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要守信,为官要有威信,不论你是自己当老板,还是一名企业的管理者,想要在一个地方做出成绩出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自己的信誉和威望。不论是借事立威还是打击对手,归根结底,都是一个“信”字。一个没有信誉的人,也许可以一时得势,但却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仁义礼智信,信字虽然排在五德之末,可它却是你在一个陌生而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保证。
一、一场辩论:抓住机会树立威信
四次谈话,卫鞅博得了秦孝公的认可,秦孝公也决定任用卫鞅,开始在秦国展开变法。但是,秦孝公也有自己的顾虑:
首先,卫鞅是外人,不是地地道道的老秦人,满朝上下对卫鞅还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一个外邦人士想要在秦国立足,除非你能拿出让人信服的东西。
其次,秦孝公本人对在秦国实施大刀阔斧的变法仍有疑虑,担心天下人会因此对自己议论纷纷。(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史记·商君列传》)
其三,秦孝公摸不准大臣们对变法的态度,没有大臣们的支持,变法也难以开展。
身为领导,既要了解下属的才能和性情,也要充分把握下属的想法和意见,而不能一意孤行的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而作为一名刚刚来到新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要适时的把握机会,让自己从一名打工者转型成独当一面的职业经理人。
为了让变法获得管理层的一致通过,也为了给卫鞅一个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秦孝公决定在朝会上举行一场大辩论。对于这场辩论,卫鞅已经准备了很久,他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扬名立万、确立自己在秦国朝堂威信的机会。
辩论主持人:秦孝公
正方辩手:卫鞅(客卿)
反方辩手:甘龙(上大夫)
杜挚(中大夫)
辩论一开始,卫鞅就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史记·商君列传》)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概括起来说,就是以下几条:
第一,行动要坚决,如果考虑太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就办不成大事。历史上因为多谋挂断而失败的人太多了,譬如后世的袁绍。
这句话是要坚定秦孝公变法的决心,要敢想敢做,做了之后才可能成功,不做永远不可能成功。
第二,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有独到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世人所不解和嘲笑。这不算什么,因为只有聪明的人才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想要成就大业,就不能与一般人共谋。
卫鞅很聪明,知道任何变革行为都离不开最高决策者的强力支持,如果连决策者本人都尚存疑虑,那么变革就无法彻底深入的进行。因此,他首先就要提升秦孝公的自信。
如果用一句广告语来概括,就是:不走寻常路。
第三,不能因循守旧,只要能够让国家富强,就不必考虑先前的礼制。
这句话相当关键,它指出了秦国变法的根本目的,那就是富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别的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抛弃的,革新的。
卫鞅说完,秦孝公只说了一个字:“善!”
一个“善”字,便是高度的认可。
这可急坏了在座的反方辩手。于是,反方首席辩手,上大夫甘龙站了出来,说:
“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史记·商君列传》)
这段话的意思跟卫鞅的观点截然相反:卫鞅主张“变”,只有变才能图强;而甘龙主张“顺”――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既有的民风和法度治理国家,教化百姓,就能事半功倍,使百姓安居乐业。
甘龙的话有没有道理?有。因为当时秦国刚从与魏国的血战中缓过一口气,正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一个企业,在面对改革的十字路口时,就会有人提出:企业已经病入膏肓了,需要的是慢慢调养,下猛药大刀阔斧的改革,只会加速死亡。然而此等论断,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充满了对改革的畏惧和侥幸心理,只会助长消极懈怠的情绪,而对改变现状没有根本性的帮助。
因此,对于甘龙的因循守旧论,卫鞅不屑一顾:
“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史记·商君列传》)
先是讽刺:这些都不过是世俗的说法。普通人安于现状,读书人死抱书本。你们这些人顶多也就当个奉公守法的良民,是没法去谈论改革的。
然后举例:夏商周三代礼制不同,却能称王天下;春秋五霸法制不一,也都能雄踞一方。
最后总结: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人被礼制约束。言下之意,就是我们要做前者,而不是被动的去做后者。
一番话下来,甘龙哑口无言。但不能就这样认输啊,于是,反方的第二号人物,中大夫杜挚也站了出来,说: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史记·商君列传》)
意思是: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沿用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也不会出现偏差。
杜挚的话要比甘龙实际很多,当中就涉及到了利益的问题――没有好处的事是不干的。实际上就是在质问卫鞅,你主张的这个变法,对秦国到底有多大的好处?如果没什么好处,不变也罢。
面对质疑,卫鞅没有慌乱,也没有跟着杜挚的思路去算经济账、民生账――变法还没有展开,哪有实际的证据可以证明变法的好处呢?所以卫鞅虚晃一枪,不纠缠于末节,反而举了两个反例: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首先开宗明义,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只要对国家有利,就无需沿用旧的法度。
其次举出实例:商汤和周武王不沿袭旧的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桀和纣王不改变旧的礼制而灭亡。
最后得出结论:因此,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
一番话,又把杜挚驳得哑口无言。
辩论进行到这里,卫鞅已经完全占据上风,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秦孝公还是那个字:“善。”
辩论结束,正方完胜。
随后,秦孝公便正式任命卫鞅为为左庶长(相当于丞相),总领秦国变法事宜。
从今人的角度来看,这场辩论不过是秦孝公使得一个政治手段,目的就是要给未来的改革执行者――卫鞅――树立起威信。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实际上,在这次朝会之前,卫鞅已经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根据秦国的实际情况,将秦国变法的法令总体拟定完毕。立法是一项宏大而繁琐的工作,如果没有事先准备,他也不可能在朝会结束后立刻颁布新法条例。
但是从拟定法令到正式颁布,当中还缺了两个条件:
第一,足以总揽变法的官职。卫鞅当时的官职是客卿,相当于顾问,也带有试用的意思;一个尚在试用期的顾问,是没有资格总揽变法的。
第二,个人的威信。威信不是想要就有的,而是要通过血与火的考验才能换来。这次朝会是秦孝公对卫鞅的一次考验,也是卫鞅树立自己威信的机会。
所以,当我们进入一家企业,并且通过才干获得上级赏识之后,千万不要以为从此就能一帆风顺大展拳脚了,你还没有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这是一段最危险的时期,在“一球成名”之前,请不要给别人把你看成是“亲信”、“马屁精”的机会。
以下几个步骤很重要:
一、挑选与自己投契的领导;
二、判断领导是否具备成大事的潜质;
三、用真才实学赢得领导的信赖;
四、小心翼翼的度过磨合期,不给旁人留下把柄;
五、知道领导在给自己机会(有时是你与领导一起设计的);
六、把握机会,“一球成名”。
秦孝公在给自己机会,卫鞅当然清楚,也出色的把握住了机会,因而成功的打击了反对者的嚣张气焰,初步确立了自己的威信。对秦国而言,这是变法改革派的胜利,变法从此成为秦国的基本国策;对卫鞅而言,这也是他步入职业生涯辉煌顶点的开始。
每个人在进入职场时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打拼与磨合期,期间或当马仔,或当炮灰,或成了领导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但有一点必须记住,那就是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更青睐于善于把握机会的人――把握住了,就能上位;摇身一变,让别人来当你的炮灰;把握不住,就始终只能在底层苦熬。
二、一根木头:巧获员工的信任
变法好不好,现在谁都不知道,光说没有用,关键在于如何取信于老百姓。老百姓是变法的根基,老百姓都不相信你,还谈何变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如何增强企业在员工当中的公信力。这可以说是卫鞅在实际变法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重大考验。
卫鞅上位了,变成了秦国的总经理,也有了充分的权力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与变法大计。
然而,一个人站得越高,身上的压力就越大,面对的困难也越多,还会遭到无休无止的质疑与攻击。
对于这些,卫鞅都有心理准备,而且他相信,秦孝公会是一个出色的老板。但是,在第一轮变法政令准备完毕后,卫鞅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在本章开始提到过的一个字――信。
我们在工作中也可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一个地方工作几年后,发现企业的实际状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很多当初许下的承诺也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兑现,我们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逐渐淡漠。
我们曾对3000名在职人士进行了一次一次企业内部信任度调查,其中38%的被调查者对企业的总体信任程度比较低;52%的人并不认同企业的政策与制度;39%的人对企业高层管理者持怀疑态度;50%的人认为直接上级不值得信任。试问这样的企业,还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吗?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信任度呢?有专家认为,应当从五个方面着手:
1.开诚布公的沟通,毫无保留地公开业绩情况,解释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奖惩制度,主动公布包括坏消息在内的企业动向,勇于承认管理层的失误。
2.寻求员工不信任企业的根源及原因,让员工知晓企业决策,以提高员工士气。
3.提供员工明确的工作目标及方向。管理层必须让员工知道做什么及怎么做,而不是过分依赖于员工的判断力,以免员工在犯错误后抱怨管理层没有向他们解释清楚他们应该做什么及如何完成,以及随之产生的不信任感。
4.让员工为其表现负责,淘汰不合格的员工,给努力工作者以及时的回报。
5.与员工分享福利,和每一个员工就工资、奖金、退休金等福利报酬进行沟通,让员工对企业有跟实际的信任感。
然而,在卫鞅所处的时代,行政机构组织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远不如现在这么完善,因此,面对难题,卫鞅想了一个十分简单,却极为有效的办法:
“……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史记·商君列传》)
卫鞅让人在国都栎阳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且放出话去,有谁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奖励给他十金。
十金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把一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能发财,尤其在相对贫穷的秦国,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尤其是耿直木讷的秦国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越想越觉得奇怪,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搬木头。
几天下来,这根矗立在南门的木头已然成了全城关注的焦点:老百姓闹不明白官府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担心官府出尔反尔空欢喜一场,反对变法的大臣都等着看卫鞅出洋相,只有秦孝公相信,卫鞅一定有办法化尴尬为神奇,顺利化解困局。
果然,过了几天,卫鞅又让人贴出告示,说是谁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官府就奖励给他五十金!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五十金的奖赏一经传开,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那人壮着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搬完之后,卫鞅二话不说,立刻把五十金送到了那人手中,众人一片哗然,纷纷对官府竖起了大拇指。
毛泽东早年看到这个故事时就曾感慨: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可见,移动一根木头并非难事,关键是借此树立起来的威信。此事一经传开,秦国上下对卫鞅,对官府,对秦国新法的信任度都空前的提升,新法也得以在全国顺利推行。
卫鞅只用了五十金,就换来了秦国上下对新法的认同感;同样,我们在管理企业和团队的时候,也要想尽办法提升员工的信任度,只有深得员工信赖的企业,才能团结一心,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一次裁决:要敢于亮出铁腕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最大的功绩,就在于为偏远落后的秦国确立了一套当时最先进、最为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体制,其改革的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不但使秦国迅速富强,更是确立了“公平执法”的法治理念,对后世影响极大。
不过,有观点认为,卫鞅推行的这一系列变法措施,实际上的秦国“暴政”的起源于开端,证据也是《史记·秦本纪》当中的一句话:
“卒用鞅法,百姓苦之;”
就是说,商鞅变法刚刚推行时,秦国百姓不堪其苦。让老百姓受苦的法令,那无疑就是严刑峻法、苛政暴政了。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这句话后面还有半句:
“居三年,百姓便之。”
居三年,就是实施了三年;便,就是便捷,好使。连起来读,就是新法推行三年后,秦国的老百姓都觉得用起来公平、方便,非常好使。
打个比方说,秦国的老百姓,原本就像是一群自由散漫的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下课只知道打架,既不做作业,也不复习功课,整个班的成绩在学校里位列倒数。后来来了一个极为严厉的班主任,把那些不好好学习的人一律罚去打扫卫生,提拔学习成绩突出的人当班干部;一边禁止私下打架,一边鼓励参加体育比赛为班级争光。刚开始的时候,那些散漫惯了的学生自然苦不堪言;可半个学期下来,班里大部分人的成绩提高了,班级在学校里取得了很多荣誉,凝聚力也增强了,学生们自然会觉得这套制度好。
可见,任何管理制度的推行,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换来最终的认可与接纳。
然而,就在新法在秦国如火如荼的推行之时,秦国发生了一件大案。这件案子的被告,正是秦国的太子,嬴驷,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至于太子犯了什么罪,《史记》没有明确记载,可是从后来对嬴驷两位老师的处罚中可以推测,嬴驷应当是犯了杀人之类的大罪。
得悉太子犯法的消息后,卫鞅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史记·商君列传》)
就是说,法律贯彻不力,一定是从当权者开始的。这就应了一句老话:
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
卫鞅既是新法的推动者,也是法律的捍卫者。那么,现在国君的儿子犯法了,身为执法者的卫鞅,到底敢不敢不畏权贵,秉公处理呢?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总经理,当你发现董事长的儿子挪用公款时,你又会如何处置?
这个时候,卫鞅表现出了一名执法者应有的铁面无私,他决定将太子绳之以法。但秦孝公只有这么一个成年的儿子,如果把嬴驷杀了,秦国就会没了储君,这在当时是不能接受的。
既然不能对太子用刑,那就处罚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公子虔是秦孝公的哥哥,在军中威望极高,也是秦国王族势力的代言人;公孙贾精明干练,长于政务。两人一文一武,都是秦国中生代大臣中的佼佼者,也是秦孝公为太子挑选的左膀右臂。
而今,为了维护新法,卫鞅不得不对这两个人开刀了。最终的裁决是:
公子虔:劓(yi)刑,就是割鼻子;
公孙贾:黥(qing)刑,就是在脸上刺字;
行刑完毕,举国肃然:
“……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惩处权贵,维护新法,卫鞅铁面无私的形象被彻底树立起来,秦人也真正镇服于新法的威力。然而正是这次铁面无私的执法,给卫鞅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先来看涉案人士:
嬴驷:秦国太子,储君,未来的国君;
嬴虔:王族公子,前任秦国上将军,变法初期最坚定的支持者;
公孙贾:中生代官员,曾任长史,不支持变法,也不反对变法;
也就是说,卫鞅处罚的,一个是支持变法的王族大臣,一个是占朝中大多数的中间派。
公子虔受刑之后,深感奇耻大辱,立刻辞官隐退,卫鞅失去了军方最坚定的支持;公孙贾受刑后被流放,中间派也深深忌惮于卫鞅的无情――像公孙贾这般勤于做事,谨小慎微的人都落得如此下场,试问谁还能对卫鞅生出几分亲近感来?
假如你是企业的总经理,为了维护企业的纪律,把支持者和需要紧密团结的中层干部给处理了,那就等于把自己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现在的领导总有退休的一天,你如果在现任领导卸任之前离开那还好说,现任领导走得比你早,接掌企业大权的又是你得罪过的人,那么你的铁面无私,无疑是在自断后路、自掘坟墓。
然而,卫鞅顾不得这些,即便他也怀疑太子杀人事件本身就是变法反对派(太师甘龙、太庙令杜挚等人)设计的陷阱,也怀疑这是权贵和反对派对新法执行力度的一次试探,他也要义无反顾的跳进去:
因为每一个执法者,实际上也是殉道者,他们捍卫的,是法律的尊严,是法律的公平,是变革的威信与权威;任何敢于挑战变革权威的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四、一头老枭:不要低估任何对手
我们还有一个疑问,在这件案子的处理上,身为一国之君、太子之父的秦孝公,为什么自始至终没有站出来说一句话呢?要知道,作为最高领导人,秦孝公只需一道特赦令,就能救下嬴驷、嬴虔、公孙贾等人,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
其一,维护新法。一旦法外开恩,就会破坏新法面前人人平等的执法原则,从今往后,王族权贵就会以此为借口,逍遥法外;
其二,警告权贵。王族权贵知法犯法现象在秦国屡见不鲜,秦孝公也有意借卫鞅之手对他们加以警告;
其三,维护卫鞅。卫鞅是他的代言人,卫鞅唱黑脸,秦孝公唱红脸,秦孝公是卫鞅的后盾,当然不可以在卫鞅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去拆台。否则,新法和卫鞅的威信都会毁于一旦。
因此,尽管知道卫鞅会秉公处理,知道秦国新法的残酷,秦孝公还是选择了沉默――一切按法度处置,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从整个案件发生处置的经过来看,这决不仅仅是一次偶然的太子犯法事件。那么,谁是其间的受益者,谁又是受害者呢?
受益者有三个:
其一,秦国新法:毫无疑问,卫鞅的做法,彻底维护了秦国新法尊严与威信,让老百姓都知道新法是公平的,值得信赖的;
其二,秦孝公:恶人由卫鞅来做,秦孝公便不用背上刻薄寡恩的骂名;同时,秦孝公还借此机会狠狠警告了心存侥幸的王族权贵,痛心疾首的出来收拾残局;
其三,反对派:卫鞅得罪的是太子、军方、中间派,孤立的是革新派,只有设计阴谋的反对派毫发未损,反而能借此暗中争取更多“寒心”的大臣,可谓一石数鸟。
受害者有四个:
其一,嬴虔:自觉受辱,再不见人,秦军失去一员猛将,新法失去最坚定的支持者;
其二,公孙贾:作为一个勤勉做事的能臣,公孙贾从此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变成了一个脸上刺字的刑徒,最后成为卫鞅的死敌;
其三,嬴驷:死罪虽免,但也被秦孝公以历练之名流放,尝尽世间疾苦;当然,这对嬴驷来说不是坏事,嬴驷能成为一代明君,与少年时候的磨练是分不开的;
其四,卫鞅:得罪三方,孤臣一个,再无退路。
由此可见,设计这次太子犯法事件的幕后黑手,绝对是一个精通权谋、通晓人性的高手:
首先利用了民众对新法的不满(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史记·商君列传》),来制造社会气氛和舆论压力;然后激化了少年嬴驷的情绪,也许是出于义愤,也许是出于冲动,总之,太子杀人了;还算准了卫鞅会如何处置――不惩罚,则落下有法不依的口实,惩罚,那就是自断臂膀、自断生路;同时,还将自己置于事外,冷眼旁观、调度一切……其心思不是一般的缜密,手段不是一般的老辣。
《史记》没有写谁是主谋,但是从卫鞅最后的结局推断,此案的主谋,正是在卫鞅执政期间蛰伏不出的――太师甘龙!
真是老辣的对手,往往不会公开的来反对你,他们做事的才能或许不如你,但是他们却拥有广泛的人脉和顽强的生命力。他们会在你不注意的地方设下十面埋伏,用无形的刀来刺伤你,用无形的手来影响局面。如果放松了对这类人的警惕,改革就会倍加艰辛。
从这次事件中,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
其一,如果你是老板,如果你有雄心也有决心要让企业的改革之路继续走下去,那么就请站在你最大的炮灰――职业经理人的身后,义无反顾的支持他,即便沉默,也不要拆台。一旦炮灰毁了,接下来,敌人的炮火就会打到你身上,之前所做的一切也将付之东流。
其二,如果你是炮灰,请不要介意炮灰的身份。你是炮灰,也是企业的主心骨,你要有直面风浪挑战的勇气,要有痛下狠心的决断,要有义无反顾孤身血战的气魄……因为你要坚持的,是企业的改革大计。在宏伟目标的面前,一切阴谋权术都会变得渺小。
其三,如果你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请务必警惕那些暂时失势的反对派,因为他们的隐忍和潜伏,是为了东山再起。
在卫鞅身上,我们看到了“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浩然正气与大无畏精神。
易中天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家献出的是杀人的刀。”
这把刀,一边帮君主杀人,一边也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