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你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有着美好的理想,你雄心勃勃、想要大展拳脚……然而在残酷的职场上,现实总是大相径庭,有时甚至会变得很残酷。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屡试不第”的怪圈呢?如何才能让对方欣赏你,用自己的才学去打动对方呢?
千万不要因为一次的挫折而气馁,更不要因为旁人的冷眼奚落而暴走;要懂得顺势而动,不要让自己的长处成为导致失利的短板。聪明的人,总是能在一次次的碰壁中吸取教训、重新站起来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
一、纵横之术,选择市场最需要的专业
战国时候的洛阳是个神奇的地方。它的神奇,并不在于出过多少名人,也不在于它地处中原要冲的重要地理军事位置,而在于一个字――闲。然而,洛阳平静祥和的氛围却因一个人的出现而被打破了。这个人就是苏秦。
苏秦是地地道道的洛阳人,出身富农家庭,一共有兄弟五人。不过苏秦从小就不喜欢务农,他觉得当个带着两个弟弟苏代、苏厉一起读书写字,长大后又辞别家人,一个人跑出去拜师求学了。
苏秦的想法很具有代表性,战国时期,社会竞争跟现在一样都很激烈,即便你的家境不错,不愁吃穿,但安于现状、呆在家里当个宅男是没法做一番事业的。唯有走出去,见识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才能锻炼自己,寻找发展的机遇。
苏秦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但是他选报的不是当时最热门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的学科,而是一门相当冷僻的专业――纵横之学。
什么是纵横之学?因此,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一门综合学科。纵横之学首先要口才好,口才好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反应快、脑子活,另一个是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别人知道的你要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你也要知道。而在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不少靠游说君主换取荣华富贵的游士,而在信息通讯尚不发达的战国时期,各国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鬼谷子开设这门学科,就具有了鲜明的时效性。
这说明,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要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和市场需求,一个好的专业,好的老师,对我们的职业生涯是很有帮助的。
苏秦的悟性很高,学习也很刻苦,很快就与同班同学张仪一起成了鬼谷子教授门下最杰出的弟子。几年后,苏秦学成出山,开始了自己的游学生涯。
正如现在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高学历者一样,刚下山的时候,苏秦的心气儿也是很高的,接连走访了几个国家。
苏秦第一个求职的对象,正是他出生国家的君主――周显王。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追求的治国境界,正是洛阳王城周围百姓的生活写照,他们既不用担心临近的秦赵魏韩等国发兵日子来犯――因为这几个国家根本就没把只剩洛阳几百里地的东周国放在眼里,也没有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的志向,日子过得相当悠闲。
周显王在位期间,战国诸强纷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重用人才、整顿吏治,在桂陵、马陵两场战斗后取代了魏国的霸主地位,整个战国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周显王显得十分超然,尽管周王室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统治范围也缩小到了洛阳周围的几百里地,但他依旧悠哉游哉的过着逍遥日子。
那么,苏秦为什么会选择半死不活的周王室当自己重新出山的第一站呢?是因为心念故国,还是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呢?
一、实践。周王室缺少人才,对刚刚进入职场的苏秦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练兵之地。一来可以看看自己的学习成果究竟管不管用,二来也能提升信心、积累一定的实战经验。
二、邀名。在各国和天下士人眼中,周王室已经是个不可救药的破败企业了,没有一个人才愿意去洛阳寻求发展。苏秦前往应聘,一来可以显示自己极重感情,而来表现出对周天子的尊重,与当年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秦并不看重游说周王室是否能够成功,也就是说,苏秦早料到周王室不会重用自己,他看重的是声望和政治资本的积累。因为纵横家最需要的就是名望。
果然,周显王和他身边的大臣根本就不信苏秦那一套说辞,客客气气的把他请走了。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君嬴驷从父亲秦孝公手中接过了秦国董事长的担子,一上任,便以老辣的手段除掉了卫鞅和甘龙这两个企业里最大的权臣,为自己施政扫清了障碍。但是,卫鞅虽然被处死了,但他入秦20年以来带来的影响却依旧存在,摆在秦惠文君面前的挑战和机遇都同样巨大:
卫鞅是第一个主动入秦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外来人才,卫鞅就是一面镜子,他用自己的经历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不要再害怕和歧视秦国,秦国是可以去闯荡一番的;秦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只要你有本事,就会得到重用;秦国是个危险的国家,你可以去卖命,但要提前给自己留后路,免得最后不得好死。
卫鞅虽然死了,他确立的以法治国的国策却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他在秦人心目中的地位仍是无比尊崇,也给惠文君留下了一个良好的治国基础。
正是基于这两点,苏秦觉得秦国既有发展需要,也有发展基础,是个很适合自己发挥才干的舞台,于是离开洛阳,前往秦国。
二、入秦碰壁,高学历遭遇就业难题
嬴驷即位后,秦国仍旧只能算是个准一流的国家:
其一,内部关系尚未理顺,需要时间来平息卫鞅之死和处置权贵后留下的余波;
其二,新的管理团队尚未搭建完成,需要有人前来填补卫鞅死后留下的执政空缺;
其三,周围对手依旧比较强大,并不适合立即发动大规模的扩展战争。
因此,嬴驷主动使用“君”这一级的称谓――在当时君王的称呼中,帝最高,其次是王,再次是公、侯,君的地位,甚至比侯还要低一些。在经历了秦孝公与卫鞅的强势时代后,不论在内政还是外交上,秦国都是以一种极为低调的姿态来示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因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很多时候就像一个人,在高速冲刺之后,是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和重新积聚力量的。低调,实际上是追求务实、等待机遇、主动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和手段。
可苏秦偏偏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秦国。见到惠文君嬴驷后,苏秦一改卫鞅当年逐次试探的方式,一开始就以一种高屋建瓴的姿态建议道:
“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史记·苏秦列传》)
这段话首先肯定了秦国易守难攻、物产丰饶的地理优势,其次肯定了秦国的国力优势,认为凭借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耕战、法治的优势,一定能够吞并诸侯,所以建议惠文君立刻称帝,成就大业。
那么,苏秦的这番说辞有没有问题呢?
有,而且问题很大。
首先是势力范围的问题。当时,秦国尚未吞并巴蜀,汉中盆地也还在楚国手中,秦国的马匹产地不是北边的代地,而是西边的陇西,代地尚处在胡族与赵国的拉锯之中。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苏秦肯定知道这些地方还不属于秦国,他之所以这么说,是要给惠文君展示一幅宏大的战略规划图――这些地方,都是秦国唾手可得的,也是我将来可以帮助秦国占领的。
其次是“称帝而治”的问题。“称帝而治”可以说是苏秦这番话中的核心内容。之前秦国的种种优势,都不过是在为“称帝”做论据。但是,惠文君的当时采取的施政方针却是对内坚持变法,对外韬光养晦。
人的事业也是要讲究“势”的,顺势而动,方能成事。这就好比是一个企业正在主动实施战略收缩和内部调整,你却跑过去建议对方大举扩张,抢占市场。说好听点,这是不适时宜,说难听点,那是在把对方往风口浪尖上推,是逆势而行。
因此,听了苏秦的一番慷慨陈词后,惠文君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飞;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史记·苏秦列传》)
前半句直言秦国的国力还不是很强盛,还不能够与中原诸侯展开决战;后半句更是坦诚,说秦国不论在内政、法治,还是文化上都还做得远远不够,因此没有兼并天下的条件。
按理说,以苏秦的口才,惠文君应当说不过他才是,但惠文君为什么会坦然拒绝苏秦的建议呢?我认为有两层含义,都值得我们在求职过程中借鉴:
其一,陈义过高。在求职时摆出一副高屋建瓴、目光远大的姿态。这样固然能显示你的与众不同和才学过人,但也会给人留下夸夸其谈、不切实际的印象。
所以,年轻气盛的苏秦完全没有领会惠文君话中的深意,尤其作为一个胸怀大志,意在干一番大事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又岂能一个回合就放系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呢?于是,苏秦继续不依不饶的为惠文君勾勒出了一幅秦国雄霸天下的战略蓝图。
其二,不合时宜。可以这样说,如果坐在苏秦面前的人是秦始皇,那么他很可能再也不会离开秦国,继而与李斯一内一外,一个管理国政,一个处置邦交,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只可惜苏秦生不逢时,当时的秦国既没有这样的实力,也不敢过分表露出野心。因此,即便他说得再有理,惠文君都会觉得他是在夸夸其谈,毫无实际用处。
难道说,惠文君就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君主吗?显然不是。
作为新一代领导人,惠文君嬴驷亲眼目睹了变革给秦国这个落后的企业带来的勃勃生机,也亲身经历了变革中那些阴谋与杀戮。他既是变革的受益者,也是变革的维护者、继承者,他比他的祖辈、父辈更希望看到秦国的强大。但是,不同时期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人才――变革时期需要变革型人才,扩张时期需要扩展型人才,收缩时期需要守成型人才。处在权力交接和战略收缩阶段的秦国,岂能重用苏秦这样的扩张型人才呢?可见,苏秦实际上是选择了最不适宜的时间去了一个最不可能重用他的国家。
碰壁,早在苏秦的意料之中。凭着执着的信念和不服输的勇气,苏秦又先后十次给惠文君上书进言,但都没有能够被采纳。不过惠文君对苏秦还算客气,并没有把他驱逐出境,不过也没有给他任何职务,甚至连礼贤下士最重要的部分――路费,都没有给他。
这其实跟当今社会大量“剩女”的产生有类似之处:普通的看不上,条件好的又看不上你;找工作也一样:规模小的企业,觉得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学历;规模大的企业,又觉得你的理论过于肤浅,实战经验更是欠缺,所以不用你。
三、世态炎凉:逆境中保持信心
苏秦没有办法,只好垂头丧气的回到了故乡: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史记·苏秦列传》
什么叫大困?我想有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很郁闷,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别人的赏识;二是物质上的匮乏――游学是需要钱的,钱用光了,自然狼狈。
根据《战国策》的描述,回家时的苏秦“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非但没有衣锦还乡的风光,反而从一个硬挺少年变成了一个又黑又瘦的流浪汉。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苏秦是多么的窘迫,多么的辛酸。
然而,迎接苏秦的不是父亲的温言宽慰和母亲做好的热腾腾的饭菜,也不是兄弟间的鼓励。等他到家后,正在织布的妻子看到他那副落魄相,当着家人的面,竟然没有勇气站起来迎接他,只是不停地做她手里的活儿,摆出一副冷漠的表情。苏秦的嫂嫂们更是爱答不理,问都不问他吃过饭没有。苏秦的父母看了他那副样子,也是一句话也不说,自顾自忙去了。
全家人就这样把风尘仆仆归来的苏秦丢在那里。
这样的家人,可以说是冷漠到极点,势利到极点了。此时此刻,苏秦感受到的是世态炎凉,是无尽的失落与难过,于是感叹说:
“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战国策》)
也就是说,苏秦在遭遇到家人的冷漠后,并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负气出走,而是把这一切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正是因为自己没能做一番事业,光宗耀祖,太太、嫂嫂、父母才会对待失望,他们的冷漠是因为自己的无能,也是能够理解的。
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虽然一代比一代聪明,大有80后当炮灰,90后舍我其谁的架势,可是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苏秦这样的自我反省和豁达胸襟?
出来混,谁没有失败过,谁没有吃过亏,谁没有被别人算计、奚落?如果因为几次失败,几句冷言冷语便觉得受了极大的委屈,好似整个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而后萎靡不振、自暴自弃,那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孤傲脆弱之后的放任自流,正是现在的年轻人性格中最大的黑洞。
有句话叫“平时多流汗,打仗少流血”,正是因为在家里便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反而让苏秦练就了更好的处世心态,这要比亲戚朋友哄着捧着,到了外面却四处碰壁要强得多。
另外,苏秦的妻子尽管一开始对他的态度十分冷淡,可她并没有像姜太公的妻子那样因为嫌丈夫穷困潦倒没出息而要求离婚。我们不知道苏秦的妻子有没有在私底下鼓励自己的丈夫,但是从苏秦后来奋发苦读的情况来看,她的妻子应当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对很多年轻的女性而言,你们的男友或丈夫在一开始往往尚未在事业上取得太大的成就,甚至遭遇了很大的挫折与失败。在这个时候,你一边要帮助他寻找原因,一边要宽慰和鼓励他们,让他们吸取教训,重新燃气斗志。当然,前提是你们的男人有潜质,有继续奋斗的积极性。
四、悬梁刺股:用充电提高自己
家人们见苏秦这样落魄,并没有一味的冷嘲热讽,而是对他进行了一番劝诫: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史记·苏秦列传》)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百姓,靠务农和生产来谋生才是正道,而你现在本末倒置,不脚踏实地的去干活,反而想靠口才来混饭吃,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也就是说,家里人对苏秦所选择的专业和职业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面对质疑,苏秦没有屈从,没有离家出走,也没有盲目的争辩,只是觉得很惭愧(“苏秦闻之而惭”《史记·苏秦列传》)――他惭愧的不是没有遵守周人的传统,而是没能用自己的才学换取功名,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然而,在这样一个非常现实的家庭里,想要说服家人,只有拿事实说话;在取得功业之前,一切说辞都没有用。
但是个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苏秦也不是个肯轻易放弃的人,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所以决定继续走自己的路。所以,苏秦决定再深造。如何深造?读书。
由于有了现实的刺激,苏秦这次读书不同于往常,既没有师门论战时的激情洋溢,也没了游学求官时的潇洒快意,而是读得很认真,很艰苦。
可见,一个人只有在受到了现实的挫折和刺激后,才会有针对性,更有动力的再一次去学习。有了实践的学习,为了实践的学习,效果要比学生时代有效得多。
苏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家里的藏书统统找出来读了个遍。我们熟知的那个成语――悬梁刺股,便是来自于苏秦的苦读。
悬梁,就是头悬梁;刺股,就是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在翻遍家中藏书后,苏秦终于找到了一本对自己就巨大帮助的书――《阴符经》。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强调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人的生杀之气的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最后,阐明人后天禀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鼻的正确运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则,修炼自身。
主动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对一个人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现在,很多学生一毕业就挤破头去考研,因为考研热很大程度上是就业难,学生本科毕业后没有出路的一个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热”。诚然,年轻人应当尽早接触社会,只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后,吃过亏后,你才能知道自己的短处,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再一次的学习深造。
苦读《阴符经》一年后,苏秦出关,感慨道:
“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认为,这本书上所说的内容,足以帮助他用来游说当今各国的君王。
《阴符经》之所以能被苏秦起到巨大的帮助,主要是其“顺时而动”的思想正好与纵横家游说天下的理念相吻合――只有找到天下大势的发展规律,找到诸侯之间利益点的所在,才能为自己争取到“顺势而动”的发展机遇。
关于苏秦入秦,《史记》和《战国策》的记载有所出入:《战国策》中,苏秦入秦是在研习《阴符经》之前,而在《史记》中,苏秦入秦则是在研习《阴符经》之后。
我认为,《战国策》的说法更为可信。如果苏秦是在研习《阴符经》之后才入秦,那么他的合纵计划就没有了任何意义――既然要六国抗秦,你再去秦国献计献策,岂不是自相矛盾?所以,苏秦应当是在入秦求职未果的情况下穷困潦倒的出关返乡,又被家里人奚落嘲弄,受了双重的刺激,然后才闭关研习《阴符经》,出关后直奔燕赵,开始为合纵奔走。
五、北上燕赵:转变求职的思维
就在苏秦闭关苦读期间,天下大势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是齐魏结盟,然后是“五国相王”,即魏国、齐国、宋国、韩国、中山国五个国家一起称王;就在中国各国纷纷称王的同时,秦国却是接连打了四次胜仗:第一战,夺取楚国房陵,逼得楚国迁都寿春;第二战,夺取韩国重镇宜阳,抢到了中原最大的铁山;第三战,夺取魏国控制的崤山地区,彻底巩固了函谷关天险;第四战,夺取赵国重镇晋阳,扎根河东。
此时的秦惠文君,已经不再是接见苏秦时那个“羽翼未丰,不可以高飞”的低调君主了,坚持变法让秦国继续强大,四次胜仗,规模虽然不大,但都是实实在在的夺地扩张,让中原各国一下子感受到了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
苏秦认为,当时的市场形势,就是秦国蒸蒸日上,其它企业相互兼并;秦国四面出击,其它企业只能联合起来加以对抗;没有一个企业能单独抵抗秦国的扩张。
但是,苏秦并没有盲目顺从《阴符经》“顺势而动”的宗旨――秦国正在崛起,帮助秦国一统天下正是“顺势而动”,而是选择了逆势而行――既然一个打不过,那就大家联手一起打!这就是合纵。
鬼谷子曾评判苏秦“暗夜举火”,总是能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出奇制胜。而苏秦没有再次选择秦国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名士有名士的气节,当年入秦不遇,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解开的死结。他要用合纵抗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让秦国君臣看看自己的真本事。
那么,首先从哪个国家做起呢?苏秦首先做了一番精确的市场分析:
周王室垂垂老矣,徒有其名;魏国是最早的霸主,可经历了几次大败后元气大伤,国力虽在,却没了当年的锐气;韩昭侯和申不害死后,韩国再度跌落到了二流战国,实力和声望都不够;楚国地处南方,国中权臣林立,政策经常在变,很难把握;齐国实力最强,人才最多,但是与秦国不接壤,没有切肤之痛;剩下的,就只有北方的燕国和赵国了。
苏秦决定先去赵国。
三晋之中,赵国武风最盛。三家分晋之前,赵氏便是晋军的中坚力量;分晋之后,赵国占据河北,不但与齐、燕、魏、韩、秦、中山等国相邻,而且还要面对草原胡族的侵扰,几乎年年都在打仗。赵国国力不如齐魏,却能在列强环伺之中不落下风,足见赵军战力和赵国的刚毅铁血之风。
可见,在市场中挑选合作伙伴的时候,也要对该企业的历史传统、竞争风格进行比较,只有那些既不怕恶战,又有敢于担当重任的企业,才能在联盟中起到中坚作用。
然而,苏秦的合纵抗秦大计并没有受到赵国的重视。不过苏秦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北上燕国,继续寻找机会。
燕国可以说是苏秦的最后机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苏秦非常有耐心的在燕国游历了一年多后。在这一年当中,苏秦结识了燕国的王后,并与其建立起了不寻常的关系(也有人说两人是情人关系)。在此后的岁月里,燕国王后很好的充当了燕文公与苏秦之间的桥梁。
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女性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她们有时能让你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对燕国的形势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成为燕国无人不晓的名士后,苏秦才在燕王后的帮助下前去拜见燕文公。苏秦还是采取老套路,一见面,先夸赞了一通燕国的疆域辽阔、物产丰饶、国力强盛,然后向燕文公提了一个问题:
“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史记·苏秦列传》)
意思是,举国上下安居乐业、没有战事,这样的处境,哪个国家能比得上燕国,大王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巧妙,一来引起了对方的好奇心,二来避免了当年在秦国时那种苦谏上书的不利处境。苏秦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燕文公显得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于是苏秦就开始替他解答了:燕国之所以能不受侵略,主要是因为有赵国在南面充当屏障。秦国与赵国开战,燕国就能在背后牵制他们,这就是燕国之所以不受侵略的原因。秦国攻打燕国,那是千里远征,即便取胜也难以守住攻占的土地,所以秦国不会对燕国构成实际的威胁;赵国攻打燕国,用不了几天就能杀到燕国都城。因此秦国攻打燕国是在千里之外;赵国攻打燕国却是在百里之内。所以,燕国如果与赵国结盟,就能让北方连成一体,自然能够高枕无忧。
苏秦的这番说辞,与先前跟秦惠文君的那番说辞相比,可以说有了天壤之别:
在秦国时,苏秦的出发点是“称帝”,也就是把目标定的很大,想用远景来打动对方。偏偏惠文君是个极为务实的人,所以就觉得苏秦夸夸其谈,不能重用。而今,苏秦的每一句话,都是设身处地替燕国着想,切中燕国的安全问题,燕国最害怕什么,他就说什么,每一句话都说到了燕文公的心坎里。
苏秦之所以能说出这样一番有见地的话,主要有四个原因:
其一,把握住了市场局势,对燕国最大的隐患洞若观火――对方有合纵的需要;
其二,在燕国游历一年,加深了苏秦对燕国的认识――对企业有充分的了解;
其三,通过燕国王后,事先给燕文公吹了枕边风――巧妙的利用了人情关系;
其四,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改进了谈判的技巧。
因此,听了苏秦的分析,燕文公心动了:
“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赵,南近齐,齐、赵?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史记·苏秦列传》)
他认可了苏秦的观点,但也开出了自己的条件:如果你真能用合纵之计让燕国远离战火,那么我就把整个国家托付给你。随后,燕文公又给了苏秦一大笔赞助费,并派了大批随从给他,苏秦也从此走上了合纵天下之路。
所以说,我们在面试和谈判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对对方公司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展示自己的见解与长处,方能打动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