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0700000016

第16章 二十个典型个案剖析

典型个案1:轻飘飘。

接到重高录取通知书那天,小曲的全家都乐坏了,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儿子有出息,全家人都觉得长了脸。

恭喜的电话,将爸爸妈妈的手机都打爆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婶婶、舅舅阿姨、同事朋友,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爸爸妈妈忙着接电话应酬,安排庆贺的酒席,一边的小曲更是眉飞色舞,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家里来了陌生的客人,爸爸妈妈都会隆重地将小曲介绍给客人,这是我儿子,今年刚刚考取了重高。客人连声夸奖。路上遇到熟人,爸爸妈妈一定会停下来,指着小曲对熟人说,我儿子今年刚刚考取了重高,马上就快开学了。熟人冲着小曲竖起了大拇指。

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小曲沉浸在成功所带来的无尽的快乐、自豪、得意之中。

最大的变化,是爸爸妈妈对他的态度。爸爸的脾气比较急噪,稍不如意,就会雷霆大怒,可是,自从中考之后,爸爸对小曲总是春风满面。以前向妈妈提出什么要求,大都会遭到妈妈的拒绝,接到重高的录取通知书后,妈妈对小曲的要求,基本上是有求必应。

小曲的自我感觉,从没有现在这么好过,他甚至将自己的QQ签名也改了,换了一个个性极张扬的名字。走在路上,小曲都觉得脚下能生风,飘飘欲飞。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小曲迎来了入学的第一天。爸爸妈妈一起陪着他去学校报到,爸爸帮他背书包,妈妈帮他拎着可乐瓶,小曲甩着两只胳膊,大摇大摆地走在中间,一家人都是一脸灿烂的笑容。

和小学初中时一样,学校离家也不远。以前上学时,都是小曲自己上下学,上高中后,小曲却向爸爸提了个要求,每天开车接送他。爸爸犹豫着没答应,小曲嘟起了嘴巴。一旁的妈妈插话了,孩子读高中了,将来还要考大学,多累啊,你就辛苦一点接送他,有什么关系啊。爸爸答应了。小曲这才露出了笑脸。

小曲的高中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原因分析:很多时候,考重点高中,上好的大学,并非是孩子一个人的梦想,而是全家人的梦想,甚至父母比孩子更在意结果。一旦孩子达成了愿望,父母也往往表现出比孩子更欣喜若狂的神情,父母首先飘了起来,找不到方向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势必因为取得的一点成功,而飘飘欲仙,自鸣得意,迷失自我。

对策:要想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保持一颗平常心,泰然面对人生的一时得失,父母首先要做到这一点。父母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孩子的态度,父母过于计较得失,在意成败,孩子就不可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孩子的虚荣心、自满自大自傲情绪,对其未来的成长,影响很大,不可小觑。

典型个案2:我不牛了。

小焕是在陶醉幸福之中,度过了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暑假。他确实有陶醉的理由,因为,他以高出录取线38分的高分,考进了市里最好的高中。这是他所在的初中的第二名。

初中三年,他一直稳稳地排在班级的前三名,从没有掉出过,全校的排名中,最差的一次,也在三十名之内。在同学们的眼中,他是个牛人,神人,有人还给他送了个外号“考试大神”。

小焕信心满满地走进了高中的大门,这所高中,每年的高考一本达线率,达到了惊人的90%以上。这意味着,三年之后,小焕也必将以优异的成绩,跨进理想的大学。这确实是个令人振奋的数字。

不过,这份自豪和快乐,并没有维持多久。高一新生的摸底考试,小焕只排在了全校的一百多名,这个名次,是小焕整个初中阶段,从未出现过的。小焕感受到了重点高中的压力。紧接着的一次单元测试,则彻底地击毁了小焕的自信,他的成绩,一下子掉到了近三百名。拿到成绩的时候,小焕的眼泪,差点不争气地掉了下来。他意识到,在这所拔尖的中学,他再也不是什么牛人了,那种居高临下的快乐,再也没有了。

父母也感受到了小焕的变化,一回到家,他就将自己关进房间,做作业,还让爸爸帮他到新华书店买回了一大堆的学习参考资料。父母为此很揪心,这才高一啊,刚刚进学校啊,有必要这么紧张吗?

原因分析:这几乎是所有“尖子生”所面临的困惑。在原来各自的初中,这些孩子个个出类拔萃,而到了重点高中后,才发觉,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的优势不复存在了,从尖子生降落为平常生,有的孩子甚至一下子坠落为“差生”,巨大的反差,必然造成孩子的不适应,背负上沉重的压力,苦闷,彷徨。有的孩子,甚至后悔进了优质的重点高中,在这里,只能做凤尾,而如果选择一个一般的重高,或者普通中学,自己依然是鸡头。做第一,当牛人的感觉,多好啊。

对策: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客观地审视自己,找准位置,既要看到强手如林的不利局面,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既要做横向比较,也要做纵向比较。要认识到不是自己变得不优秀了,只是身边的同学更优秀了,而只有与优秀的竞争对手同台竞争,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学会以平常心看待排名,泰然对待现实的处境。

典型个案3:疯狂的暑假。

小滔印象最深的,是中考前班主任老师说的那句话:中考之后,你们就可以彻底放松,好好玩玩了。小滔就是在这个信念下,咬紧牙关,熬过了中考的备战。

考得不错。成绩下来的时候,小滔都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超过了重高的分数线。以小滔平时的成绩,只能考个普通高中,没想到,最后的冲刺和临场发挥,帮助他实现了惊天大逆转。

小滔的表现,也大大出乎父母的预料,他们根本没指望小滔能进重高。喜出望外的父母,决定好好奖励奖励儿子,也兑现老师的诺言,这个暑假,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彻底放假。

小滔的疯狂暑假,就这样开始了。

外婆出钱,给小滔买了一台电脑,安装在小滔的房间里。暑假的前半段,小滔都是在自己的房间中度过的,据说某个游戏,已经连闯35关,达到了骨灰级。与之相对应的是,小滔的黑眼圈,比中考之前,又加了两圈。

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已经答应小滔可以过一个放纵的暑假,许下的诺言又不能收回,怎么办?还是爸爸主意多,他和小滔商量,带他出去旅游,见见世面。小滔答应了。爸爸给他报了个欧洲15日游。这次旅行,确实为小滔大开了眼界。

旅行回来后,担心小滔又会回到电脑旁,妈妈让他到老家的姑妈家去住几天。小滔不情愿地去了。没想到,去住了一段时间,小滔竟然乐不思蜀了。电话一问,原来姑妈家的读大学的儿子也放假了,两个人整天坐在电脑前,玩网游。姑妈夫妇平时忙于生意,根本顾不了他们,小兄弟俩,总是一玩就玩到大半夜。眼近开学了,爸爸去老家将小滔接了回来。一上爸爸的车,小滔倒头就睡着了,他实在太累太累了。

开学已经两个多星期了,小滔还有点恍恍惚惚,他还没有回过神来呢。

原因分析:假期应该是轻松快乐的,何况是在中考之后。但是,放松不等于放任,更不等于放纵。很多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连孩子健康的文体活动,都剥夺得一干二净,可是,到了大考之后,诸如中考、高考之后,却又往往放手不管,彻底放任自流。这是典型的功利思想在作崇,将学习与考试,简单地划为等号。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纵使成绩不错,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却很差,完全是被动学习,功利学习,一旦考完试,就会马放南山。很多孩子在中考特别是高考之后,完全丧失学习的兴趣,就是这种教育酿下的苦果。

对策: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父母要端正态度,明白学习的意义。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学习也不是一时的行为,而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终身的。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孩子就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不至于一个假期放完了,孩子的心也彻底“野”了,收不回来了。其次,在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要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就做到松紧有度,放假时也宽严相济,使孩子保持一以惯之的态度,而不是忽紧忽松,弧张忽弛。

典型个案4:凌晨5点的“嗡嗡”声。

读高中后,小羽住进了学校。这是一所重点高中,学校实现封闭式管理,除了家住附近的少数学生外,其他学生一律集体住校。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回到家后,小羽就让妈妈帮她买了一个台灯和一只闹钟。妈妈问她为什么要买?小羽回答说,带到学校去,因为她感到英语学习很吃力,跟不上进度,准备每天早一点起床,恶补英语。

小羽的小学是在农村老家读的,那时候,爸爸一个人在城里工作,妈妈在农村务农。平时只有妈妈管她,好在小羽很自觉,学习上从来没让妈妈费心,成绩也一直不错。初中的前半段,还是在农村的中学读的,到了初三,爸爸才将她和妈妈接进城里,她也在家附近的一所初中借读了一年。中考时,小羽发挥得不错,如愿以偿地考进了重点高中。

高中生活却让她很不适应,她觉得自己与同学的差距很大,尤其是英语课。小学时,直到六年级才开始上英语课,而且,还是个代课老师,发音很不标准。初三进了城里的中学上学后,因为是借读生,不在学校的考核名单之中,所以,小羽还没有感受到多大压力。高中就完全不同了,大家站在同一个起点,同一个标准考核,小羽感到跟不上节奏了。

没过几个星期,高中的班主任打来了电话,向小羽的父母通报了一个情况:每天早晨5点,小羽就起床了,然后,一个人躲在厕所里,用台灯照着,“嗡嗡”地背英语单词,被值日老师发现了几次。而且,同寝室的同学告状,总是一大早就被她的闹铃惊醒了,睡不好觉。班主任又心疼又生气地说,这样下去,对小羽的身体不好,也对其他同学的产生不好的影响。

原因分析:害怕跟不上节奏,担心被淘汰,因而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是很多重点高中学生的一个共同特征,只是小羽表现得特别强烈一些罢了。这些孩子,学习的自觉性都很高,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值也很高,但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排解,很容易使这些孩子因为压迫症而成为学习狂,自虐狂。

对策:学习成绩不理想,跟不上学习进度,或者有学科拖后腿,难免会令孩子紧张焦虑,父母和老师应该和孩子共同面对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拾漏补遗。但学习不是玩命,也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待自己的薄弱环节,应正视而不畏惧,注重日常的积累,稳步提高。

典型个案5:偏头痛。

16岁的小润身体很棒,特别喜爱运动,初中的时候,就是学校篮球队的中锋,还代表市中学生联队,参加过全省的中学生篮球比赛,获得了全省中学生篮球邀请赛的第四名。也正是凭借着这一点,以及还不错的学习成绩,他被一所重点高中,作为体育特长生,招了进去。

这大大出乎全家人的意料,连一向反对儿子打篮球,而不太注重学习的妈妈,也对儿子刮目相看了。开学那天,全家人都陪着小润去学校了,爷爷奶奶都想看看,孙子上的学校到底是个什么样。小润紧张而有趣的高中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开学第三个星期,小润忽然打电话回家,让爸爸给他买一瓶止痛片。爸爸以为儿子打篮球受伤了,没想到儿子连连摇头,进校以来,学习太紧张,基本上就没怎么打过篮球,不是受伤了,而是莫名其妙的偏头痛,上课的时候老分心,晚上也睡不好觉。

偏头痛?爸爸疑惑不解,儿子的身体一直很棒,怎么才上学半个多月,就出现了这种毛病?爸爸赶紧给班主任打电话,询问情况。班主任解释说,可能是新课太多,小润的学习跟不上吧。老师还告诉他,这样的情况不仅小润有,班上还有其他几个孩子,也出现了身体上的不舒服,有的老是肚子痛,有的一不留神就感冒,还有的孩子总是喊牙痛。而到校卫生院一检查,又大多没什么大问题。是典型的心理因素。

原因分析:新生入学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各种身体上的反应,小升初时也会出现,甚至在每个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这是心理压力通过身体的反应。像小润这样的特长生,在学习上的压力往往会更大一点。

对策:缓解学习压力最好的办法,是减负减压。学习负担太沉,心理负担太重,身体和心智都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自然接受不了。可以帮助孩子根据自身实际,量体裁衣,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而不是企求一口吃成胖子。同时,多参加文体活动,放松身心,减缓不必要的压力。

典型个案6:“买”进了重高。

小蓉的爸爸是一家私营企业老板,妈妈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家庭条件很好。可以说,小蓉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

对小蓉的学习,爸爸抓得比妈妈还紧。这源于爸爸的一个未了心愿。爸爸小的时候,家里条件比较差,上学之余,还要帮家里人做手工活,以贴补家用。爸爸很聪明,成绩也不错,当年高考的时候,超过了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是,上了一个多学期,因为爷爷病重,高昂的医药费,一下子将本就困顿的家庭,拖入了绝境。小蓉的爸爸不得不退学,放弃求学的梦想,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未能完成的学业,成了小蓉爸爸最大的遗憾。因此,他特别期望自己的梦想,能在女儿身上实现。

小蓉算是个勤奋的孩子,可惜成绩总是处于中游,中考的时候,终以三分之差,没有达到重高的录取分数线。这让爸爸很失望。权衡再三,爸爸托了很多关系,找了很多人,最后以交纳一笔不菲的赞助费,将小蓉“买”进了某重点高中。爸爸的出发点很简单,重高教学资源、学习氛围、学生资质都好,将来有更多的希望考进名牌大学。

可以说,小蓉是肩负着爸爸的殷切希望,忐忑地走进中学的大门的。她也是个上进心很强的孩子,在心里默默地许下愿望,进了高中,一定努力学习,不让爸爸失望。

美好的愿望与现实,总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重高紧张的学习节奏,繁杂的学习任务,你追我赶的尖子生们,无不让小蓉感到喘不过气来的压力,更让小蓉沮丧的是,她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在班里,她的成绩总是垫底,看不到一线希望。尤其让她感到自卑的是,她是爸爸花钱“买”进来的,重高生固有的优越感,在她身上,成了一条沉重的枷锁,每当别的同学互相聊起中考成绩的时候,她都是红着脸,溜到一边。小蓉觉得,自己根本不属于这里。

原因分析:不少重点高中,都会想方设法招一批所谓的借读生,这部分生源,有的是靠关系进来的,有的是花钱“买”进来的,不一而足。能进重点高中学习,是很多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的梦想,心情可以理解,问题是,孩子通过非正常渠道走进了重高,是否能接受?是否能适应?是否能跟上?

对策:这类学生,往往内心里会深深地隐藏着自卑的情结,总感到自己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进来的,不如堂堂正正考取的学生。而另一个极端可能是,自我感觉膨胀,认为自己家有背景,或者经济富裕。因此,首先应该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视差距,树立信心,帮孩子卸下心中的十字架;同时,要让孩子明白,既然进来了,就要尽可能地适应这里的学习和生活,跟上学习的节奏,有不懂的问题,除了请老师答疑之外,应多向身边的同学学习、请教,虚心借鉴他们的学习经验,处好同学关系。

典型个案7:每晚九点的亲情通话。

小寒是个帅气的男孩,生活在一个宽松的高知家庭,父母都收过高等教育,妈妈毕业于著名大学的研究生,现在做律师,爸爸是一家报社的主任记者,还是个兼职作家,出版过好几本书。家庭和谐而温馨。平时的场景多半是这样的,妈妈在看书,爸爸在书房写作,小寒则在自己的房间里,安静地做作业。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小寒自小的学习,就很主动,基本上不用父母操什么心。而且,小寒与爸爸妈妈的关系也特别融洽,经常与爸爸勾肩搭背,宛若兄弟;直到上了初中,有时还会和妈妈撒撒娇。小寒对家特别依恋。

小寒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本市最好的高中。学校位于郊区,离家有二十多公里路,学校实行借宿制,所有的学生都统一住校。从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的小寒,也不得不告别父母,住进了学校,每个周末才能回家。

没有单独生活经验的小寒,面临着集体生活的考验,很多事情,都必须靠自己解决了。在一段混乱的生活后,小寒总算慢慢适应了集体生活。但是,小寒向父母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每天都必须给他打个电话。

学校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好在每个学生寝室,都安装了电话。晚上九点下晚自习,九点多一点就能回到寝室,十点熄灯休息。小寒和父母约定,每晚的九点半钟,他都在寝室里准时等他们的电话。

于是,每晚九点半,就成了一个固定的亲情通话时间。无论父母是在家里,加班,在外应酬,还是出差在外,每天到了这个时间,他们就会拨通小寒寝室的电话。通话的内容,无非是今天过得怎么样?水果有没有吃?有什么新鲜事?觉睡得好吗?等等琐碎的事情。

寝室里的其他同学,父母也会打来电话,但多是不定时的,唯有小寒父母的电话,在九点半钟准时响起。偶尔父母忘记了,小寒就会一直等在电话机旁,知道电话铃响起。时间一久,寝室的同学都了解了这个特点,他们还给小寒颁发了一个特别的奖项:最佳与父母沟通奖。

小寒的父母却隐隐有点担忧:孩子会不会因为期盼电话,而将精力都耗在了无谓的等待上?而且,事实上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讲,无非是一些问候和关切,有必要这样天天打电话吗?而他们最担心的是,这样会不会像风筝的那根线一样,绊住了孩子的手脚,不利于他的独立?

原因分析: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融洽的亲子关系,是他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初次离开父母的孩子,对父母和家,都表现出特别的依恋,他们习惯了父母在身边嘘寒问暖,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他们就会感到孤单和恐惧。有的父母,会在每周的中间,去学校探望孩子,有的则通过电话,经常与孩子联络沟通。

对策:与父母感情越深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感也越强。这不是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孩子在长大,父母总是要放手的。那么,什么时候放手,怎样放?突然放手,孩子会措手不及,陷入茫然,显然不是好的办法。一直抓着不放,孩子则无法达到锻炼,难以自立。在我看来,小寒与父母约定的这个亲情通话时间,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既可以缓解孩子的思家之心,又可以使父母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内心想法。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对校园生活慢慢适应,就可以调整一下通话周期,由每天改成隔天,再由隔天改成每周固定的一两次,或者由孩子在有需要的时候,自己打电话给父母。但无论怎么调整,我觉得适当的通话是必须的,那有利于亲子沟通,也有利于了解孩子。事实上,在亲子沟通中,从来就不是沟通得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典型个案8:又有一个同学到国外读书去了。

小武所在的班级,被认为是平行班里,最好的班级,好几个同学,仅以微弱的分差,而与实验班擦肩而过。而且,他们的班主任经验丰富,带过的学生中,好几个考取了清华北大。这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开学不久,却出现了状况,据说其中的一个同学,暑假时考的托福成绩出来了,分数很高,已经有几家美国的中学,向他伸来了橄榄枝,不出意外的话,很快他就将赴美国读高中,然后预科,然后全美排名前列的大学……可以预见的未来,一片光明。

一石激起千层浪。平静的班级,一下子炸开了锅。有人羡慕,有人摇头,有人感叹,有人难过,什么情绪都有。有几个同学,开始四处打探留学的途径和信息,看样子,也动了出国的心思。据消息灵通的同学说,这所高中,每年都会有不少学生最终选择去国外读高中,然后参加国外的大学招生考试,比国内的高考,机会多多了。也有孩子认为,好不容易通过中考,考进了理想的高中,为什么还要花那个代价,去国外求学呢?众说纷纭。

不管怎么说,多出了一个通道,这也是通往国外名校的最佳途径。但到国外读书,高昂的费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到底是在国内按部就班就读完高中,参加高考,还是想办法跨出国门,成了很多孩子关注的话题,也让一些孩子产生了动摇。

原因分析:到国外读高中、预科,然后参加国外的“高考”,成了这几年的热门话题。有条件的家庭,跃跃欲试。这种现象,在沿海发达地区的重点高中,比较普遍。这是一种选择。出去的孩子不用管他,但对于其他孩子的影响,却是很大的。一方面,他们也期望通过这条“捷径”,实现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又迫于家庭经济压力或其他原因,而可能无法实现,于是,羡慕、疑虑、迷茫、摇摆不定、心不在焉,交织在一起,使原本平静的高中生活,变得混乱迷离。

对策:孩子走什么样的路,这基于家庭条件和孩子内在的欲望,而作出的慎重选择。父母应和孩子进行沟通,客观分析,做出审慎的决定。对于有条件而又乐意出国求学的孩子,可以设计好求学路径,循着这个目标去做准备和努力,而对于更多没有条件走出去的孩子,则应安下心静下神,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打好基础,不为其他同学的选择所动,更不为之所困,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道路。

典型个案9:凤凰落毛不如鸡?

小冬是在极度痛苦之中,度过初中的最后一个暑假的。

成绩一向还不错的小冬,在中考前,突然得了重感冒,流涕、头疼,将小冬折磨得够戗。这么关键的时刻,突然生病,对小冬和父母的打击,可想而知。考试前一天,爸爸带着小冬,到医院挂了两瓶点滴,希望能减轻他的感冒症状。

考试结果,不出所料,很差,尤其是数学,简直一塌糊涂。结果是,小冬与心仪已久的重点高中失之交臂,被一家普通高中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小冬一个人将自己反锁在屋内,中饭都没吃,一直到黄昏,才在妈妈的苦苦哀求下,走出了房门,小脸已经瘦了一圈,眼圈黑得跟熊猫一样。整个暑假,小冬都是在迷迷糊糊之中度过的。虽然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一再开导他,但他仍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新学期开始了。在父母的耐心劝导下,小冬总算从失败的阴影中,慢慢走了出来,他背着书包去报到了。清醒过来的小冬,决定振作起来,好好地表现一番,做出一点作为。

现实似乎并没有小冬想象的那么简单,入学摸底考,小冬竟然只处于中游。这对小冬是又一记重棒,他绝没有想到,即使在这样一所普通高中,他也显得一点也不突出。

而最让小冬痛苦的是,小区里他有几个要好的同学,从小一起长大,另外几个,都考取了重高,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同学,平时的成绩远不如小冬,这对小冬的刺激很大。以前周末的时候,他们几个总会聚在一起打打球,或者聊聊天什么的。中考之后,小冬再也没主动和他们一起玩过,有时在小区碰着了,他也会早早地避开。他们几个来家中找过小冬几次,小冬都躲在房间没有出来,让妈妈将他们打发走了。他不想见到他们。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落毛的凤凰。

原因分析:失意、落魄,是普高生中普遍存在的一重情绪,特别是初中阶段成绩还不错的孩子。中考失利的阴影,驱之不散,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对自我的评判,感到没有前途,没脸见人。他们不太接受现实,不愿意和过去的同学交往,不能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对策:挫败感,是造成孩子失意的主要原因。中考失利,孩子难免抑郁苦闷,这种消极情绪积压在体内,就会产生反能量,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要引导孩子痛痛快快地将这些负面情绪及时发泄掉,排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同时,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学会自我调节,重整旗鼓,坦然接受新的挑战。

典型个案10:你们是不是对我失望透顶?

小蓝的爸爸是个长途货车司机,经常在外开车,有时一出门,就要很多天才能回来。妈妈是环卫工人,每天一大清早,就出门了,工作很辛苦。

父母对小蓝抱着很大希望,在他们看来,这个家要有所改变的话,只能寄希望于她。小蓝也很懂事,从小就学会了自理,早饭都是自己做的,有时候晚上放学回家了,看到妈妈还没回家,她会先将饭煮上,等待妈妈下班回来。

小蓝的成绩也不错,家里的一面墙上,贴着的全是她从小学开始获得的各种奖状。妈妈经常对她说,我和你爸就是这样了,你要再不好好念书,我们家就真的没啥希望了。小蓝总是懂事地点点头。

初中三年,小蓝在班里的成绩一直都不错,每次开家长会,班主任都会点名表扬小蓝,这让妈妈感到很自豪。到了初三下半学期,小蓝的成绩忽然直线下落,心急如焚的妈妈找到了班主任,通过侧面了解,原来小蓝可能对班里的一个男生好感,近期上课老是走神,导致了成绩的下滑。在老师的帮助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小蓝幡然醒悟,回到了紧张的复习迎考状态。

可惜,中考小蓝还是考砸了,以2分之差,与重高失之交臂。妈妈和小蓝,抱头痛哭。隔壁老黄家的儿子,平时比小蓝成绩差一大截,却意外地考进了重高。有的比小蓝分数还低的同学,因为家庭条件好,花钱“买”进了重高。小蓝家没有这个条件。

进高中后,小蓝一直独来独往,闷闷不乐,对班里的集体活动,也是毫无兴趣。放学回家,也总是很晚,宁愿一个人坐在马路边发呆,也不愿意回家。老师了解到小蓝的情况后,多次找她谈心,试图解开她的心结。小蓝只是一个劲地摇头:我无法面对妈妈的眼神,我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我让他们失望了,我太不争气了。

原因分析:懂事的小蓝身上,背负着自己与父母的双重希望,因此压力特别大。这样的孩子,知道父母的艰辛,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一旦失败,往往会将失败的责任全都揽到自己身上,内疚自责,不能自拔。

对策:希望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但是,希望过大,或者不能正确地对待成败,希望就可能转化为巨大的压力,一旦希望破灭,就会感到失望、无望,甚至绝望。不要将父母未能实现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减负,也是最有力的支持。

典型个案11:看什么都不顺眼。

进了高中后,小亓在新的班级里,很快就出了名。不是因为他的成绩特别好,他的成绩,也就是个中上等;也不是因为他的表现特别差,上课的时候,他规规矩矩,很多孩子有的小毛病,他都没有。他的名气,来自他的怪异的眼光——看什么都不顺眼。

对成绩比他好的同学,他看不顺眼: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有能耐你考进重高,别和我们混在一起啊。对和老师走得近的同学,他看不顺眼:就知道拍马屁,你再能拍,还能把你拍进重点大学去吗?还不是得靠成绩。对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他看不顺眼:瞧你们眉来眼去的样子,搞早恋啊,她爸爸知道了,非整死你不可!对上课搭油嘴的同学,他看不顺眼:自己不求上进,你别瞎耽误别人好不好?一粒老鼠屎,带坏一锅粥。甚至对与他套近乎的同学,他也看不顺眼:一边去,瞧你那熊样,懒得理你。

回到家,他也是什么都看不顺眼。饭桌上,对妈妈烧的饭菜,他看不顺眼:都是什么垃圾食品啊,要味道没味道,要品相没品相,难吃死了。家里养的小狗,他也看不顺眼:叫什么叫,就你嗓门大啊?烦死人了。

就算对他自己,小亓也是经常看不顺眼:发型太难看了,讲话的声音太难听了,跑步的姿势跟王八似的,字越写越难看了,太不用功了。

一句话,在17岁的小亓眼里,什么都不顺眼,什么都是故意跟他过不去,什么都让他心烦意乱。父母对他的变化,无法理解,在父母的眼中,小亓一直是个懂事明理的孩子,怎么进了高中,突然变成了这样呢?

原因分析:看不顺眼,实则是不满情绪的发泄,这种不满,既针对他人的言行,也可能是冲着自己。而不满的原因,往往是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实现,自己的行为得不到肯定,特别是中考不理想的孩子,很容易在认识上产生误区和偏见,走向极端。

对策:挫败和失落感,很容易使孩子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而片面、偏激的认知和由此而生发的不当态度,又会使孩子走向自闭、孤立,更加得不到认同。鼓励孩子多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问题,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多看别人和自身的优点,多参加集体生活,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典型个案12:梦想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小海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做一名医生。

小海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从小,小海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对他特别好,他也最喜欢奶奶。奶奶的身体不大好,筋骨有问题,经常吃中药,家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中草药的味道。遇到阴雨天气,奶奶的病痛就会加剧,常常拧着眉毛,痛苦不堪的神情。小海心疼奶奶,但除了帮奶奶捶捶背,揉揉腿之外,小海帮不上任何忙,无法解除奶奶的病痛。

很小的时候,一颗种子,就在小海的心里发芽,一定好好读书,将来读医学院,出来做一名医生,帮助奶奶减轻痛苦。

不过,没等到小海实现自己的梦想,奶奶就因为突发的一场大病,去世了,这给了小害一个巨大的打击。从那以后,他的眼前,总是奶奶被抬上医院急救车那一刻的影子。这也加深了小海实现自己梦想的决心。

中考时,小海发挥失常,没能考取重高。这对小海是又一次残酷的打击。他觉得,自己上了普高,离上医学院,当一名医生的梦想,越来越遥远了。一进学校,他就了解到历年高考升学情况,以他现在的成绩,将来很难考上理想的医学院。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我还有可能当一名医生吗?

原因分析: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他们幻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普高的出路,高考的现实压力,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现状,离梦想实现的可能性,正越来越远,他们看不到希望,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渺茫。

对策:有理想、有梦想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有意义的人生。孩子的梦想,是他们行动的动力,而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却是艰辛的,这就需要有坚定的意念,长期的准备。普高的高考升学率,相对低一些,但并非没有希望,很多普高的孩子,通过三年的努力,最后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对普高的孩子来说,坚定信念,保持信心,就显得非常重要。父母和老师,应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勉励,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尽快适应高中学习,走好每一步。

典型个案13:哥们义气。

16岁的小旺显得比同龄孩子成熟多了,身高一米八几,留着小平头,一身的肌肉疙瘩,咋一看,跟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一样。

小旺是在一个特殊家庭长大的。父母在他刚上小学的时候,就离异了,后爸回到了外省的老家,小旺被判给了妈妈。但妈妈没有固定工作,生活很艰难,后来,另一个男人走进了这个家庭。

刚开始的时候,后爸对小旺还不错,嘘寒问暖,和他一起玩耍,这让小旺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后爸是做小生意的,一次被人坑了,十几年的汗水,血本无归。自此之后,后爸就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借酒消愁,对小旺的态度,也大不如前,动辄打骂。倔强的小旺出逃过几次,想去老家找亲爸爸,但每次都被妈妈和后爸抓了回来,遭受后爸的一顿毒打。小旺对家的感情,越来越淡泊。从初二开始,就经常旷课逃学,每次妈妈或后爸被老师找到学校,得知小旺的情况,妈妈恨他不争气,后爸嫌他老是惹事,小旺又免不了一次次遭受妈妈的叱责和后爸的老拳。

小旺几乎是被妈妈逼着走进中考的考场的,他早就不想上学了。中考成绩自然是一塌糊涂。担心小旺这么早就失学,会走上歪道,妈妈四处托人,将小旺送进了一家职业高中,想学了技术,将来能够自食其力。

进职高后,没想到刚开始非常抵触的小旺,竟然很快就适应了职高的生活,在这所学校,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没多少天,他就结交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小旺特别讲义气,有什么好东西,都和同学朋友分享,对同学遇到的问题,他也总是拔刀相助,抱打不平,他在同学中的威信,很快树立起来。

一次,他最好的一个朋友,在球场上与一帮高年级的同学发生摩擦,朋友寡不敌众,吃了点亏。小旺得知后,非常愤怒,他没有告诉老师,而是带着几个好朋友,找到了那帮高年级同学的寝室,大打出手,引发了一场校园骚乱。直到校保卫处的保安赶到,才将事情平息下来。刚进校没多久的小旺,就受到了一次严重警告。

原因分析:很多孩子,之所以厌学逃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家庭因素,他们在家里得不到温暖,感受不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这些孩子,在遇到相同遭遇的孩子之后,很容易一拍即合,拉帮结伙,逃学,抽烟,喝酒,打架,养成很多恶习,而且,特别讲“义气”,为了朋友,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两肋插刀,惹事生非。是父母和老师都同疼不已的“问题学生”。

对策:讲“义气”的孩子,往往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凭意气、感情、冲动用事,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得不到赏识表扬,所以,破罐子破摔,企求在“江湖”中混出名气和地位,逞一时之强,图一时之快。这样的孩子,缺少爱,缺少尊重,缺少褒奖。冰冷的心,需要爱的温暖,才能慢慢融化。一千句大道理,也许不如一次真心的关爱,更见效。对这样的孩子,应不放弃,多关心,巧引导,帮助他们回到正常的轨道。

典型个案14:痴迷网络游戏。

小翼是个电脑迷,还在小学的时候,爸爸就为他报了少年宫的电脑班。家里或亲戚家的电脑有个什么小故障,小翼都能手到擒来,将问题解决,获得了很多表扬。初一的时候,小翼还参加了市里的中学生计算机运用比赛,获得了银牌。他的理想,就是长大之后,做一名网络工程师。爸爸对他很支持。

为了给小翼提供好的学习电脑的条件,爸爸为他买了一台电脑,安装在自己的房间里。刚开始的时候,小翼都是拿电脑来做一些简易的程序什么的,顶多挂个QQ,和同学聊聊天,所以,爸爸妈妈对他也很放心,很少去管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翼玩起了网络游戏。有一次,妈妈在整理他的房间时,看到了几张网络游戏的充值卡,才发现到苗头不对,爸爸打开小翼的电脑一检查,发现了小翼玩网游的秘密。爸爸的肺都气炸了。在爸爸妈妈的审问下,小翼承认了自己偷玩游戏,并保证将游戏删除掉,再也不玩游戏了。可是,没多久,爸爸又在小翼的电脑里,发现了游戏的痕迹。这样往复了几次后,愤怒的爸爸,将小翼的电脑拆除了,搬进了自己的卧室。

这并没能阻止小翼偷玩游戏的劲头。有时候,爸爸妈妈有事外出,将卧室门锁起来了,他就会用事先偷配好的钥匙,进入爸爸妈妈的卧室,打开电脑。没办法,爸爸干脆将电脑低价卖掉了,以为这样小翼就会死心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小翼经常放学晚归,爸爸一跟踪,发现小翼放学后,竟然偷偷溜进了黑网吧。无奈的爸爸,只好每天到学校门口接小翼,以防备他又溜进网吧。

这样几经折腾,终于迎来了中考。早已没有心思学习的小翼,只是勉强被一所职高录取。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机应运专业。失望的爸爸妈妈,也只好同意了小翼的选择。

可是,开学没多少天,老师打来了电话,上电脑课的时候,小翼总是在偷偷玩游戏,学校的电脑本来是不能上网的,原来是他自己用积攒下来的压岁钱,办了一张无线上网卡。老师发现后,将他的上网卡暂时没收了。没想到,小翼索性经常溜出校园,钻进学校附近的网吧,经常一玩就是几个小时。老师对小翼的爸爸说,孩子再这样下去,真的要废掉了。该怎么办呢?小翼的爸爸一脸愁容。

原因分析:上网,闲聊,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的网站,这是中学生常见的问题,因为沉湎游戏,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对老师父母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网络本身是个好东西,但因为中学生的辨别能力、自控能力都还不成熟,所以他们既无法甄别,更无法自控,一旦陷入其中,往往难以自拔,对孩子的身心构成极大的危害,孩子不爱学习、不求上进、撒谎成性,甚至走上歧路,很多都与网络、游戏带来的影响有关。这已经成了很多家长和老师最头疼的问题。

对策:利用网络来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适度的游戏,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该怎样把握这个度,是利用电脑为学习服务,还是被网络所困所害?父母应培养孩子判断是非的能力和个人的自控力意志力,鼓励孩子多一些健康的爱好和户外活动,将兴趣和注意力进行有效转移。

典型个案15:奇装异服的街舞少年。

进入职高时间不长,小康就成了校园明星。在新生开学典礼之后的艺术表演上,小康劲暴的街舞表演,轰动全场,同学们被这个翩翩少年的舞姿,彻底折服。太有才有,有人发出惊叹。

这让小康很得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初中时,因为成绩不太好,他一直被老师作为反面典型对待的,经常因为不守纪律、作业没完成、考试成绩太差,而一次次受到老师的点名批评。父母也由失望到绝望,只要他不惹事,不闯祸,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能进入职高,对小康的父母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他们很担心他如果什么学校也进不了,不得不这么小就进入社会,势必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父母的想法很简单,进了职高,先平稳地度过这几年,能学个一技之长更好,什么也学不到,至少有学校约束,不至于在社会上游荡,惹事生非。

小康自己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走进职高的大门的。出乎意料的是,自己竟然能凭着几步街舞,成为校园明星。这让他大喜过望,对职高生活忽然充满了好感。

为了使自己与同学们册封的“街舞王子”的头衔相匹配,彰显自己的“个性”,小康变得特别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先是将头发染成了耀眼的棕色,接着穿上了各种各样色彩绚丽的衣服,还经常戴着个彩色墨镜,在校园里招摇过市。老师几次劝解,职高生要讲究仪表衣着,不能穿奇装异服,不能染头发,但小康依然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置若罔闻。不得已,老师只好将小康的父母请了来。

原因分析:追求个性,张扬魅力,是很多青少年的特征,特别是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孩子,因为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平时得不到他人的认同,故而表现出特别另类,喜欢穿着奇装异服,标新立异,行为乖张。

对策:小康喜欢街舞,这本来是一件健康的文体活动,展示出年轻人应有的青春活力。但是,因为价值观、审美观和认识上的偏颇,使他错误地以为是因为异类,自己才获得他人的赞赏和尊重,转而过于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对自己进行不符身份的包装打扮,成为校园另类。对这样的孩子,应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弄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价值体现,从而走出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

典型个案16:我就是来混世的。

小炳的家庭很特殊,爸爸妈妈在分别离异后,重新组建了这个家庭,生了小炳。爸爸那头,有一个妹妹。妈妈这头,有一个弟弟。小炳属于计划外生育,直到快上小学了,父母才想尽办法为他报上了户口。

复杂的家庭关系,使这个家庭成了一个火药桶。不是妈妈哭着指责爸爸对她带来的儿子没感情,就是爸爸愤怒地责怪妈妈对他带来的女儿不关心。三个小孩更是矛盾一大堆,昨天你抢了我的玩具,今天他打了我一巴掌,吵得不可开交。结果是,无奈的父母不问青红皂白,各大五十大板。总之,家里经常是鸡飞狗跳,鬼哭狼嚎。

小炳是中间的纽带,但是,他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好处,哥哥姐姐总是欺负他,而父母为了息事宁人,也总是拿他开刀,他挨的巴掌,比哥哥姐姐都多,因为只有拿他是问,父母双方就都无话可说。这让小炳从小就对这个家,充满了厌恶。

哥哥姐姐的学习,都不好。小炳小学时学习还不错,但随着家庭战火的蔓延和升级,他对上学的兴趣锐减,家也懒得回,经常放学之后和同学在一起玩到很晚,才姗姗回家。成绩一落千丈。父母也管过他,但是,家里的问题实在太多了,很快,哥哥和姐姐暴露出来的更多的问题,就将父母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身上去了。

就这样,小炳初中毕业了,进了一家职高。

这时候,小炳也长成了一个大小伙,与同龄的孩子比起来,他要壮实多了,脾气也特别火暴,与同学发生矛盾,他喜欢用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靠拳头解决。开学不久的一天,睡在上铺的小炳与下铺的同学,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执,小炳二话不说,顺手拿起一只铅笔盒就砸了过去,正好打在同学的脸上,立即血流如注。这事让小炳回家后,吃了爸爸的一顿老拳,但是,同样因为这件事,让小炳在同学们中的“威信”一下子树立起来了:谁敢挑衅,一个字,打!

小炳成了学校的刺头,一个炸药桶,随时会引爆,随时可能引发一场混战。小炳四处放话,老子来这儿,就是混世的,敢惹我,老子整死他。

原因分析:孩子身上,能清晰地看到家庭的缩影。一个从小得不到家庭温暖,在争吵、打骂声中长大的孩子,其内心深处,一定伤痕累累。小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因为不良的成长环境,导致小炳的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偏差,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没有理想追求,自暴自弃。

对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家庭里出来的问题孩子,教育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父母和老师,需要爱心,也需要耐心,还需要智慧。我觉得,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要和他交上朋友,走进他的内心。其次,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让他认识到,并非所有人都是不讲道理,蛮横无理的,也让他们明白,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更不是最好的办法。再次就是要给他们以尊重,让他感受到做人的尊严。我们说,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尊重,但在这里要反过来,先尊重他,让他体会到受人尊重的快乐,然后,让他学会尝试着去尊重别人。

典型个案17:我从来不干活的。

上职高没几天,小娟就对妈妈嚷着说,不去上学了,老师竟然要我们干活。她说的干活,是劳动实践课。

小娟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公司里的一般员工。但是,小娟又是特殊的,特殊在,爸爸和妈妈的兄弟姐妹中,只有她这一个女孩,其他家庭,都是男孩子。小娟成了大家庭共同的掌上明珠。

外婆在喜欢小娟了。外婆家住的近,可以说,小娟是在外婆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真的像人形容的那样,放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小娟稍长的时候,爸爸也想让她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锻炼锻炼。这个主意一出,首先遭到的,就是外婆激烈的反对,外婆放话了,女孩要富养,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女,疼还疼不过来呢,你们竟然舍得让她干活,有什么事情,我来帮你们做。妈妈也坚定站在了外婆一边,爸爸的计划,还没出炉,就彻底泡汤了。

直到初中毕业,小娟的袜子、手绢和内衣,都是妈妈或外婆帮着洗的,从小到大,小娟连一只碗都没有洗过。就是在亲人的呵护和娇惯下,小娟慢慢地长大了。进了职高后,要统一住校,小娟的脏衣服脏袜子,都是周末打个包,全部带回家,妈妈洗干净再带回学校的。

第一堂劳动实践课,小娟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参加的,活没做多少,牢骚发了一大通。老师对她说,职高教育很重要的一条是动手能力,你这样像个公主一样,怎么完成职高的学习呢?小娟嘴巴一撅,大不了不上了,我还不稀罕呢。那个周末回到家,小娟就像妈妈和外婆哭着说,自己不想再去职高上学了,经常要劳动,受不了。妈妈和外婆看着小娟,又心疼,又无奈。

原因分析:小娟的问题,并非个别现象。独生子女的劳动观念差,动手能力弱,自理能力不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认为那都是家长的事情,与己无关。及至离开家人的呵护,单独住校,或者将来走向社会,感到孤独无助,手忙脚乱,束手无策,无所适从,难以适应。

对策: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和自立能力,需要从小培养,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绝不会包办孩子的一切,因溺爱而使孩子成为一个“寄生虫”,而是教会他们独立生活习惯和能力。对待小娟这样的孩子,需要亡羊补牢,培养他们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可以先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自己洗袜子,自己洗内衣,慢慢地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内务。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和劳动课,要求孩子必须无条件地积极参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时,在孩子的教育上,家人应持有相同的理念,为孩子的未来长久考虑。

典型个案18:看着爸爸油腻腻的工服发呆。

小琮的爸爸,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工人,小的时候,爸爸经常带他到修理厂去玩,那时候,在小琮的眼里,爸爸特别高大,特别厉害,汽车有什么毛病,爸爸三下五除二,就给解决了。人家都喊爸爸是大师傅,小琮感到很自豪。

基于这样的环境,从小,小琮就对汽车特别热爱,他有个梦想,长大了,一定要考上大学,学习汽车制造,做一名汽车工程师。中考却失败了,连普通高中都没上得了。小琮有点无奈地选择了职高,学的是机械专业。爸爸也曾对小琮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指望他将来考个大学,找一个不错的单位,安耽地过日子,对儿子的中考成绩,爸爸虽然也很失望,但想到儿子进职高之后可以学一门技术,找个工作应该并不太难,像自己一样,靠着双手讨生活,也没什么不好,爸爸也就释然了。

小琮却不这样想。进职高后,小琮变得沉默寡言了,显得很忧郁。回到家,经常对着爸爸油腻腻的工服发呆。有一次,爸爸好奇地问儿子,为什么老是盯着自己的工服看?小琮没好气地回了一句:难道我将来要和你一样,整天穿着这身油腻腻的工服,一辈子做一个没出息的维修工?儿子的话,让爸爸愕然,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原因分析:虽然小琮小时候,对爸爸很崇拜,但是,可以看出,他对于劳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存在着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者的轻视,错误地认为,进职高,将来就只能做个没有前途的蓝领,因而表现出很大的失落感和对前途的忧郁。

对策: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做了什么,达到了什么目标,积累了什么经验,收到了什么效果。社会有分工,但这种分工,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高低之别。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在任何岗位,都可以做到出类拔萃,被人尊重。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时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自轻自践,将对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影响巨大。

典型个案19:开学没几天,他就带了个女同学回家。

与很多孩子不同,17岁的小笛很快就适应了职高的生活。小时候因为身体原因,他比一般的孩子,迟了一年多才上学,所以,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是班里的大哥大。相比于同学,小笛也明显成熟多了。

对自己的未来,小笛也早有打算,在职高学一门技术,毕业之后就自己开一家小店,自食其力。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小笛是开开心心走进职高的大门的,他不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同学对自己不满意,自己看不起自己?在他看来,职高的学习压力小很多,就业形势也很好,对前途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又有什么理由自轻自践呢?

高大的小笛,显得成熟帅气,刚进学校,就对学校的情况了如指掌,在寝室里,经常向室友大谈特谈学哥学姐们的奇闻逸事,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学哥学姐中,有不少在偷偷谈恋爱。他甚至不知道从哪儿学来了一句顺口溜:“职高三年没谈过恋爱,后悔一辈子。”有同学开玩笑,笛哥,那你先谈一个嘛。小笛暧昧地笑笑。

没想到,没过几天,真有女生来找小笛了。还是个二年级的学姐。他们是在食堂打饭时,偶尔认识的。课间和放学之后,经常能看到两个人溜在学校的角落。开学后的第二个周末,女生还来到了小笛的家中,父母只当是同学,也没在意,两个人关在房间里,嘀嘀咕咕了半天也没出来。父母才觉得不对劲,一问,小笛也不遮掩,直截了当地告诉父母,她是我刚交的女朋友,二年级的。看着两个人亲密的样子,小笛的父母差一点晕倒。

原因分析:中学生谈恋爱,这几年已成为普遍的一个现象,甚至在一些初中学校,一些同学私下里都以老公老婆相称,毫不避讳。青春期特别是青春期晚期的孩子,对异性的好感和性冲动,使一些孩子,过早地谈起了恋爱。这种现象,在职高特别普遍,小笛听来的那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职高的孩子,往往对自我的要求不高,缺乏自信,渴求得到友谊、理解和尊重,思想上和行为上,都“放得开”。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更是以谈恋爱为荣,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风气,直接影响到刚进学校的新生。

对策:对于早恋,堵从来不是最好的办法。堵只会使孩子将恋情从地上转为地下,从公开转为隐蔽,不但得不到控制,有时反而会酿出更大苦果。父母和老师,首先应做好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建立和谐的男女同学关系,使之自尊、自爱,正确地对待男女同学的关系和友谊;其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善于化解外界的各种压力,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和人生目标,将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对学业和事业的追求上。三是父母和老师应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家庭的言行动态,发现孩子有早恋苗头,及时谈心、沟通,循循善诱,多管齐下,妥善解决。

典型个案20:先逃学,后辍学。

小鲂的表现,让父母伤透了脑筋。

上初中的时候,小鲂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师隔三差五打电话给他父母,不是又在学校捣乱打架,就是迟到早退,或者干脆逃学。每次逃学之后,小鲂还会给老师带来一张家长写的请假条,后来,老师和父母一沟通,才了解到,那些请假条,都是小鲂自己以父母的口吻写的,而字则是请他常光顾的一家小网吧的老板代写的。

总算将初中胡里糊涂地过完了,中考成绩一塌糊涂的小鲂,进了一所职高。父母的要求很简单,安安稳稳地将高中读完,就将他送到部队去锻炼,或者送进亲戚开的工厂去上班。但小鲂对父母的安排,根本不屑一顾,他想辍学,到南方去打工,自去闯天下。父母苦口婆心跟他讲道理,但小鲂根本听不进去,坚持要辍学。开学半个月,就有四五天没到学校,经常和一帮社会上的青少年混在一起,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父母无计可施,焦心如焚。

原因分析:有的孩子,自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对学校和老师的管束反感,渴望早一点走入社会,自谋生路。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自立意识、自理能力都比较强,有着强烈的自主渴望。但是,受知识面和世界观的局限,他们看问题往往趋于简单化、理想化,自我评估过高,一旦真的走向社会,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会在不良青少年的诱导下,走向泥潭。

对策: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自立、自主意识,父母和老师应给予鼓励,而不是叱责打击,棒打只会将孩子推得更远。同时,让孩子真正明白学习的意义,让他感受到,学习不是为了将他困在教室,更不是为了限制他的追求,而是为了让他尽可能多地学到一些本领,为将来的人生打下基础。人生需要拼搏,还需要学会怎样去拼搏,有能力去拼搏。学校教育不是唯一的途径,但是,却是为我们一生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唯有孩子主动自觉地回到校园,回到教室,回到知识的海洋中,他才会乐意学习,并从中切身体会到,学习给他带来的进步和快乐。

同类推荐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
热门推荐
  • 邪王霸宠:狂妃拽上天

    邪王霸宠:狂妃拽上天

    “情债是要用肉偿的。”邪魅狂狷的男子将她扣在怀中,在她耳畔呢喃低语,“去你屋里还是我屋里?”“……”某男瞥向某女胸前,面露鄙视:“一手便能握住?我亏了。”某女眯了眯眼,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手伸到他腹部以下,轻轻一握,然后弯眼笑:“不足一握?我更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最黑,只有更黑!
  • 天降凤女

    天降凤女

    有个古老的家族叫做上官家族,历代独子,每一代都会选中五个优秀的孤儿作为独子的辅路石,看他们是扭转乾坤还是走上前辈的后路?成为辅路石!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朝野遗记

    朝野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禅尘错

    禅尘错

    纪元更始,沧海桑田,百族林立。谁不想屹立绝巅,长盛不衰?谁不想颠倒乾坤,长生不死?谁不想容颜永驻,万古长春?千百年来,为勘破长生,各门各派斗得你死我活。然佛证轮回,道举飞仙,魔欲不死不灭!妖呢,妖靠什么获得长生,又靠什么执掌乾坤?一切尽在《禅尘错》!
  • 王学质疑

    王学质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兽之救世计划

    魔兽之救世计划

    这是一个为了拯救世界的穿越计划,也是一个为了改变世界的拯救计划。
  • 一寸相思难相寄

    一寸相思难相寄

    本是四下静好,奈何情浅缘深。一段遗失的过往,终究抵不过求真的心情。为何从小母亲就不待见她?这其中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浮声弑琴之寻

    浮声弑琴之寻

    为了她,他放弃了一切为了她,他不顾生死边界为了她,他来到了这个异地没有了修为,没有了长生,再次重生的他,带着前两世记忆,多年苦寻,在这个奇异,又别样精彩的地球上,再一次展现出他那不同凡响的…才艺!他是燕长歌,他也叫白羽浠![关注本书,也请多点击起点,前部失败品《浮声弑琴》,谢谢!]
  • 奇婚记:我在豪门当媳妇

    奇婚记:我在豪门当媳妇

    毕业前夕,相恋四年的男友罗杰不声不响和别人结婚了。曾不染独自跑到异地去消化一切,意外和一个陌生男人有了情缘。之后匆匆逃离,回到现实的生活轨道中,引起自己的上司何自远的注目与追求。后来才知道,罗杰竟是何自远的姐夫,而何自远最好的朋友竟是和自己有过一次情缘的那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