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海说,在王家岭,他抬了活人抬死人,一颗心天天在泣血。每一名山西作家小分队成员,心同此感。
作家们和矿工们还有家属们,已在此书中诉说了许多,接下来我仍然有话要讲。
读者们有所不知,在长达60年的岁月里,山西一省竟然生产了106亿吨优质煤炭,其中有73亿吨运往全国各地,送给全国人民烧了用了,发展了建设了。有句话形容晋煤的功劳,说“烧热华北寒冬的炕,点亮全国一半的灯”,并非夸张。山西一省外调的煤,占各省调煤总量的70%以上。
光说一条从大同通往秦皇岛的铁路专线吧。它叫大秦铁路,你随时可见运煤专列日夜奔驰其上。这种列车,长度达到2600米,摆在那里超过五里地。由四个顶级火车头连推带拉,一车可载两万吨煤。装煤卸煤不须停车,全是自动化。装满一节60吨以上的车皮只需29秒钟。这条晋煤外运专线,年运煤量4亿吨,要为全国4大电网、5大发电公司、10大钢铁公司、368家发电厂和6000多家工矿企业保证生产用煤。这条大秦线,它上接山西煤炭基地,下头辐射15个国家和地区,26个省、市、自治区,涉及人口多达半数以上中国人。目前,另一条通往青岛的煤运专线又在筹策之中,全长1200公里。它将和大秦铁路一起,每年外运晋煤达到10亿吨。
一方面,大秦铁路早在2007年就创造了单条铁路年运量的世界纪录。另一方面,我们的故乡,在太行在吕梁,大地难以绿起来,人民难以富起来。满目疮痍,公害严重,煤矿太多,破坏深广,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要说好,山西真好,过去哪里这么糟?
要说苦,山西真苦,如今总也富不成。
煤价连着千家万户的电费,不敢涨,所以山西人总是得不着大钱。
矿难频仍,谴责不断,山西人还要强咽委屈,忍着,听着。山西人自己哪里用得了这么多煤呢?
挖这么多煤,都是为了国家富强。山西坑口煤价每吨420元,运到秦皇岛就涨到800元乃至1000元,好处归了国家,山西人也得不着。
谁若再谴责山西人,便要问他一句,你耐得了严寒、熬得住黑暗吗?
反过来,山西人还有话要说:咱村有煤,咱村人凭什么不能挖?
山西人从汉代就开始挖煤,一挖挖了两千年。在民间神话中,说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即已开采和使用了煤炭,甚至说具体地点便是今日山西平定县东浮山;山西古代谚语“木头不着石头着”,说的就是发现煤炭,利用煤炭。恩格斯撰写《自然辩证法》指出,“关于人类对自然界第一个伟大胜利的愉快回忆,还半意识地继续存在于流行的迷信中,存在于世界上最有教养的民族的异教神话的传说中”,又说“人们只是在学会了摩擦取火以后,才第一次使某种无生命的自然力替自己服务”。中华民族从发祥到中兴,与晋人采煤、冶炼密不可分,历朝历代均有记载。宋元时期以山西为主力,采煤业已经称雄世界。国家对煤铁实行官卖政策,实力大增;明嘉靖翰林学士陆深,记述山西所见,说“朝而往暮而来,奔走于窑冶者十有八九焉”!可见山西煤铁业在明代已经形成巨大的劳务市场。近现代以来,有外国探秘者惊呼:“上帝太不公平了,把下个世纪的太阳留给了中国山西!”确实,山西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极其丰厚,如以山西人口3000万计算,人均煤炭资源竟然达到了24000吨,是全世界人均煤储的10倍还多。
可叹到了大清晚期,朝廷腐朽,国门洞开。而晋煤如乌金似宝贝,先有英国人染指掠夺,后有意大利联合上阵。1897年,英意针对山西勾结成立“福公司”,直奔娘子关。这时候出了三大汉奸助纣为虐,一是朝廷驻英参赞马建忠,从高层大开方便之门,二是奸商方孝杰,买空卖空谋利,三是大名鼎鼎刘知府,组建“晋丰公司”与“福公司”合资联营入晋。这个刘知府有名,并非虚套,名著《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便是他了。这老头儿财迷了心窍,身为中国知府,偏要出卖资源。他积极协调各种矛盾,先使山西商务当局与“福公司”签署了开矿条约,后贿赂山西巡抚胡聘之得到批件,最终由总理衙门大臣庆亲王特许开发。1898年5月,光绪帝一边应付山西上层强烈反对的呼声,一边却亲自批准了不平等让权条约。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哲美森出任“福公司”总经理,挥师西进,赴山西潞安府(长治)、泽州府(晋城)、平定州和盂县等地,公开筹办煤矿和铁路。
强盗自有强盗的逻辑。英人变本加厉,要当晋煤主人,中国政府准备在山西开发潞、泽、平、盂等五处矿业,反而还须英方允许方能“合股开办”。英国驻华大使萨道义,竟然于1905年9月18日,向清廷公然发出照会,说晋煤系“福公司”专办,不许他人开采,凡华人开矿,要一律封闭!仿佛山西不是中国的山西,而是英国的山西。消息传出,国人愤怒,一场酝酿已久的争矿运动终于爆发。山西朝野各界联合晋籍京官以及山西大学堂学子,向清廷强烈要求维护国家主权,坚决争矿自办。那时,山西留洋日本的学生多达万人以上,爱国热焰尤烈,此刻纷纷奋起响应,向国内发回长达5000字的公开信。只因当局腐败没落,英人依据旧约骄横诡辩不休。事到最紧要关头,有山西留日学生李培仁,阳高县人,挺身而出,他写好《绝命书》,一份寄出,一份随身,以书明志,以死殉矿,激励同乡同学,从容蹈海自尽。李学子此举轰动海内外,山西绅民群情激愤。1906年11月4日,晋陕豫陇四省留日学生,联合中国18省学生代表,在东京举行浩大追悼会,公布李培仁维护祖国主权之《绝命书》,继承烈士遗志,推进争矿运动。会后,培仁灵柩运回太原,晋人再次于市中心文瀛湖畔举行祭悼大会。全省官民哀情大恸,以《绝命书》为战斗檄文,向英人,向朝廷,发出最后的吼声。请看烈士《绝命书》,其慷慨激烈,为万千文章之仅见:
西人谓中国矿产甲五洲,山西煤炭甲天下。我同胞何幸生于斯族于斯,拥此铁城煤海之巨富。……万众一心,我晋人应有之权利也,如和平手段不足,则继以破裂!太行义士,顾无继荆卿遗风、怀匕首而愤起者乎?矿产者,命脉也。政府官吏既实行亡我矿产,则命脉断,而我同胞有必死之势。彼令我死,我岂甘让彼生?与其坐以待死,毋定先发制人!遇卖矿民贼,当破其脑,爆其身,以代天罚而快人心。炸弹乎,匕首乎,我同胞能各手一具,则矿贼虽多,不值一灭矣。碧海可填,宇宙可塞,矿贼之仇,不共戴天!
很快,有京官赵国良,晋绅渠本翘、王用霖等,领衔成立以中国民族资本为主的“保晋公司”。晋商富豪们大义凛然,竞相加盟争矿行动,以民间雄厚之实力,一举推出白银275万两,在清廷外务部调停主持下,将长治、晋城、临汾、盂县、平定五处矿权全部收回。一场争矿运动,数载惊心动魄。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代山西煤老板”们,和全国志士仁人一道,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正气浩歌,必将永励后人。
国有资源,山西煤炭,牵动着民族感情,积聚着革命力量。
优秀留日学生阎锡山、赵戴文等,继义士李培仁之后,怀揣炸弹,渡海归国。及至辛亥风云壮烈,阎、赵挺身而出,推动了晋省乃至全国历史大革命的胜利……
让我们把晋煤话题干脆说深说透。有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曾经两度入晋考察。其调研报告按当年世界耗煤量推算,说晋煤可供全球使用1300年!引发英国国会专题讨论。试想,猪羊被人大赞肥美,意味着什么?而清醒地认识到列强阴谋者,较早一人,还是鲁迅先生。
许多读书人,并不了解年轻鲁迅在赴日学医之前,所学实为地质煤炭矿业。1898年,鲁迅离开故乡上新学,正是江南路矿学堂一名正规生。鲁迅曾在黄埔军校一次讲演中明确表示:“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
鲁迅学习矿业,早年即撰写出版《中国地质略论》、《中国矿产志》等著作。书中独辟《世界第一石炭国》章节,专论中国煤炭。鲁迅向国人呼吁:列强觊觎我国资源,野心堪忧。煤炭足以“分握一方霸权,操一国之生死”,而李希霍芬惊叹中华为“世界第一石炭国”,是何居心呢?鲁迅敏锐地告诉读者,这位德国李,便是“日后中国大陆沦陷之天使”啊。这说法体现了鲁迅独有的辛辣。鲁迅指出,列强派出探险家深入我国内地大肆窃取我国的地理、地质学资料,已是“垂涎成雨,造图列说,奔走相议”。他透过重重迷障,洞察到地质勘探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利害关系,揭穿了列强的真实目的,指出那些所谓探险家,实质上是列强侵华掠夺的先遣别动队。揭示了中国存在着像印度那样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危险性。
鲁迅在日本学医时,发现一部秘笈《中国矿产全图》,急忙转借摹绘,放大12倍,付之写真钢版以供祖国。
鲁迅早年的《人之历史》和《科学史教篇》等著作,和“医学救国”、“实业救国”、“工业救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拯救民族的情怀,正是鲁迅从事科学史研究的思想起点和力量源泉。唯物史观和爱国情怀,决定了鲁迅思想表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把科学兴衰与国家安危联系在一起看问题,是鲁迅史论中一贯坚持的立场。
先驱孙中山先生制定宏大《治国方略》,而山西煤炭则是其决策方针的重要依据。1912年9月,孙中山先生亲赴晋地考察,盛赞“山西煤炭之富,甲于全球”,孙先生一句豪言“以平定煤铸太行铁”,震撼人心,至今镌刻在阳泉市内纪念碑上。在孙先生看来,只有将煤炭、钢铁和铁路三者扭结到一起,中华民族始能重振雄风。孙先生高度评价阎锡山的历史功绩,也是源于对山西重地的战略判断,他说“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百川之功。倘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而后,孙先生秘嘱阎锡山:“北方环境与南方不同,你要想尽一切办法,保留山西这块根据地!”
阎锡山推行“造产救国”与“实业救国”两大战略,成效显著。到1934年,全省已有保晋公司等等大小煤矿1425座,矿工达到2.23万人。其中,以蒸汽作动力的机械化煤矿达到28座,年产煤达到300多万吨。一举突破了千百年来手工采煤生产方式,优质晋煤不仅富足山西,供给全国,而且远销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
最可恨日寇侵华,阻断了伟大中国向现代化前进的步伐。1937年秋冬,日军攻占山西后,制定《华北产业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刺刀下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惨绝人寰。到1942年,日伪山西煤炭产量达到620多万吨,全是血煤!日寇八年践踏,仅在大同一地,就夺去了6万多条矿工的生命,在大同,在太原西山,在长治石圪节,都留下了白骨累累的“万人坑”和“烧人场”。日寇每开采1000吨大同煤,就要夺去4名矿工兄弟的生命。这不是真正的血海深仇是什么?难以平抚的山西煤史巨痛啊。
一场王家岭矿难,引发我们重温山西煤炭大历史。回溯采煤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肯定是有益的。有利于我们展开书写以下最后章节,也将有利于读者进而深思王家岭矿难,是怎样制造出来的。