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困惑:这个企业,到底值不值得我继续卖命?是及早抽身另谋高就,还是坚持不懈等待机会?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在职场上,判断大“势”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判断得失进退,及时调整策略,采取不同的应对之法。然而“势”,又是最难把握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唯有因势而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苏秦说赵,确立战略同盟轴心
说服燕国,对苏秦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复出之后,他在赵国已经碰了一次壁,如果再得不到燕国的支持,他的合纵大计就很有可能泡汤。幸而燕文公决定资助苏秦,这就给苏秦提供了创业的启动资金。苏秦最后是以燕国间谍的身份被杀的,为什么他的一系列谋划到头来都是让燕国得利,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缘于燕文公的知遇之恩。
可见,苏秦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而非后世儒生评判得那般反复无情。
都说商场无情、职场无情,但我认为,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得到命运更多的眷顾。
得到燕国的资助后,苏秦又一次来到了赵国。那么,苏秦难道不怕在赵国再次碰壁吗?
要知道,此时此刻,形势已经大不相同:首先,看不起他的赵国奉阳君已经死了,没有了最大的阻力;其次,他现在是燕国的特使,而非当初那个布衣名士,身份不一样了。
果然,苏秦很顺利的就见到了赵肃侯,先把赵肃侯夸赞了一通,然后指出,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最根本的措施就在于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好的外部环境,人民就能安心生产,国力就能得到增强;反之,整个国家就不得安宁。这一下就说到了赵肃侯的痛处。
因为赵国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强邻众多、连年打仗,外部环境太恶劣;而是国土不连贯,山地多、耕地少,军粮紧张。常年打仗还导致壮丁减少、劳动力缺乏,军粮消耗巨大,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可见,在谈判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到对方的痛处,对方最担心什么,最害怕什么,最想要什么,你就说什么。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好的外部环境呢?就要有选择性的与邻国搞好关系。赵国最大的对手是齐秦两国,又地处两国之间,不论与哪一个结盟,一旦开战,赵国都会遭受损失。
赵国与秦国结盟,秦国就会去侵略韩、魏;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国就会去侵略楚、魏。魏国、韩国、楚国衰弱了,赵国就孤立无援。到那个时候,齐国也会向秦国屈服,最后必然会进攻赵国。这是赵国的第一个大患。
赵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坐拥地利,根本不用害怕北边的燕国。所以,秦国最害怕的就是赵国。秦国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秦国担心韩、魏两国从后边夹击。因此,韩、魏两国就是赵国南边的蔽障。但是韩、魏两国无险可守,经不起秦国的蚕食,一旦臣服于秦国,秦国就会直接进攻赵国。这是赵国第二个大患。
现在,东方各国的土地是秦国的五倍,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假如六国能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攻打秦国,秦国必定灭亡。然而,如今各国却面临被秦国攻灭的威胁,不得不向秦国屈服。那些主张割让土地来讨好秦国的人,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一旦秦国发兵来犯,他们就会跑得比谁都快。这是赵国的第三个大患。
因此,赵国不如与韩、魏、齐、楚、燕五国搞好关系,促成六国合纵,共同抗拒秦国。不论秦国出兵攻打其中哪个国家,别的国家都会发兵救援;六个诸侯国中哪个背弃盟约的,就会受到其余五国的讨伐。合纵一旦形成,秦国就再也不敢出兵函谷关侵略山东六国了。这样,赵国也能实现称霸的大业。
苏秦游说赵肃侯的这番说辞,不但是一篇可行性极强的战略规划,同时也是一篇精彩的讲演稿。苏秦先指出国家强大的根本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是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争取良好外部环境的前提是实行正确的邦交政策,很自然的就把谈话引向了主题。然后讲赵国面临的三个大患,用事实把对方吓唬住;接着描述投靠秦国的悲惨结局和合纵之后的美好前景,又让对方看到希望;最后,通过对比六国与秦国的实力以及揭露妥协派自私自利的伪善面目,水到渠成的托出了合纵的具体方案,很好的把握住了演说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实际上,与客户沟通谈判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的是自己的思路,掌握的是对方的情绪:在跟别人谈判的时候,既不能死缠烂打没完没了,也不能生搬硬套霸道逻辑,而是要让自己的言辞透彻,既有充分的逻辑性,又很有让人折服的气势。一定要将说辞谋划得很有层次性和递进性,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切不可因为对方是重要人物而怯场,胆子大才能谈好事。
赵肃侯被苏秦的宏论说动了,表示愿意接受苏秦的合纵之谋,而且大笔一挥,拨给苏秦战车一百辆,黄金一千镒,白璧一百双,锦锈一千匹,让他拿着这些东西去奔走各国,手笔远远超过燕国。
可见,老板之间都是有攀比心的。赵肃侯的做法,既显示出了赵国首倡合纵的决心,也表现出了对人才的敬重,同时也炫耀一把赵国的国力,可谓一举三得。
二、说服韩魏,战略同盟的扩展
离开赵国前往秦国后,苏秦并没有停下合纵的步伐。他深知趁热打铁的道理,于是立刻启程南下,前往下一站的韩国与魏国。韩国与魏国都地处中原腹地,又深受秦国侵扰之苦,因此,苏秦游说韩魏,主要是从增强两国君主的信心入手,但具体的说辞又不同。
从方位上看,魏国与赵国更近,从邯郸到大梁(开封),几天就能到。可苏秦没有去魏国,而是折向西南,渡过黄河先去了韩国。为什么要先去韩国呢?
其一,韩国地处抗秦第一线,说服韩国,就能为其它国家树立一道战略屏障,为接下来的联盟工作赢得时间;
其二,魏国作为秦国的老对手,已经被秦国打得有些害怕了,贸然前往,未必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先说服韩国,魏国一看北边的赵国和南面的韩国都加入合纵了,工作就会好做很多。
可见,在谈判中,迂回出击在很多时候要比按部就班更有效。因为企业都有一种跟从心理,他看同行的大多数企业都这么干了,才会坚定加入联盟的决心。
当时的韩国,刚从申不害变法的强势中走回疲弱的老路,整个国家人心惶惶。因此,苏秦说韩,主要从树立韩国上下的信心入手:首先说韩国有山川之利,足以自保;然后说韩国盛产精铁(韩国的宜阳是当时最大的铁矿和炼铁基地),韩国士兵的武器和盔甲都是当时最精良的;接着说韩国割地事秦是在自我削弱,秦国的胃口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最后认为韩国应当“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只要振作起来,完全可以恢复申不害时期的“劲韩”威名,让天下诸侯国都不敢小视。
据《史记》记载,听了苏秦的分析与鼓舞,韩宣王“勃然作色,攘臂?目,按剑仰天叹息……”可见苏秦这番话的威力有多大。
说服韩国加入合纵后,苏秦这才折回魏国,去见魏襄王。如果说说服韩国是以鼓励为主,那么说服魏国,主要就是两条:一是捧,二是吓。
首先是捧。因为魏国是战国初年最早的霸主,尽管实力不如以前了,但家底还在,君臣身上那份霸主的自尊和傲气还在,所以夸赞魏国的富有和底蕴,认为魏国是天下文明的中心,认为魏国的实力要比当年越王勾践称霸时要强得多。
其次是吓。这些年来,不论是面对秦国,还是面对齐国,魏国是屡战屡败,信心已经被打没了,然后提醒魏襄王,那些建议向秦国求和的人都是为了一己私利,“破公家而成私门,外挟?秦之势以内劫其主”(《史记·苏秦列传》)。在捧的同时吓唬一下,效果也就达到了。
有意思的是,此后张仪来到魏国当丞相,干得正是这档子事,可见苏秦的预言有多么的精准。苏秦见魏襄王仍有犹豫,苏秦又说: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
这句话又说到了魏襄王的心坎里,当时的魏国,正是一会儿向秦国求和,一会儿跟其它国家结盟,左右摇摆,实际上却是两头不讨好,屡屡被侵扰。
魏襄王见苏秦说得在理,同为三晋的赵国韩国也加入了合纵,于是就采纳了苏秦的建议,成为合纵的一员。
可见,面对不同的客户,要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不同心态,制定出可行的谈判方略――哪个先谈,哪个后谈,哪个要激,哪个要捧,采取不同的顺序和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三、六国合纵,战略同盟的完成
三晋结盟,合纵便成功了一半,剩下来的,就是齐楚两个大国。
齐楚两国,哪个先谈呢?齐国与魏国关系不错,说服了魏国,紧跟着去齐国,可谓“趁势而行”;而楚国与魏国经常在暗中较劲,借魏国之风去说服楚国显然不合适。因此,苏秦选择先去齐国。
苏秦见到齐宣王后,还是老办法,先把齐国的富强狠狠的夸了一通,然后进入正题,说韩魏两国之所以畏惧秦国,是因为与秦国接壤,打赢了秦国得不到好处,打败了就有亡国之危。因此,两国宁可与秦开战,与不愿屈膝称臣。齐国与秦国相隔千里,秦国如果攻打齐国,三晋就会从旁夹击,所以秦国只不过是在虚张声势,是不敢真正进攻齐国的。最后,苏秦并没有像在魏国那样斥责那些主张交好秦国的大臣是卖国求荣,而是委婉的指出,齐国的大臣正是因为太小心、太过虑了,不敢得罪秦国。
从这里我们又能看出苏秦的权变智慧:齐宣王是齐国历史上的明君之一,在他的治理下,齐国国力蒸蒸日上,还开办了稷下学宫招揽天下名士。因此,苏秦在齐国的言语就比较客气。
齐宣王见燕国和三晋都加入合纵了,齐国如果拒绝,很可能会遭来合纵国家的讨伐;即便加入合纵,诚如苏秦所说,秦国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发兵来犯,因此也接受了苏秦的建议,宣布加入合纵。
可见,在谈判时,不但要注意整体的先后顺序,还要注意对方之间的关系――对方关系好,就能借力打力,紧跟着去谈,效果会很好;对方关系不好,就要先放一放,用既成大势去撼动最难啃的骨头。
最后,苏秦南下楚国,去见楚威王。
楚国也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国,所以苏秦还是像在齐国一样,先把楚国好好夸了一通,然后指出,秦国与楚国都是大国,而且接壤,秦强则楚弱,楚强则秦弱,秦楚势不两立。如果楚国都带头向秦国称臣,那么天下诸侯都会效仿;楚国如果疏远秦国,那么其它诸侯就会向楚国称臣。因此,加入合纵,楚国就是霸主,诸侯割地给楚国;投靠秦国,秦国就是霸主,诸侯割地给秦国,没必要为了成就秦国的霸业而放弃楚国的利益。其次,苏秦再一次指出,那些主张割地向秦国求和的人是别有用心,自己称霸与成全秦国称霸,无疑是前者更实际。
听了苏秦的话,楚威王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不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县(通“悬”)旌而无所终薄。……”(《史记·苏秦列传》)
就是说,秦国与楚国接壤,时刻都想吞并巴蜀和汉中,实在是狼子野心,是不能够与它亲近的。但是韩魏惧怕秦国,也不能够跟着它们走,不然就会受制于秦国。因此,楚国还没来得及想出应对的办法,就已身处险境。楚国打不过秦国,大臣又不足以信赖,因此楚威王终日惶恐不安。不过,楚威王最后还是对苏秦的建议表示认同,随即同意加入合纵。
苏秦游说齐楚两国的方法也不同。对齐国,是让对方放宽心,让齐宣王知道秦国对齐国没有直接的威胁,加入合纵,更能让三晋成为齐国的屏障;对楚国,则是二择一,摆明利害,让楚威王来挑选是自己称霸,还是成全秦国。
四、六国相印,职业生涯最高峰
合纵既成,苏秦便辞别了楚威王,北上返回赵国。
从楚国出发后,楚国、齐国、魏国、韩国都派使臣和随从加入到了他的队伍当中来。一来是送行,以显示各自对苏秦的敬重和对合作的重视,二来也好顺道前往赵国,与赵国一同会商合纵的具体细节。送行的人当中,就有年轻的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而在邯郸恭候苏秦的,正是同样年轻的平原君赵胜。
在返回赵国的途中,苏秦路过了自己的家乡――洛阳。此时的苏秦,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游学各国、遭人白眼的布衣士子了。前呼后拥、车马相随,排场丝毫不亚于诸侯出巡。
苏秦回来了,有一个人紧张了。这个人就是周显王。当年苏秦游学归来,来自己这里面试,周显王非但没有录取他,还没少给他脸色看。周显王担心苏秦睚眦必报,就想拿点东西去赏赐他,可周王室穷,没什么闲钱,再说人苏秦现在有的是钱,也不在乎那么点赏赐;亲自去迎接吧,又放不下天子的身份,怎么办?有人给周显王想了个办法――大家一起去劳动。就是发动国人(即周王室治下的平民)清扫马路,在洛阳王城郊外迎接苏秦,以显示周王室对苏秦这个土生土长的“周人”的热情。
实际上,周显王是多虑了。苏秦根本不会去计较当年那点儿事。
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或仇恨,前提是要有让人记住的实力。作为一个成功者,也没必要因为过去一点点小的过节而斤斤计较,在发达后变本加厉的报复。豁达的胸襟,也是成功者理应具备的气度。
苏秦回来了,有一群人紧张了。这群人就是苏秦的家人。《史记》和《战国策》极其生动的记录了苏秦回家时的场景:
“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史记·苏秦列传》)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战国策?秦策一》)
一听说苏秦回来了,他的父母便与围观的人群一起前往郊外三十里迎接;他的妻子斜着眼睛偷偷往门外张望,竖起耳朵仔细去听,想要确认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丈夫;他的弟弟、弟妹、仆人等一大群乱七八糟的人全都不敢直视他了,一个个低着头,弯着腰,有的甚至跪在一旁,战战兢兢的拿着好吃的好喝的;最夸张的是他的嫂子,竟然像蛇一样扭着身子连滚带爬的来到苏秦面前,结结实实的叩了四个头,厚着脸皮笑嘻嘻的祝贺他衣锦还乡,与当年苏秦落魄归来时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
苏秦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不过他生性洒脱,便有意调侃一下,活跃一下尴尬的气氛,于是就笑着问他的嫂子:
“何前倨而后恭也?”
嫂子啊,你为何之前那么冷漠,现在又如此恭敬呢?
苏秦的嫂子一听,连忙拜倒,脸贴着地,说了一句更加经典的话:
“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什么意思?就是说,这是因为你官位高、钱财多啊!
苏秦听了,先是一乐,然后长叹一声,说:
“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
意思是说,这一个人啊,富贵了就能让亲戚畏惧,贫穷落魄了则会受到轻视。
人,就是可以这样的势利;人,就是可以这样的直白。势利的可爱,直白的可爱。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地位和财富,确实能够改变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但如果我们完全以地位和财富来看待一个人,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变得庸俗不堪。
紧接着,苏秦又说了一句:
“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意思是,如果当年不是他们资助我二顷田宅,我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了。当初为了去燕国,苏秦向人借了一百钱当路费,现在,苏秦不但拿百金来报答那人,还把带来的千金全都送给了亲戚朋友,凡是当年对自己有恩的人,一个个都报以重谢。
这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说当年我也帮助过你啊,为什么你不报答我呢?
苏秦说,不是我忘了你,当年你是我的仆从,我们一起去燕国,因为路途遥远又没有钱财,你三番五次想要把我丢在易水边。当时正是我最窘迫的时候,所以特别需要你的帮助,可是你让我失望了,所以我才最后一个报答你。说完,也给了那人一笔钱。
可见,苏秦为人,恩怨分明,并没有因为当年的事而给人难堪,但也不会让人白拿好处,而是要他记住这个教训。
做人,既要有感恩之心,善待帮助过我们的人,也要宽容,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同样也不要滥施恩德,给人留下好说话、可以走关系的印象。知恩图报、以德报怨,张弛有度,才是为人之道。
苏秦没有在洛阳多加停留,便马不停蹄的回到了邯郸,向赵肃侯复命。赵肃侯当即封苏秦为武信君,还让人把六国缔结合纵盟约的副本送去秦国。意思是说,六和合纵了,你秦国要是有胆子、够实力,就放马过来吧!赵人胆色,可见一斑。
至此,苏秦终于完成了合纵的壮举,当上了六个国家的丞相,也达到了个人功业的巅峰。
苏秦的合纵之举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六国有结成战略联盟的现实需要。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当时东方各国的有识之士都意识到,仅凭一国之力是无法对抗强秦的,唯有联起手来,方能扭转局势。
其二,苏秦过人的眼光与口才。六国是基础,苏秦就是粘合剂,没有苏秦大义凛然的奔走,六国是不可能放下成见缔结盟约的。
其三,苏秦的气魄与人格魅力。很多人认为,纵横家都是小人,都是靠一张嘴来煽风点火、换取功名。但是,苏秦的为人处事,显然不能用“小人”就能一言蔽之。苏秦不但有学问、有口才,更具备了成大事者所必需的襟怀。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襟怀,深深的感染了以四大公子为代表的六国精英,他们被苏秦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再加上现实的需要,这才会矢志不渝的投身合纵大业。
而现在的很多职业经理人,他们同样有学问,有口才,有能力,但却缺少苏秦这样的襟怀。这种襟怀,是不能用多少资质证书,多少年收入来衡量的。
苏秦是幸运的,因为他在追求实现个人理想的时候,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苏秦既是他们的朋友,也是他们的老师;如果没有苏秦,战国四大公子之间就不会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他们的眼界因此得以开阔,资历和功劳也因此而得到积累。
苏秦逆势而动,张仪顺势而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势”。苏秦选择赵国,张仪选择秦国,就是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勃勃生机,势头正旺。把握住了势,因势而动,我们才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之策,在夹缝中寻找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