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固然最好;有德无才,可以培养;有才无德,十分危险。在职场上,就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才能出众、机变过人,每每出奇制胜;他们巧舌如簧、左右逢源,到哪里都吃得开;他们见异思迁、见利忘义,又被很多人所不齿。
如果你是老板,你该如何驾驭和使用这些能力很强,但不易掌握的人才?
如果你恰恰就是这样的人,面对领导和老板的有限信任,又如何能够在职场上混出一番天地,而不被人卸磨杀驴、扫地出门呢?
一、三寸之舌,立足职场要有一技之长
苏秦说服燕赵两国结盟合纵之后,一下子成为了天下瞩目的人物。各国特使、密探、游学士子纷纷前往邯郸。当中就包括了苏秦的同门师弟――张仪。
张仪是魏国大梁人(今河南开封人),出身魏国贵族之后。张仪与苏秦一样,都是鬼谷子门下的高徒,两人还是同窗好友。
也有人考证说,张仪活动的年代应该在苏秦之前,最早提出合纵的不是苏秦,而是与张仪同时代的公孙衍,即犀首。《史记》把很多公孙衍的事迹按在了苏秦身上,但为了对比说明两人在求职、奋斗过程中的经历,我们还是采用传统说法,即苏秦是张仪的同门师兄。
张仪的出身比苏秦好,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所以张仪也跟苏秦一样,在毕业后不得不面临找工作的难题。在大梁转了一圈没谋到什么前程后,张仪听说师兄苏秦已经去了秦国,就决定到楚国去碰碰运气。
没想到张仪的运气比苏秦还要差。苏秦尽管没能说动秦惠文君,但好歹还是全身而退,可张仪却险些在楚国丢了性命。
张仪跑到楚国后,本想去见楚威王,没想到楚威王根本就不搭理他。张仪没有办法,总还得吃饭吧,于是只要去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府上当了一个门客。
有一次,令尹在府中大会宾客,张仪也在被邀请之列。但是在宴会结束后,令尹却发现身上佩带的玉壁不见了。府上人看张仪东张西望神色不对,而且本身又很穷,就对令尹说:
“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史记·张仪列传》)
意思是说,张仪那么穷,而且没有德行,一定是他把玉壁偷走了。于是,令尹就下令把张仪抓起来严刑拷打,逼他承认。张仪坚决不承认。
可见,一个人平时的行事做派,是会影响旁人对他的印象的。这样的印象一旦形成,除非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否则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一个人可以受穷受困,但不能因此放任自流,尤其不能丧失应有的品行。
当然,张仪有没有偷玉璧,我们无从得知,总之他是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张仪被抬回家后,他的妻子抚摸着张仪的满身伤痕,心疼地说:
“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的妻子很有意思,她没有把老公挨打归罪于其他人,而是觉得如果张仪不读书,不出去求官做,就不会受到这样的委屈。
张仪的反应就更可爱了。按理说,白白挨了一顿打,再加上妻子的抱怨,他多少应该为自己申辩一下,可张仪既没有叫屈,也没有痛哭流涕,而是张开嘴,问妻子道:
“视吾舌尚在不?”(《史记·张仪列传》)
意思是,你过来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舌头是什么?是味觉器官,是说话的工具,那跟张仪的处境有什么关系呢?
张仪的妻子知道自己的老公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但一时也搞不明白他问这个是什么意思,不过看他被打成这样了还有心调侃,于是也笑道:
“舌在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一听舌头还在,顿时松了一口气,心满意足道:
“足矣。”(《史记·张仪列传》)
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张仪当时的神情――如释重负,心满意足,甚至有些小小的得意。
为什么?因为舌头对张仪来说不光是味觉器官,是说话的工具,同样也是他的一件法宝。
对一个纵横家而言,换句话说,对一个靠嘴皮子谋生的人而言,舌头当然是最重要的东西。只要舌头还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同样,我们也能从这几句简单的对话中领略张仪的洒脱、幽默,还有自信。
可见,一个人想要干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有一技之长。当你遭遇挫折和逆境时,只要一技之长还在,就还有翻身的机会。另外,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得失,保持洒脱的心境也很重要。
养好伤后,张仪也不在令尹那里当门客了,决定去别的国家碰碰运气。就在这时,他见到了一个从赵国来的客人,建议张仪去赵国投奔苏秦。张仪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收拾行李前往赵国,投奔风头正劲的师兄苏秦。
二、巧施激将,刺激是一种激励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当张仪满怀希望与信心来到邯郸后,迎接他的竟是一个大大的闭门羹。张仪等了好几天,苏秦都没有见他。就在张仪心灰意冷打算离开的时候,苏秦派人约他见面。
张仪本以为事情会峰回路转,苏秦会客客气气的向自己赔罪;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苏秦不但没有像宾客一样对待自己,还让他坐在堂下,拿了些下人的食物给他吃。这还不算,苏秦还当着众人的面,傲慢地教训起张仪来:
“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史记·张仪列传》)
意思是,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竟然把自己弄到这种穷困潦倒的地步;我宁可不举荐你,为你谋一份富贵差事,也不会收留你这样的人的。说完,苏秦便扬长而去。
苏秦的所作所为,让张仪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你苏秦就算不举荐我,也不该这般嘲弄好朋友啊!名士有气节,张仪觉得自己的才能不会比苏秦差,你苏秦能够做到的事,我一样能够做到!然而放眼天下,其余诸侯国都不足以成事,唯有秦国能威胁六国。所以,张仪决定去秦国,破坏苏秦的合纵大计。
有人认为,苏秦这样做太不近人情了,是害怕张仪比自己能干,抢了自己的饭碗。
这样的想的人,也太小看战国名士的风骨和胸襟了。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学毕业了,要找工作了;找工作不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则很难。怎么办?于是便挖空心思千方百计托亲戚朋友走关系开后门。亲戚朋友碍于面子,再加上拿人手短,于是勉为其难给你安排了工作。可是干了几个月,你却发现办公室的斗争太复杂,不干事的闲人太多,还会碰上自命不凡想玩一把潜规则的大小领导……
怎么办?走吧,当初花了那么大的代价进来,也没干出多少成绩,觉得有些划不来,亲戚朋友那儿的面子上也说不过去;不走吧,呆在这种地方实在是没劲,憋气不说,还没发展空间。你难办,把你弄进来的人也难办……
所以,我认为,年轻人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而不要过多的依靠家里;靠关系进去的人,除非你确实才华过人,否则,即便干得再出色,别人也会拿有色眼镜看你。不要把自己从一开始就摆在遭人妒忌的位子上。
因此,苏秦不举荐张仪,不但有理,而且必要:
其一,让张仪在自己的手下做事,就会限制张仪的才干,还会惹来旁人非议;
其二,燕赵两国刚刚加入合纵联盟,合纵根基还不稳固,其它诸侯国也在观望。苏秦担心秦国听到这个消息后会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局面,所以就想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秦国当卧底,暗中破坏秦国与其他国家结盟,帮助他完成合纵大业。
于是,他想到了才干不逊于自己的张仪。张仪走后,苏秦这样对他的门人说:
“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史记·张仪列传》)
通过这段话,我们就能知道,苏秦觉得自己的才能还不如张仪,想要掌握秦国大权,就只有张仪能够胜任,可他担心他因为贫穷而过于看重眼前小利,所以故意用激将法羞辱他,这样才能激发他的潜能,暗中配合我行动。
所以说,苏秦和张仪,既是同学,也是对手。苏秦觉得,帮助同学最好的办法不是用自己的权力和关系去开后门,而是用竞争去激发对方的潜能。
三、放虎归山,竞争是一种尊重
张仪离开赵国后,苏秦就把自己的谋划告诉了赵肃侯。在赵肃侯的支持下,苏秦派了一个门人伪装成商人,带着车马金钱跟着张仪,一路上暗中帮助他前往秦国。
张仪见到秦惠文君后,献上了破解合纵的连横大计,马上得到了秦惠文君的赏识和重用,被任命为客卿。
这时,陪伴张仪入秦的那个苏秦门人来请辞了。张仪打算报答他,于是就加以挽留。那个门人这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张仪:
“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史记·张仪列传》)
门人的意思是,了解你的不是我,而是苏秦。苏秦担心秦国破坏合纵,这才出此下策,让我一路上照顾你。现在我的任务已经完成,自当回去复命。
听完门人的话,张仪这才明白,苏秦为什么会不顾同门之谊,如此过分的对待自己,于是长叹一声:
“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这才恍然,原来自己一直身在苏秦的计谋中而没能发觉,眼光见识比苏秦差远了,可自己刚刚被秦国起用,又岂能帮助赵国呢?于是就请门人替他向苏秦道谢,并且让他转告苏秦,自己是不会辜负老同学的期望的。
在读《史记》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被当时人们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而感动,譬如苏秦张仪。但是历朝历代,骂他们是反复小人、无耻之徒、为了一己功名为祸天下的人多如牛毛。
我们没必要去死扣是非对错,但有一点,就是在对待职业的态度上,我认为他们都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苏秦的职责,就是促成合纵,让山东各国有效抵御秦国的扩张,因此,他宁可让张仪误解,也要用激将法把他激去秦国。而张仪的职业操守一点都不比他逊色――为了替秦国谋利,他宁可放下私情,也不愿去当苏秦的卧底。
干一行爱一行,不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不论你在什么样的地方就职,但有一点,每一行都有各自的游戏规则,只有遵守规则,你才能得到旁人的尊重。
那么,苏秦就不怕张仪变成自己最大的对手吗?
苏秦如果害怕,早在邯郸时就可以将张仪杀了,以绝后患。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让张仪去当卧底只不过是初衷,聪明如苏秦者,肯定料到张仪会明白真相,继而做出为秦国服务的决定。如果张仪真的成了苏秦的卧底,那他就不是张仪,也得不到苏秦的尊重,甚至会被苏秦所鄙夷了。因此,苏秦放走张仪,是真正的放虎归山。
同样是鬼谷门下的杰出弟子,同样是年轻一代的纵横名士,苏秦胸中有谋略,更有胆色,他不怕张仪成为对手,他要的就是这等强悍的对手;只有张仪这样的对手,才能与他分庭抗礼,才能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才能让纵横家这个职业为世人所重视,成为与其它显学分庭抗礼的学派!
苏秦如果不采取激将法,而是做了顺水人情,把张仪留在自己身边当个助手,或是推荐他当个地方官,那么历史上很可能就不会有那个伶牙俐齿威风八面张仪,秦国或许就将在苏秦的合纵大计下被死死限制住,战国中期几十年的历史也不会有合纵连横这等精彩纷呈的大戏了。因此,苏秦成全了张仪、成全了自己、成全了纵横学派、也成全了那段历史。
当然,张仪也是痛苦的。他的痛苦,在于他判定,秦国强盛之势已不可阻挡,天下早晚都会被秦国所吞并;而苦心研究了《阴符经》的苏秦,却看不到这一点,反而逆势而行,寄希望于合纵来保全六国。因此,张仪为苏秦感到惋惜,也为数十年后苏秦必然落得的惨淡结局而感到痛苦。同时,张仪也是兴奋的。他的兴奋,是在于找到了一个能够施展才学的平台,找到了一家蒸蒸日上志向远大的企业,因此,他立刻把全部的热情和智慧都投入到了帮助秦国荡平天下的伟大事业中。
因此,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不要害怕自己会有对手,一个强者,只有在拥有对手的时候才是幸福的,独孤求败才是最郁闷的。要懂得去大争――堂堂正正的较量;阳谋――正大光明的施展谋略,而不是更不要千方百计想要去把对手除掉。
四、初试身手,找到合适的舞台
暗夜举火,是鬼谷子对苏秦的评价,意思是他总能有别人想不到的新举措,恰如合纵;有中出新,是鬼谷子对张仪的评价,意思是他总能根据现有形势加以变通,从而扭转局面,恰如连横。
在苏秦佩六国相印,风光无限之时,张仪却和刚到秦国的卫鞅一样,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客卿。客卿,相当于顾问,实际上是对你才能的一个考察试用期。想要获得秦国上下的认同,就必须实实在在的为秦国立功。
为了实施自己的连横大计,张仪一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收复河西。
入秦第二年,张仪与公子华一起率军围困魏国的蒲阳(今山西隰县),迫使守军投降。占领蒲阳后,张仪反而劝说惠文君将蒲阳归还给魏国,还要派一名公子去魏国做人质,以表示秦国与魏国修好的决心。惠文君自然明白张仪这一手欲擒故纵,于是就把蒲阳交还给了魏国,并派公子繇与张仪一同前往魏国。
秦军刚刚从蒲阳撤走,张仪就赶到了大梁,对魏襄王说秦国不但不要打下来的城池,反而把公子繇送到魏国来当人质。魏国是泱泱大国,也该礼尚往来,送一些土地给秦国吧!秦魏两国一旦结成联盟,魏国将来从别的国家取得的土地肯定会比送给秦国的土地多很多倍。
魏襄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而且在他看来,张仪是魏国人,是不会做对不起魏国的事的,于是把上郡15县和河西重镇少梁割让给了秦国。至此,黄河以西地区全部归秦所有。
用一个小小的蒲阳换取了整个河西之地,而且还让魏国感恩戴德,这就叫战争与外交双管齐下。张仪的连横之计虽然不如合纵那般气势恢弘,但获得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更重要的是,这次战斗只不过是几个城池的得失易手,而不是几十万大军的举国之战,因此也就没有引起合纵各国足够的警觉。
我们做人也要这样,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要向苏秦那样要勇于提出自己的全新思路;在大家都一哄而上的时候,我们要像张仪那样敢于变通,换一个角度去解决问题。
第二件:效仿三晋,开始改革秦国官制。
首次在秦国设置了丞相一职,或称相邦、相国。惠文君十分钦佩张仪的才能,就任命他为秦国第一任丞相。
第三件,去“君”称“王”。
张仪建议秦惠文君便去掉“君”号,改而称王,与其它称王的诸侯平起平坐。
改革官制,就好比是完善企业管理体系,让每一个部门职权清楚、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去“君”称“王”,则是企业政策转变的一个标志――说明秦国已经从“惠文君”时代的低调务实转向了“惠文王”时代的积极扩张。
在完成了收复河西、官制改革、去“君”称“王”三件事后,张仪觉得瓦解合纵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决定亲自出马,请求秦惠文王免去自己的丞相之位,孑然一身回到魏国。
当时的魏国与秦国的关系还算不错,魏襄王讨好秦国,就封张仪为魏国的丞相,动机有点儿像后世宋高宗拜秦桧为相,都是为了讨好强邻。
此后,张仪就在魏国堂而皇之的当起了秦国的说客,劝魏襄王向秦国称臣。这也应验了苏秦当初的那句话:“破公家而成私门,外挟?秦之势以内劫其主。”
可魏襄王不听。
不听,那就给你点厉害看看。于是,张仪就写信给秦惠文王,让他派兵攻打魏国,并夺取了魏国的两个城池。
魏襄王去世后,魏哀王即位。张仪还是那一套,劝他向秦国称臣。魏哀王还是不听。
不听,那就再给你点厉害看看。于是,张仪又写信给秦惠文王,让他继续派兵攻打魏国,魏国又被秦国打败。
第二年,齐国也加入到了欺负魏国的行列当中,魏国再一次被打得大败。张仪感觉机会来了,于是就对魏哀王痛陈利害,声讨齐国的背信弃义,唯有借助秦国,方能让魏国得以保全;以魏国现在国力,如果不趁早投靠秦国,将来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魏哀王终于屈服了,听从了张仪的劝告,主动背弃合纵盟约,向秦国称臣。苏秦苦心经营起来的合纵盟约,也在魏国这里首先被打开缺口。
可见,在正面战场难以突破对手封锁的情况下,出奇兵深入敌后,利用形势的变化不断向对手施加压力,最后也能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张仪在魏国当了四年丞相,但是由于连横对各国的威胁太大,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公元前319年),魏国人公孙衍(就是在秦国当过大良造,被张仪挤走的那位犀首先生)在齐、楚、韩、赵、燕等国的支持下,出任魏国丞相。魏哀王迫于压力,不得不将张仪驱逐出境。
张仪回到秦国后,重新被秦惠文王任命为丞相。
五、吞并巴蜀,战略方向的转移
公元前318年,被张仪从秦国挤走的公孙衍利用六国合纵的局面,组织了第一次合纵攻秦。在五国伐秦的同时,公孙衍还派人贿赂秦国西北方的义渠国,让义渠国从背后夹击秦国。
然而,五国联军却在修鱼被秦军打得大败,8万多人被消灭。但是在侧翼战场,义渠却趁秦国与合纵联军激战之际突然偷袭秦国背后,劫掠一番后得胜而还。
合纵攻秦虽然失败了,但却给秦国上下一个警告――六国还很强大,只能徐徐图之。
就在这时,张仪却出现了重大的判断失误,差点断送了自己在秦国的前途。
事情是这样的: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地处秦国西南的蜀国和苴国发生了流血冲突,两国同时向秦国告急求援,想要秦国帮自己主持公道。惠文王觉得这是平定西南的大好时机,就想出兵伐蜀。就在这时,韩国借着合纵之利,也偷偷的出兵骚扰秦国,想要夺回被秦国占领的重镇宜阳。
惠文王想先对韩国开战,却担心失去伐蜀的战机;如果先讨伐蜀国,又怕旷日持久两线作战。于是就找来了客卿张仪和国尉司马错商量。
司马错认为韩国不足虑,主张先讨伐蜀国。张仪却主张先打韩国,顺便还能“挟(周)天子以令诸侯”,破除三晋合纵,没必要为了偏远蛮荒的西蜀之地而放弃争雄中原的机会。
司马错当即反驳,认为想要国家富强,首先要拓展疆域,蜀国远在西南,秦军平蜀易如反掌,不用耗费太多就能将其收服;蜀国地处蛮荒,秦国灭蜀,诸侯不会觉得秦国暴虐贪婪,既能收获土地财富,还能博得平乱美名。如果攻打韩国,必定会引来各国围攻,非但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还会落得不尊敬天子的恶名。因此,灭韩不如伐蜀。
张仪和司马错的意见分歧,在企业当中也经常会遇到:张仪代表的是策略部门,而司马错代表的是市场部门。策略部门制定的方案,未必能获得市场部门的认同,理由是可操作性不强;市场部门提出的意见,有时也很难获得策略部门的认同,认为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不符。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领导人来决断了。
这时,身为企业最高领导人的秦惠文王表现出了超凡的决断力,他认为,争霸中原是长远计划,没必要马上就去与齐心合纵的三晋争锋;而应该转移战略重心,首先稳固和开辟大后方。于是,惠文王当即拍板,命司马错和张仪率大军讨伐蜀国。
身为企业的领导人,要懂得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战略方向,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能够最快见效且能带来长期收益的项目上来,而不是为争一口气把整个企业拖入泥沼。
然而,当时秦国与蜀国之间并没有现成的道路相连。于是,惠文王采用司马错的计策,写了封信给蜀王,说是为了加强秦国与蜀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所以要送五头会下金子的石牛和五名美女给蜀王,请蜀王开道迎接石牛和美女。蜀王开明氏生性贪婪好色,收到信后,立刻派五个力士在大、小剑山、五丁峡一带的悬崖峭壁上开山修路,准备迎接石牛和美女入蜀。然而蜀道刚刚开通,秦国大军便长驱直入,一举攻灭了毫无防范的蜀国。秦军入蜀的道路,也被命名为金牛道。
平定蜀国和苴国后,张仪又率领一支军队灭了巴国,然后开始修筑江州城(今重庆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因此,张仪也是重庆建城第一人。
巴蜀地区的平定,就使秦国有了一个辽阔而肥沃的大后方,但是这个功劳是司马错的,不是张仪的。平定西南后的第三年,秦国又对西北用兵,夺取了泾河两岸的25座城池,大大削弱了义渠国的实力,使之无法再对秦国后方构成威胁。
在占领了巴蜀和泾河流域这两片市场后,秦国已经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内部关系也比较和谐,剩下来的就是如何破除合纵、向外扩张了。
六、两戏楚怀王,以牙还牙的“联盟”
在解除了后顾之忧后,秦国接连对三晋用兵,尝试以武力瓦解合纵,先后迫使魏、韩向秦国称臣。张仪认为,魏国反复无常,不足以彻底瓦解合纵;想要动摇合纵的根基,还得从齐楚两个大国入手,于是,他就把目光对准了南方的楚国。
当时的形势是:中原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压力暂时称臣;北方燕赵两国因为苏秦坐镇赵国而无法撼动;双方大体形成均势。不论是苏秦的合纵还是张仪的连横,想要占得上风,瓦解对方的同盟,就必须把齐楚两国争取到自己一边。但是楚国与齐国交好,如果不能离间两国之间的关系,秦国便无法彻底实现连横。
战国七雄中,楚国的疆域最大。然而,由于内部旧贵族的势力很大,而且长期把持朝政,所以楚国的政治一直比较腐败。只要权贵当道、政治腐败,便有可趁之机。
于是,秦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313年)张仪故技重施,向秦惠文王辞去了丞相之位,主动要求去从事外交工作。
张仪到了楚国以后,采取的是迂回策略,并没有马上去见楚怀王,而是带着重金和礼物去见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先行一步搞好与靳尚的关系。
有过公关经验的人都清楚,领导身边的人非常重要,别看他们没多少真才实学,往往人品也不怎么样,但这样的人往往情商极高,懂得领导的喜好,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他们的一句话,有时要比当面谈判还要有效。
很快,张仪就与靳尚称兄道弟起来。打通了靳尚的关节,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靳尚很快就找了一个楚怀王心情不错的日子,然后把张仪引见给他。楚怀王一听大名鼎鼎的张仪来了,便十分隆重的接待了他。这一次,张仪没有任何的废话,上来就直截了当道:
“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史记·张仪列传》)
意思是说,如果大王能够与断绝与齐国的关系,我就会请求秦王把商於六百里地方献给楚国。这样,秦楚就会成为兄弟妯娌之国,齐国也会被削弱;齐国被削弱了,就会向楚国称臣。如此,削弱齐国、保全秦国、强大楚国――一举三得。
读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张仪在谈判中所采用的办法和苏秦如出一辙:那就是“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为对方牟利。只不过这样的“设身处地”,既能办成好事,也能成为给对方下的一个巨大的陷阱。
果然,楚怀王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便答应张仪与齐国断交。这样的说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那是张仪在忽悠楚怀王,可楚国的大臣们竟然都相信了,还纷纷向楚怀王祝贺,都为楚国不战而得到六百里地而沾沾自喜。
就在这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差一点坏了张仪的大事。这个人就是曾在秦国当官的陈轸。陈轸也是在张仪入秦后离开秦国的,所以一眼就看出了张仪的图谋,于是在朝堂上放声大哭。楚怀王很纳闷,就问他为什么要哭。陈轸答道:
“……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史记·张仪列传》)
陈轸的意思是,张仪的话就是个圈套,大王如果上当,到头来不但得不到商於之地,还会开罪齐国,使齐秦两国因此交好,楚国就会后患无穷。他见楚怀王似懂非懂,又道:
“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而两国之兵必俱至。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史记·张仪列传》)
就是说,秦国之所以看重楚国,正是因为楚国有齐国这个帮手;如果断绝了与齐国的关系,楚国就会陷入孤立。张仪回到秦国后,一定会背信弃义,不会把六百里割让给我们。楚国就会既得罪齐国,又招惹秦国。不如表面上与齐国断交,实则继续与齐国交好,然后派人随张仪回秦。如果秦国真的把土地给我们,再与齐国断交也不晚;如果不给,就暗中联合齐国对付秦国。
陈轸这番话,可谓既透彻,又实用,从应付张仪到如何善后都想好了。可楚怀王偏偏既贪小,又自作聪明,根本听不进陈轸的意见,不但把楚国相印交给了张仪,还给了他大笔钱财,然后一面派人去跟齐国断交,一面派人随张仪去接收土地。
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碰到这样的事:下属向领导进言很少能起到作用,因为领导对下属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觉得你拿了他的工资就得无条件的服从,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听从你的建议就会显得自己无能,相反,固执己见才能表现出他的眼光独到。而同样的话,如果换成不是下属的人来说,效果也许就会好上很多。因此,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不受领导的气,宁可选择自由职业,从而为自己争取一个平等宽松的工作环境。
回到秦国后,张仪假装从车上摔下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不上朝,把楚国使臣晾在那儿,割让土地的事也就拖了下来。
事情到这一步,如果楚怀王幡然醒悟,一边加强边境戒备,一边重新与齐国修好还来得及;可楚怀王偏偏不这么想,还自作多情的以为秦国不割肉土地是觉得楚国与齐国断交得还不够彻底。为了表示诚意,楚怀王特地派勇士去宋国,然后到宋齐边界痛骂齐王。
齐宣王大怒,立刻宣布与楚国断交。
张仪见断绝齐楚的目的达到了,便屁颠屁颠的去见楚国使臣,对他说:
“臣有奉邑六里,原以献大王左右。”(《史记·张仪列传》)
意思是,我有六里地的封邑,愿意献给楚王聊表心意。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欺诈了!楚怀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时,陈轸又站了出来,建议楚怀王不要盲目发兵,不如反过来联合秦国攻打齐国,还能确保楚国的土地不受损失。但楚怀王已经被气昏了头,还是派大军进攻秦国,两军在丹阳血战,结果楚军大败,不但损失了8万精兵,就连汉中郡也被秦军夺走。消息传来,楚怀王再次调动楚国全部军队向秦国复仇,再次惨败于蓝田。与此同时,韩魏两国也乘机进攻楚国。楚国腹背受敌,不得不割让两座城池向秦国求和。
两次大败之后,楚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正面较量。
所以,与其说是张仪忽悠了楚怀王,不如说是楚怀王的自作聪明和一意孤行祸害了楚国。世上如果没有那么多贪婪的人,又岂会有骗子这个职业的火爆呢?
张仪忽悠了楚怀王一次,反而觉得事情还没做完――楚国虽然被削弱了,却没有真正脱离合纵。于是,他又想了一条计策。
公元前311年,秦国派人与楚国谈判,表示愿意用武关外的土地换取楚国的黔中之地(今贵州一带),与楚国结盟。从当时的情况看,武关外的土地与楚国接壤,而黔中还是蛮荒之地,用偏远山区换来一片战略屏障,这笔买卖是划算的。然而,楚怀王又昏头了,气冲冲的说,我不要武关外的土地,只要秦国把张仪送来,楚国就把黔中给秦国!
秦惠文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欲遣之,口弗忍言。”(《史记·张仪列传》)
两厢一比较,顿时就把楚怀王和秦惠文王的性格给勾勒出来了:楚怀王是宁要人泄私愤,却不管国家的土地得失;秦惠文王是一听能够白拿土地就动心,区区一个人算什么!
一个领导的能否成事,从他对公事和私情上的态度就能判断出来。好的领导,因公忘私,时时处处都已企业利益为先;不负责任的领导,安于享乐,而又意气用事,不计后果。
于是,秦惠文王就想让张仪去一趟――当然,他也不会白白让张仪去送死,楚怀王要是敢动张仪一根毫毛,秦国的大军肯定会随后杀到――但又觉得不好意思,话没说出口。
此时的张仪显得非常善解人意――领导想要的,哪怕是送死,也要去!于是欣然请行,还让秦惠文王不要担心:
“秦?(强)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皆从。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原。”(《史记·张仪列传》)
意思是说,我跟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和宠妃郑袖交好,有他们在一旁吹风,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况且,秦强楚弱,我以使臣的身份前去,楚国怎么敢轻易对我下手?如果我死了能给秦国换来黔中之地,那我就算死了也值了!
一番话,说得秦惠文王感动不已。
果然,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怀王囚禁起来准备杀掉。
这时,靳尚找到郑袖,对她说,秦王很器重张仪,愿意用土地珍宝美女把他换回去;楚王为了结好秦国,一定会宠幸秦国的女子,到那时,夫人的地位就会不保,所以还不如趁早让大王放了张仪。郑袖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请求楚怀王把张仪放掉,与秦国和亲。
楚怀王经不起枕边风,又怕得罪秦国,也舍不得丢掉土地,最后还是把张仪放了。
张仪诈骗楚怀王,历来都被世人所诟病,认为张仪是个没有信誉、善使欺诈手段的小人。
其实,每一位领导,从心底里都希望有这样的人在手底下办事――既能干,又懂得替自己背黑锅。如果你是领导,请你留一两个这样的人在身边,因为没准什么时候,你就用得上他们了;如果你是旁观者,请不要盲目的鄙视他们,很多事情,他们能做到,你做不到,这个世界不光是由道德构成的,请把书生气和酸葡萄放到一边;如果你“不幸”就是这样的人,也请不要自惭形秽,因为你的能力,就是你的立身之本。只不过,在成为这样的人之前,你首先要给自己找好退路,千万不要白白当了烈士,还被卸磨杀驴。
然而,就在此时,张仪得到了苏秦在齐国被人刺杀的消息。苏秦不但是张仪的对手,也是知己好友,苏秦的死,让张仪感慨万分,悲痛不已。不过,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而是把握机会,一番威逼利诱下,又把楚怀王忽悠得晕头转向。最后,楚怀王不但同意与秦国和好,还送了一大笔钱给他,派人客客气气的礼送张仪出境。
苏秦一死,张仪便没有了对手。在返回秦国的途中,张仪还顺道去了一趟韩国,说服即位不久的韩襄王脱离合纵,与秦国交好。
不久,圆满完成外交任务的张仪回到了秦国。秦惠文王念其劳苦功高,便封他为武信君。
至此,张仪的个人事业也达到了顶峰。
秦惠文王嬴驷去世后,秦武王嬴荡即位。秦武王是个猛士,从小就讨厌张仪这样的油滑之人。张仪担心大祸将至,而苏秦死后,他也少了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对手,于是就用计辞去相位,回到魏国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