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他被自己的亲四叔赶下了皇帝宝座,他们叔侄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恩怨情仇,非要兵戎相见?经过皇宫的一场大火,有人说他已经死了,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种种说法,孰真孰假?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开通商埠,还是为了寻找他的下落?
600多年前的一天(1398年),一个年仅21岁的温文尔雅的青年登上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帝国的皇帝宝座,然而,四年之后,他的亲四叔就率兵攻入了他的京城。
伴随着皇宫中的熊熊烈火,他的生死成为了千古之谜。
他是俊朗青年,还是文弱书生?他也曾励精图治、积极变革,想把祖父交给他的江山建设成一个太平盛世。只是,他的四叔和他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恩怨情仇,非要兵戎相见?
大火过后,有人说他已经死了,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有人说他四处流亡,曾经涉足海外,后来躲藏在贵州、云南。种种说法,孰真孰假?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开通商埠,还是为了寻找他的下落?
为何这么多年过去,他的四叔一直还对他放心不下?他,就是大明王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在他统治的四年中,微微出现的一缕使这庞大帝国具有人性的曙光也随着这千古之谜永远尘封在了历史之中。
建文帝长于深宫,自小接受儒家教育。几乎所有有关明代的史书都记载他“仁柔”“孝友”,这种品格反映在他的政治生活中,则与朱元璋的严刑酷法正好相反。
正像明太祖朱元璋在他的遗诏中所说,建文帝朱允?“仁明孝友”。本应是“龙凤之枝、天子之表”的朱允?却一出生就是个歪脑壳,朱元璋曾经说他是“半边月”。幸好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而一直得到祖父朱元璋的喜爱。
朱允?的父亲太子朱标患有重病之时,因为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每每苦不堪言。朱允?就尽心伺候,日夜守在身边。朱标去世后,朱允?将三个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对他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十分周到,并没有让他们觉得孤独;祖父朱元璋病逝前,脾气异常暴躁,许多人担心会迁怒于己。而朱允?则亲自服侍,常常整夜无法入睡,但他也没有一句怨言。
建文帝的执政风格与其祖父洪武皇帝有所不同。据说,朱元璋曾经以律授皇太孙。皇太孙“遍考经礼,参之历朝刑法志,改定七十三条”,朱元璋看过后大喜曰:“吾当乱世,刑不得不重。汝当平世,刑不得不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建文帝所改的七十三条,内容如何,今已不可考。有人曾考证建文帝所改者是例而非律。不过由“严”改为“宽”,大概是确实的。
当朱允?即位之后,他继续实行了宽刑的方针。他说,大明律“较前代律往往加重。盖刑乱国用重典,非百世通行之法也……律设大法,礼顺人情,齐民以刑不若以礼。其传谕天下有司,务崇礼教,赦疑狱,嘉与万方,共享和平之福”。这样做的结果是“罪至死者,多全活之。于是刑部、都察院论囚,视往岁减三之二,人皆重于犯法”。建文二年九月,建文帝下令“赦流放官员,录用子孙洪武中以过误逮及得罪者,皆征其子孙录用之”,“征洪武中功勋废误者子孙录用之”。因而,在建文朝的官僚队伍中,有不少人是在洪武时遭到贬黜放归的人。这种措施是对洪武政策的实际否定,是一种平反。
在田赋方面,建文帝在即位诏中表示,要“诞布维新之政”,“德唯善政,政在养民”“期至雍熙之盛”。接着他下了一道包括赦死罪、宽刑狱、减田租、赈灾荒的诏书。这年冬天,他又下诏“赐明年田租之半。”
在吏治方面,建文帝不顾祖训严禁,以齐泰为左丞相,黄子澄为右丞相;他还不满于六部尚书低于五府官,祭酒反低于皇帝的养马官的现象,将其地位调至至少相等。这一方面提高了文臣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无意把权力控制得太死。他倚重大臣,放手让他们去做事,尊重他们的意见,这与朱元璋的极端专制主义是大相径庭的。
正是这种种有违祖制的改革为后来的“靖难之变”留下了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