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2000000003

第3章 民间服饰款式的传统性

民间服饰从着装到配饰,都蕴藏着中华服饰文化的灵魂。民间服饰是从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派生出来的精髓,中国各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民间服饰都有着共同的渊源,但又各具特色。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冠服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各朝各代都有“冠服制度”,但这些“制度”都是承上启下,有继承,也有观念上的改变和新的发展。“冠服制度”除去适合封建王朝的统治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完美”。从“上衣下裳”到各种服饰品、发型、首饰、用料、穿着方式等都有完整的规定,各朝各代都力求有一套“完美”的服饰制度。这些制度对于民间的服饰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有很多材料、色彩民间是禁用的,但在民间也有一套完美的着装配饰的风俗习惯。

(1)民间服饰款式的完美性

传统的民间服饰与民间风俗密切相关。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宫廷服饰制度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民间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即使是现代出版的多种中国服饰史,也是以宫廷服饰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民间服饰的“完美性”方面也或多或少的带有宫廷服饰影响。所谓完美也是完整的意思。中国的传统审美习惯,始终贯穿着“圆满”、“团圆”、“统一”的思想。民间对戏剧要求要大团圆的结局;民居要求错落有序,方方正正;民间年画要求构图饱满等等。民间服饰的完美性也是从完整无缺的观念出发,使得人在着装中得到“完美”的享受。

服饰的完美性首先表现在配套完美。民间服饰穿着从头到脚都有一定规范,什么配什么是不能错的。穿着配套的程序有一定之规,要求服装与各种服饰品要和谐,如:色彩的和谐、款式的和谐、鞋帽的和谐、首饰的和谐等。多样统一也是完美要求的重要传统,民间服饰的多样化都是从实用出发形成的,从头上的帽、首饰、耳套、围巾、云肩、带、扣、包袱、荷包、扇子等一直到脚上的鞋、袜,真是花样百出。但这么多东西集于一身,不能给人乱七八糟的感觉,这就要依靠多样统一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少数民族的穿着打扮,各族有各族的穿衣程序,从服饰上很快就能分辨出其特色。每个民族所穿的服饰差别很大,但都离不开服饰的配套完美。

民间服饰的完美性还表现在穿衣习惯的完美,如:穿着的场合、穿着的季节、穿着的风俗等等。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服饰,是民族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化、地方化的特征之一。穿衣的完美也是表现地方特色、具有自己地区的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这些独特的风格与地方和民族的禁忌有很大的关系,如:满族民间忌讳穿狗皮做的衣服,忌戴狗皮帽子,如果违反这个禁忌,穿衣就是不完美的。又如:旧时,在庄重的场合不能穿着“亮纱”做的服装,所谓:“夏不得服亮纱,恶其见肤也,以实地纱代之,致敬也。”这种风俗是穿衣完美性的规范。由于旧中国长时间在封建社会统治之下,封建礼教严格要求穿衣不能裸露身体。因此,用服装把身体各部位遮盖得严严实实,这是民间服饰完美性的一大特色。现代的民间服装已经打破常规,尤其是在城市里夏天的服装款式可以裸露胸、臂、腿,甚至连肚皮也可以露出来了。但在有些地方或农村,仍保持着原来穿衣的“完美性”。服饰不整也是穿衣不完美的表现,如有些地方的民间服饰,必须服装和帽子齐备,非常重视戴帽子的习惯,以不戴帽子“露顶”为耻,这也是服饰不完美的表现。还有的少数民族,即使是在家睡觉时,也不能脱下裙子惟恐服饰不整、服饰不完美而冒犯了神灵。总之,服饰的完美性是民间服饰中重要的规范,怎样穿衣才算是完美的,要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

(2)民间服饰款式的程序性

民间服饰的款式有一定的程序,所谓“程序性”就是传统延续下来的穿着规矩。如:长者幼者有序、师傅徒弟之分、主人仆人分明、男性女性有别、场合环境区分等。这些从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是不能错的。传统的中国家庭多以长辈为核心,晚辈都要服从家长的意志,个人作为家庭的一员,必须接受家庭、家族共同的事业、价值观、伦理观等。在服饰穿戴上更要有家庭的观念,从出生到成年在穿戴上都有一定的讲究。现代社会虽然没有过去那种繁琐的诞生礼仪、满月礼、百岁礼、成年礼等,但这种文化过程却在人的一生中留下了印痕。服饰穿戴也随着这种文化过程在民间发扬光大,形成了一定的穿衣程序。如:男女之分是自古传下来的习俗,不仅仅在穿戴上要有区别,就连“发型”也表现了不同的身份、地位。女子在出嫁前后发型也不一样,从发型上可以看出是姑娘或媳妇。古代以“襁褓乃小儿之衣,弁髦亦小儿之饰”。所谓“童子垂髦如冠”,这说明儿童与成人的穿戴是有区别的。又如穿戴场合也是重要的,其程序性更是严格,婚嫁、丧事、庆典、休闲、庄严等场合都要适合其程序性。穿衣的程序性还表现在职业上的需要,工人与农民的穿衣有一定的区别,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穿着也有不同之处。其实这些区别主要是由经济地位引起的,例如旧时男子穿的大褂,各阶层的人穿着程序都是一样的,但由于材料不同就显得有高低贵贱之分。一件长大褂或短上衣,可以用多种面料制作,高档的锦缎、丝绸、毛皮、毛料制作;次一点的哔叽、阴丹士林布、普通的棉布等或更差一点的面料都可以制作。

民间服装的穿着程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除去需要讲究穿着的场合、环境、礼节的需要之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休闲有选择地进行配套穿着。旧时,穿长衫要系腰带,属于休闲状态也可以不系腰带。又如中国的传统服饰“比甲”,是一种属于妇女穿的长马甲,无袖、无领,衣长过膝。汉族妇女把“比甲”穿在“袄裙”之外;满族妇女把“比甲”穿在旗袍之外。虽然穿着程序是一样的,由于旗袍和“袄裙”款式不一样,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两种着装风采。中国传统的云肩其穿法也是五花八门,古代的云肩多为舞女、仪卫穿着,《元史?舆服志》说:“云肩,制如四垂云,青绿黄罗五色,嵌金为之。”清代以后仍有穿用云肩的,江南妇女由于低髻,头发垂肩,用绒丝线仿照云肩的样式,编成“小云肩”,防止衣服被头发污染。无论云肩的大小、形式、色彩如何,其穿戴的程序是不能变的。现代的服饰用“云肩”的已经不多了,但在现代民间服饰的款式中,连衣裙仍有运用“云肩”进行设计的。

(3)民间服饰款式的主体性

民间服饰款式的主体性,是民间服装配饰的重要环节。古时妇女穿衣配套是很讲究的,如主体是黄色的长衫,要配淡黄色的披肩、穿蓝色的比甲。所有配套服饰都要围绕着黄色长衫。又如:穿黑色的齐膝长衣,要配浅蓝色的裙子、灰色的马甲、红色的腰带,所有的配饰都围绕着黑色的上衣。如果配饰以上衣下裙为主体,那么其他配饰都要围绕主体进行配套,如发型、首饰、鞋、披肩、带等都要符合套裙的样式、款型。有很多图案装饰也是按照服装的款式进行设计,成为适合形款式,民间的蓝印花布、儿童帽子、绣花鞋、围嘴等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服饰配套的主体性与一个人的职业、身份、地位很有关系,一个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梳什么样的发型、戴什么样的帽子,都有一定之规。这些所谓的“规范”在老百姓中,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行得通,但是对民间服饰是有影响的。旧时,汉族有很多行业的劳动人民、小商小贩,他们所从事的行当不同,穿衣的主体也不一样。明明是一种微利的买卖,但在穿衣上可一点也不能马虎,如卖食品一类的小商贩,必须穿得干净利落。老北京卖豌豆糕的、卖凉粉的、卖槟榔的、卖糖葫芦的等,所穿的服装多是长袍,腰系布带,前襟掖在带上。卖花儿的、卖鞋样儿的,多为妇女,一般的是穿长过膝盖的上衣。其他的劳动人民如:叫卖的、吹糖人的、剃头的都是短打扮。赶脚的、拉洋车的都是上身穿马甲。卖什么吆喝什么,卖什么穿什么衣服,这是由所从事的行当决定了穿衣的主体性。

民间服饰的主体是服装,服装的款式决定服饰品的款式、质地和配套方法。例如:“套帽”是流行于天津地区的一种帽子,一般是社会地位比较低、又经常在外谋生的中年男子戴的帽子。这种帽子没有顶,在齐额头有一“软圈”,可以套在头上,从鬓角开始,有左、右、后三大片连缀到肩膀。戴这种帽子时,先要在头上戴一顶瓜皮帽,然后再把“套帽”套上去。这种帽子,只有短装是主体才合适,如果穿长大褂和高档的服装是不能戴这种帽子的。

中国各民族民间服饰,衣和帽子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民族、民间的风俗习惯,也是生产、生活、劳动和气候的需要。寒冷地带的民间服饰与南方有明显的差别,如:朝鲜族的男子穿齐腰的上衣,再穿一件深色的马甲,下穿肥大的裤子,系腿带,头戴礼帽,衣帽配合恰好,给人一种洒脱、自然大方、不拘束的感觉。满族女子的衣帽配合更有特色。一般穿宽松的长袍,外套齐腰的马甲,袖口、底襟、开衩等地方镶着宽宽的边。发型是“二把头”,戴“大拉翅”,从上到下配套严谨,风度翩翩。鄂伦春人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民族,多以皮袍为主要服装,男子常常以完整的狍子头制作成帽子,与皮袍的配合相得益彰。又如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在穿衣戴帽的配合上都非常讲究。汉族的民间服饰,衣与帽的互相配合也很有意味,各地区的风俗不同,所戴的帽子样式也不一样。劳动人民的衣着,主要以中式短衣为主,中式短衣俗称“小褂”,多为白色或黑色,与各种帽子的式样和色彩都能协调一致。如:绍兴的黑色呢帽配中式短衣,显得风味十足;白色的毛巾缠头,配白色的“小褂”,使人感到朴实、可亲;圆形的毡帽,配中式黑棉袄,乡土味十足;白色凉盔配中山服,中西合璧也很恰当。衣帽配合也是穿衣的重要的程序。

服装与服饰配饰的关系,有主有次,但是其关系是互相制约的。坎肩和上衣的配合长短肥瘦要合适;帽和衣服配合要恰如其分;裙和衣服的配合要取长补短;内衣与外衣的配合要“互为补缺”;服装材料的运用要因材而制、就地取材,不设虚饰。因此,民间服饰的款式充分地表现了淳朴与艳丽相结合、感情与风俗相结合、单纯与情调相结合、多样与和谐相结合等特点。

民间服饰配套穿着,讲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配套各部分的长处,掩饰短处,这就是扬长避短。有突出的部位,其他部位就起衬托作用,总之都是以表现人体美为目的。黎族妇女多穿短裙,上配长度至腰的长袖上衣,上下配合舒适、单纯。汉族女子衣裙配合也是多种多样,旧时多是穿齐膝长衣,配长裙,裙带长及地,上下色彩冷暖对比,在视觉上给人以轻重、浓淡适当。近代裙和袄的配合有了很多变化,长裙短袄流行了很长时间,长裙可长及脚面,上衣是七分袖,袖口宽大,圆下摆,右开襟。辛亥革命后,女学生时兴穿圆下摆的上衣,黑色的裙子,裙长至膝,去掉了繁琐的装饰,别有一番风姿。

中式内衣和外衣的配合也是互为补缺。中式内衣俗称“小褂”,也可以当作外衣穿着。外穿长袍大褂或短外衣,内穿白色小褂,外衣一般是比较单调的颜色,如蓝色、黑色、棕色等。小褂的袖口从外衣的袖口挽出,在单调的外衣袖口上露出一截白色的袖口,深色与浅色对比,缓和了外衣单调的局面,像是现代穿西服要把衬衫领子和白色袖口露在外面一样。在民间服饰配套中,常常用一些很简单的服饰小品,对整个的穿着进行补缺。如:荷包、香袋、扇套、头巾、腰带、披肩等,在关键部位进行装饰,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实际上这些小的服饰品,附加在服装上,也能表现出民间服饰特有的风采。

(4)民间服饰的性别区分

性别的区分在自然界是很自然的事情,植物、动物都有雌雄之分,人也有男女之分。从外形到内里都有很大的区别,雄狮有一头美丽的长毛,雄象有一双长长的象牙……总之自然界中凡是雄性的都是很漂亮的,雌性只有比较简单的、平常的相貌。人与动、植物不一样,自从男人统治了社会以后,女人只能服从男人的制约。早期的服饰不一定在男女的性别上有多大的区别,男性也一样要打扮,在某些方面可能还要超过女性。在原始社会里,男性常常用很美丽的羽毛装扮自己,而女性则是很简单地装饰一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男尊女卑的观念成为两性之间不平等的原则。服饰也开始步入男尊女卑的误区,历史各朝代都有“冠服制度”,对女人穿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中国自古以来,就把人体看作洪水猛兽一般,对于女人体更是严格要求,不能随便露出任何部位。隋、唐时期女子曾流行袒胸露臂,但到了宋朝对女性的要求就不一样了,真是从上到下都要“裹”得严严实实,女性服饰与男性服饰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民间服饰中性别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女性服饰的装饰性明显地超过男性。男性的装扮以表现阳刚之气为主要目标,女性则要表现柔媚。尤其是男子成为统治者,女人成为男人的附属,女人穿什么服装要由男人说了算。男人要欣赏“三寸金莲”,女人只好忍气吞声。皇帝在宫廷的权威使他成为“龙”的专用者,皇后成为“凤”的专用者,凤的装饰性要比龙的装饰性更强些。其实在民间早已经突破了这种封建王朝的规定。贵州的台江就有很多刺绣作品把龙进行了多种变化,如飞龙、双身龙、水龙、牛角龙、蚕龙、鱼龙、蜈蚣龙等。这种装饰说明在民间已经深入人心。裙子成为女子的专用服饰,袍也从男女通用演变成男女有别,男女服饰的差别性就更强了。

民间服饰中的女性服饰在装饰方面逐渐超过男性服饰。自从裙子成为女性专用服饰之后,各民族都在裙子的装饰上日新月异。从汉族的裙子就可以看出女性服饰与男性服饰的区别。唐代的裙子长及脚面,裙幅越多越好,在民间还有一种“间色”裙。裙的式样很多,在装饰方面以刺绣、手绘等为主要方法,并有“绣带”下垂,裙的长度拖地有10-15厘米之多。裙的质地、颜色、款式及用途的不同,又分长裙、短裙、练裙、裙、画裙、石榴裙、郁金裙、舞裙、旋裙等。民间的习俗,凡是喜庆的活动,妇女都要穿红裙子,表示吉利。

旗袍在民间普及以后,也是女性的主要服饰之一。旗袍的普及更突出地表现了女性与男性的区别,因为旗袍的改良使女性的曲线美更是多彩多姿。旗袍在民间流行的时间很长,因为改良后的旗袍非常适合家庭制作。只要稍加学习,就可以掌握裁剪方法,而且什么样的布料都可以制作旗袍。有钱人家可以请专门的裁缝上门制作,或到专门作旗袍的裁缝店量身制作,料子也可能是很高级的绫、罗、绸、缎之类。穷苦人家只能是自己裁剪制作,料子也只能用一些所谓的竹布或阴丹士林布之类。在装饰上也很简单,在胸前绣上一朵小花,或是用蓝印花布的料子。旗袍是上下连衣,还有一种上衣下裙也是女性化的标志,比单纯的旗袍装饰起来更自由。女性化的上衣多种多样,在装饰上与裙子上下呼应,构成了非常美的女性服饰。

从少数民族的裙子看更是妙趣横生。以“筒裙”为例,是很多民族都穿的服饰,虽然筒裙是以少数民族为主,后来汉、满、回等民族也都有穿筒裙的。“筒裙”又叫做“统裙”、“桶裙”,是傣族、佤族、德昂族、景颇族等女子穿的传统服饰。主要流行在云南、海南等省。筒裙的款式,其形状像是圆形水桶一样,因此叫做筒裙(桶裙)。如云南傣族妇女,善于表现自己的修长身材,于是在服饰配套上突出长裙。长裙是细长的筒裙,长至脚面,上身的衣服只到腰部,有长袖和短袖之分,露出了细细的腰。这是上衣让位于下装,更使少女苗条的身材修长,使人感到婷婷玉立。长筒裙与短上衣,配合恰如其分,单纯、简洁、潇洒。筒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古的时候,明朝人李思聪著《百夷传》中说:女子“身穿窄袖白布衫,皂布桶裙”,“贵者以锦绣为桶裙,其制作甚陋。”筒裙可长可短,长可达1米,直拖脚面,短约0.7米,只及膝盖。在民间制作筒裙时,先织成有各种各样图案纹样的方形土布,经过裁剪以后,缀连两边即成。筒裙的装饰各地的风格不同,有从腰至裙边织满了花纹,也有抽象的几何线条、动物纹样、花卉纹样。比较讲究的还要在花纹间镶上金箔、银箔、云母片、亮片、羽毛等。现代桶裙可与西服配套,裙长至膝,裙后开叉,与民间的筒裙已经完全不同了。

同类推荐
  • 苏北里

    苏北里

    苏北人为讨生活背井离乡,来到上海聚集苏州河畔形成上海著名的棚户区
  •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明白点心理学

    明白点心理学

    生活就是与人打交道,明白点简单心理学,让我们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陌生人、各类突发事件。如果你愿意花一些时间来看看本书里的故事和内容,你会发现这些正是你所需要的。当你试着通过本书的方法去了解别人、去解决难题时,就会发现“天赋”其实是人人都有的。
  • 如果有重来

    如果有重来

    随便写写,人生总是有梦想的,有些实现了,有些未能实现。一直希望平平淡淡,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能重活,你想做什么?
  • 经济大清

    经济大清

    这一年,美洲土著经受着残忍的掠夺,大清沉醉在康熙盛世中,俄国的彼得大帝东征西讨,英国光荣革命峥嵘初现!这一年,一个累死在工作中的小审计员穿越到了大清皇子——胤祚的身上。一片小小的蝴蝶翅膀能否吹动大清的资本主义战舰扬帆起航?朱三太子打算反清复明?胤祚说:“推翻大清可以,但只能采用君主立宪制。”沙俄要犯我边境?胤祚说:“给它经济制裁,把他们制裁回原始社会去!”朝鲜吕宋日本等藩国怎么办?胤祚说:“能统一的统一,不能统一的就用经济结构统一!”有人问胤祚:“你最崇敬的人是谁?”胤祚说:“老罗斯柴尔德、卡内基、洛克菲勒……哦,不好意思。忘了他们都没出生……那现在看来只好崇拜我自己了!”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再见这个季节

    再见这个季节

    青梅竹马什么的最有爱了,但是错别五年的青梅和竹马还会像原来一样想亲想爱吗?时间是治疗一切的最好东西同时也是忘记一切的好东西。陌璟然的世界里一直有一个叫季潇沫的女孩子。不那么温柔却是很贴心,不那么可爱却是很让他着迷,所以这么好的女孩应该早早抓在手中。季潇沫的世界一直是……。“陌璟然你干嘛一直跟着我。”“因为你一回头就能看见我呀!沫沫。”“陌璟然你怎会在这里,你不是走了吗?”“沫沫还在这里我要走去哪里了?”“陌璟然我真傻,你骂我吧!”“沫沫有什么错了?走吧!”“陌璟然你还会回来吗?”“有沫沫的地方才是我的家不是吗?”“你是谁呀!我见过你吗?”“沫沫你说我是谁。”“呃?我应该记得吗?”
  • 希灵帝国同人加吧文

    希灵帝国同人加吧文

    还在为找不全精品而担心吗?丢掉节操,轻装上阵!爆笑欢乐,严肃认真尽在希灵帝国吧。
  • MCTEAGUE

    MCTEAG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限入侵

    无限入侵

    膨胀的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究竟是主神创建了人类,还是人类造就了主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唱出我们的沉默

    唱出我们的沉默

    成长的真理是—— 自我教育。是的,你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接受教育,惟因如此,我要让你们现在就记住这个真理: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且不说今天的教育体制有诸多弊端,不论体制之优劣,你们都不可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你们要自己做这个过程的主人,这便是自我教育的涵义。放弃做这个主人,任凭成长受外界的因素支配,是对成长的真理的背离。
  • 佛魔杂谈

    佛魔杂谈

    【成佛?成魔?】一念地狱,一念天堂,成魔成佛只是一念之间。一条路,一直走下去,就是魔;知道停下来,思考,修正,就是佛。冲动是魔,理智是佛。倘若,不顾一切的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便是心魔作祟。若是途中觉醒,大彻大悟,不妨回头是岸,立地成佛。所谓魔道,所谓佛道。佛魔之区别只在于魔有魔道,佛有佛道!
  • 傲娇公主遇上冷漠王子

    傲娇公主遇上冷漠王子

    “薰儿,我好爱你!”“有多爱?”“我愿意牺牲我……”男子未说完,一只洁白无暇的手便贴在他唇瓣上,“我不准你乱说。”未遇上她之前,他冷漠无情,杀人无数。未与他邂逅之前,她冰冷傲娇,没有心。但,一旦相遇,擦出火花,私定终身。他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她说:“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在她面前,男子的形象全无,化为宠妻狂魔。在他面前,女子的高冷全无,撒撒娇家常便饭。命中注定,他爱她亦或是她爱他。二人携手,不愿登上万人瞩目的高峰,而是做个默默无闻,恩恩爱爱的普通夫妻。【已完结?】【全文免费?】【男女主强强联手?】【请勿转载?】
  • 重回大一当作家

    重回大一当作家

    都市大龄未婚女,碌碌无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睡梦中回到大一,没有金手指,也意气风发,努力活出自我。当个网文大作家,出出书,写写歌,挣挣钱,让家人轻松快乐。和死党亲亲密密,不再孤独。偶尔引发网络风暴,不经意当当校园风云人物。不一样的开始,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