汤永山便命人将曹东武打了一顿,给他开了一张海票,让他去查找龙占海。
曹东武一路察访到平凉,打听到了龙占海的下落,便到平凉县报了案,交验了海票,并请平凉县府协同缉拿龙占海归案。曹东武见了龙占海后,谎称自己挨了打,革了职,准备回陕西老家去。龙占海听了以后,又看了他的伤势,便信以为真。但是第二天,龙占海发现暗中有官军监视他,知道自己受骗了。曹东武只好跪在地下,将实情告诉了他。龙占海听了以后,长叹一声说:“没想到杀了两个毛鬼子,居然戳破了天,闹到这般天地,百姓遭殃,朋友受累。好吧,男子汉做事男子汉当,没说的,我投案就是了。”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龙占海在平罗县城被杀害。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答应给下营子教堂赔偿白银4.2万两,因一时无力筹措,先以阿拉善旗几百顷土地作为抵押。平罗下营子教案发生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签订的《辛丑条约》之后,它是宁夏辛亥革命的先声。参加教案的马跃川,后来成为宁夏辛亥革命平罗起义民军的领导人之一。
民国建元,省制未变,改府为道,后又废道。今宁夏固原地区当时属甘肃省泾源道(治今甘肃省平凉市),后又改为陇东行政专区。在宁夏有5县:固原县、隆德县、化平县、海原县、西吉县。今宁夏北部地区民国初属甘肃省朔方道(俗称宁夏道),道治宁夏城,辖8县: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灵武县、盐池县、金积县、同心县、中卫县。民国18年(1929年)元月,宁夏建省,辖区除原朔方道8县外,将阿拉善、额济纳两旗划入,并将原阿拉善旗磴口(相当于 1个乡)划出置磴口县(今内蒙古巴彦高勒)。1933年马鸿逵统治宁夏后,又陆续增设县治,计有银川市(1947年,在省会宁夏城置)、中宁县(1933年划中卫县东部置)、永宁县(1941年划宁夏、宁朔两县部分地方置)、贺兰县(1941年改宁夏县置)、惠农县(1941年划平罗县北部地区置)、陶乐县(原为绥远省沃野设治局,宁夏接管后为陶乐设治局,1941年改为县)、吴忠市(1945年将灵武县属吴忠镇改置)、香山设治局(中卫香山,1941年置)。
辛亥革命爆发后,宁夏军民当即举行起义响应。民国以后,宁夏各族人民又不断进行反对马鸿逵黑暗统治的斗争。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宁夏建立党组织,虽然屡遭挫折,但仍不屈不挠地领导宁夏的革命斗争。1935年到1936年,红二十五军转赴陕北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及红军西征都曾经过这里,在宁夏地区传播了革命真理,播下了革命火种。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进入西吉县公易镇、单家集一带,从这里东进翻越六盘山,曾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1936年10月在同心县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政府———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抗日战争中,宁夏是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为把抗日战争推向全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 9月 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先头部队一九一师进入银川市,标志着宁夏省的解放,宁夏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